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六十四章,了塵山上那些謫仙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李當歸對於修行大道的理解淺薄,劍修一道詳細觀點便是猶如看無字天書一樣,謝雨學劍就像吃飯喝水,那是因為她本身就有一副天生劍骨,而且還有醍醐灌頂而來的修為,加上自身悟性不差,所以境界攀升也就不慢,但若是讓她像葉青鸞一樣逐字逐句把劍學扯碎釋義,那謝雨也是如雲墜雲霧,學劍之人聽起來更是一頭霧水,因此在得知葉仙君口中那位小謝師叔祖的故事後,李當歸心裡也就沒有浮游劍宮第一眼那種‘驚為天人’,對於渡河官張子玉嘴裡口碑不太好的觀音山主極其欽佩,她跟李當歸所講劍道和顏寶釵有著極大區別,專注於‘心境’一詞,認為學劍最重要就是煉心,其中很多東西李當歸一知半解,毫不留情開口詢問,葉青鸞雖然身為觀音山主,但是主修道法神通,讓她講解《春秋劍經》上面那些沒有涉及的領域,實在有些難為,於是就讓‘玉津佛’李香蓮繼續給李當歸養劍。

半旬光陰過去迎來暮夏,葉青鸞很乾脆的把李當歸丟給十脈大弟子鍛鍊,與此同時,滿山遍野的歷煉,有時候遇到謝雨,十六歲的少年總忘記喊師叔祖,每次都會被‘賞賜’幾劍,回到玉淨宮,還沒歇氣就又開始與大師姐論劍。

她丟擲一個問題。

也是這麼多年過來有人第一次問李當歸這種問題,哪怕待在長安城那會兒,顏姑娘也沒有說起過。

一襲淡紅羅裙,光著腳丫,腳脖上帶著銀色項圈的李香蓮坐在高處,低頭看著底下抱著傘思考被一個問題困惑了七天的少年,換了一個問題道:“你為什麼要學劍?”

七天前,她丟了一個小問題,山河中什麼是劍?

李當歸搖頭說答案太多。

李香蓮很快就否定了,因為當時她自己初來乍到觀音山時也被葉仙君問過這個問題,她的答案和少年如出一轍,一樣被否定。

浮游劍宮也會問一個小問題,譬如李春秋問花八九‘夢想達到什麼境界’,非但是劍士,即便三家道教、諸子百家那些隱世大人物也經常問門中弟子各種各樣的問題,劍士與人間修士之間並沒有說誰一定就要高人一等,只是相較於道修,劍修一道中出現了太多傳奇人物,劍宗那個孤身一人殺穿妖土、身消道隕後教義影響山河修士兩個春秋甲子年的劍士,起初劍士與妖精壓根沒有什麼不共戴天之仇,現如今這種局面全系於她那句‘天地有正意,劍妖不兩立’,但是你要是認真思忖,還真想不明白其中有哪些貓膩,這句話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她不喜歡妖精,所以要求門中劍士也不能喜歡妖精。現在李香蓮問出這麼一個問題,實際上有些俗不可耐,但是李當歸踏進觀音山一個半月,對於山河劍士已經有了微薄見解,因此當親耳聽到大師姐這個問題後,他不禁想起那位嚴令‘劍妖不兩立’的劍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劍,宛如每個少年都會有心愛的女子那般。

他沉默了片刻,抬起頭,前所未有的認真道:“其實走上了塵山只是因為孃親的遺願,現如今便想為自己活一次,我要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劍仙。”

這個回答讓李香蓮猝不及防,雙腳併攏,兩個銀圈相碰,叮噹清脆,她打直腿伸了個懶腰,靠著身後百尺觀音玉佛。

自打接觸小師弟後,他不止一次說起這些話,什麼一劍之下天地失色,星河倒流,要頂天立地的豪邁言語。

每次聽見都覺得那麼幼稚。

李香蓮何許人也,少年那般見識在別人眼中也許很廣,可她看起來實在幼稚,為了喜歡一個人學劍。

真幼稚!

沒出息!

李香蓮不喜歡遮遮掩掩,直接道:“不覺得幼稚嗎?”

“不會。”

這個答案肯定是她二十多年聽過最簡單白痴的,李當歸沒有支支吾,藏字隱句,甚至滿臉天經地義,他若是隨便搪塞一句‘因為我想證道紫霞’,李香蓮都會覺得這個被師傅寄予厚望的少年真有機會,只不過恰恰就是這樣李當歸才被會觀音山點中,她笑了笑,想繼續聽聽這個有趣少年心中答案。

李當歸想了想,說道:“我覺得學劍就像說書人嘴裡那些悽美愛情故事,書生狐狸,佛陀公主,他們之間沒有為什麼,只有單純‘喜歡’二

字可言,山河修士們對於這座山河、這座天下有諸多想法,心思自然不少,但是我覺得《山河傳記》上那句‘三千大道,殊途同歸’極其在理,儒生喜歡詩詞歌賦,因此就會讀書寫字,道家修士喜歡證道紫霞,所以苦修神通道法,而我……也是因為喜歡,所以就想在劍修大道上走遠點兒。”

李香蓮笑臉燦爛,望著那張不摻雜任何神情,只留下乾乾淨淨的臉,突然心中湧起一縷情緒,愧疚,欣慰,喜悅,五顏六色,不可抑制。

李當歸跟著笑了笑,繼續說道:“師姐,或許每個人心裡原因不同,可不管如何也都喜歡劍,因為喜歡,所以學劍,如果不喜歡,他們為何不捧起三卷古經,提起墨筆白紙?”

李香蓮還是看著師傅說懷有一顆赤子之心最難得的少年,學劍三千年,奔波忙碌,起早貪黑,少有幾次參加二十四峰親傳弟子論道大會,每個人口中答案不同,可總有股敷衍摻雜其中,許多弟子不是因為喜歡劍,而是喜歡它日遊歷山河之際遇見同行,能充滿的傲氣說一句‘我乃了塵山二十四峰某位山主座下親傳弟子’,但凡劍士,誰不由衷慨然?今日聽到李當歸這番話,也不管真假,總讓李香蓮眼前一亮,心中波動,只是沒有浮現到臉上,平靜笑道:“北唐長公主顏寶釵,長樂公主顏麗質,神威女將軍顏如玉?”

大師姐心思玲瓏剔透,短短時間便把油紙傘真正主子猜得八九不離十,李當歸咧嘴一笑,露出一嘴潔白牙齒,“她叫顏寶釵,拂塵山嫡傳弟子,她在山上潛心修行十多年,資質出眾,與道種不逞相讓,想要替北唐開萬世太平,現如今正在參加截教萬仙大會。”

李當歸其實想問師姐怎麼猜出來的,可是忍住了。

李香蓮微笑,解釋道:“北唐皇朝也就那麼大,沒有仙家豪閥,也不存在道家洞天福地,更談不上天君真人,你那把傘我看過了,材質特殊,烙下道家篆體,以玄妙手法泡製,不能稱之為法器,可堅硬並非普通刀劍可以媲美,這傘在稍有修為的人眼中太過雞肋,可丟到世俗也就是寶貝,除了皇家之外我就想不出其他人,這傘一看就是女子所有。而北唐皇室有些名氣的女子一共就三人。”

李當歸點了點頭,很想說一句師姐你真聰明。

李香蓮跳下佛臺,衣決飄飄,把瓊樓裝進袖中,正是觀音山十脈弟子必學法術‘袖裡乾坤’,半旬光陰前,青鸞仙君解釋為四千年前了因天君赴地仙老祖論道大會,因為師祖在春秋大戰那會兒對地祖有過滴水恩情,地祖因此把壓箱底絕學‘袖裡乾坤’相傳,只是可惜了因天君一生痴劍之人,這門神通學了個四不像,後來代代相傳,不過因為每代峰主都視作鎮山之寶倒也沒有年歲太久而缺章少字。現如今十脈親傳弟子都有機會參悟,只是能學多少那就看個人造化,李香蓮只會一點皮毛,裝人不會,頂多裝些刀劍暗器,她光著腳丫走到李當歸身前,認真道:“不說那些,關於修行你還有沒有什麼要問的?”

李當歸想了想,果真問道:“山河劍士與背劍山劍士到底有什麼區別?”

李香蓮笑著說道:“世間修行其實如同道祖所說那樣,三千大道,殊途同歸,東勝神洲以前有諸子百家,奇門遁甲,其實說起來他們都差不多,可真要刨根問底,兩者間還是存在不少差距,至於山河劍士與劍鄉劍士實際上就像現如今東勝神洲三家道教一樣,只是心境不同,但是所修大道相同,春秋年間那位劍祖一劍把劍鄉斬開,從而劍氣大戰爆發,爾後劍妖大戰接踵而來,背劍山那位劍士便認為世間煙火汙染山頂仙氣,於是一人一劍站在山頂堵截所有登山劍士,因此說殊途同歸,其實一點也沒有錯,而且底蘊這種東西因人而異,那座開天之際便存在的劍修道統眼裡,別說一個春秋甲子年,哪怕一百個春秋甲子年也只是轉瞬間,可若是你們世俗凡人眼裡,一兩千年就能算是底蘊深厚。”

李當歸一知半解,認真聽著。

李香蓮停了一會,繼續說道:“實際上真正不同也就是眼光不一樣,但是並不影響劍士們心中大道,能像蟬衣劍仙那樣一個人就影響後世劍士萬年,那才稱得上不同。”

李當歸好似看見天上雲霧開朗。

李香蓮想了一下,她其

實揹著師傅的命令負責給李當歸養劍,與此同時慢慢開導,試圖讓少年變成‘因為劍所以學劍’而不是‘喜歡某個人’,不嫌麻煩道:

“人活百歲,草木一秋,有時候總要做出一點驚天動地的大事,這種想法與儒家那位聖人定下的教義不符,也和道家修心存在天壤之別,因此只符合劍修一道,所以會有那麼多劍士北上殺妖來證明自己,完全不管不顧修為不足下場會怎麼樣。”

李當歸恍然大悟。

不過流傳世間的故事十之八九都出自背劍山,李當歸忽然就覺得山河劍士很可憐,尤其是沒登上背劍山便是冒牌貨的觀點,便在記憶中摸索,可惜到最後除了掌教真人與李幼孤這兩名登劍宗失敗的劍仙外,世間好像真沒有身負大神通的人物了。

莫名其妙想起了塵山腳指引石碑旁夢見的白衣仙子,氣質脫俗,既然出現在浮游劍宮山底,那麼必然也是一個劍仙,說不定就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於是就疑惑道:“師姐,了塵山除了劍宮那幾位外,還有沒有其他劍仙?”

李香蓮皺著眉頭想了想,一一排除道:“了塵山掌教真人修為最高,身背陰陽二劍,不懼天地萬物,其次也就是小謝師叔祖,她修為得到其父醍醐灌頂,天生劍骨完美契合,一把浩氣,劍氣長存,第三就是劍首吳引之,剩下就是二十四峰山主,以及得到二十四蓮花池水某些修行幾千年的前輩。”

“我們觀音山十脈弟子,師傅領銜十脈,赤橙黃綠青藍前六脈二代弟子十一人,如我,每脈三代弟子二十三人,你情況特殊,便被劃分為觀音山主脈底弟子,只有你一個人,換句話說就是紫竹林觀音座衣缽弟子,其餘大大小小合計一百八十人,在了塵二十四峰人數最少,毋庸置疑實力自然最弱,來之前師傅應該跟你說過。不只是觀音山,二十四峰除卻前三甲,後面山脈大多同氣連枝,除了個別門主稱得起‘劍仙’二字,其他人仍是劍士。”

“不過既然踏上修行大道,那麼不管有多少大山,遲早都要一一翻越,不說那些夢幻泡影,所謂修道學劍,一來修心,二為神通。若是只潛心修行,往往孑然一身,不沾世間因果,純修劍術神通,諸如師尊一袖兩飛劍,單靠潛修萬不可能大成,必須遊歷山河,如此一來避免不了殺戮,走錯一步,也就沾上因果,其中神通又以‘以力證道’為首,強行渡劫斬道,若非那個人,修煉這種法門十有八九都會被雷解。”

“了塵山二十四峰,加上浮游劍宮,嫡傳弟子花八九精通御劍神通,拋棄與春秋武夫相容傳統劍道,專注於御劍,不開劍爐,單走御一把飛劍衝大道的路,此法修行起來一日千里,可弊端太明顯,體魄太弱,劍士‘山河殺傷力第一’便會輪空,可是這一道擅長千里外殺敵。”

“紅萸截然相反,走傳統劍道,專精奴劍,馭劍,御劍後開劍爐,孕育本命飛劍,自身又有功伐利器‘太乙一氣十二飛劍’,準八境妖聖脊樑骨鑄造,莫說普通刀劍,即便是我的‘瓊樓’撞上去,如果只有六七柄還好,若是十二把齊出,了塵山除了掌教真人陰陽二劍以及浩氣外,恐怕沒有劍經得起那種碰撞。”

“謝雨,她有一個好爹,肩負大機緣,謝青,便是她爹,一心醉於劍道,如痴如醉,早養浩然正氣,晚修春秋武道,想來遊歷山河七千年,便有九成九機率登上劍宗。我們觀音山十脈主道法神通,其實春秋以前觀音座屬於道家十座大洞天之一,其中囊括七十二座小洞天,也就是現如今的七十二洞天,後來浮游山被李春秋立為道統主山,改為道號‘了塵’,原來的劍宮由了塵改為浮游,所以觀音座側重於道法神通,劍道輔助,只不過也有例外,就像我,側重劍道,道法輔助,總而言之,修行大道因人而異,不是那麼刻意死板。”

李當歸還是不相信葉仙君便是那名白袍仙子,輕聲問道:“有沒有一位白袍仙人?”

李香蓮想了想,搖頭道:“喜歡穿白袍的人不少,可稱得上謫仙也就幾人………怎麼了?”

李當歸笑了笑,“沒什麼。”

他隱藏了一句話,不知道真假,反正那會兒迷迷糊糊,便認為自己當時是在做夢吧!

了塵山上如果真有那種仙人,怎麼也得是個老祖。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