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五十三章,上山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李當歸還沒有登上了塵山,就已經感受到劍宮天翻地覆的變化,除了站在青石山道上遙望山頂,發現那道金光屏障外,還低頭聽見了雜七雜八的聲音,估摸著有三十七八位年輕俊彥,多是仙家豪閥出身,底蘊深厚,根基紮實,正閒庭信步的朝著山頂而去。

在得知抱著劍匣的少女就是渡河官張子玉心心念念的紅仙姑時,李當歸心裡五味雜陳,實在不好意思的湊過去,半晌憋出一句話,告訴這個宛如寒冬的少女‘在紫竹林劍池水域旁邊有個人在等你’,後來生怕她因此惱怒,清白少年說完就迅速轉移話題,一問才知道原來了塵山劍宮今年不招弟子,不過好在二十四峰一口氣要三百人,監督的人是了塵山七劍侍之首,姓吳名引之,取自春秋以前詩詞‘子子孫孫,勿替引之’,關於了塵山另外一些人,有些什麼修為境界,二十四峰到底是個什麼地方,李當歸不明白,也不關心,總之可以學劍就行。

之前萬仙大會召開,聚集東勝神洲十之七八的修士,山河中青壯們一年到頭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苦修,只能與頭頂三尺青天打交道,能拜進一座洞天福地就已經不容易,更不會去幻想三家道魁,所以現如今很多年輕俊彥們棄道就劍,把劍侍吳引之當做了修行大道上的指路明燈。再者東勝神洲仙宗林立,那些深居簡出的道家真人、天君們,對於這座年齡還不及他們修煉歲月三分之一的劍修道統略微敬重之餘,對門中子弟言語還透著一股濃郁的激勵,至於字裡行間藏著的微妙意思,隱匿劍道勝於道家的意思,仙家豪閥出身的年輕人們眼睛不瞎,哪怕如同李當歸這種井底之蛙,見識淺薄,但是流亡這麼多年心思細膩察言觀色的手段不差,知道紅仙姑是什麼意思。

前方那個仙子只是性子冷清,可是有什麼問題,只要肯開口細心諮詢,她便會耐著性子解答,難於上青天的青石山道,李當歸咬著牙低頭前行,經脈被金色屏障說不清的威壓拍打,天府中氣機像是即將出籠野獸躁動不安,氣機儘量與呼吸同步,與此同時發動著那個知己知彼的好習慣,向紅萸打聽有關吳引之的事情。

現在七劍侍之首吳引之曾經讓了塵二十四峰的山主們點頭,派遣各峰弟子七八百人,進山降妖,下池除魔,為此還特意在二十四山峰之間修築了一座廟宇,矗立山巔的建築,有著劍士們的幫忙,只是由於山勢太高,所以年輕俊彥們踩踏著樹頂登山,就像江湖武夫一葦渡江,不過如此一來,那座毗鄰劍宮的山峰一時間就像是一塊被孩提踩踏的莊稼地。

據紅萸說這也是一種修煉,除卻山上修築廟,還有下水,劍池水域最危險的地方只會是水下,劍士們遊到底去撿金魚們吐出的金子,然後用那些世俗凡人們心愛的黃白之物向山上人家交易,百姓們常年在各座山峰遊走,閒暇之餘也就採摘一些藥草,劍士們自然不可能有那麼多時間,所以二十四峰山主也就讓他們住在了塵山,換句話說,其實他們就相當於世俗皇朝中富貴人家的奴僕。

因此,李當歸登山的時候看見青石山道就是山上劍士為了修煉搬運的石頭,不過修橋補路這種活大多都是由新弟子執行,便是紅萸嘴裡那句‘大事小事都是修行’。一些下山的劍士看見跟著紅仙姑的少年,心中有些詫異,不知是震驚性子冷清的紅仙姑竟然會親自領著一個低境界的修士上山,還是想不到了塵山除了渡河官張子玉之外還有別人喜

歡?

李當歸在劍宮頂上那顆巨大夜明珠光芒正盛的地方停下,原來往前走十多步伸手就能觸及到金色屏障,山腳登山學劍的年輕人們後來先到,現如今聚集著一堆人,站在山道邊緣抱著金絲長劍的年輕人,身穿一襲黑色滾龍袍,頭頂青雲蓮花冠,外罩一綠色衣袍,渾身充滿凌厲的氣勢,身後跟著另外一名抱著銀絲長劍的年輕人,兩人衣著打扮如出一轍。

在那群年輕人抵達山頂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地把目光移向他們,死死的盯著年輕人們一舉一動,以及那個跟著紅萸一起上來的李當歸,懷中長劍吱吱鳴響。

撐著油紙傘一步步來到山頂的李當歸站住不動,神色如常,靜默不語。

清白少年一路走過來經歷了很多事情,北唐草原與異族廝殺,在大夏關隘口襲殺下狼狽不堪,最後還要與一名身負重傷的修士搏命廝殺,渭河畔永安君三番五次手下留情,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在大燕皇朝李家那名武夫手底下逃命,命懸一線的時候那只金龍魚妖被花八九斬殺,那些人要不就是神仙修士,要麼便是身世煊赫親王貴胄,甚至還有幾千年道行的妖精,可李當歸還是安然無恙走到了了塵山。

非但如此,少年還經歷過慘不忍睹的楚江大戰,所以說那兩名或許是監督的年輕人凌厲目光可以讓年輕人們戰戰兢兢,那是因為他們心裡知道一些事情,卻無法讓李當歸生出太多情緒波瀾。

不過李當歸不願意在這種關鍵時候出岔子,並沒有著急繼續朝山頂走,抬頭看了一眼與兩名年輕人交談兩句後就走進屏障的紅萸,之後發現了一名被眾星捧月走出來的年輕人,笑著掏出一塊令牌,堵住所有人前行道路的劍侍就退開。那位年輕人暢通無阻的走進屏障,身穿滾龍袍的男子就重新回到原位,他看著一路跟隨紅萸的李當歸,招了招手,想了一會,換上了西蜀味道十足的地方方言,神色溫和,笑道:“不用擔心,你繼續前行就是了。”

西蜀方言極為純正,言語之中並沒有隱晦難懂的意思,不過李當歸一下子就理解了,想了一下,朝著那個年輕男子露出一個笑容,看了一眼紅萸,然後把目光移向那些聚集一堆登山的年輕俊彥們,示意凡事都有先來後到,自己怎麼赤裸裸的走過去,他們不會介意嗎?

年輕男子微微一笑,李當歸明白了他的意思,少年深吸一口氣,鉚足了勁一頭衝向金色屏障,砰然一聲,毫不拖泥帶水的衝進障中,少年揉著腦袋清瘦的身影很快就消失在茂林修竹小路。

圍聚一起的男女抬頭看著那方,抱著金絲長劍面相略顯威嚴的男子忍不住笑意,身後懷中抱著飛劍劍匣的進去屏障就站住不動的紅萸還是那副冷清,他也就尷尬笑道:“那家夥頭還真鐵,紅仙姑,我就說西蜀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孕育的年輕俊彥們哪個不是才華橫溢之輩?所以,紅仙姑,京城它有繁華雲煙,可小地方也有鍾靈敏秀。”

不知道這位七劍侍之首,看管劍冢的大人物想表達什麼,但底下還在商量著事情的年輕男女們啞然失笑。

吳引之正是那了塵二十四峰八千劍士們心向神往劍冢的看護人,七劍侍之首,兼任了塵山雞毛蒜皮的小事,每年都有一兩個奇葩的登山少年,他習以為常,迴歸正軌,“劍冢,黑竹林,紫竹林,青竹林,紅竹林,二十四蓮花池,沒有允許禁制擅闖。”

吳引之言語之後,佩帶銀絲長劍的俊逸年輕人笑道:“吳大人,我看那家夥的心性挺適合看護劍冢。”

吳引之悄悄瞥了眼紅萸,嘆氣道:“那你得去跟花小姐商量,若是她不答應,我有什麼辦法。”

俊逸年輕人會心一笑,他只是隨口一說,如果真把那少年弄到劍冢,花八九那丫頭片子還不得翻天!

另外幾位年齡相差不大同來的男子,紛紛露出‘我懂’神色,咱們那位花小姐的性格,了塵二十四峰那是出了名‘不要臉’,但凡被她看中即便長了翅膀也跑不了,有人搶那就手底下見真章,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誰敢從她嘴裡奪食?

這些看不出飄然若仙的年輕人,身上都揹著一個用世俗皇朝話說便是‘官職’,守護劍冢,也稱‘劍侍’。

這個職任就像是親王管事,以前的的確確是一名‘持劍侍’,為主子持劍,了塵山道統香火名氣逐漸旺盛後,便立了一座劍冢,由金色長劍的男子擔任劍侍之首,以保劍冢萬無一失。剩下幾位劍侍則是檢查冢中藏劍,屬於奴僕職位,劍冢當中除卻那幾把名劍之外,大多都是一些孕養在劍氣裡質地不凡的寶劍,與世俗刀劍一樣年歲一長就會生鏽,他們則是負責用劍氣滋養那些寶劍,當然了塵二十四峰也會送來很多靈丹妙藥,每隔十年除卻劍首外其餘六人都會更替一次,以免常年滋養那些寶劍修為降低。

吳引之春秋年間便是李春秋持劍侍,出身寒門子弟,私自養不起一名修士,更別說劍士,諸子百家鼎盛時期心甘情願替李春秋持劍一生,在李春秋鼎盛、衰落的時候形影不離,否則也不會在立下了塵山道統之後被點為劍冢護衛,別小看這個地方,數以萬計的寶劍聚集一起,其中劍意難以想象,每時每刻用劍氣錘鍊體魄,好處完全不亞於一座山峰山主。

吳引之和李春秋的故事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打趣之後,吳引之正色道:“劍宮分七殿,左右前後各四殿,劍冢佔兩殿,正堂有一殿,合計十八萬九千里,每一殿各自規矩不同,今年劍宮不招弟子,你們思量過後就去二十四峰,二十四峰沒有前後排名,其中各個山峰要求不同,各位量力而行,切莫好高騖遠,其中紫竹林觀音山弟子又一有不同,不看修為,不管根骨,只要求一點,那就是必須長得好看,誤闖劍冢者,唯‘死’字爾。”

吳引之看著底下年輕人抬頭滿臉認真,把懷中長劍叩在腰間,恩威並施道:“了塵山規矩不多,大家不必太過拘束。”

周圍的人松了一口氣。

小有名氣仙家子弟出身的年輕人開口問道:“我們下山的時候是否還要渡劍池?”

吳引之毫不猶豫的搖頭道:“不必。”

年輕人欲言又止,吳引之新增道:“七天之內,除卻已經被二十四峰山主點中的弟子外,其他人都必須離開了塵山境內,有專門的渡河官接引,如果晚了出了事情那就自行負責,你們要清楚,當踏上劍池翻那一刻起,你們就已經簽了生死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底下前來登山的年輕人們臉上重恢凝重。

吳引之提醒道:“謹記,心如明鏡,切莫急躁行事。”

這是吳引之職責所在,也並不是什麼恐嚇大話,實在是每年登山的人都有自命不凡的仙家子弟因此喪命,那些個仙家豪閥最後登門問罪,又得被李當歸一劍打回原形。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