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人間不過一場雨->章節

二十四橋明月夜 第三十七章,去年今日此門中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大燕天子以風捲殘雲之勢處理完渭河的事情之後,朝堂上也就沒有人再提起永安君的事情,皇帝陛下聽說長安城那個得意的讀書來到學宮之後,下了朝會,換了一身錦衣玉帶,天子就馬不停蹄的趕去聽雨樓。

天子帶著金甲士卒們一步步登上了高樓。

在大燕天子還是燕王那會兒就積累下來許多威望,最後輕而易舉的扳倒東宮太子登基,因此這位天子看起來有些沙場悍卒的彪悍,卻也經常聽儒家那些君子大道,眉宇間充滿一股儒氣,實際上聽雨樓能有今日這般浩蕩的規模,與先祖息息相關,儘管小聖山那位聖賢有搬山填海之能,要想在世俗平地升起這麼一棟高樓卻也要得到天子點頭,大燕嚮往江南那股如浴春風的儒雅也不是一天兩天,文武百官對於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就沒有搭理,不過聽雨樓確實也幫助了天子不少忙,大家互惠互利,若非如此,當今天子便極有可能是那個被貶為庶人的太子。

三千年大燕豈是浪得虛名,歷代儲君向來以‘賢’為重,嫡庶次之,若是不夠賢能,那便是空頂著的嫡子的頭銜。

若不如此,大燕皇朝豈能屹立世間三千年風雨不到。

如果不是因為風調雨順太久,那些開國功勳的王爺們位高權重,大燕天子也不會選擇春雨時節討伐大夏,一代明君豈能不知道大夏春天就是雨季?

陪同天子一起登樓的正是秦王家的馬伕陳啟,他在那日解封驃騎大將軍一案誤封的宅子的時候就進了城,現如今看著靜候著那位讀書人的皇帝陛下,良久不見有什麼動靜之後,便開口說道:“陛下,那北唐長公主卻是少有的奇才,老奴估摸著觸控到第六聖賢境的門檻了,若是沒有什麼問題,想來萬仙大會之後山河中除了隋行之外,便要多加一個顏寶釵了,那個少年竟還是一位劍士,雖然修為有些低,可卻極其可能是世俗中第一例登上了塵山的人,為人溫文儒雅,倒是與那些劍士們與眾不同,說不定能有不俗的造化。”

陳啟臉上有些擔憂,不管惹了誰,稍有差池都能給大燕帶了滅頂之災,要不然依他春秋十三樓的修為,要轟殺那兩人只是瞬息之間的事情。

一個二十歲便觸控到第六聖賢境的人物,萬仙大會上必然會脫穎而出。

一個獨特的劍士,要麼淪為驚鴻一瞥的飯後談點,要麼便是引領風騷的人物。

區區世俗皇朝,誰也惹不起。

大燕天子似乎早有預料,此刻平靜的就像是一汪止水,“金甲士說那是個白袍少女,解封驃騎大將軍府衙的時候看見了她,還有那個與之同行揹著油紙傘的少年,燕夏回來的老卒們說殺永安君的卻是其中那個天府都沒開啟的少年,這倒是讓朕大開眼界,那永安君真的越活越回去了,能折在一個少年手中,如此人物說不定真的能打破先例。”

陳啟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也震驚許久,他怎能也沒有想到昔日小聖山上難得一見的奇才,竟然會被一個天府未開的劍士殺死。

大燕天子耐心很好,坐到一旁,看著馬伕陳啟笑道:“要滅大夏皇朝只是翻手間的事情,一百萬大軍,其中五十萬是永安君的嫡系衛隊,現如今永安君身死,那便把安王府打壓下去,若是秦王不老實,那就除了槐角之外滿門抄斬,誰不老實就殺誰,我倒要看看有幾個人還記得當年的驃騎大將軍,這些由你親自負責。”

陳啟應了一聲,躬身退出聽雨樓。

天子一番話說的風平浪靜,可句句戳中要害,大燕皇朝立世這麼多年,那鋪天蓋地的香火氣運誰不想抓一把,別的不說,光是那洞天福地就有許多真人天君盯著大燕這塊肥肉,便是號稱儒家第二門庭的聽雨樓不也在燕都立了一座學宮?東勝神洲,雖說十之七八都是道家修士,可春秋甲子年間諸子百家還兩家勝出,儘管儒家已經遷離,可另外兩家也有一尊聖人坐鎮,莫說親自動手,只怕如今隨便派個第四代弟子都能把大燕翻個底朝天。

統御百萬裡疆域的天子,眼光自然

與尋常人不同,大燕歷代君主生前必然會做出一件值得讓人歌功頌德的事情,現如今他還沒有開始,那便需要慢慢謀劃,他也不想學那什麼神仙修士窺得紫霞大道,這位天子一門心思只想澄清九洲,要東勝神洲所以的百姓稱他一聲‘陛下’。

當樓上只剩下大燕天子一人之後,長安城那位得意的讀書人才走了出來,堂堂九五,竟對著年輕人行了一個大禮,趕緊打招呼道:“還請元先生不吝賜教。”

年輕人正是劉言盡最得意的弟子,他自那日離開長安城之後便來到了大燕,一襲青衫長袍,眉宇間流露一股朗月清風,揹負著手,站在窗前。

年輕人給人的感覺不像清白少年第一眼那種自來熟的話癆,現如今默不作聲,竟也有如浴春風。

他似乎變成了先生,天子好像學生。

看著年輕人不曾言語,天子也沒有惱怒,仍舊站在一旁,他耐得住寂寞,輕聲問道:“不知元先生來此何事?”

元芩與顏寶釵有異曲同工之妙,對於看的順眼的人會暢談千萬裡,看不順眼的人休想聽到隻言片語,對方怎麼說也是一尊帝王,他平靜說道:“聽聞大燕風景怡人,特意來此,閒暇之餘看一些典籍,倒也有趣。”

大燕天子慢慢坐下,聲音輕微,像極了求學的儒生,也像亂世中求賢若渴的人主,“皇宮藏書三千七百萬卷,百家典籍應有盡有,若是先生喜歡,可移駕到燕宮觀賞,以後大燕皇城中,見先生如見我。”

元芩轉身看了天子一眼,來此之前他也料到了自己會遇見這位天子,只是沒有想到殺伐果斷的君王竟然如此,爽朗笑道:“承蒙陛下厚愛,芩不過山河茫茫一讀書人,唯有胸中正意,雙袖清風而已。”

抬頭胸中七尺正意,抬手兩袖清風,元芩言語深處包含無奈,略微有些愁緒飄上眉心。

大燕天子不以為然,他們有不撞南牆不回頭的勁。

武安皇帝做得事情便是將諸子百家的書籍整理完成,加上大燕藏書,一共三千七百萬卷,因此這位天子對於山河中一些事情也有所瞭解,看著這個神色忽變複雜的年輕人,聽說那年江南有人讀書人道心破碎,命懸一線,遇見朝天闕山主以鎮山靈寶‘山河正氣圖’吊住性命,領上山崖,當時幾乎沒人認為他能重新修行,便是儒家那位聖人也覺得此生再與大道無緣。但是那劉言盡偏偏一意孤行,點為弟子,傾囊相授,誰曾想潛修數年竟重新凝聚道心,聽學兩千年已是山河所有學宮之中聖人之下第一人,天底下那些驚天動地的事情也不及此十分之一,若非是大燕聚集天下藏書,又有小聖山學宮,只怕見了這個年輕人也不會認識。

弱冠之年的讀書人,道心破碎,奄奄一息,然後被山河中第一的學宮認為與大道無緣,修行大道異常艱難,可他就那麼重聚道心。

元芩踏上朝天闕山崖那會並沒有表現出什麼驚豔絕倫,反而極為平庸,只是在凝聚道心的時候宛如曇花一現,爾後便迅速歸於平常,修行煉氣前三境耗費三百載光陰,開天眼便是千年之後,要知道尋常修士,且不說資質如何絕倫,便是一般人只要肯潛心修行,最差也能在七百年內開天眼,除非與三千大道無緣,只是千年之後就讓眾人驚掉眼球,一日邁兩境,三刻稱‘聖賢’,後來便是那位遊歷七國傳道窺視紫霞的聖人都親自現身,點評元芩為“朝天闕第一甲”,然後山主劉言盡賜下山河正氣圖,欽定為下一任山主,只是他向來不喜歡這些條條框框,便被要求下山遊歷山河,以為能讓他有所頓悟,卻不曾想再見之時已是山河中屈指可數的幾人。

山河之中,他是聖人之下第一人。

先生眼前,他永遠都是那個懵懵懂懂的讀書人。

遊歷山河之時,或許是因為那些陳年舊事的原因,讓他養成了一個‘平生最愛不平事’的性格,朝天闕‘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一樣沒學會,唯獨喜歡“多管閒事”。

作為儒家七

十二聖賢之首生平最得意的弟子,山河哪裡有不平事就有他的身影,北上殺妖,西海除龍,在聖人不出山的時代,當真是人間第一。

若非是大燕底蘊深厚,只怕又要錯過這麼一樁足以讓修士們提起大燕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起的是‘仙家皇朝’而不是‘世俗皇朝’的天大機緣。

他甚至覺得,這個年輕人如果學杜聖人一般北上天幕徒手擒拿天龍,說不定也能窺視紫霞大道。

看著元芩,大燕天子想了想,說道:“元先生,聽聞劉先生新收了一位關門弟子。”

元芩點了點頭,神色如常,“池魚,小聖山琉璃池水中一條金魚所化,心境通明,這麼多年沒聽劉先生講學,他的眼光還是那麼毒辣。”

大燕天子微笑著問道:“那先生的意思是?”

元芩雙手入袖,平靜道:“無妨,我既然身為劉先生衣缽弟子,那便理所應當要繼承先生教義,先生教書育人倡導碧遊宮聖人的‘有教無類’,但凡心存正意虔誠求學,我向來不會拒之門外,朝天闕講‘以和為貴’,這就要看個人造化了,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能學多少,那全在自身。”

這位朝堂上殺伐果斷的天子站起身再次行了一禮,試探說道:“那先生此行也是為了萬仙大會嗎?”

元芩搖了搖頭,“劉先生留有一道分化化身在小聖山學宮,我下山之際便有誓言,山河之中哪裡有先生在,我便去拜訪。”

天子默不作聲。

元芩看著窗外風景,不作言語。

天子忽然想起一事,趕緊說道:“當年儒家走的匆忙,許多典籍沒能帶走,先帝卻以舉國之力匯百家於一堂,想來燕宮內必定有先生喜歡的書籍,我回宮之後將儒家書籍親自送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元芩搖了搖頭,“不必了,一國天子,傲氣何在?”

大燕皇帝燕衍看了看元芩,笑道:“我聽小聖山儒生曾言,劉先生眼前元先生是那個懵懵懂懂的讀書人,既然如此,那麼在元先生眼前,衍自然不是大燕天子,只是一個讀書人。”

伸手不打笑臉人,元芩難卻盛情,沉默片刻,眉宇間多了幾分嚴肅,說道:“我未曾開山立派,因此不會收弟子,你若是誠心求學,我也不會拒絕,那便暫且算記名弟子,若是它日學藝大精,符合我心中教義,在我遊歷山河後開山立派,便為大弟子。”

燕衍笑得像個得到冰糖葫蘆的三歲小孩。

瑣事閒談之後,燕衍便破天荒的問起劍士的事情,對於山河中的劍士,元芩只看得起背劍山那位,講的便是春秋落幕時的劍妖大戰,妖族那位孔雀老祖刷走劍宗五聖,那位劍仙護短的性子山河第一,雷霆暴怒,提前出關。

那只孔雀身後神光無物不刷,卻遇見了劍宗頂級秘術‘一劍破萬法’,她便笑著問那只孔雀,“若是妖土舉族投降,那便饒你一命,以免生靈塗炭。”

那妖精何許人也,天地第一只孔雀,桀驁乃是世間罕見,“好一個饒我一命。”

話音一落,只見那妖精身後五道神光閃耀,那劍士手中三尺青鋒劍,乃是不周山後倒塌後一座山頭所化,長三尺三寸,重三十七萬九千斤,開鋒一劍,天地一道青光閃過,眨眼間便破了那五色神光。

那孔雀拿出大桿刀,又是一劍,武器寸寸崩碎,那妖精法寶盡出,均抵不住一劍,非但如此,險些元神俱滅,顯化真身,被窮追到西牛賀洲遇見那佛陀。

這些個故事便是山河中也少有人知道,哪怕是了塵山上那個劍仙也難說其一二,如今被元芩一一道來。

燕衍聽到津津有味,像個孩提,輕聲問道:“先生所說的可是那只《山河傳記》之中吞掉佛陀的孔雀?”

元芩笑了笑,沒有言語,可那意思已經很明顯,燕衍一位帝王,自然一點就通。

他依稀還記得,那篇傳記對於那個劍士的筆墨極少,開篇寫著那麼一句話:

“妖殺一人,我殺一妖,。”

相關推薦:我的科技與狠活被朱元璋曝光了我的科技超級黑超高校級的審神者[綜]天災世界修仙傳網遊之天災最美的時光與你最美的我們最美不過貼身戰兵丹武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