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冉魏霸業->章節

第0660章 下西洋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另外,朕此番南巡還發現了別的問題。”

冉閔高坐在陛臺上,居高臨下地看著底下的群臣,朗聲道:“北方的直道、馳道,基本上修繕得差不多了,四通八達,利於軍用,利於民用。但是南方的交通條件實在是太差了,不論是官道還是水道,都是年久失修的情況。”

“朕南巡,若是南方的官道和水道如北方一般發達的話,朕的這次出巡也不會長達一年之久。官道和水道修建好了,利於商業,利於南北商品的相互貿易,此為國之大利也。所以朕準備發五十萬勞役,連同各地牢裡的囚犯,在南方各地逐步修繕官道,一些山路崎嶇的地方也要架橋、鋪路,或者建造棧道,大運河也要開鑿到南方去,連通南方各個水系支流。”

“陛下聖明!”

這是一項又一項巨大的工程,不過以大魏帝國當前的國力,還是可以承受得起的。畢竟冉閔並沒有怎樣濫用民力,倘若他跟秦始皇一樣,又修建萬里長城,又建造阿房宮,還派遣軍隊徵辟百越,又修建直道、馳道,動輒幾百萬勞役的話,估計這個帝國也無法長久。

冉閔又道:“另外,類似於都江堰、靈渠、鄭國渠、鴻溝等灌溉工程,也必須要得到維修。所有工程,由戶部撥款,逐步落實,固定勞役的工錢不能少,伙食一定要改善一些,不求頓頓有肉,但是每天每個勞役都必須要吃上半斤肉。”

“這……”

崔皓頗為為難地道:“陛下,這恐怕有些困難。陛下您給出的伙食標準實在是太高了,給工錢也就罷了,還要讓勞役們每天吃上半斤肉,這幾乎是一個普通士卒的伙食標準了。咱們上哪兒去找那麼多肉?”

冉閔挑眉道:“沒有豬肉,沒有鵝肉,沒有狗肉,沒有雞鴨魚肉,就吃羊肉!塞外的牛羊不是很多嗎?過去咱們經常引進塞外的牛馴服了租給農民作為耕牛使用,同樣的,這羊也能從塞外進口嘛!”

“陛下所言極是!”

這倒是一個不錯的法子。

塞外的胡人善於放牧,牛羊成群,馬匹甚多,胡人幾乎都是吃著牛肉,吃著羊肉長大的,購買他們的牛羊那是不成問題的。

更何況,眼下隨著安東都護府的建立,那裡實際上已經是大魏帝國的土地了,購買他們的牛羊,算不得資金外流。

冉閔又道:“還有就是,日後朝廷要有固定的勞役。過去的戰俘都已經刑滿釋放了,都放回鄉裡了,所以再發勞役,工錢和伙食一定要到位,勞役從民間徵集,不能強迫他們。優渥的待遇,愛國的宣傳,是可以吸引百姓加入勞役的隊伍的。為了保證南方各地的工程得到落實,責令,每修建到一個地方,當地百姓每一戶人家都必須要派出青壯幫忙,充當勞役。這樣的勞役只管三餐,沒有工錢。”

“陛下聖明!”

這樣的方法能讓工程的進度更快一些,而且還能減少國庫的一些不必要的開支,何樂而不為呢?

崔皓又舉一反三道:“陛下,既然陛下想要改善勞役的伙食。臣有一個建議,就是大可不必大老遠地運輸糧食給這些勞役了。江南是魚米之鄉,除了西南之地較為偏僻,實屬不毛之地外,其他地方還是可以的。國庫完全可以出錢購買當地百姓或者商賈的魚米,養活數十萬勞役!”

“好!就照你這個方法去做。”

冉閔最討厭的就是群臣在大事上扯皮,羅裡吧嗦半天都拿不出一個真章。這些惠民工程,惠民政策,他能依靠自己的威望乾綱獨斷,迫使群臣同意,但是後世之君恐怕不行了。

後世之君想要做出任何一件像是這樣的事情,不花上三年五載絕對是不行的。

但冉閔講究的是效率!

當然了,操之過急不行,秦帝國就是前車之鑑。

“除了這些事情,朕還打算在番禺、寶安、海豐等廣州沿海一帶建立通商口岸,與東南海域各個外邦通商,將本土的茶葉、瓷器和絲綢等商品都推銷出去。”

這個沒什麼,故而群臣都深表贊同。

但冉閔接下來所說的一個事情,就讓群臣都不敢苟同了。

“此外,朕還要派出兩支船隊,一支東渡大海,一支下西洋。宣揚我大魏之國威的同時,與沿途各國建交,同時互通有無,把本土的奢侈品都推銷出去。”

崔皓愣了一下,便詢問道:“陛下,不知道這兩支船隊的規模如何?”

“在朕的計劃之中,東渡和下西洋的船隊,船員都要有二萬多人,所需工匠、漿手、航海士、軍士等都要一應配備。朕已經計算過了,這麼龐大的一支船隊,所需海船是近三百艘,至於其他的大小船隻不可計數。”

“陛下!萬萬不可啊!”

韋謏又跳出來反對道:“這整整四萬人的船隊,又分東渡大海和下西洋,不知道要消耗國家多少的錢糧,期間要死傷多少的船員,而這僅僅是為了宣揚大魏國威,恐怕於理不合啊!”

“有何於理不合的?”

冉閔蹙眉道:“下西洋與東渡大海,乃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一可以宣揚國威。二可以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絡。三可以打通海上絲綢之路!讓更多的外邦商賈進入帝國經商,同時打造出一條海上航線,吸引帝國與東南亞地區各個國家的商賈進行貿易往來,一如絲綢之路,這有何不可?”

冉閔組建船隊下西洋的事情,實在是與後來的明朝時候的鄭和下西洋有異曲同工之妙的。

鄭和下西洋是明代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場海上遠航活動,首次航行始於永樂三年,末次航行結束於宣德八年,共計七次。

在七次航行中,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船隊從南京出發,在江蘇太倉的劉家港集結,至福建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裡、暹羅、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地,目前已知最遠到達東非、紅海。

不過,由於鄭和下西洋的政治目的大於經濟目的,沒有發動民間的商業貿易,全部的開支都依賴明朝強大的國力來支撐,沒有對明朝帶來什麼經濟實惠,於是,明朝全盛時期過後,再也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支援這項龐大的工程,下西洋隨之停止。

而冉閔之所以想要派出船隊下西洋,宣揚大魏國威不是主要目的,或者只是順帶的,他都真正目的是為了打造一條海上絲綢之路。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這麼說吧,這次下西洋航行的船隊走到哪兒,這條海上絲綢之路就能通到哪兒,然後大魏帝國就能進行海外貿易,將絲綢、瓷器、茶葉等商品大量傾銷到海外各國,與東南亞、中東、非洲等地的國家加強聯絡把他們的金銀玉器都賺回來。

眾所周知,冉閔是一個唯物主義者,不會做為了面子工程而誤國誤民的事情。

鑑於冉閔的良好信譽,再加上他已經把所需的海船都打造好了,群臣都不好再說什麼,只能聽之任之了。

不過下西洋利國利民,這東渡大海是什麼鬼?

韋謏又道:“陛下,臣以為派船隊下西洋,有利可圖這可以,但是東渡大海作甚?大海之東,除了倭島以及夷洲島那是什麼都沒有了!派船隊到海上漂泊嗎?連最原始的航線都沒有,出海的船隊很容易遭受意外啊!”

“誰說大海之東除了倭島和夷洲島就沒有別的島嶼,沒有別的大陸了?”冉閔對於韋謏的這種說法表示極為不滿。

韋謏苦笑道:“陛下,至少古人並沒有發現大海的東邊除了倭島和夷洲島還有什麼島嶼。就算上面有島嶼,也是荒無人煙的島嶼,並沒有人定居的。”

“韋謏,你這就是坐井觀天了。古人是古人,我們是我們,此一時彼一時,不可同日而語!古人那是沒有條件或者沒有心思派遣船隊遠航,也不敢去海上更遠的地方遠航!這個世界何其之大,無奇不有,無所不有,我們不能只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我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發掘這個世界!”

“可是……陛下,這派遣船隊下西洋能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加強帝國與海外諸國的聯絡,宣揚國威,但是東渡大海能給咱們大魏帶來什麼效益呢?”

相關推薦:佳佳的重生之旅我就是太平洋我當泉仙兒打工的日子誤入仙途冉魏王朝三國之袁家庶子美利堅之鷹美利堅農場主逆襲1990重燃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