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群英三國->章節

第142章 龔景乞骸骨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陶謙剛剛去世,若是這個時候就大張旗鼓的去接收別人的地盤,這的確有點說不過去。

所以按照戲志才的說法,應當派一個真正的心腹,前去憑弔一番,以表達對陶謙的緬懷和悼念。當然親自去最合適,不過兩地到底相隔太遠,且青州如今都還不是方雲的地盤,所以不能讓他那麼冒險。

至於這個親信,顯然戲志才是最合適的,他是總理,僅在方雲之下。這些年來兢兢業業,讓文臣武將對他也算服氣,故而他過去祭拜陶謙自然是最好的結果。

反正陶應也要啟程回去,順路跟著他一起過去便是。

到了徐州,主要的任務是接管當地的兵權,唯有取得兵權,才能夠確保徐州無庾。只是其中有幾個勢力,卻必須要注意處理。

一個就是在開陽的臧霸,麾下還有吳敦孫觀和尹禮三位副將。他們雖然名義上是陶謙的屬下,實際上算是半獨立的狀態。此刻前去收編他們的話,到底會不會同意歸順本身都是一個問題,同時也要小心他們趁機擴大勢力範圍。

一個是笮融,他是丹楊郡的那邊的豪傑,手裡多少也有數千人馬。在陶謙麾下的時候,主要負責廣陵郡和彭城郡的漕運。歷史上還擔任過下邳相,隨即就割據了下邳廣陵和丹楊三郡,把三郡的收入都收入自己囊中。

如今他沒有成為下邳相,卻是彭城守軍,估計也是陶謙看著他兢兢業業那麼多年的一個補償。同時也讓他繼續督導兩地的漕運工作。

但說到底。他原本就沒有和方雲打過交道。而且嚴格來說也不是真正徐州體制下的官員,所以這種人很難保證他不會驟然發難。又或者為了更大的權力,而做出什麼不好的行為,畢竟他麾下就算都是一群烏合之眾,好歹也有數千人之多。

最後就是陶商,這個不學無術的公子哥,本來要說才華也未必沒有,但從小就不喜歡學習。近年來更是遛狗走馬。流連於青樓之間,完全就是一個二世祖做派。這次陶謙讓徐州,可以說他是反對得最厲害的一個,甚至還想辦法勾結文臣武將奪過徐州的權力。

誠然,只要不傻的人,都不會支援他。偏偏還有兩個人,不得不需要警惕,一個便是之前所言的笮融,說不得為了更進一步會鋌而走險;一個卻是下邳人闕宣,原本他應該是在193年聚眾造反。但由於方雲的到來所以並未行動,手裡卻好歹也有幾千人可用。

若是再加上臧霸。那麼這至少也有三萬人的部隊,就算不能夠佔據徐州,也能夠給這裡帶來禍亂。一個不好鬧大了,平復起來本身就是一個問題,最糟糕的是,若是被其他諸侯看到這個情況,直接騎兵攻打徐州,那才是最要命的事情。

尤其,若徐州大亂,派去憑弔陶謙的戲志才,必然也是凶多吉少。

戲志才顯然也是知道這些,然而他並未害怕,依然是收拾好行囊,跟著陶應出發。即將離開晉陽的時候,方雲親自送了他十里之遠,對他的器重簡直就令下面的文武大臣們羨慕。戲志才也是再三拜謝,這才跟隨陶應南下。

嚴格意義上來說,他們首先需要東進,沿著水路抵達青州,這樣才能夠南下。

好在這些年,黃河的造船業多少也有了不少的發展,大量的走舸在黃河之上遊弋,主要就是戒備來自南方的諸侯,甚至破壞他們在黃河邊上的造船廠。

當然還有一些樓船,這玩意最適合在內河裡面航行,出海就等著翻船了。但體型巨大的樓船,穩定性的確不錯,而且可以運輸更多的貨物和士卒。其實方雲更希望,把福船給造出來,只是他最不擅長的,就是造船什麼的,福船具體什麼樣子他都不是很清楚。

倒是簡單描述了一下,工匠也是努力製作,實際上已經完成了一種新型船隻的設計,樣式而言和後來的沙船非常相似。

由於長期破壞南方諸侯的造船廠,使得他們沒有辦法發展水軍,所以戲志才等人南下卻是非常順利。最多,就是在船上的這段日子,過得不是很好罷了。

戲志才也好,陶應也罷都不太受得了這船上的顛簸,難免也是吐得死去活來的。好在沒有什麼大問題,隨他們去的還有一個醫學院畢業的學生,專門照顧他們。

沒想到,一開始圖快,所以才上了這賊船,誰知道卻是如此痛苦。戲志才在甲板之上,此刻就這樣伏在護欄那邊,看著滾滾江水,面色鐵青的說到。

戲公乃是穎川人,不熟水並不奇怪。實際上小子在徐州那麼久,也不習慣這水上的日子。陶應此刻也在他的身邊,陪著他趴在護欄那邊。

聽聞主公正在加大造船廠的建造,還有海船的建設,也不知道他是否也要效仿秦皇,去還望尋找仙丹戲志才頓時想到了一件事情。

徐福至今未歸,都說已經死在海外了。大海的盡頭便是天地的邊緣,豈能隨便前往陶應顯然是天圓地方學說的支持者。

主公本身就是修道的,會有這樣的想法並不奇怪。不過以戲某看來,他似乎又並不痴迷於煉丹長生,只怕是另有所圖。怕是打算從海路攻打揚州地區,甚至是交州地區才是。戲志才想了想,覺得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但卻有這個可能性。

揚州和交州都是蠻荒之地,諸侯對這些地方並無太多興趣。反而若是大將軍打下了這些地盤,說不得就是南北夾擊的趨勢。到時候只怕諸侯不臣服的話,就等著受難吧陶應好歹也學習了幾年,見識還是有。頓時也同意戲志才的這個說法。

兩人簡單聊了一會。又隨著船的顛簸閉上了嘴巴。這種日子的確不好過。

好在這樣的日子也沒有讓他們過多久,只需要三天時間,原本要走十多天的路程,他們三天就走完了,直接就在青州那邊下了船。看到時間居然節約了那麼多,戲志才也不由得感慨這水路的確是比陸路方便了許多,奈何就是這感覺非常不好受。

不過這一路,他們也看到了大量的商船。來來往往於兩地之間,心裡也是高興得緊。這無一不說明,如今商人們對於前往冀州和幷州兩地做生意的熱情。而這也直接帶動了這些地方的繁榮,甚至使得當地的百姓也能夠多賺一點。

百姓的收入多了,日子過得好了,那麼對於方雲的擁護自然也就更為強烈。

到了青州,他們本來應該是繼續南下。然而戲志才卻是言及要先去一趟臨淄,讓陶應先行一步。陶應卻是表示反正也順利,就跟著他一起先去了一趟青州的治所臨淄。

這裡原本是齊國的國都,後來自然而然的也成為了青州的治所。昔日的稷下學宮早已破敗。消失在了歷史之中,倒是叫人惋惜。

好在這些年。在龔景的治理下,這裡算不上的繁榮,但至少也算是恢復了黃巾之亂之前的水平。要知道,在管亥他們北上投靠方雲的時候,可是帶走了這裡上百萬的百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能夠在幾年的時間內恢復當時的經濟情況,可見龔景的確也有點能力。奈何他這樣一直只願意當盟友,不懂得歸順方雲的做法,的確是觸動到了一些人的神經。方雲或許可以容許,但下面的文武卻未必能夠容許。

尤其是戲志才,他覺得繼續放任青州獨.立下去,對方雲並不是什麼好事。尤其如今既然徐州的歸屬權發生了變更,更不能隨便把後方交給別人。萬一,某天這龔景不打算當盟友,打算做敵人了怎麼辦

方雲沒有吩咐,但他戲志才身為臣子的,既然路過了,那麼就為主公分憂也是應該。

來到臨淄龔景府邸,戲志才給門房遞了名刺。門房見來者居然是大漢丞相總理職位相當於這個職位,頓時嚇得恭敬起來,然後立刻前去彙報了下去。

遲一些時間,龔景也是在府中親自出來迎接,以此表達自己的重視和熱情。

三方就這樣進入了府邸,一番客套之後,就在龔景的安排下落席。龔景也知道他們是南下祭拜陶謙的,此刻剛剛來到青州,所以簡單給他們準備了一些清淡的食物,當然主要還是給戲志才準備了一壺好酒。

陶應在喪期,所以不能吃味道太重的食物,同時也不好喝酒。對於龔景的安排,自然也是謝過了。戲志才卻沒有這個顧慮,只是一路顛簸也的確不舒服,吃不得味道太重的食物,對於龔景的安排,自然也是非常滿意的,尤其是那壺好酒

戲志才他們是突然到來,龔景自然是沒辦法提前準備飯食的。所以要上菜自然需要一段時間,不過好酒卻可以先上來,簡單小酌一杯,索性直接就進入主題。

龔刺史多年來把青州治理的如此繁榮,當世之大才也如今朝廷剛剛經歷改革,到處都需要人才幫襯,不知道龔刺史可願意前往晉陽,擔任要職戲志才也不客套,直接就說明了來意,實際上他作為總理,多少有那麼點權力。

安排龔景去晉陽那裡擔任一個重要職位,把青州讓出來什麼的,想來方雲也不會介意。甚至於,他還有一定的權力,封龔景為侯,不過只怕最多封一個亭侯。

至於關內侯早些時候出售了不少,使得關內侯的價值有所下降,甚至官員都不怎麼希望接受這個封號了,所以自然是拿不出來的。

龔景也沒想到戲志才會那麼直接,同時也清楚,徐州既然易主,那麼青州的確是擋住了方雲的路子。最重要的是,這段時間他忙著救火,對軍備的關注不大。早些時候袁譚南下,在他這裡可是招募了不少的青壯,礙於四世三公的面子,他沒辦法太好的處置,以至於如今他要抵抗方雲那更不可能。

最後他眼睛轉溜了一番,朝著戲志才拱了拱手,說到:龔某年紀也大了,只怕沒有那個精力接下這個重任,就不去晉陽了。卻還望戲總理與大將軍說一聲,龔某要乞骸骨。未完待續。。

: 青州的問題,也要順便解決。然龔景乞骸骨,其中是否有詐

相關推薦:我在佛宗修殺戮道全球復甦:我是唯一的殺戮者全民殺戮:開局掠奪神級機緣輔國權臣凡途超級製造帝國漫威世界的提瓦特聯邦成為巖王爺的我卻幹著諸天的活忍界之老哲學家忍界萬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