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群英三國->章節

第125章 大方針確定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宇宙級寵愛

合縱連橫,往往出現在諸侯並立的情況下。

簡而言之,就是幾個諸侯團結起來欺負某個最強大的諸侯,以此自保。先秦時期,秦國強大天下皆知,其他六國透過合縱連橫的方式,發動襲擊,每次都能夠把秦國趕回函谷關內,不得不放棄關外的大片土地。

至於這個時期,只看諸侯討董就能夠知道了,董卓當時也不得不狼狽的退回關內地區,連司棣都給放棄了,甚至還一把火燒了雒陽。

隨後袁術稱帝,那也是諸侯討伐,再加上他本身窮奢極欲大量浪費錢糧,最後稱帝兩年就死於投奔袁紹的路上。間接而言,也不難看出合縱連橫的可怕。

以劉備而言,若是他被群雄討伐的話,那麼他在豫州將面臨四面八方的來敵。若是分散應對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被各個擊破。但若是集中應對的話,那麼就會迅速損失地盤,也就是所謂的犧牲空間來換取勝利,當然也未必能夠獲得勝利。

就算能夠打贏,消耗也是巨大的。一個國家打仗可不是有人就可以了,軍官糧草和後勤補給缺一不可。一旦豫州被打殘,人口打沒了,劉備想不滅亡都不行。

方雲也有這個的問題,首先他的疆域過於遼闊,更有徐州這個飛地,需要防守的地方太多太多。比如劉焉,就可以走漢中出關攻打雍涼兩州;比如劉備可以攻打潼關,又或者攻打沛郡和下邳郡兩地;曹操也可以攻打徐州,或者北上攻打冀州;白波軍也一樣可以北上攻打幷州;袁術同樣可以北上攻打下邳郡和沛郡;至於其他如同劉表劉繇之流。或許他們不能直接開打。但可以派一支偏師援助。甚至可以支援一些錢糧。畢竟他們的荊州和揚州在後世本來就是產糧的主要區域

在這樣一群諸侯的攻打之下,方雲就算躲得過第一波,也會有第二波,第三波最後就要看,誰的兵力第一時間耗盡。不同的是,諸侯耗盡了兵力,也只需要退回各自的地盤就好;但方雲的兵力若是耗盡,那麼諸侯反而會趁虛而入。

別的姑且不說了。且說徐州這片飛地,首先不保。甚至於若是陶謙也剛好病故的話,那麼說不得徐州會落入曹操袁術和劉備三人之中某人之手,或者三人平分徐州。

顯然,到時候就沒有方雲什麼事情了。同時派去徐州的將領,比如張郃高順楊鳳和趙雲四人,也會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境地,亂軍之中什麼事情都有可能會發生

各地的訊息第一時間匯聚到方雲這邊,得知諸侯居然玩起了合縱的戲碼,別說方雲。下面的臣子也不由得嚇了一跳。

要知道,大秦好歹也有函谷關可以退。難道方雲這邊也要退入函谷關之中來抵抗

大將軍,陛下身為天下正統既然穩坐晉陽,那些諸侯既然自稱是大漢臣子,公然攻打我們,豈非是自打自臉且讓我們把這件事情公佈出去,讓天下百姓看看這些諸侯逆賊的嘴臉得了在議事廳之中,倒是馬騰率先發話。

這話說得很有意思,其並非在如何處理這件事情,而是向方雲表態:他馬騰和馬氏一族,不會加入到合縱之中。反而若是對方來攻,那麼雍涼兩州自然會保護周全。

當然,多少也給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那就是透過輿論來拆穿那些諸侯反賊的嘴臉。若是他們還打算當這個大漢忠臣,那麼必然會退軍;若是這都不願意當了,那麼自然以後都可以反賊論之,這也會使得他們民心盡失。

只是別說郭嘉和戲志才這種級別的存在,就說方雲都可以想出破解之道。說穿了,無非是三個字清君側而已。天子身邊有小人,所以天下忠臣起兵誅殺奸臣,清君之側。而那個所謂的奸佞,顯然就是大將軍方雲了

打嘴仗那是文人最擅長的事情了,報刊這玩意到底還是發售時間太短,對百姓的影響還是太低。再加上除了幷州一些地區,百姓的識字率開始上升,智慧開始覺醒,大部分的地區百姓依然那麼愚昧,在文人墨客,還有那些世家門閥的煽動下,誰知道會怎麼想

說起玩弄人心,捆綁人心這玩意,又不是現代人的專利。在古代,以大義的名義玩這一手,古人才算是專家級別的,現代人在他們面前只怕也高明不到哪裡去。

劉焉只想當個土皇帝,並不打算爭霸天下。故而此番只怕最多也是出點錢糧,張魯也在忙著平定漢中各縣,今年內只怕不會有空閒可以出兵;交州距離我們這裡太遠,士燮顯然不會有那個空摻和這件事情;劉表和劉繇,好歹也是大漢宗親,只需要一道聖旨譴責,並且好生安撫,必然保持中立。就算加入聯軍之中,也不會出兵,最多出點錢糧。

最為關鍵的,莫過於曹操袁術和劉備三方勢力,只有他們才有攻打我方的需要和野心。好在曹操剛剛兵敗,今年內只怕是動彈不得;劉備也是剛剛佔據豫州不久,今年內只怕也需要消化一番;唯有袁術勢力完好,有北上攻打徐州的可能性。當然,事無絕對,故而若是袁術的進軍情況順利的話,劉備和曹操說不得也會出兵攻打徐州。

除此之外,必須要加強對青徐兩州的聯絡,以鞏固這個同盟,確保可以一致對外。只要能夠抗下三個月左右,一旦入冬,那麼戰事必然消弭。而我軍的主要進軍方向,應該以袁術為主,只要打痛他,那麼至少一到兩年內,可保我軍勢力無虞戲志才卻是給出了最合理的分析,還有建議。

曹操和劉備都需要兵糧,而且大部分來自荊州和徐州兩地。甚至不少物資也會在青州購買。徐州最大的糧商乃是糜氏。當代家主糜竺和我軍的關係不錯。而青州宗氏一族也與我們的關係良好。

我等所需要的是聯合他們。提高物資的買價,那麼就算折磨不死兩個勢力,也可以大量的在他們掠奪大量的銀錢。以他們當前的稅收情況來看,至少一兩年內,只怕也緩不過氣來。郭嘉補充了一下。

同時報紙的輿論宣傳不能夠短缺,要把主公這些年的德政都給攤開來說,告訴天下必須主公的仁德還有功勳,把主公的正面形象無限的放大。要讓天下百姓。至少也要讓我們治下的百姓,還有我們盟軍地區的百姓,知道那些諸侯所謂的清君側不過是一句騙人的鬼話,他們不過是打著清君側的名頭,來行不臣之事罷了左明好歹也是如今的政治部部長,主管宣傳和軍隊政治思想工作,所以就在這方面給出了建議。

武將那邊反而沒有發話,能夠在這裡的都不是傻瓜,知道軍隊不干政這個道理。

他們的任務,是確定了基本的戰術戰略之後。如何安排兵力和指揮時,才輪到他們發話。所發話的內容,也以軍隊軍務為主。至於行政方面的手段,非不得已不會發言。

終於,基本的方針已經確定,剩下的就是軍隊部署的問題。

首先,成廉在函谷關,張濟在潼關,張繡作為遊騎軍存在。他們的主要責任,是確保兩地的安全問題,當然馬超和馬岱也會派人過來協助鎮守。這三支部隊可以說任務是最輕的,只因為他們面對的,是有可能北上的劉備軍,或者東來的白波軍。

前者北上的可能性不大,後者卻最不可能出兵,只要方雲不招惹他們。還有,就是不要敗的那麼難看的話,比較趁亂撿便宜的道理,想來白波軍還是知道的。

其次,張遼駐守黎陽一帶,徐晃駐守元城縣,隨時支援黎陽或者清河郡已改國為郡。配合張遼和韓猛,抵禦北上入侵的敵人。同時管亥周倉和解然也要在渤海郡清河郡和魏郡三地駐守,協助三位大將鎮守地方。

同時,龔都劉闢和何儀三人率領的工兵營,也隨時待命,修橋鋪路,甚至是開挖溝壕什麼的,隨時等待安排。

進一步的商議足足持續到了當天十二點,眾人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家。

那些諸侯到底是怎麼想的,掛著大漢臣子的名號,還公然犯上作亂。回到寢室,三女想來也是知道了這件事情,紛紛過來,解媛作為正妻,自然是優先發話。

我軍勢大,再不遏制的話,誰知道會不會一統天下。當了諸侯一般只有兩種下場,要麼被殺,要麼當皇帝。他們本來就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孤注一擲罷了。方雲憐愛的把三人抱在懷裡,目光更是看向了即將臨盆的張寧和任紅昌。

夫君,此番不需要親征吧張寧擔心的問到。

若是戰事順利,那自然不需要。但若是前線緊張,身為大將軍,我自然責無旁貸。方雲搖了搖頭,他也不知道到底要不要親征。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希望孩子生出來,他爹爹能夠守在身邊。張寧此番也多了幾分哭腔。

事情還早著呢,而且夫君麾下兵強馬壯,還會怕了那些諸侯方雲安慰道。

其實他也不知道,到底未來會怎麼樣,戰爭永遠都充滿了未知性,否則的話曹操也不會有赤壁之敗,而劉備也不會有夷陵之敗。

只是如今也做不了什麼,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並且確保戰事的順利未完待續。。

: 戰前安排進行中,實際上既然表明是第一次討伐,那自然會有第二第三次關鍵其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到底發生了什麼。

話說,最近訂閱有點少,各位給力嘛

最後是慣例環節:

感謝長青無悔sky1991和林松3的打賞多謝對本書的厚愛

感謝各位訂閱和投推薦票的書友多謝對本書的支援和厚愛繼續加油

相關推薦:我在佛宗修殺戮道全球復甦:我是唯一的殺戮者全民殺戮:開局掠奪神級機緣輔國權臣凡途超級製造帝國漫威世界的提瓦特聯邦成為巖王爺的我卻幹著諸天的活忍界之老哲學家忍界萬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