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曲盡星河->章節

一百八十四節 寧棄利益,不棄道義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一百八十四節寧棄利益,不棄道義

三方協議早就送到了長月。接到三方協議,內容太過匪夷,靖康朝廷第一時間的反應,就是密不外傳,一剎那,什麼風聲流言都出來了,有人說西北吃了大敗仗,有人說東夏王和陳國聯手了……關鍵是,朝廷在這樣的大策略面前,集體失聲。沒有幾個閣臣膽敢發表什麼意見,私下猜測這會不會是東夏王盤踞陳州的藉口,而回到皇帝跟前,就不敢再妄言,只等著皇帝決斷。

秦綱的心情好不起來。

東夏對三方的約束眾多,著實難以讓人舒服。

關鍵是他自認天子,肩挑九州萬方,這天下好賴,應該由他來決策,橫空殺出來個女婿,好像比他還上心。

這讓他萬分的不舒服。之前他隨手佈置一個充滿誘餌的陷阱,隨後他就發現掉陷阱裡的就是自己,給了狄阿鳥提議三方的機會。

如果說朝廷一股作氣,東夏王又被拓跋巍巍優先盯著,而今的陳國還會這麼被動嗎?不會。

聽說陳州之西的大片區域也待降,拓跋曉曉派遣使者,已經廣而傳播狄阿鳥三方協議,三方協議已經天下皆聞,也許兩三天之後,長月城大街小巷,都有人在斟酌,在尋味,在看他們翁婿之間的笑話。

除了不舒服。

除了自己的職權被他人越俎代庖而感到不舒服,心裡窩火,還有,那就是深深的警醒和戒心。

這三方協議,是一般人能夠提出來的?

這是民心所向。

這是陳州數百年的太平。

這是對羈縻政策的衝擊。

這也是亙古未能有的先河。

這更是給他東夏一個身份,像戲曲裡先代留下來的打王金鞭,可上打天子下打臣。戲曲裡那種東西是不存在的,沒有人能保證此臣的權力,三方協議則截然不同,更不要說陳州和東夏所能凝聚起來的力量。

胡兒果真無尾?

這尾巴太能伸了。

他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好。

一連數日,他在秦禾面前都有點收斂不住,看到秦禾有反常的習慣,就忍不住遷怒,而兇狠的眼神,還有意無意地盯向秦禾的肚皮,他不知道這腹中胎兒是可以作個人質,還是可以扶持,但更多的是擔心。

這胎兒會繼承他父親的膽略?

父女兩個的矛盾集中爆發。秦禾心裡更是窩火,東夏舉國作戰的內幕,她多多少少知道一些,戰事是多麼的不容易,結果一回來,本來覺得到處都在誇他夫妻,結果父皇還給臉色,她毫不客氣,在宮裡就與她父親大吵大鬧,到皇后來哄,就說:“一百八十四節寧棄利益,不棄道義

有他這樣的父親嗎?一來就教訓我,為啥教訓,還不是他女婿為雍室立下大功……當時用兵,國內多少人不願意,阿鳥力排眾議,說他娶了我就是皇帝的女婿,非要用兵。你們還不滿意,說他出的兵少,動作慢,結果滅陳,幾乎是我們一國在打,我夫君他自己也身披堅甲,衝鋒陷陣,我在包蘭住著,就聽人說他親自攻打靈武,以身誘敵,馬都戰死了,自己陷入重圍,擔心得不得了,連夜趕路看望,一路趕一路哭。他都為父親這樣作戰,父皇還不滿意,好像我們就該損兵折將,退回漁陽老家一樣。”

道理上皇帝著實站不住。

皇后心裡也明白,道義上皇帝站不住。

但她也知道皇帝這邊道理站不住,但那狄阿鳥也不是善茬,背後也用了手段,皇帝在與他交鋒中打了敗仗。

現在如果訊息一旦公佈,全天下人都會說狄阿鳥是對的,皇帝是錯的,皇帝等若是在孤身作戰,秦禾保衛她丈夫,她自然保衛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打圓場帶著強烈的傾向性,只會說:“你沒說你學聰明點兒,那狄阿鳥都修煉成了妖怪,你就是被他騙的料,自己還覺得父皇母後訓你。”

秦禾在家呆的極不開心。

忽而有一天,長月城大街小巷,訊息就來了,健布也因為不肯坐山觀虎鬥,甚至內槓,坐著囚車回來。

朝廷並未對外公佈。

但是長月城,一片沸騰,張燈結綵,民眾舉杯相慶。陳州收復,陳國滅亡,併入大雍,這是開創之舉,一洗民眾的窩屈,但凡讀書人,以吟哦陳州戰事為榮,而作詩伐陳,又怎麼能繞開狄阿鳥。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那陳州的馬球賽,東夏年輕的將軍一馬赴約,大喝一聲:“速比馬球賽,刻不容緩,極為天下雍人復舊土。”

這些陳州帶來的軼事,到長月城就能成大戲。

朝廷面臨的輿論壓力越大越大。越是如此,皇帝越有中狄阿鳥圈套的想法,召集一些侍中和舍人,日夜推敲三方協議。三方協議不能拒絕,這已經是共識,否則就是給他狄阿鳥併吞陳州的藉口,但是推翻裡頭的章程,相互談判,卻還是可以的。白天推敲,晚上推敲,然後王本一活動,這些推敲後要修改的東西一報給他,他就能立刻答覆,哪些能改,哪些是出發點,不能改。

一個使臣,不請示就能決定改動。

這讓靖康君臣從骨子裡都感到驚悚。

這意味著什麼?

一切都在狄阿鳥意料之中,人家早有安排,你們再琢磨,你們已經翻不出他的手掌。

不過皇帝有最後一手一百八十四節寧棄利益,不棄道義

狄阿鳥提出過復陳州,撤兵換北平原的想法。

皇帝的最後這一手,就是你要堅持三方協議,北平原就不給你。

皇帝自然不會說要收回,只是說:“北平原,一部分是暫借於你,一部分分封於朕的女兒,均為雍室之土,一寸山河一寸血,不敢付以軍資。而且你定要堅持三方協議,終要付出點代價。”

這話傳遞給王本。

王本決定不了,軍鴿與快馬並用,急馳陳國。

到了陳國,東夏將士憤怒了。

北平原雖然確實是朝廷借給東夏的,可借的時候,那裡幾乎是一片荒蕪,而今東夏人開渠墾土,修築房屋,成為了一片沃野,甚至可以稱之為東夏的根基所在,東夏放棄陳州之戰所能取得的利益,希望能得到自己的起兵之地,朝廷都不肯,這種一毛不拔,簡直令每一個東夏人都覺得靖康朝廷是無信而且無恥的。

狄阿鳥卻知道為什麼。

不管皇帝是不是把北平原看在了眼裡,他是要保留追討的權力,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皇帝知道北平原對於東夏的意義,想這樣讓天下人看看他狄阿鳥的虛偽,看他是要北平原還是要三方協議。

這種考驗,考驗得極是地方。

狄阿鳥真被考驗住了。

他想過要繞開,但是卻繞不開,北平原?那是名譽上靖康借給自己的,名譽上的東西,就在一句話,對方不說,東夏也沒辦法。他想了一下,派人再上長月,表達他的立場,三方協議是為了能令陳州永久太平的提議,他徵調全國將士一戰再戰,是在用軍費換北平原,請皇帝恩准。

秦綱笑笑,就把狄阿鳥返回來的東西扔手邊了。

這就是狄阿鳥的軟肋。

他想要北平原,知道他想要什麼就行了。

相比於北平原,皇帝的大義更重要。

大義被你狄阿鳥所奪,那怎麼可以呢?

何況軍費上,多少是要給的,靖康也在考慮給得起給不起,原先皇帝的底線,其實就是北平原。現在,卻是不用給了。

皇帝回話說:“三方協議是你們東夏提的,那一定是對你們大大有利,有所得有所失,這點道理他狄阿鳥都不懂嗎?”

趕走東夏人。

皇帝終於露出了微笑。

他和健布談過,和一些老臣們也談過,三方協議對朝廷無害,無非是東夏怕將來朝廷向他用兵,捆綁在身上的護身符……等陳州平靜十年二十年,當年他給人的恩德被人忘記,陳州還是朝廷的,畢竟按照三方一百八十四節寧棄利益,不棄道義

協議,朝廷來治理,朝廷來遣官,那時又有他東夏什麼事兒,至於得罪人的,殺人收土,編戶齊民,讓他狄阿鳥去幹。關鍵是,即便他狄阿鳥幹了這麼多,他還是一無所獲,為什麼?他能捨得北平原?那兒城市的規模極度擴張,但民戶而言,超過了魏博。

訊息到了陳州,東夏文武陷入了討論。

而陳國其它地方未降服的勢力使者也來了,不少首領想投降,怕三方協議剝奪自己的族權,還在猶豫,東夏人更希望狄阿鳥放棄三方協議,趁民心歸附一舉奪佔東夏。

拓跋曉曉也在自危。

假如狄阿鳥撒手,放棄三方協議,朝廷肯定報復他。

他等在外面,等著東夏文武討論,尤其是這次討論把他撇在外頭,他內心不安。

日頭一點一點升高,一點一點再升高。

到了正午,終於有人出來了。

拓跋曉曉正要迎面過去,那人站在臺階上高唱:“大夏國王令,東夏寧棄利益,不棄道義,陳州乃至陳國,變革在即,不容先取信,而後失信……”

一堆大白話。

剛剛出爐,毫無雕琢。

拓跋曉曉鼻子一酸,覺得自己的心動了一下,然後眼淚順著臉頰下來,不知為何,鋼鐵一樣的漢子,就給哭了。

相關推薦:竊秦超級保鏢我,黑暗支配者我的黑暗女王殿下死亡航路都市極品相師極品相師在都市麒麟血玉之真龍贅婿盜墓直播:開局獲得麒麟血脈驚爆:將軍孤女靠玄學逆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