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全娛樂遊戲帝國->章節

第47章 那一代下海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燕京,華夏的首都,每年有無數人都朝拜一番的前往,又有無數人落魄而走。

北漂,一個在華夏一代心酸又一代繁榮的象徵。

其實如果說燕京有什麼好,說實話,幾乎挑選不出來。

像海市,人家那是有基礎的,從19世紀海市就已經是華夏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了,甚至一度是世界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海市處在長江入海口,海運河運都十分便利,發展貿易方便,海市發展起來情理之中。對內有長江航運,對外有海運。

再說廣府,廣府有港口,千百年來,依靠貿易成就了自身生生不息的命脈,同樣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來發展經濟。

在世界各地,那些超級大都市都是有各自獨特的優勢才發展起來的。基本上都是港口型城市或者資源型城市。

可是燕京呢?它有什麼呢?這個是一個讓人值得深思的問題。

港口?燕京距離渤海的直線距離有150公里,這怎麼也不算是臨海吧?那麼河運發達?哪條河呢?然而很抱歉,燕京根本沒有什麼可以航運的大河。

在看看礦產資源,燕京產什麼礦呢?煤礦?鐵礦?金礦?銀礦?還是鑽石?或者稀土?其實也都沒有。

如果算交通,燕京的鐵路開始發達的時候,那也是因為它是首都,通往全國各地的鐵路都是從燕京開始修的。

如果從歷史來看,燕京是三朝古都,元明清三朝,但是如果這就算古都的話。那千萬不能讓西侒市和洛市的人知道,甚至開府的人都不能給他們知道。為什麼?你比歷史,只要這三個地方還是華夏版圖內的,那燕京歷史在他們眼中,就是個笑話。

雖然燕京沒有港口、沒有礦藏,甚至連歷史都不是最悠久的,但是它擁有最現實的東西——它是現在的首都。它是首都,處處優先,集全國之力來發展一個燕京,所以燕京就有魅力吸引全國各地的人去。

不管怎麼不服氣,首都畢竟是首都,尋常人都難以明白燕京是否部署了什麼戰略,但說不定那些大佬都全部拿捏著,自有道理。所以燕京,還是華夏最吃香的地方。這也是無數人蜂擁而上的原因。

首都,意味著大機遇!

無數頂尖公司紛紛在首都留下自己一席之地,而李方誠三人,一下飛機,就直奔一個神奇的地方,中關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中關村可是華夏的一個神奇之地,無數巨頭都是在中關村走出的,而李方誠要找的人,也在中關村之中。

一路檢視門牌號,一直到科學院南路2號,一個寫著華夏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的地方,李方誠帶著凌東華和孟浩走了進去。

“請問你們有什麼事嗎?”一個文質彬彬的人走了過來。

“我想找一下劉傳志先生,想跟他談一下業務上的合作問題。”李方誠微笑的說。

“這樣,行,你跟我過來。”來人也沒有拒絕,帶著李方誠走向後院。

“不知道先生貴姓是?”一邊引路,也不忘詢問。

“木子李。”李方誠左右打量了一下,有不少保安在巡邏,尋常人一見這陣仗,那還真是有點發矇。

“李先生,李先生運氣不錯,今天柳傳志剛好在出差回來,你要是昨天來,就找不到他了。”文質彬彬的人也是笑著說。

“哦?不知道是去幹什麼了?”李方誠好奇的問。

“聽說是去了一趟國外,不知道做什麼,不過看樣子,好像心情不是很好。”

“嗯,國外?”

“是啊,好像是談什麼合作的事情,到了,就是這裡,這裡拐進去就到了。”帶路人在一個門洞前停下了腳步。

“好,謝謝,有勞了。”李方誠也是一番致謝。

“不客氣,應該的,請。”

看著引路人後退幾步看著自己一行人,李方誠知道,這是在確認自己沒有亂走,抬頭一看,門洞旁邊掛著一塊小牌子,上面寫著:Legend。

李方誠笑了笑,就是你了!

英文名,可能說出來都不知道是誰,對應的名字是傳奇,大家也不知道是誰,甚至現在的公司名字,說出來都很陌生,華夏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但是如果換成即將改名之後的名字,那在華夏日後可就大名鼎鼎了。

連想!

華夏第一個自主創立的電腦公司。

1982年,IT巨人IBM率先提出個人電腦PC機的概念,正式釋出了自己的第一臺PC,從此迎來一個被稱為個人電腦的時代。

從1984年起,有一個詞,一個全新的概念詞——下海,正式在席捲整個華夏大地,那一年,燕京的中關村裡充滿著躁動,一批批科技人員“下海”。當時的中關村已經有40家科技企業,並在燕京城裡擁有了“電子一條街”的名聲。

1984年11月1日,劉傳志、李欽、王樹何、張族祥等11個完全不懂得市場、不懂經營管理的科技人員,為了響應中科院科技體制改革的號召,靠中科院計算所20萬元投資起家,租用了科學院的傳達室,在一個僅20平方米的房間裡面,創辦了華夏科學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

而剛剛步入市場大潮中的知識分子們,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時不知所措。公司剛成立時,手頭的20萬元人民幣,這對於開發高技術產品的公司只是杯水車薪,因為在燕京,華夏進口的一臺計算機者要3萬元左右,要想繼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積累。

難以想象,一群憑藉著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的熱血知識分子,就這樣開始了創業之旅。

然而好笑的事情是,這11個知識分子剛進入市場沒多久,就迎來一個重大的打擊。

一開始公司成立的時候,其實算是在做貿易的一家公司,為了積累資金,做過很多的產品,如小電器、衣服等等。

而當時的這幫知識分子,並不知道商場的黑暗,差點就被一個農村婦女給搞跨,當時公司得知到一個資訊,JX一武裝部要採購一批電視,公司一員工就說要不要進點彩電,當時劉傳志為了安全起見,一開始還特意安排了人員去人家那邊看了產品。

但是因為也不懂什麼叫踩點,什麼叫核實,就確定了要做這單生意,於是給對方打了14萬的貨款,誰知對方一收到款就不知蹤影,看的產品只是幾臺樣機而已,這對只有20萬啟動資金的小公司來說,無異於天大的災難,迎頭就是來一悶棍,差點把這個團隊給打散。

好在東拼西湊之後,才勉強活了過來。

1984年8月,在計算所的協調下,倪光南與中航深圳工貿中心、中關村信通公司合作,由兩家公司提供資金和裝置開始研製聯想漢卡。不久之後,倪光楠研製的100塊連想漢卡小規模投放市場,由信通公司和新成立的連想公司也就是legend負責在市場上銷售。

當然,連想能參與銷售,是因為連想在在中科院出來的人,而中科院內部進口了500臺IBM計算機,在當時是由連想公司負責技術服務,所以在近水樓臺之下,剛剛製作出來的100快漢卡,直接賣了93塊給中科院。

而當時的大頭之一的新通公司當然不滿了,自己人多,公司大,卻才賣出7塊漢卡,所以馬上要求跟連想平分利潤。

而連想一開始是不同意的,於是陷入了拉鋸戰,但是誰都沒想到,劉傳志玩了一手民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好戲。在許諾倪光楠開發負責人的位置等以下列條件之下,倪光楠最終跳槽到連想。

一直到1985年的時候,劉傳志正式代理IBM的微型計算機,也叫微機,屬於迷你電腦,基本的功能都有,但是對於華夏人來說,唯獨有個使用上非常不方便的地方。

微機只能執行在英文環境中!

198年,倪光楠工程師設計出連想一顯漢卡誕生。在這個時候劉傳志體現出了他做為一個商人的超人智慧,當時倪光楠設計的這個產品,已快成形,劉傳志意識這個產品的前景性,於是連人連技術把倪光楠請了過來,經過不斷開發、完善,最終連想形成了8個軟體版本、6個型號的連想漢卡系統,廣泛應用於六大領域。

漢卡的問世,為華夏人徹底解決了在電腦中使用漢字的難題,推動了微型計算機在華夏的迅速普及和應用,可謂是勞苦功高。

而正是因為這一款產品的成功面世,Legend正式改名為連想。

完成了奠基之路的連想,卻又再次在1989年再次遭受一次打擊,那就是IBM公司推出了兼容機,從根源上解決微機上只能執行英文環境的問題,而連想的核心產品,漢卡直接遭受了致命打擊,這才讓劉傳志痛下決心,要做屬於自己的微機。

(本章完)

相關推薦:木葉:日向家的弓兵終極一班大黑手漁色大宋孤星刀客非典型重生漁鄉傻醫軍閥上將的雙面逃寵逃出香巴拉新神通聊齋春色滿汴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