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章節

第一篇 當機會來敲門 7.關中良相唯王猛(下)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雜草不除,良苗不秀;亂暴不禁,善政不舉。執政以後,王猛首先整頓吏治,明賞罰,裁冗劣,拔賢能,挑選得力官員巡查四方,整頓地方各級統治機構。對於違法亂紀的公卿貴族,王猛更是不畏權貴,有罪必罰。

359年,王猛由咸陽內史調任侍中、中書令(皆宰相職)、兼京兆尹(京都長官)。京城之地,顯貴聚居,或皇室宗親,或大功於朝,身居要津,恣意妄為,無法無天。對於他們的不法行為,尋常執法官員根本就不敢過問。王猛的矛頭,首先對準的就是這樣一群人。

時有貴族強德(皇太后弟弟),酗酒行兇,搶男霸女,王猛未及奏報,收而斬之。等到苻堅的赦書飛馬趕到時,強德早已“陳屍於市”。

隨後,王猛與御史中丞鄧羌通力合作,全面徹查害民亂政的公卿大夫,彈指之間剷除不法權貴二十多人。於是,百僚震肅,豪右屏氣,路不拾遺,令行禁止。

苻堅感嘆道:“直到今日我才知道天下是有法度的,天子是尊貴的!”

有能臣如此,苻堅怎麼可能不全力支持,惜之愛之!

在“有罪必罰”的同時,王猛還力求做到有才必任。王猛從自己的親身經歷中,對賢才遭嫉有著深刻地體會,“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所以,他也像苻堅保護自己一樣保護賢才,用才不疑。先後舉薦在職官員苻融、任群和處士朱彤等,使他們各得要職。滅燕之後,又推薦房默、房曠、崔逞、韓胤、田勰等一大批關東名士擔任朝官或郡縣長官。

反之,對於那些不稱職者,王猛棄之如弊履,堅決罷黜那些不稱職者。

在吏治和人才選拔方面,王猛認為,單純的個人考核和推薦是不能滿足政府需要的,也不能確保人才的質量,只有成熟規範的制度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為此,王猛創立了薦舉賞罰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標準。

主要內容如下:

薦舉賞罰方面,地方官員分類別薦舉孝悌、廉直、文學、政事人才,上報中央,由朝廷對被舉薦者加以考核,合格則分授官職;凡所薦人才名實相符,則薦舉人受賞,否則受罰。

官吏考核方面,凡年祿百石以上官吏,必須“學通一經,才成一藝”,不通一經一藝者統統罷官為民。

薦舉賞罰制度和官吏考核新標準的實施,沉重地打擊了早已淪為士族壟斷政權工具的九品中正制。也否定了十六國以來許多胡族軍閥統治者迷信武力、蔑棄文化知識的落後觀念;有效地提高了前秦各級官僚的才德素質,“才盡其用、官稱其職”的新局面日漸形成;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狀況為之一變,賄賂請託、恣意妄舉的腐敗現象逐漸消除,養廉知恥、勸業競學之風日盛。

經過此項改革,沒有才能的氐族舊貴族勢力紛紛倒臺,新崛起的少壯派官員則出自前秦社會的各個階層,取代了當時各國將領家族化的現象。到前秦滅燕時,苻堅手下的大小將領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質量上都堪稱兩晉十六國之最。王猛、權翼、鄧羌、張蠔、毛當、石越、呂光、竇衝、梁成、慕容垂、姚萇、苻融、苻洛、苻丕等盡皆文武雙全,足以和赤壁之戰前的曹操勢力相比,而且彷彿略勝一籌。尤其難得的是眾將領個個都是有勇有謀的年輕人,而非體衰年邁的老頭子,建功立業的進取心不容置疑。

第二項治國舉措是興辦教育,培養人才。在王猛的倡導之下,前秦恢復了太學和

地方各級學校,廣修學宮,聘任學者執教,並強制公卿以下子弟入學讀書。苻堅每月親臨視察督導,以擴大影響力和號召力。先進的漢族傳統文化很快在北方得到復甦和振興,前秦官員的後備人才培養也隨之步入正軌。

第三,調整民族關係,促進民族融合。前秦廢黜了胡漢分制之法,確立“黎元(百姓)應撫,夷狄應和”的基本國策,諸族雜居,互相融合。減輕了氐族和漢族、氐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矛盾。

對於破壞民族團結者,苻堅均予以嚴肅處理。於是,匈奴、鮮卑、烏桓、羌、羯諸族紛紛歸服,有才幹者皆被委以要職重任,“四夷賓服,湊集關中,四方人種,皆奇貌異色”。

此外,王猛作為漢人而能盡忠於前秦,與苻堅名為君臣,形同兄弟,為前秦的民族團結政策做出了榜樣。

其四,興修水利,獎勵農桑,努力發展社會生產。

為解決關中少雨易旱問題,前秦政府徵調豪富僮僕三萬人開涇水上游,鑿山起堤,疏通溝渠,以灌溉梯田及鹽鹼地,“百姓賴其利”。

透過召還流民、徙民入關等途徑增加農業勞動力,並節約開支、降低官僚俸祿、減免部分租稅,以減輕人民負擔。

前秦政府還經常派員巡察地方,推廣先進的生產技術,獎勵勤勞耕作的農民。

於是,荒田重耕,帛、粟滿庫,前秦立國的物質基礎大大增強。

王猛的施政舉措為前秦帝國帶來了嶄新氣象,境內清平安靜,百姓家給人足,安居樂業,“自長安至於諸州,皆夾路樹槐柳,二十裡一亭,四十裡一驛,旅行者取給於途,工商賈販於道。”百姓有歌唱曰:“長安大街,楊槐蔥蘢;下馳華車,上棲鸞鳳;英才雲集,誨我百姓。”

良好的國內情況與苻堅、王猛二人彼此的信任、配合是分不開的。

王猛執政期間,苻堅大膽放權,以其任“軍國內外萬機之務”,自己則“端拱於上”(端坐拱手於朝堂之上)而天下大治,“兵強國富,垂及昇平,(王)猛之力也。”

苻堅對王猛滿懷感激之情:“您日夜操勞,憂勤萬機,我好象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優哉遊哉享清福啦!”王猛回答:“沒想到陛下對臣評價如此之高,臣才微學低,哪裡能和古人相提並論!”“據我看來,姜太公也比不上你!”苻堅鄭重言道。

苻堅不僅給予王猛高度的讚譽、評價,還時常囑咐太子苻宏、長樂公苻丕等皇家子弟:“你們敬事王公,要像奉事我一樣!”

能夠把一個爛攤子治理成國富兵強的國家,王猛對得起苻堅的評價,對的起苻堅的知遇之恩!

前秦入關中而立國,所佔地區,雖然形勝,但在當時卻是陷入四面包圍之中,東西南北全是敵人:北有拓跋鮮卑所建代國及其他部落集團;西有漢人張氏的前涼、氐族楊氏的仇池以及分佈於甘肅、青海間的吐谷渾集團;在東方,前燕帝國獨據中原,直至慕容垂西逃之前,燕國是前秦不可能戰勝的存在;南方,東晉帝國雖然屢戰屢敗,但是依然屢敗屢戰著,時時刻刻虎視眈眈。

這就是當時前秦所面臨的政治環境,偏安一隅有餘,主動出擊艱難。尤其是東、南方向,實力差距太過懸殊。

但是,苻堅和王猛從沒想過要苟安於關中一隅,花費那麼大的心血精力去治理國家,就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一統天下。

王猛的願望是先統一北方,為將來統一

全國打好基礎;苻堅則更加雄心勃勃,志在“混一六合,以濟蒼生”。

為此,苻堅和王猛制定了“穩定西北,使無後顧之憂;爭鋒東南,以圖大業。”的戰略規劃。

以後的很多年裡,苻堅的進軍路線,大體就是按照這個戰略規劃進行,包括後來導致滅國之災的“淝水之戰”。

前秦進軍西北戰略成效迅速且顯著,透過政治、軍事手段,到366年五月,匈奴劉氏部、烏桓獨孤部、鮮卑沒奕幹部和拓跋部的代國等都先後歸服前秦。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366年七月,王猛率軍進攻東晉荊州北境諸郡,初戰告捷,掠取民眾一萬餘戶北還。

367年二月,王猛討平羌族頭目斂歧叛亂;

367年四月,王猛大破前涼國主張天錫軍,斬首一萬七千級,俘甲士五千餘人;繼而兵不血刃,智擒原張氏部將李儼,奪佔重鎮袍罕(今甘肅臨夏東北)。

367年十月,苻生弟苻柳據蒲坂反叛,苻生其餘四弟同時響應。王猛率軍攻破蒲坂,殺苻柳。其他各路大軍也盡皆獲捷,平定“五公之亂”。

370年十月,潞川之戰,王猛以六萬秦軍擊敗慕容評四十萬大軍,取得滅亡前燕的決定性勝利。隨後王猛與苻堅合兵,共同攻取鄴城,滅亡前燕。

鎮守鄴城期間,王猛選賢舉能,除舊佈新,安定人心,發展生產,燕國舊地六州之民如旱苗逢雨,歡欣雀躍。

生逢亂世,改朝換代見得多了,百姓們更關心的是自己鼻子底下的那張嘴,誰能讓自己吃飽飯,過上安穩的日子,誰就是好的政府。至於是“步搖”家還是“蒲草”家,並不重要。

滅燕之後,苻堅、王猛掉過頭來,劍指西北。

公元371年, 前秦將領楊安攻滅仇池國(氐人楊茂搜所建),盡遷氐人於關中。和仇池互為犄角之勢的前涼就此被孤立。

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王猛將此前攻打前涼時俘虜的五千甲士全部放回,並致前涼國主張天賜書信一封。在信中,王猛引古論今,透徹地分析了天下大勢和當前前涼所面臨的危險處境,奉勸張天賜認清形勢,抓緊投降。張見信大懼,寢食難安,最終向前秦謝罪稱藩。

隴西鮮卑乞伏部、甘肅、青海之間的吐谷渾部緊隨前涼之後,向前秦俯首稱臣。

373年至374年間,前秦略定巴蜀及其以南地區。桓溫拼了老命打下來的成漢故地,至此全部丟失。

到王猛臨死前,前秦帝國已經基本統一北方各地(前涼和代國均已臣服)。十分天下,秦居其七,擁兵百萬,名將如雲,輜重如山。帶給了東晉前所未有的壓力與威脅,晉國滿朝文武,無人敢言“北伐”。

正是在王猛的治理下,前秦成為當世諸國中最有生氣的國家,因而敢於與群雄逐鹿,四面出擊,越戰越強。

在統一北方的程序中,王猛常親自統兵出征,戰必勝,攻必克,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指揮能力和大將風範。苻堅曾有讚譽,“文武足備”的姜子牙不如王猛。

王猛,一代傳奇的政治家、軍事家。

後人對王猛有詩讚曰:“關中良相唯王猛”。當然,還有相對應的下半句,“天下蒼生望謝安。”我們後面再寫。

前秦的故事也暫且停頓,讓我們回過頭來,看看那個獨佔涼州七十餘年,向前秦謝罪稱藩後仍然被滅國的政權——前涼,十六國時期國祚最為綿長的國家。

相關推薦:重生之後多財多藝足球:非凡之路重生成為一片天重生成了一口井至尊靈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