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七十二沽風情錄->章節

第三十二章 朱岷訪師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朱岷在小玲瓏山館和大明寺一住就是五年,救助自己逃命的老僕曾受高雲的指點來過寺裡。見小主人在這裡很安全,也就放下心來,只是為朱枚的安危擔著一片心,回去後只能忍耐著不敢聲張。

高雲和尚在這五年中也曾到武進縣多次打聽,近來才知道縣官已經更換,豪紳沈大虎犯了案,已被處決,被霸佔的田地已退回。

高雲送朱岷回到家鄉,急於知道兄弟的下落,見了老僕一問並無兄弟的訊息,心中十分惦念。也虧著有老僕在,幫著重新在官府核實了朱家的田產契約,只待小主人回來在契約上畫押,朱岷回來後才在官府辦好了這些手續。

已被燒燬的莊園一時還無力翻蓋修復,朱岷和老僕在被毀的莊園中搭建了幾間簡易的小屋,兩人商量著,待有了些積蓄再圖將莊園恢復。老僕幫助朱岷清理了自家的田產,與佃戶們重新立了契約管理起來。

轉年朱岷參加縣試,成為童生緊接著又參加院試,三場畢輕輕鬆鬆成為生員,考中秀才後,安心在家讀書。

又過了三年由老管家陪著來到江寧參加鄉試,三場已畢,忽想到已經三四年未見到高雲師傅了,心中十分的想念,如今正應該去看看自己的師傅,順便打聽兄弟的訊息。

待揭了榜,一看沒自己的名字,也不著腦,收拾起行李,自江寧奔揚州而來。不一日來到揚州大明寺,知客僧告訴朱岷:

“元弘長老辭了藏經閣管事之位,外出訪友雲遊去了。”

朱岷連忙問:

“不知老師父到哪裡雲遊?”

知客搖搖頭,

“長老走時並未說的明白,只是向北方而去,已經走了兩個多月。”

朱岷聞聽心中想著,師傅當年救了我,一直不曾報答,如今我的功名不就,正有些空閒,不如我也到北方去尋訪師傅,順便打聽兄弟的訊息,也算作遊學吧。遂與老管家商議,

“老管家先回去照應家中,我到北方尋訪師傅,也順便到京城一遊,沿途也要打聽我兄弟的訊息。”

老管家勸道:

“小主人太年輕,不曾獨自出過遠門,不知路途艱險,世事險惡,沒人照應可是寸步難行。”

朱岷執意要行,

“老管家不要擔心,出門在外我自然會處處小心。”

老管家勸了又勸,就是沒說動朱岷。沒辦法,老管家只得為朱岷打點了行裝,將僅剩的三十多兩散碎銀兩給他帶在身上,千叮嚀萬囑咐,離別了朱岷,自行返回家鄉。

朱岷一路北行,想著師傅必然在沿途寺院中歇腳,所以自己在沿途也只向廟宇中借宿,以便打聽高雲師傅的去向。悠忽已向北行了一個多月,經淮安、徐州進入山東界內。

這一日來到濟南府靈巖寺,才打聽到師傅的訊息。靈巖寺的住持靜林禪師和高雲是多年舊相識,高雲到此住了一個多月,半個月前才離開。

打聽到師傅的訊息,朱岷很高興,向靜林禪師問明,師傅離開此處要到京城訪友,遂加快北行的步伐。這一日行經直隸靜海縣,不曾想身上的錢袋被盜,本來自己的盤纏不多,沿途用了些,只剩不到二十兩,如今盡失,摸遍全身,只剩了十幾文錢,買了些吃食,已無錢住店,心中懊惱可也無可奈何,只好找了個破廟暫且安身。

第二日勉強行到一處大鎮子,路邊有一驛站,門上寫著‘楊柳青驛’。陪個小心,向前打問,驛卒告訴他,這裡是楊柳青鎮,離天津衛尚有三十裡。看看已是將近日落時分,一天水米未沾,飢渴難耐。看小鎮傍著衛河,河中停滿了運糧的漕船,沿河的這條街上,貨棧、商鋪、飯店、錢莊林立,叫買叫賣聲不絕,人來人往的十分熱鬧。無奈自己囊中羞澀,忍著飢渴走到街中。遠遠看到街旁聳立著文昌閣,旁有幾間房似學堂,學童們剛散學出來,學堂前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塾師正要出門,沒奈何,朱岷上前陪個小心向學堂老塾師問道:

“學生遠路而來,途中盤纏用盡,能否向老師借個宿。”

老塾師端詳一下朱岷,見是個少年書生,遂道:

“不妨事,隨老夫進來吧。”

引朱岷到後面一間房中來。問朱岷:

“想必小友還沒吃飯吧。你先將行李放下,隨我到外面吃些東西再說吧。”

朱岷躬身施禮連連道謝,

“如此那就叨擾老師了,請問老師高姓?”

老塾師說:

“我姓章,立早章,不知小友如何稱呼?怎麼就到了這裡?”

“學生朱岷,草字導江,來自江南武進縣,因到京師尋訪恩師,路過這裡,一時盤纏用盡,只得求助老師了。”

“出門在外,難免遇到難處,我雖無力多助你,留你食宿還是可以的。”

二人一路說著來到文昌閣旁一家小館,叫了一壺酒,一盤花生米,一碗青菜豆腐,兩碗面,邊吃邊聊。老塾師聽朱岷說,到北方來是為尋訪師傅高雲禪師,問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導江先生要訪的可是江南有道高僧元弘麼?”

朱岷道:

“那正是學生的恩師。”

老塾師聞聽不禁喜道:

“原來你是元弘禪師的高足,我早耳聞元弘禪師曾在天津海光寺掛單,禪師的詩書畫三絕,曾受到皇上的青睞,在天津衛也是盡人皆知的,只是老朽無緣拜見。想必導江先生必得令師的真傳了?”

朱岷連連遜謝說:

“慚愧,學生還差的遠,不及恩師之萬一。今日叨擾老先生,必要留下書畫以作紀念。”

老塾師點點頭道:

“正要一睹導江先生的大作。”

飯罷,二人回到學堂,在燭下鋪開紙,研好墨,朱岷略一思索,不一時一幅“柳下撫琴圖”已躍然紙上,一柳、一石、一高士撫琴,畫面雖簡單,卻意境不凡。在畫上題上‘過楊柳青古驛叨擾章教授特留此為念’取自己‘武進導江’的印鈐上。老塾師不禁拍案叫絕,想一想對朱岷說:

“明日我引你去見一個人,定會有助於你。”

次日早早起來,老塾師帶朱岷來到前街上一家店鋪前,只見一溜五間門臉,門楣上懸一塊匾,上書“青古齋”三個大字,書寫的蒼勁有力,雕刻刀法精湛,看上去頗有些古風。店中夥計剛把店門開啟,正在卸門板,見二人來到門前,忙打招呼:

“章老師!您起得早,來找我們掌櫃麼?快請進。”

將二人讓進來,夥計招呼二人坐下,

“您二位先坐著,我去叫掌櫃。”

不一會兒,掌櫃自後院過來,

“老夫子,怎麼起這麼早?有什麼事兒麼?”

老塾師對朱岷道:

“這位就是青古齋的掌櫃,姓馮。”

又指著朱岷對馮掌櫃說:

“馮掌櫃!我帶個人來,快來見見!”

掌櫃看了看眼前是個年輕的書生,並不認識,問老塾師:

“這位小友是……?”

老塾師對馮掌櫃說:“這位小友叫朱岷,字導江,自江南武進來,到北方來訪他的老師,途中盤纏用盡,昨日遇到我,原來這位小友是元弘禪師的高足,所以特引他來與你認識。”

馮掌櫃聞聽不禁大喜,

“原來導江先生是元弘禪師的高足,快快請坐。”

急忙吩咐夥計看茶。忽又道:

“老夫子和導江先生還沒吃早飯吧?”

老塾師笑著說:

“正是要到你這裡蹭頓早飯。”

說罷大笑。馮掌櫃忙吩咐夥計去辦早飯。工夫不大,只見兩個夥計提著一竹籃新出爐的芝麻燒餅和剛炸出來的油條,另一人端一盆熱騰騰的豆漿,擺在桌上,另有一碟切成片兒的醬牛肉、一碟腐乳、一碟鹹菜,三個人邊吃邊聊。

言談中朱岷才知道,這青古齋是個年畫店。楊柳青古鎮自前朝就成了繪畫之鄉,專產年畫。馮掌櫃的青古齋是個老店,自祖上創業,傳到馮掌櫃已是五代,逾百年之久。這楊柳青鎮周圍三十六村,村村有畫店,人人會丹青。所產年畫遠銷大江南北,與山東濰坊、蘇州桃花塢、河南朱仙鎮並稱四大年畫產地。

馮掌櫃自是愛惜人才,聞朱岷是高雲禪師的高足,自然歡喜。因這高雲禪師曾在天津海光寺掛單,是海光寺住持成衡大師的詩友,早就為天津衛書畫界所稱頌,知道了朱岷是高雲的弟子,所以有心要留下他,對朱岷說:

“導江先生既路過此地,便沒有急著走的道理,在此住些日子,對我這裡的畫師指點一二。”

老塾師也在一旁說:

“馮掌櫃是我的老友,為人實在,朱先生放心在此住些日子,也為楊柳青的年畫添些光彩。”

朱岷想想自己現在盤纏用盡,已是寸步難行,只得在此先住下了,

“學生此來是為尋訪恩師,行到這裡盤纏告罄,甚是尷尬,沒奈何只能在此耽擱些時日了。只是學生才識尚淺,望前輩們不要笑話才好。”

馮掌櫃連忙說:

“導江先生儘管在此住下,我自安排人去打聽尊師下落,一有訊息自當奉送盤纏,送先生去尋訪尊師。”

老塾師點點頭說:

“我就知道馮掌櫃愛才如命,才將導江先生送過來。你們聊吧,老朽告辭了,我得回去看看我的學生們。”

馮掌櫃對老塾師說:

“老夫子,中午就不要開伙了,到我這裡來,陪導江先生吃頓飯吧。”

“好好,正要叨擾。”

老塾師離去,馮掌櫃對朱岷說:

“導江先生可隨我看看這裡的年畫製作。”

“學生正要觀摩學習。”

馮掌櫃吩咐去個人到學堂把朱先生的行李搬來,轉身領著朱岷來到後院。只見一溜十來間畫室,畫師有男有女,來到一間畫室,馮掌櫃對畫室內的一位十五六歲的年輕女子說:

“霞兒!快來見過朱先生,朱先生是高雲禪師的高足,以後你們姐妹也可以得到一些指點了。”

又對朱岷說:

“這是小女霞兒,專司繪製畫稿。以後望你多指教。”

只見這位年輕女子頭上扎著粉紅色的絲帕,清秀的臉上有兩個淺淺的酒窩,一雙大眼睛似汪著水。為著繪畫方便,穿著緊身窄袖衣著,更顯得阿諾多姿。霞兒看父親領來的這位朱先生,是個英俊瀟灑的年輕人,看他比自己也大不了幾歲,看了一眼朱岷,連忙放下手中畫筆,站起來微微彎了彎腰,向朱岷說:

“拜見朱先生,請先生指教。”

直起腰,又瞥了一眼朱岷,沒來由兩頰泛起了兩片紅雲。朱岷一見手忙腳亂的回了禮,一疊聲的道:

“不敢!不敢!”

馮掌櫃對朱岷說:

“不是我誇口,我這霞兒在這楊柳青一帶自認畫技首屈一指,沒人及的上,心裡傲得很,只是還要朱先生多多指教。”

霞兒一聽臉越發的紅了,低著頭輕輕說:

“爹爹不能這麼說,叫朱先生笑話。”

馮掌櫃聞聽卻哈哈大笑。朱岷急忙說:

“學生正要虛心求教。”

上前來看畫案上一幅畫稿已完成大半,畫面上白白胖胖的娃娃懷抱一尾錦鯉,想必寓意“吉慶有餘”了,畫面線條流暢,著色細膩,鮮豔,不禁連連的稱讚:

“畫技如此精熟,的確難得。”

霞兒一聽不由臉又紅了一些,忙說道:

“畫技粗淺,讓朱先生見笑了。”

朱岷看的技癢,禁不住上前,指著畫稿上的胖娃娃,道:

“孩童的身材比例應是這樣,但在畫作之中該將頭部畫的略大一些,則更顯得孩童的天真可愛。”

說著,拿起一支畫筆取過一張紙,幾筆就畫出一個稚童的形象,馮掌櫃父女在一旁看著,也覺得這樣胖娃娃更顯得稚氣可愛。馮掌櫃也連連點頭,

“改得好。”

霞兒看著圖微微點頭

“先生的確是神來之筆。”

說著抬頭瞟了朱岷一眼又連忙將頭低下,兩頰又現紅暈。馮掌櫃看在眼裡,心中不由暗道,孩兒已經長大了。再看朱岷也是手拿著筆沒有放處,遂道:

“霞兒且放下手中的活兒,跟我一起帶朱先生到處看一看。”

霞兒應聲示意朱岷將畫筆放下,拿過來用清水涮過,才說:

“爹爹,我們請朱先生先去看看刻版吧。”

“好,好,霞兒,你將製作年畫的過程為朱先生做些解說吧。”

三人到了刻版之處,馮掌櫃指著一塊塊的畫板說:

“畫稿完成後,要依據畫稿雕刻成木版,而且一幅畫稿要根據其著色的不同,雕成好幾塊版,以便套印。”

只見一位刻版師傅聚精會神在一塊兩尺見方的木板上精心的雕刻,見三人進來,放下刻刀,站起身叫聲:

“師傅!”

馮掌櫃指著朱岷說:

“這是朱先生,是高雲禪師的高足,”

刻版師傅向朱岷抱拳躬身行禮,道聲:

“久仰!”

朱岷急忙回禮,

“不敢當!不敢當!”

霞兒對朱岷說:

“這裡是雕刻木版之處。雕刻師傅要將畫稿反貼在刨平的木板上,用水噴溼,搓薄,使之漏出墨線,這樣畫稿上的墨線就反印在木板上了。待幹後,雕刻師傅再依此雕刻成木版。木版刻好後,要印出畫樣,根據畫面所需分出顏色,並刻出套色版片。一般用黃、綠、藍、灰、紫紅五色套印。套印後再由畫師人工彩繪。”

朱岷聽了連連點頭,

“唔,原來有這許多道工序。”

馮掌櫃拿起一塊木版,說:

“選用雕刻木版也有一番講究,需選用木質軟硬適中,紋理細密,無橫豎絲,不易開裂的木材。楊柳青這裡出產的杜梨木正合用,不但紋理細密,而且木質軟硬適中,雕出的衣紋細如髮絲,還能經受住千百次的刷印。選好板材後還要經刨平、拼縫、打光並且要經五六年風乾定型才能使用。”

說著話,幾人來到套印之處,果然見有幾個人在忙著按色彩的不同,用不同的分色版套印。馮掌櫃又介紹說:

“我們印刷所用紙張都是在安徽涇縣專門訂購的生宣,到了這兒,再根據需要將紙礬過才能使用。”

朱岷很詫異,

“那為何不買熟宣,反要用生宣自己費力來礬呢?”

霞兒接過來說:

“買礬過的熟宣不合用,加礬多少,是我們根據圖樣需要而定,所以寧可費點事兒,也要自己礬。”

朱岷聽了點點頭,

“原來還有這許多道理。”

來到彩繪之處,只見在一處三開間的廳堂中,擺了十來個畫案,十幾個年輕女子正伏案設彩。見幾人進來,抬頭見有生人,又聽霞兒說:

“姐妹們,都來見一見朱先生,朱先生是高雲禪師的高足。”

這十幾個年輕女子的目光一齊投在朱岷身上,一時將朱岷看得渾身不自在,手足無措。倒惹得眾姐妹嘻嘻笑著向朱岷施禮,

“請先生指教。”

霞兒又指著姑娘們的畫案說:

“印好的畫稿在這裡由她們進行人工彩繪。彩繪又分抹粉、點花、開臉、染色等幾個步驟,採用了水筆暈染法、粉臉渲染法、醒粉法等技法。”

讓朱岷聽了不住的點頭,連聲稱讚。霞兒又說:

“可能我們這年畫比不得朱先生的畫作高雅,年畫繪成了畫稿後還要刻成木版套印,一張畫要印的千百張,賣出去才能換得銀子回來,這是生意,朱先生莫要嫌俗氣。”

朱岷忙說:

“哪裡,剛才看到小姐的畫稿已是深感佩服了。我只聽說過蘇州有個桃花塢是年畫之鄉,卻沒去看過,如今才是大開眼界。”

霞兒笑笑說:

“先生過譽了,我們這裡的年畫也是源於江南,只是在前朝崇禎年間才傳到這裡,至今不過百年。只不過在技法上較百年前有所改進罷了。”

朱岷問道:

“不知技法有何改進?”

“剛傳來時,這畫稿題材僅限於畫些佛像、灶王、門神,後來我們將畫稿題材增多,又在技法上做了改進,就是在刻、印之後又對畫稿做了色彩渲染,自然讓畫面更顯生動,當然也有些是做的簡單一些,我們稱之為‘粗活’色彩渲染精細的,稱之為‘細活’。”

朱岷點點頭,

“原來如此,看剛才霞兒姑娘的畫稿已很見功底了,年畫在民間流傳這麼廣,可見這也是不凡的藝術了。”

馮掌櫃接過話頭說:

“藝術不藝術的我說不好,不過在我這裡的畫師和刻版師傅都念過幾年書,識文斷字,又從小習畫,自是有些功底的了。只不過是粗通文字,以後還望朱先生對他們多加教誨。”

“學生自當盡力而為。”

“那就請朱先生幫著小女設計幾幅畫稿吧。”

朱岷道:

“學生遵命,當認真幫著令愛設計一些畫稿,只是能不讓馮掌櫃笑話才好。”

“導江先生不要謙虛,”

馮掌櫃微笑著道:

“這楊柳青年畫總需不斷出新才能在京津兩地站穩腳跟,我想朱先生會給楊柳青的年畫帶來一些新意的。”

朱岷只得說:

“學生定竭力而為。”

自此朱岷留在青古齋協助設計畫稿,日夕與霞兒切磋畫藝,探討新的畫稿,不覺已一月有餘。

這一天,掌櫃讓人傳話給他,說是有人來訪,要他出來見一見。朱岷只好放下手中畫了一半的畫稿,來到前廳。

相關推薦:寄生獸的日常修仙入侵從寄生獸開始吞噬星空之垂釣諸天宇宙嘉年華重生尼姑庵,開局誦經三千年不眠高手仙淵至尊獸卡如意七十二我的女友會七十二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