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秦時之七劍傳人->章節

第七百四十二章 師徒談話(三)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古尋所說話中的道理,扶蘇都能聽明白,但是一下子全湧入他的小腦袋瓜裡,去讓他分外混亂,有些理不清什麼是什麼。

“老師,照你這樣說,還是法家之治更為重要嗎?”

“呼……”古尋見扶蘇一副繞迷糊的樣子, 不由失笑搖了搖頭,然後抿了口茶潤了潤嗓子。

百家爭鳴,各行其道,既有他的好處,也有他的壞處。

思想理念上,儘管百家各派可謂百花齊放,各有所長,然而實際使用起來,卻只能是非此即彼, 而不能集各家之所長。

一方面這是受數百年來根深蒂固的觀念所影響,能且只能選擇一家,就像扶蘇的想法一樣,他的念頭永遠是做出唯一選擇。

而另一方面,這也是諸侯紛爭的天下大勢所造就的必然。

諸侯各國擁有選擇自己崇尚的治國理念的權力,而諸子百家也同樣擁有選擇自己鐘意的國家的權力。

通俗點說就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但這種選擇的權力,根本上就是天下大勢的伴生物,當大勢改變之時,它也自然而然地就要變了。

“我剛才說了,無論儒墨法道,亦或是其他諸子各派, 歸根到底都是為臣之道,而非為君之道。”

“扶蘇, 儘管你還年少,但我想你對你父王的野望應該也有所瞭解。”

“周失其鹿, 天下共逐之,紛紛擾擾五百載, 這天下也到了再度歸一的時候。”

“如今山東六國,積弊疲弱,主庸臣佞,而你父王奮秦國六世之餘烈,勢必能澄清玉宇,再造乾坤。”

“所以,最後落到你手裡的,不是這八百裡秦川,而是縱橫數千裡的華夏大地,一個統一的,完整的王朝。”

“這,也是我之所以要和你說這些的原因所在。”

“老師,我……”扶蘇有些失神,略顯無意識的呢喃了一句。

知子莫若父,反過來說也可以成立。

扶蘇對自己父王的雄心壯志,當然有所察覺,但是對於如今的他而言, 天下一統……還只是個詞彙。

他並不能真正的理解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世界,那時的秦國又會是一個怎樣的國家,自然也無從理解, 古尋這句話的的含義。

“呵呵……不理解沒關係,聽我給你解釋。”古尋溫和的笑笑,安撫了一下自己學生躁亂的內心。

“天下一統,七國盡歸一王,屆時你登上王位,治下的就不再只是關中百姓,還有三晉,荊楚,齊魯,燕趙,甚至更多更遠的地方百姓。”

“不同的地區,就有著不同的風俗,不同的環境,不同的習性,不同的思想等等……如此情況下,徒以一法治之,你覺得能行得通嗎?”

沒怎麼思考,扶蘇下意識的就想搖頭,但緊接著卻遲疑的點了點頭,“老師,七國固然各異,但是百姓的需求,不應該大同小異嗎?”

“既然我秦國之法,可以令關中百萬子民安身,那加上山東六國不也一樣嗎?”

古尋含笑搖頭道,“我剛才說過,思想理念不是一加一就得二那麼簡單。”

“這治民一道,說來也是如此,並不是簡單的測算題,加在一起就可以的。”

“法家之道,強國,卻不富民,它在根本上是加強君主的統治能力,將國家的力量更集中的匯聚到一人手中,於百姓而言,它好,卻又不夠好。”

“事實上,秦國是天下七國中最強的國家,但是秦人卻並非是七國百姓中,最富足的百姓。”

“只不過對於小民而言,秦國之治,至少能夠讓他們免於朝不保夕的戰亂,不至於國破山河在。”

“當僅僅只是活下去就成了一種奢望的時候,嚴刑峻法也好,不通人情也好,徭役賦稅也好,都是可以接受的小缺點了。”

“這你明白嗎?”

扶蘇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學生大致能夠領會。”

當然,扶蘇只是隱約有些明白而已,作為長於深宮的秦國公子而言,古尋話中有關百姓之苦難的地方,他終究是沒有直觀的感受的。

“當天下統一,戰亂休止的時候,本性酷烈頑固的法家的弊端,也會就此顯露,造成諸多隱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那……法家不行,改用儒家之治呢?”扶蘇問道。

古尋一聳肩,“儒家空談過甚,一味強調禮法仁義,純以人性治國,弊病同樣不少。”

接著不等扶蘇再問,古尋又把道墨兩家也一併說了,“墨家講究知行合一,不依書本,更重經驗,這想法很好,可惜如此做派,想要培養一個真正合格的墨者,難度過大,況且兼愛非攻的思想也過度理想了。”

“至於道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道家學說可以說是泛用性最廣的一派理念,不過足以安民,卻又不足以強國,除非恢復到古時的小國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境況,否則局限性同樣嚴重。”

扶蘇無法理解的驚訝道,“可這……這樣一來的話,豈不是無從治國了嗎?”

“不不不。”古尋抬起一根手指晃了晃,“治國之方,就在其中。”

“我說過,你需要知道的不是是什麼,而是為什麼。”

“為什麼法家之說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發揮更好的作用,為什麼儒家理念在另一種情況又強於法家了。”

“因時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不同的情況,採用不同的處理方法,以求的最好的結果,這就是為君之道。”

“臣者治國,而君者治臣。”

“伱需要做的,是做出準確的判斷,並選擇出最合適的人選去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這……”道理扶蘇懂,雖然此前他從沒想過這麼做,不過聽起來就很合理。

問題是怎麼操作呢?

百年以來,秦國素來以法治國,是七國間法家勢力最強的地方,所以儒墨道三家的領袖高人,甚至連秦王的面都懶得見,除非秦王本身表露出了改弦易轍的意思。

儒墨法道,諸子各派不可並存這是公理,從未例外。

“老師,這種方法根本不可能達成啊!”

相關推薦:全職獵人記全職獵人狂瀾之海美食的俘虜之天帝我在美食的俘虜裡吃成神我在英倫當貴族全職獵人之最強獵團大秦:開局融合十倍呂布戰力我可以無限融合系統幫我當警察娛樂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