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58章 難產的孕婦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求收藏、求推薦)

大荒山的雨季集中在夏天、秋天兩季,當地的俗語說:“六月二十四呢水,七月半呢鬼”,意思就是農曆六月二十四前後經常會下大雨。我從市裡回到茅草坪村這天晚上,從下午六點開始下雨,雖然不大,擔一直持續到了九點,我刷了微信,跟老婆和孩子視頻聊了一會兒,就上床睡覺,半夜突然被一陣嘈雜的聲音吵醒,我披衣推門,雨早停了,不遠處小賣部的燈還亮著,我踏著泥濘走過去看究竟是什麼情況。踩著泥濘過去一看,馬二爺正在急切地跟店主張嫂子的男人王天林說話。王天林正在燈光下一張一張數錢。我問馬二爺:“怎麼了,這麼晚拿錢幹啥?”

馬二爺不安地說:“我兒媳婦生孩子,生不下來。準備送醫院,跟王天林借點錢。”

我一聽也著急起來:“三組不是有醫生嗎?趕緊請來看呀。”

馬二爺說:“下午就請來了,開始說二胎,沒問題,可以在家裡生。剛才說沒辦法了。”

我一邊跟著馬二爺往他家走,一邊說:“難產了,趕緊找個車子送醫院。”

馬二爺說:“下了半夜的雨,路上全是稀泥,汽車、拖拉機上路就打滑,一步都走不了。”

我感覺事態有些嚴重,說:“那我幫你打120叫救護車。”

馬二爺說:“不管用,這山上的車都下不去,山下的車怎麼上得來呢。”

我們踏著稀泥走進馬二爺家,一群男男女女焦急地坐在堂屋裡。馬醫生也不時的嘆氣。孕婦在房間裡不停地呻吟,堂屋裡的人們一時拿不定主意。

二組組長王大才說:“趕緊送鄉衛生院。”

馬大爺的兒子馬連華:“說下了半夜的雨,路這麼滑,大荒山到鄉醫院幾十裡路,車去不了,用人抬著去,能行嗎?即使行,走到鄉上,怕是天亮了。”

馬二爺說:“路遠怕啥?就是擔心一路顛簸,兒媳婦受不住。”

馬二奶奶說:“要是路上有個三長兩短,不挨村不著店,怎麼辦哦?”

一個老年婦女說:“去年我兒子媳婦頭胎,開始跟這個也像,見了紅,下不來,後來等了兩小時,就順順利利生了。要不再等等看。”

這時產婦在房間裡叫:“爹,馬連華,我不去鄉醫院,就在家裡生,死也死在家裡。”

有人說:“要不請黃三姑來跳哈神,獻碗水飯。”

人們你一言我一語,馬二爺也拿不定主意。馬連華則抱著頭蹲在堂屋門前。

我實在聽不下去了,大喝一聲:“馬連華,你是男人就站起來,蹲在地上能解決問題嗎?”

馬連華一下子就站了起來。

我大聲說:“其他的都不要扯,趕緊送醫院!再晚就要出人命了!人手不夠,我跟著抬。”

我把身上的2000塊錢掏出來,遞給馬連華。組長王大才站了起來,說:“馬二爺,你把砍刀拿起,我跟你去砍竹子扎滑桿。馬連華,你趕緊打電話喊十來個力氣大的男老漢來。馬二奶,你收拾一下產婦的東西,把小衣服、小毯子、尿片布拿起,萬一路上生了也好有個準備。”

人們分頭行動,各理其事,馬二爺和王大才砍來三棵粗壯的竹子,男人們七手八腳,用竹子紮成一個四人抬的架子,再把一個竹椅子綁在架子上,墊上棉絮。我打了120,說明了情況。急救中心確認鄉衛生院不能做剖腹產手術,我說產婦非常危急,有生命危險。急救中心請示領導後,決定由市醫院派出專業婦產醫生,攜帶相關裝置,隨救護車一起趕到鄉衛生院,急救中心及時通知鄉衛生院,做好手術準備。馬連華把媳婦抱上竹椅子,蓋上被子,四個男老漢抬起滑桿,向山下的鄉衛生院出發。馬二爺和王大才負責提充電燈照明,另外四個男同志緊緊跟著,適時替換抬滑桿的人。馬連華的妹子和大姨子提著母嬰用品跟著去。

其他親戚們坐在馬二爺家堂屋中,焦急地等。產婦隨時都有生命危險,這是一場與時間的競賽,我陪大家等待母子平安的訊息。我不時打電話給組長王大才,叮囑他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作為一個普通的城裡人,大城市的醫療保障已經比較完善。有人民醫院,有醫科大學的直屬醫院,這些醫院集中了最好的醫科大學畢業的博士、碩士學歷的醫生,有CT、彩超等最好的診療裝置,能進行各類複雜的手術。還有婦幼保健院,能提供各類產前檢查。同樣是共公醫療,村裡卻只有赤腳醫生,鄉衛生院不能提供急救服務。絕大部分鄉鎮衛生院不能做剖腹產手術。

在茅草坪村近年的歷史上,為產婦提供接生服務的是宋麻婆。經宋麻婆的手接生的人,在大荒山三十到四十歲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這些年醫療條件改善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識增強,找宋麻婆接生的人越來越少了。

馬二爺的堂妹七十歲來歲,也和大家一起在屋裡等訊息,她驕傲地說:“生個孩子有啥難的?撲哧一個,撲哧一個,就像母雞下蛋一樣。我們那時生七八個孩子,就是這麼過來的。我生我家老三時,家裡沒人,生下來後,拿剪刀把臍帶一剪,用衣服裹起來,往床上一丟,就算完事。現在我這老三沒病沒痛,活得好好的。”

組長王大才的媳婦說:“老大姐,時代不同了,大意不得哦!前些年,愛國鄉老尖山王家,兒媳婦生二胎。因為生頭胎比較順利,家裡人覺得二胎更不會有什麼問題。也想節省點錢,就在家裡生,哪知道產婦從早上疼到晚上,呼天叫地,就是生不下來。家裡人一看不對勁,趕緊把宋麻婆請來,這宋麻婆膽子大,摸擠推壓一通,孩子撲通一聲就生出來了,是個男孩。男孩是生出來了,但胎盤不出來,宋麻婆挽起袖子,把手從產道伸進去,硬生生把胎盤拉出來。胎盤是拉出來了,但血跟著從產道噴湧而出,宋麻婆叫拿被子來堵,哪裡堵得住,一會兒,整條被子都浸溼了。產婦連孩子都沒看一眼、抱一下就斷氣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說:“這事我知道,慘得很哦,月子裡斷氣的婦女不能走正門,王家人把廂房挖了個洞,把這媳婦從洞中抬出去,草草安葬了。這孩子倒是保住了,而且活得好,現在上小學二年級了。”

......

馬二爺一行人馬不停蹄,頂著小雨,踏著山路,淌著泥濘,加緊趕路,終於在凌晨五點起到了鄉衛生院,衛生院會診後立即進行剖腹產手術,凌晨六點,馬連華興奮地打來電話,報告生了一個大胖小子,六斤六兩重,母子平安。

親戚們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大家陸續回家幹農活去了。

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在醫療技術高度發達的今天,如果我們還眼睜睜的看著產婦難產而死,說明我們的基層工作還有差距,醫療衛生保障還有不足,還需要統籌協調各方來解決。明明有一條公路,一場雨後,公路就不是公路了。我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大荒山通村硬化路的問題解決。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