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38章 蹢腳、唱山歌、打平夥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求收藏、求推薦)

笛子是伴奏樂器,宛轉悠揚地吹奏出娛樂的主旋律。吹奏者既是音樂的伴奏人,也是舞蹈的領舞者,常常在圓圈中心,帶領群眾跳舞。不同的笛子調變幻不同舞步,吹奏什麼調子就跳什麼調的舞。

“聽見笛子響,腳板就發癢”,“不消用嘴說,走攏就蹢腳”,這些廣為流傳的民間諺語,確切地反映了大荒山群眾對蹢腳舞的鍾愛,無論是勞作休息之餘,或是在節慶之時,常常都有少則幾人,多達數十上百人在院壩、田邊地角跳舞,特別是節日盛會,婚嫁喜慶場合,更是不可或缺,男女老少上百人共舞,情緒熱烈,氣氛歡快。蹢腳舞是溝通人們情感、人際交往、增進友誼,比語言還好的手段。對於群眾文化認同、精神維繫有深層作用和影響,也是聯絡和與其他群眾友好交往的良好方式和有效手段。

蹢腳舞的樣式很多,有三套拐、背榨把、跺腳等等,以跺腳、甩手為主,熱情、大方、活潑、團結、協作,體現的是勞動人民的力量。年輕小夥熱烈豪邁,踏著整齊的步調,把地板跺著悶響。姑娘小媳婦們熱情大方,秀臂輕揮,衣襬飛舞。大爹大媽們抬腳送胯,喜笑顏開。小孩們嘻嘻哈哈,你追我逐,鑽來竄去。

茅草坪村是一個較為封閉的村落,村民整體上並不富裕,但積極樂觀,非常容易滿足,看不到悲傷和苦悶,他們有極其豐富的內心世界,他們的豁達樂觀就是透過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展現出來。

學校操場中間,男女老少們圍著跳舞。而在我的宿舍門外邊,轉著一群人,則在對唱山歌。讓我意外的是,唱山歌的竟然是些老大娘和老大爹。

所謂山歌,最初的起源就是農民們在山上砍柴、割草、放牛放羊時,即興唱的歌曲,講究的是你唱我合,實現情感上的即時交流。所以這裡的山歌開頭一般就是:唱起來唉……合起來,唱個山歌丟過巖……男的唱,女的合,或是女的唱,男的合,唱講究的是噪音清脆嘹亮,合講究的是才思敏捷。就象電影《劉三姐》中一樣,唱得你合不起來、搭不上來,就丟人現眼了。由山上唱起,繼而發展到節日喜慶唱。

學校操場上的紅男綠女,都是普通平常的人,他們並沒有穿著節日盛裝,而是穿著平時勞動的衣服,只是今天洗得乾淨一點,收拾得整潔一點。唱山歌也自然而然,大方得體,絲毫不扭捏,張口就來了。

包萬會戴花頭巾,笑嘻嘻地扯起嗓子唱:“犁樹開花滿樹白,見你帥哥捨不得,默默想想不算數,摟在懷中才算得。”

戴黃布帽子的漢子的唱:“犁樹開花滿樹白,看妹一眼心中默,舍不得你人才好,舍不得你櫻桃嘴。”我認真一看,這個戴黃布帽子的老漢竟然是一組的黃才發。

圍觀的群眾哈哈大笑起來。

包萬會接著唱:“鞋子爛了給妹說,扯尺鞋面給妹做,三天三夜就做好,不看人才看手腳。”

黃才發歪戴著黃布帽子,繼續唱:“捨不得來捨不得,捨不得妹好幾折,一來圖你人才好,二來圖你小臉白。”

包萬會捂著嘴笑彎了腰。

這時小賣部的張嫂也來湊熱鬧,她包著青布包頭,唱道:“大河漲水滿石巖,石巖頭上長青苔,風不刮來苔不散,哥不招手妹不來。”

二組組長王大才笑嘻嘻張嘴唱:“大河漲水滿石巖,石巖頭上釣魚臺,金花銀花我不愛,只愛小妹好人才。”

幾個大嫂把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推上前來,姑娘一揚頭,清脆地唱起來:“兩個出去去放羊,一路走來一路忙,晚上把羊趕回家,挨你情哥來成雙。”

這邊王大才接著唱:“哥又慌來哥又忙,哥陪妹妹去放羊,妹有情來哥愛你,快快來到哥身邊。”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

唱山歌是不適合發微信的,只適合發抖音和快手,我此時才感覺到知識的匱乏。平時熟悉的快手此時竟然玩不轉了,我只有忙著先錄影片,再行剪輯,配上音樂後上傳。同學們說我的宣傳工作做得不好,這次,我就要利用大荒山祭龍這個契機,認認真真、紮紮實實地宣傳一下大荒山、茅草坪,讓大家知道,在這個封閉貧窮的地方,還有傳承完整的極具鄉土氣息的民風民俗。

下午三點,肉煮熟了。兩百多個各色爾等的盆子整齊地擺在操場上。馬大爺、馬二爺、吳有德三個老年人負責分肉。要把五口大鐵鍋裡的肉分平均分二百多份,是個技術活,需要豐富的經驗,年輕人根本做不了。我興奮地從不同角度照相。今天我照了很多照片,錄了許多影片,兩個手機輪番上陣,折騰到這會兒,兩個手機都快同電了。

今天的大坪子,成了歡樂的海洋。小學操場上,聚集了六七百名群眾。大家圍在一起,跟著旋律和節奏,跳起蹢腳舞,邊唱邊跳,邊跳邊唱,把農耕文化的水乳交融表現得淋漓盡致。

這時,王局長打來電話,他問:“你們那是幹啥?怎麼那麼多盆子和肉?不能用公款搞大吃大喝哦!”

我給王局長簡要介紹說:“今天是大荒山傳統祭龍節,村民自發組織,各家報名出錢“打平夥”,沒有用公款,請王局長放心。”

肉都分好後,大家並沒有忙著去端自家的盆子。這時吳有德站出來,翻開牛皮紙賬本,公佈此次祭龍節的賬目開支:香燭、鞭炮、錢紙和調料250元;三頭豬720斤,每斤6元,共4320元;兩隻山羊190斤,每斤13元,共2470元;總計開支7040元。報名分豬肉的144戶,每戶收31元;報名分羊肉的50戶,每戶收52元;共收各家各戶7064元,除去上述開銷,還結餘24元,結轉明年祭龍節。

賬算得明明白白,公佈得清清楚楚。大家心裡亮堂了,各自端起自己家的盆子,回家去了。

我叫上老劉老師,端上屬於我們的豬肉和羊肉,我邀請馬大爺、馬二爺、馬書記、王主任、黃文書跟我們一起吃,我看到王宗保今天也在人群裡看熱鬧,就邀請他也跟我們一起吃。我到村裡小賣部裡買了兩箱啤酒、兩瓶白酒,大夥圍坐在村委屋簷下,喝酒、吃肉、吹牛。這是我目前為止吃過的最好吃的豬肉和羊肉。後來我問老劉老師這種連鍋豬肉和羊肉為什麼這麼好吃。老劉老師想了想,說了四個字:原汁原味!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