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313章 村組幹部的示範帶動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距離端午節小長假,還有半個月時間。假日經濟,是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大荒山既怕放假過節,又盼望放假過節。

放假過節,會有許多遊客湧進大荒山景區來,為大荒山帶來豐厚的收入。集中湧進來的遊客,又讓景區疲於奔命。

路線確定後,幹部就是發展的核心和關鍵。茅草坪村的村組幹部,都是農民出身,家裡還耕種得有土地。他們文化素質都不高,推動發展的能力也還不強。但他們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帶頭發展致富增收產業,在實踐中摸索經驗、總結經驗。在實踐中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在實踐中調整產業結構,透過發展特色種植、特色養殖、農產品初加工、商業零售和旅遊服務等,不斷增加收入,改善生產生活質量。

村支書黃朝華高中文化,身材挺直,衣著樸素,渾身上下散發著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但他踏實肯幹,依託大風頂草原、大荒山草場,率先發展犛牛養殖,在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礎上,加大投入,修建標準化養殖場,實行規模化集約化養殖。如今,黃朝華的犛牛養殖規模達到了200頭,兩年後,將逐步增加到500頭,年產值將達到200萬元以上。同時,黃朝華借勢大荒山旅遊,在大風頂率先開辦了民宿客棧,以優惠的價格,優質的服務,吸引四面八方的遊客。春節以來,黃朝華家的民宿生意一直很好,實現旅遊收入近10萬多元。

因為人手不足,黃朝華家聘用了四名工人,李開亮母親協助黃朝華媳婦管理民宿客棧,另外還有三個人協助黃朝華父親和母親從事犛牛養殖。黃朝華在自己發展的同時,解決了4個人的就業問題。

我問黃朝華:“你家一年家庭純收入大概有多少?”

黃朝華一摸腦袋,在心裡默默算計了一下,說:“除去生產成本,實實在在的家庭純收入大概有20多萬元的樣子。明年、後年可能還要多一些。”

我說:“你說的這個純收入,應當是除去成本後,可以存入銀行的現金了吧?”

黃朝華誠懇地點了點頭。

我說:“你這個收入,已經遠遠超我們市裡雙職工家庭的收入啦。比如我家,我媳婦和我,一年的工資收入才15萬元左右,還得負擔所有的家庭開支,特別是要每個月按時還房貸。基本上沒有結餘啦。”

黃朝華認真地說:“是的,你們城裡人吃根蔥都要花錢買,生活成本很高。而我們鄉下人,米、肉、蛋、菜都自給自足,不用花錢。你們一個家庭在生活方面的支出,每年要比我們鄉下多將近2萬多元。”

其實,茅草坪村率先富起來的,是張玉鳳家。張玉鳳初中文化,性格開朗,有責任,有擔當,敢想敢幹。嫁給王天林後,就一直在村委大門外開小商店賣東西。那時,茅草坪村,最大的、生意最好的商店,就是張玉鳳家小商店。小商店雖然小,貨源不多,資金佔用量不大,但週轉快。不起眼的小商店,一年輕輕鬆鬆賺到3萬左右的純利潤,相當於當時茅草坪村兩個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所有收入。所以俗話說“無商不富”,是相當有道理的。

前年,張玉鳳大膽投資,與劉美她們共同搞農特產品開發公司,獲得了較大的成功。王天林在劉美的領導下,忙前忙後,賣力地經營打造大荒山農特產品,去年她家分得的利潤,在50萬元以上。王天林購買了十多萬的皮卡車,讓許多村民羨慕不已。

村民們都在議論,說張玉鳳和王天林兩口子的錢,至少有100萬。發財致富奔小康,是件非常光榮的事。不過中國人有“藏財”的傳統,財富不輕易外露,怕人惦記。

但張玉鳳和王天林的創業之路,確實在全村起到了明顯的示範帶動作用,許多家庭都想透過自己的努力,買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

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幹部,可以說,黃朝華、張玉鳳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起到了領頭羊的作用。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原村文書盧明秀,性格堅韌頑強,在村中屬於非常勤勞的女性。前幾年,他男人在外面打工,她操持家務。盧明秀擔任村幹部不久,她男人就迴歸家庭,在家裡從事種植業和養殖業。因為在外打工時間較長,盧明秀男人見多識廣,思想比較開明、解放,有承建工程的經驗,因此他和原村主任王澤良一起,召集了一些村民,承包了馬槽箐、磨刀石、褲襠田旅遊公路的邊溝、擋牆建設,當上了小包工頭。

各組組長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大潮中,表現可圈可點。一組組長黃文富,開起了民宿客棧。二組組長王大才的榨油作坊經營得紅紅火火。

三組組長趙天銀,他從其他村民手裡流轉了三畝大箐河邊的水田,改造成魚塘,專門養殖大箐河細鱗魚。大箐河裡的冷水細鱗魚,口感非常細膩,味道非常鮮美。因為稀少,每斤細鱗魚售價在80-120元。趙天銀養殖的細鱗魚,品質跟野生細鱗魚不相上下,每斤售價在50-70元左右,銷路非常好。趙天銀依託自己家的房屋,開辦了一家專門賣魚的餐館,生意非常好。

四組組長方成偉,依託磨刀石的紅土地,搞的是民宿客棧經營。

五組組長劉安合,本來準備開一家餐館,但他兒子不同意。他兒子在省城打了幾年工,主要做美容美發。大荒山旅遊火爆起來後,他兒子回到家裡,要開一家攝影公司,主要從事婚紗攝影。後來我和劉美幫著分析了行情,覺得婚紗攝影今後市場很大,前景廣闊。劉安合也就默許他兒子的發展規劃了。大荒山風景如畫,現在農村裡的年輕人,慢慢的有了拍婚紗照的強烈需求。所以劉安合兒子的攝影公司,業務慢慢增加,前景越來越光明。

最難能可貴的,是八十高齡的馬大爺、馬二爺,他們解放思想,與時俱進,與村委一道,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獻計獻策、發光發熱,為發展大荒山旅遊,實現鄉村振興加油鼓勁、衝鋒陷陣。在市場的引導下,馬大爺從石匠,變成了根雕民間藝人。馬二爺在傳承大荒山民俗文化的同時,找準市場,推進民俗文化產業化,他家的烤酒作坊香飄十里,吸引了遊客,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村組幹部、黨員們,紛紛以各自的實際行動,抓住機遇,發展產業,增加收入,致富奔康。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