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243章 關公廟的文化內含如何解讀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我們打造關公廟,就是要以這些景點為核心,整體打造大荒山風景名勝區。這次搞關公廟公開祭拜活動,我們在宣傳和打造關公文化上,感覺有許多困惑。關公文化從本質上來說,不是大荒山民俗文化,不是本土文化。但又同本土文化產生了融合。所以我們在宣傳包裝上,不能過俗。對關公廟旅遊景點的開發,定位一定要準確,要立足大荒山,面對全國各地的旅客。要能讓大家都接受。王局長正好對這方面有研究,我們就認真聽他的高見。

王局長說:“《三國演義》通篇充滿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讀之讓人蕩氣迴腸。以關公為代表的英雄豪傑、仁人志士,無不把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作為人生志向,為一統天下而不屈奮鬥,不懈努力,通篇充滿精忠報國的浩然正氣。激勵人們奮發向上、以身許國、建功立業,充滿正能量。”

老丁也是非常推崇三國文化的,他說:“《三國演義》通篇貫穿了對百姓群眾的仁慈厚愛。得民心者得天下!正義的旗幟永遠不能丟棄,這是《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最本質的區別。”

王局長說:“這點你說對了。我們先來看董卓如何殘害人民。卓自此每夜入宮,姦淫宮女,夜宿龍床。嘗引軍出城,行到陽城地方,時當二月,村民社賽,男女皆集。卓命軍士圍住,盡皆殺之,掠婦女財物,裝載車上,懸頭千餘顆於車下,連軫還都,揚言殺賊大勝而回。於城門外焚燒人頭,以婦女財物分散眾軍。所以董卓失敗了。”

老丁喝了口茶,說:“是的,相比董卓的殘暴,劉備則愛民如子。劉備帶領軍隊向南撤退,沿途大批荊州百姓拖家帶口、扶老攜幼趕來追隨劉備。隊伍越來越龐大,越來越臃腫,越來越緩慢,到當陽(今湖北當陽)境內時,大約有十餘萬百姓加入隊伍,離開家園,踏上漫漫的旅途,走向未知的遠方。這麼多百姓選擇追隨劉備,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是他們愛戴劉備,願意冒著生命危險追隨劉備。劉備行動緩慢被曹操追趕上,軍事上失利了,但道義上卻贏得了勝利。凡此種種,皆旗幟鮮明地把民心放在第一位,順應民心、尊重民意,合民心者頌之,違民心者責之。”

張書記說:“對,這同我們黨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為人民服務宗旨是一脈相承的。”

王局長說:“《三國演義》的道德核心和價值觀念立足於‘三綱’、‘五常’等中國古典文化精髓。‘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也就是所謂的‘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孔子曾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義禮智信等倫理道德觀念。孟子進而提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五倫’道德規範。君為主、臣為從;父為主,子為從;夫為主,妻為從。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則是處理君臣、父子、夫妻、上下尊卑關係的基本法則。三綱五常(綱常)是中國封建社會完整的政治倫理道德體系,透過三綱五常的教化來維護社會的倫理道德、政治制度,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等,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

張書記說:“其實,文化是相通的,我們雲山市遠離中原大地,卻依然講究仁、義、禮、智、信。大荒山相對封閉,但愛國愛家,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是一脈相承的。”

王局長說:“《三國演義》中眾多的人物和故事,就是對中華傳統文化‘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精華的集中體現。文中對君如何為君、臣如何為臣,文官如何出謀劃策、武將如何衝鋒陷陣作了恰如其分的講述。君主至高無上,但要親賢臣、遠小人!臣民對君王無限忠誠,弒君篡位是大逆不道、十惡不赦的死罪,對有道明君,極盡愛戴和擁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所謂忠臣不事二主;對無道昏君,則極力譴責,鼓勵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忠奸明辯、善惡分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給王局長、張書記的茶杯裡倒上熱水,說:“中國的農村和農民,是非常樸實的,他們擁護黨的領導,響應國家的號召,聽政府的話。”

老丁說:“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是治國理政的核心要義。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中華傳統文化對知識的尊重是前所未有的,推崇的安邦定國之策,文臣勝於武將。象董卓、呂布之流,有勇無謀註定成不了大氣候。所謂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在群雄逐鹿的紛繁亂世中,唯有真正發現人才,重視人才,尊重人才的統治者才能夠建立功業。”

王局長說:“《三國演義》把兄弟情義提升到了全新的高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劉備、關羽、張飛桃園結義,結為異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為了忠於“桃園之義”,關羽不為曹操的優禮相待所動,毅然掛印封金,千里跋涉,尋訪兄長;為了維護兄弟情義,劉備不顧一切地要為關羽報仇,甚至寧可拋棄萬里江山;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託孤之重,諸葛亮殫精竭慮,南征北伐,不屈不撓,死而後已……以至後世,民間異姓朋友結拜為兄弟成為潮流!兄弟之交有別於君子之交,君子之交淡如水;兄弟情義在君子之交的基礎上得到實質性的昇華,兄弟同甘共苦、情同手足、同生共死!舊上海的青幫,老重慶的袍哥,金庸、梁羽生、古龍的江湖,吳宇森的英雄片,‘拜把子’成為一種時尚,有難同當,有福同享,為朋友兄弟兩肋插刀,成為一種有積極意義的重要社會現象。”

張書記說:“兄弟情義,恰恰是最能打動人心的一種感情。在我們大荒山,血緣親情是構建人際關係的基礎和根本。像馬家、王家都是大姓人家。”

張玉鳳對楊幫輝說:“楊幫輝,你才應該專心聽聽王局長、張書記他們的講解,把三國文化的本質內含搞清楚,再把這些東西透過你的口,傳播給遊客,讓遊客心領神會。”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