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222章 民俗文化的金字招牌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今年的國慶節,和平鄉要組織文藝表演。要求每個村組織一個節目參加比賽。將從中選拔出優秀節目,代表全鄉,參加市裡組織的文藝演出。

大荒山旅遊資源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就是原生態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在傳承必須要有總結、提煉和創新。我讓肖朝敏負責,與馬二爺他們一道,把茅草坪村的歌舞好好加工提煉,推出精品,形成特色,參加鄉里的比賽,爭取參加市裡面的比賽。

肖朝敏和馬二爺、吳友德他們幾經商量,形成了初步的方案:組建一個40人的歌舞隊,20男20女,老中青結合;統一服裝,把幾種最有代表性的蹢腳舞的樣式和跳法有機結合起來,把山歌融合進蹢腳舞中,邊唱邊跳。

每週星期六下午6點,歌舞隊就在村委的民俗文化壩子中排練。40人的歌舞隊,在黃才發和李老三的笛子指揮下,跳起了熱烈歡快的蹢腳舞。

劉美也跟我們一起,站在場邊,觀看歌舞隊排練。我對劉美說:“大荒山要有一個能代表民俗文化特點的元素符號。別人一看到蹢腳舞,一聽到山歌的旋律,就能想起大荒山來。”

劉美說:“你們這支舞蹈隊好好訓練,爭取一炮而紅。”

我說:“還得藉助你們的平臺,好好宣傳宣傳。”

劉美說:“宣傳肯定是沒有問題,我們包裝的馬二爺、吳支德、黃才發、李老三他們四個,已經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上次祭龍節,就有遊客主動要求和他們合影留念。你們這個舞蹈排練好後,我們跟蹤宣傳,助你們一臂之力。”

我說:“網路宣傳方面的事,你多指教一下肖朝敏。”

劉美說:“歌舞隊得統一服裝,不然視覺效果不好。”

我說:“統一服裝的事我們都商量好了,色調以青、藍、白、黑、紅五色為主,男的包帕子,女的戴頭巾。樣衣出來後再請你提意見。”

劉美說:“以後,這支歌舞隊要長期儲存,有重要活動,可以派上用場。有大型旅遊團到來,可以為他們表演。”

我說:“是的,我們在選人作了充分考慮的。歌舞隊的40個人,不但人人會跳蹢腳舞,而且人人會唱山歌。還有十來個會吹笛子、嗩吶、長號等樂器。我都讓黃才發和李老三當好師傅,多教一些吹笛子、嗩吶、長號等樂器的徒弟出來。”

劉美說:“我覺得還要把跳蹢腳舞、唱山歌,作為一項工作來抓,形成濃厚的氛圍,實現全村家家會唱會跳,人人會唱會跳。”

劉美說:“還有,上次祭龍節,你們搞的長號隊,就是兩排人,朝天吹長號,畫面感、儀式感很強,抖音上點贊和留言的觀眾比較多。這個節目你們也可以再開發一下。今後有重要的客人來,在門口擺起陣勢,吹起長號,喝上攔門酒,就比較有意思了。”

我把肖朝敏和馬二爺請過來,給他們說了組建長號隊的意見,要求他們儘快落實。

我忽然想起一件事來,我對劉美說:“現在有現成的老師,旅遊開發公司招的十個工作人員,這次可以要求他們過來,跟歌舞隊一併排練和學習。到時馬家大院開經營業,就能隨時隨地給客人唱上幾曲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美就讓張玉鳳通知相關人員,跟隨歌舞隊一併排練。

山歌其實就是原始民歌,是在人民的生產生活中孕育和發展起來的,它反人民最真實的思想內容和生產活動狀況。大荒山人民的生產勞動、社會生活、精神信仰、慾望情感,成為山歌產生和創作的土壤。大荒山山歌節奏自由、歌腔舒展、旋律優美。

老丁說:“八十年代有個叫張帝的歌手,現編歌詞,即興演唱,當時很受歡迎。電影《劉三姐》裡對山歌,也是即興演唱。”

我說:“山歌旋律很重要,但歌詞也很重要。我們要向雲南山歌學習,讓歌詞接地氣,更貼近生活,形成一批經典山歌。像《沂蒙山小調》《放馬山歌》《小河趟水》《瀘沽湖情歌》等。”

劉美說:“我也不贊成即興編詞。可以先把在大荒山比較流行,群眾認可度高的山歌記錄和固定下來。先把這類山歌唱響。再結合生產生活實際,整理創作一些山歌。”

肖朝敏說:“我認真學習和研究過,從體裁特徵而言,有勞動山歌,如:砍柴歌、打麥歌、插秧歌、打奶歌、打牆歌等。有敘事山歌、讚歌、情歌。還有禮儀山歌,如:新房歌、迎賓歌、敬酒歌、宴歌等。從表現方法上,大荒山山歌大量採用比興手法,也有部份誇張、重疊、諧音等手法。語言豐富,多用雙關語,語句接近口語即編即唱,通俗易懂。有的則多用諺語、歇後語表達深層次含意。有的山歌配有舞蹈動作和簡單樂器,適合集體娛樂。”

我說:“我的意思是,你們要認真總結。就勞動山歌、敘事山歌、讚歌、情歌、禮儀山歌,每個型別收集整理10首出來。這就有50多首了,大家先把最悅耳動聽的這幾十首唱會、唱熟,唱出感情來。太多太雜了,咱們記不住,遊客更記不住。”

馬二爺說:“大荒山的山歌,形式多樣,有獨自一人讚頌事物,抒發情感的。有三五結伴吆喝的,有二人互吐真情表達愛意的。有二三十人成群唱的,也有四五十人至上百人集體舞蹈對唱的。以前,最受歡迎的就是對唱山歌。有男女對唱的,有家族間對唱的。有組與組之間對唱的,有村與村之間對唱的。那時候,各路山歌高手都使出渾身解數為自己的同伴爭得榮譽。在特定的環境條件下,山歌能力的強弱直接代表文化素質修養程度,因此大家都非常看重對山歌的結果。”

吳友德說:“我們大荒山山歌的基本特徵是集體創作、口頭傳承,口頭流傳並在流傳過程中不斷經過集體的加工完善,用以表達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願望,具有強烈的現實性,是民俗文化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大荒山山歌歷史悠久,內容紛繁多樣,表現力較強,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娛樂形式,在社會生活中無處不有歌聲,成為人民群眾最喜愛的精神食糧。”

我說:“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要把大荒山山歌發揚光大,讓大荒山山歌吸引遊客,引起遊客思想和感情共鳴,為我們大荒山創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馬二爺說:“好的,李書記,我們就把現有的山歌歌詞整理記錄下來,爭取一個星期組織兩次培訓,教大家把蹢腳舞跳好,把山歌唱好。”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