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183章 繁忙的盛會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農曆五月二十,是茅草坪村傳統的祭白龍的日子。據古代民間傳說,龍王負責一年的雨水。雨水是生命之源,雨水更是農業和農村的命脈。大荒山人認為,自然界的一切規律本質都在天,人類不能違背自然規律,順應自然,才會更加繁榮昌盛。人們祭祀龍王,就是要祈求風調雨順。

為了辦好這次盛會,我們茅草坪村委策劃了許久。今天天公作美。清晨,晴空萬里,豔陽高照。大荒山上的樹木森林,沐浴著初夏的雨水,枝繁葉茂、鬱鬱蔥蔥。紅土地裡,玉米和洋芋已經生機盎然。

我和老丁、老楊早早起了床,為盛會各自作準備。早上八點,黃朝華、張玉鳳、盧明秀等村組幹部陸續到達村委會。各組組長,按照會議安排,帶著各組的黨員、團員、民兵等工作人員,準時到達村委會。大家穿著乾淨整潔的衣服,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喜悅,高高興興地說著、笑著、忙碌著。

黃朝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我作動員講話。我說:“各位大爺大娘,各位兄弟姐妹,今天辛苦大家,要組織咱們大荒山一年一度的祭龍節。去年,咱們是自己狂歡、玩樂為主。今年卻不一樣了。我們這些人的任務,就是要把活動組織好,讓村民和遊客狂歡、玩樂。因此,我們就不能恣意狂歡、玩樂了,而是要為祭龍節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大家務必按照分工,各就各位,各司其職,把分配給自己的工作做好。”

簡單的動員之後,大家分頭行動。工作任務最重的宰殺豬、羊、雞的村民,就借王天林他們的屠宰廠,開始動手殺牲畜。

上午九時,鄉交警中隊的3名幹警到達村委會。我帶領3名交警,與王大才他們一起,察看停車場地,向交警們說明停車方案。

劉美她們製作的四塊大幅宣傳展板,已擺放在村委會門口。展板集中展示了大荒山原生態木板房、萬畝杜鵑花、百里高山大草原、大峽谷、紅土地、土掌房、紅牆青瓦房的精美圖片,為遊客瀏覽大荒山風景提供了指引。一些村民正在圍觀。

上午九點半,遊客陸續到來,摩托車、汽車一輛接著一輛開到村裡來。茅草坪村村委會開始熱鬧起來。十點一過,村民俗文化活動壩子中,人來人往,人聲鼎沸。

村委會門口自西向東的近1000米的路上,成了臨時集市,茅草坪村的村民擺上了各種小攤,售賣鄉土氣息濃厚的各種土特產。

劉美她們的兩間展銷教室裡,人出人進。劉美、王天林帶著人在裡面忙碌著。

王大才打電話向我報告,說:“李書記,規劃出來的停車位已經全部滿,車子還在源源不斷地向山上開來,放眼望去,從五道拐上來,近10公里路上,全部是車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我對王大才說:“不要驚慌,你們趕緊臨時徵用村民的苞谷地,不能讓車子堵在路上。”

祭龍儀式的主祭臺,就搭在民俗文化壩子中的舞臺上。中午十一點。隨著三箱禮花炮的炸響,祭龍儀式正式開始。首先進行的是取水儀式。

取水儀式在村委會旁邊的老水井邊舉行。老水井旁邊的三棵枝繁葉茂、高聳入雲的麻櫟樹,披著嫩綠的新葉,古樸莊重,生機勃勃。一條稻草紮成的長龍盤旋在三棵大麻櫟樹上。黃才髮帶著十二個披著羊皮褂的,戴著篾帽,穿著草鞋的老表兄弟,圍坐在老水井四周,有節奏地敲鑼打鼓。

老水井前面的大石板上,四張八仙桌擺在一起,搭成祭臺。祭臺桌面前排,整齊地擺放著8個豬頭。祭臺桌面後排,整齊地擺放著8個羊頭。8個豬頭前面,擺著8個二十公分高的圓柱形狀的芭蕉根。芭蕉根上,燭火曈曈,香霧裊繞。

馬大爺抖擻精神,扯開嗓子高聲宣佈:“大荒山祭龍節祭祀儀式,現在開始。”

馬二爺帶著十二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穿著草鞋的花白鬍子的老頭,緩緩來到老水井旁邊。十二個老頭排成兩排,馬二爺是主祭,站在最前面。

劉美的同事小青,已選取了合適的位置,架起了攝像機。我和劉美站在大麻櫟樹後面。老水井四周的田邊地埂,還有不遠處的山包之上,人山人海,全是圍觀的群眾。

在震耳的鑼鼓聲中,馬大爺高喊:“焚香燒紙!敬龍!”

馬二爺點燃三柱高香,作揖鞠躬,畢恭畢敬地把香插在祭臺上。在祭臺下面,焚燒了八堆錢紙。

馬大爺高喊:“殺生滴血!祭龍!”

吳友德抱過來一隻大紅公雞,馬二爺拿起祭臺上的尖刀,拉起雞頭,往雞脖子上一刀抹去,然後提起公雞,把流出來的雞血灑在祭臺前面的黑泥土地上。

殺生的場景,劉美有些不敢看。我跟她說:“這是農耕文明的古老儀式。敬神都得殺牲畜。有死才有生,這也是自然規律。”

馬大爺高喊:“磕頭叩首!拜龍!”

馬二爺帶著十二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穿著草鞋的花白鬍子的老頭,在祭臺前下跪,三次磕頭叩首。

馬大爺高喊:“取龍水!”

四個穿著羊皮褂的小夥子,抬來一口水缸。馬二爺拿起瓜瓢,鄭重地從老水井裡,舀起一瓢清水,緩緩倒進水缸。十二個老頭,跟著一人一瓢,從老水井裡,舀起清水,緩緩倒進水缸。

馬二爺帶著十二個披著蓑衣、戴著斗笠、穿著草鞋的花白鬍子的老頭,在前面引路。十二個披著羊皮褂,戴著篾帽,穿著草鞋的小夥子,有節奏地敲鑼打鼓。四個小夥子抬著水缸,緩緩向民俗文化壩子中的主祭臺走去。圍觀的群眾在後面跟隨著。

吳友德指揮四個年輕小夥,把草龍捧下來,抬到主祭臺,掛在臺上的桅杆上。

盧明秀指揮一群小夥子,迅速把老水井邊的祭臺和祭祀物品搬到主祭臺去。

劉美的同事小青,趕緊收起攝像機,趕到主祭場,尋找有利的位置。

村委會民俗文化壩子中,此時已是人山人海。黃朝華、老劉老師帶著群眾,把村小教室裡的凳子搬到操場上,分四個區塊擺放整齊。群眾按先來後到順序,在會場上坐好。沒有座位的群眾和遊客,就站著觀賞。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