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177章 大荒山記憶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從餘三貴家出來,我對黃朝華說:“餘三貴家的勞動力情況,跟你家很相似,他的父母才60來歲,還能放羊,可以發展畜牧業。”

黃朝華說:“是的,餘三貴就是做事沒有計劃。我和黃文富組長時常放只眼睛盯在他身上,經常提醒他,鞭策他,給他打勁鼓氣。”

老丁說:“目前來看,除了李開亮家而外,大風頂的這20多戶貧困戶,今年年底基本上都能達到兩不愁、三保障的標準。”

黃朝華在一組指導架設水管,我和老丁回到村委會。今天老劉老師在王天林那裡買了兩隻豬腳,燉了花生米。

馬大爺、馬二爺和吳友德三個老同志,在廣播站商量祭龍節的事,看看要到吃下午飯的時間,我邀請三位老同志和我們一起吃飯。

董醫生聽人說,起合林家今天收割了一個大馬蜂包,在出售蜂蛹,就過去買了兩斤。

老劉老師用清油把蜂蛹炸黃。我到張玉鳳家小賣部買了兩瓶酒。我們幾個人聚集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吃豬腳花生米和馬蜂蛹。

老劉老師說:“起合林這人別看他腳有點殘疾,心還比較靈,餵養馬蜂這條路,硬是讓他給摸索出來了。”

馬二爺說:“起合林餵養馬蜂,是在外省他老表那裡學習來的經驗。你們這個蜂蛹買成多少錢一斤?”

董醫生說:“便宜,才80元一斤。市裡連同蜂巢一起賣,都要80元一斤。”

我說:“起合林這個產業思路很對,初步掌握了一些技術。今後他肯定能把餵養馬蜂的事做活,做出效益來。”

吳友德說:“所謂山珍海味,這蜂蛹算是山珍了。”

老劉老師說:“現在的人們衣食無憂,雖然說不上錦衣玉食,卻也能想吃啥就吃啥。”

老丁說:“吃也有很多講究,家人朋友聚會,總要弄許多菜,喝兩杯酒。”

老劉老師說:“面對四周的綠水青山,看到蝴蝶在河邊翩翩飛舞,聽到小鳥在樹上婉轉清脆地歡叫。池溏裡游來游去的小魚,蜻蜓貼著馬尿河的水面飛舞。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個生活困難的時代。”

馬大爺說:“說起吃,你們年輕人感悟就沒有我們老年人多了。好吃的東西很多。螞蚱你們就沒有吃過吧?”

我說:“螞蚱就是蝗蟲吧?能吃嗎?”

馬大爺說:“怎麼不能吃呢?香得很。我們褲襠田的水稻田不是很多,分佈在河溝兩岸。那時農藥還沒有被普遍使用,農業是真正的原生態農業。水稻種的是小百谷、臺北八號等很老的品種,不施農藥。稻穀抽蕙揚花的時候,田埂上和稻穀葉上,便有許多的螞蚱。主要有兩類。一類我們叫小谷雀,短小精幹,飛得快,跳得高。一類我們叫騾子螞蚱,翅膀短,反應慢,行動遲。還有極少數的我們叫油炸母螞蚱,腳長肚子大。”

吳友德說:“那時一年四季都吃不上幾次肉。我們做農活,休息的時候,就拿一個白布口袋,跑到田邊去捉螞蚱,不一會兒就能捉到兩大捧。”

馬大爺說:“我們割穀子時,通常要帶一個小巴籮,系在腰上。邊割穀子,邊捉谷葉上的螞蚱,裝進小巴籮裡。巴籮口有倒須,螞蚱進去後出不來。拿回家去,倒進熱炕鍋裡,蓋上鍋蓋,先將螞蚱炕死,然後去掉翅膀、手足,然後用熱油慢慢炸黃,和著飯吃,香得不得了。”

馬二爺喝了口酒,說:“小谷雀、騾子螞蚱只在夏天和秋天稻穀成熟時才有。冬天和春天,田埂和地埂上的枯草叢中,有一種個頭比較大的螞蚱,飛行能力強,我們叫老粗糠,淘氣的孩子追逐著捕捉,捉到後用線系在老粗糠肚子上,帶到院壩裡玩耍。可以逗玩一兩天,玩膩了,然後再把它丟進火塘裡,燒熟了吃。”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董醫生說:“我小時候也吃過螞蚱,現在個別餐館裡還能看到油炸螞蚱這道特色菜,我卻再也沒敢吃了。”

我端起酒杯說:“來,大家別光說話,一起幹一口。”

馬大爺喝了酒,接著跟我們介紹;“池溏的水草叢裡,有一種我們叫水母雞的小動物,披著厚厚的甲,如果水溏乾涸了,爬上岸,太陽把翅膀曬乾了,能飛起來。春夏之交,天氣轉熱,我老伴她們就用一根長木棍,把一個大撮箕綁在長木棍上,背上竹子芭籮,前往有水草的池溏,人站在岸上,把撮箕伸到水草叢裡撮水母雞,撮到水母雞、賣布客、小魚、蝦、泥鰍、蝌蚪等,裝進芭籮或口袋裡。回家後將水母雞用熱水燙死,去掉甲,用油炸出來,非常香。”

老丁說:“樹林裡叫的知了,就是蟬。蟬在雨天翅膀沾了露水,不會飛,一棵松樹上有兩三只,我們小時候邊放牛邊捉,去掉翅膀和手腳,裝在衣服包包裡,帶回家來,多則油炸,少則火烤,也可以打一臺牙祭。”

老劉老師說:“房屋陰暗角落裡,有一種蟲叫做地鴿子,可以入藥。這種蟲會噴尿,聞到很臭。夜間打著手電筒去捉,用火烤熟了,吃起來很香,據說可以治小孩尿床。”

董醫生說:“是的,地鴿子是一味中藥,現在都有人收購。”

馬大爺又喝了一口酒,他頭髮全白了,紅光滿面。他為修通村公路的事,和我們一起戰鬥,讓我很感動。我給馬大爺、馬二爺、吳友德盛了些豬腳肉。

馬大爺繼續跟我們講關於蟲的事。他說:“最好吃的要數黃豆蟲了,我們村子裡有一個場壩,很大,用三合土硬化了,割來的黃豆、四季豆,螞蚱豆、綠豆秸杆,就放在場壩裡曬乾,再用連蓋子錘打,使豆子與豆杆分離。四季豆,螞蚱豆、綠豆都不會長蟲,黃豆特別愛長蟲。”

馬二爺說:“現在,四季豆也會長蟲了。”

馬大爺接著說:“黃豆杆曬了幾天,翻開,小小的黃豆蟲就在地上的糠裡面蠕動。我端了小洋碗,小心地一個一個從地上撿黃豆蟲,要翻很多黃豆杆,才能撿到小半碗黃豆蟲,端回家去,炕到鍋裡,黃豆蟲脂肪含量很高,炕著炕著就出油了,根本不用再放油來炒。炕熟的黃豆蟲吃到嘴裡特別的香。”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