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情滿大荒山->章節

第101章 馬大爺的人脈資源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宇宙級寵愛

(求收藏、求推薦)

馬大爺不知道我們要去找的人在哪個部門,我非常愕然,趕緊問馬大爺:“你有他的電話嗎?先聯絡一下,要不然去了找不到他,豈不是白跑一趟?”

馬大爺翻出一個小本子,仔細找了半天,指給我一個電話號碼,我趕緊撥打過去,語音提示:你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這下我著急起來,馬大爺也著急起來,反覆查詢,確認就是這個號碼,我幾次三番撥打過去,語音依然提示:你撥打的號碼是空號!

馬大爺是急性子,一臉茫然,不知所措。我趕緊安慰他說:“大爺,沒事,別著急上火。”

馬大爺喝了幾口礦泉水,心情慢慢平靜下來,確認這個知青名字叫呂解放,多年前在省交通廳工作。根據這兩個資訊,我在微信上叫我在省城工作的同學劉美查詢呂解放的聯繫方式。很快,劉美透過萬能的朋友圈就找到了呂解放的電話。馬大爺靠在坐椅上睡著了。我轉到衛生間,給呂解放打了電話,給他說馬大爺和我們要到省城拜訪他。呂解放顯得非常高興,一陣寒暄後,呂解放問:“你們找我肯定是有什麼特別重要的事吧?”

我說:“是的,主要是為了修茅草坪村38公里村道的事。”

呂解放說:“哦,我知道了,把你們的車次和到站時間發給我。”

我把車次和到站時間發給了呂解放。動車前行,我靠在坐上,很自然地想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往事,想起《年輪》等描寫知青生活的文學作品,一晃四十多年過去了,四十多年?我一下清醒過來。四十多年了,知青們就算當年18歲,如今也是60多歲,已經退休了呀。

兩個小時後,動車到站,我們走出站門時,看到站外有人舉著一個牌子,上面寫著:熱烈歡迎茅草坪村的親人們!我們向牌子走去,兩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迎接上來,熱情地跟我們握手,把我們帶上一輛商務車,向市區進發。

商務車把我們送到天河酒店,黃主任悄悄跟我說:“這麼高階的酒店咱們住不起哦,找個便宜的小旅館算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我說:“不用擔心,看樣子馬大爺的老朋友要管咱們吃住了。”

年輕人安排我們辦理入住後,又帶我們上商務車,車停在“一品天下”商務區的一個飯店門前,這裡是省城飯店較為集中地方,有著各種中高檔特色飲食。我扶著馬大爺走進飯店,上到二樓。服務員推開包間的門。只見寬大的包間中間是一張巨大的大圓桌,圍著桌子坐著的一群人站了起來,啪啪啪啪啪地熱烈鼓掌。一個六十多歲的禿頂中年男人快步上前,緊緊握住馬大爺的手,把馬大爺扶到主賓席上入坐。

顯然,這個中年男人就是呂解放。我們入坐後,呂解放一一給馬大爺介紹桌子上的客人。原來,這桌上的5個中年男人都是當年在大荒山茅草坪村落戶的知青,呂解放在馬大爺家住了三年,另外4個人分別在茅草坪村其他4個組落戶。曾經意氣風發的年青人,現在也像馬大爺一樣,白髮蒼蒼。

一別四十餘載,昔日意氣風發的青蔥少年,如今白髮蒼蒼,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多少次出現在夢裡,想忘記卻無法忘記。如今見到馬大爺,大家更是倍感親切,他們帶上了自己的配偶和子女,與最親近的人一起重溫那段歷史,感受那份鄉情。我們既是參與者,卻又是旁觀者,我們靜靜地看著這些老知青帶著他們的家屬,向馬大爺致敬。我們作為大荒山的村組幹部,自然也受到熱烈的歡迎,老知青帶著他們的家屬,用酒表達他們最真誠的敬意。

酒過三巡,呂解放悄悄跟我講,他曾經在省交通廳工作過,但調離省交通廳已經二十年了,現在已經退休了。接到我的電話後,他們迅速行動,各自運用自己所有的人脈資源,千方百計推動大荒山修路的事。他說你也知道,這種事不是打個電話、找個領導就能辦妥的事,政府的專案立項決策有非常規範的程式,資金使用更是要集體研究決策,專案的安排也有一定的週期,目前得到的回覆情況是不行。我說茅草坪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太想修這條路了,我們也是找了所有的關係,盡了最大的努力。我對老知青們的熱心幫助表示感謝。他把一個袋子交給我。他說,雖然四十年了,但他們並沒有忘記大荒山和茅草坪村,他們五個知青每人湊了一萬元,共計5萬元,想幫助茅草坪村做一件事。

第二天一早,我們登上了返鄉的動車。馬大爺一上車就閉上眼睛睡覺。因為頭一天晚上喝了很多酒,我和黃主任也都沒怎麼說話,只是靜靜地看著窗外的風景。看得出來,馬大爺有些失望。我和黃主任也有些失望。但我轉念一想,這也正常,一千多萬的工程,不是誰能輕易決定的。不能把這種情緒帶到脫貧攻堅工作中去。

下了動車,我們又上了開往和平鄉的客車。車上,我對馬大爺和黃主任說,我們這次出來跑村道公路立項的事,成效非常明顯,這麼大的工程,就算是省高官、高官,也不可能一拍胸口就能決定的。透過咱們的彙報,市裡的領導知道了咱們茅草坪村修路的迫切意願,這為公路立項開了個好頭,接下來咱們有機會再去向領導彙報,多跑幾次,多彙報幾次,事就成了。

班車上,坐在我們對面的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小夥子,透過攀談得知,小夥子姓陳,是省委組織部下派到雲山市江邊鄉回頭村的駐村工作隊員。他知道我們找有關部門申請公路立項的事後,平靜地說,趕快回去吧,不要到處找人了,省裡馬上出臺貧困村退出標準,其中有一條就是要通硬化路,不通硬化路,貧困村脫不了貧、摘不了帽子。

對小陳的這個說法,馬大爺和黃主任不以為然,我也將信將疑。果然,沒過多久,貧困村退出標準正式印發,通硬化路果然是硬性指標。脫貧攻堅是全國人民的頭等大事,中央舉全國之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政策、資金同時傾斜。

我跟老丁說:“我們茅草坪村最大的優勢就是國家扶貧政策大力支持這個優勢。只要有政策,就會有配套扶持資金。”

老丁跟我說:“資金圍繞著政策轉。咱們國家的優勢就是能聚集力量辦大事。”

隨後,市交通局的工作人員對茅草坪村公路進行了初步踏勘。

市政府分管交通的江副市長來到大荒山,對茅草坪村38公里村道進行了現場調研,我和黃主任、馬大爺在村委會向江副市長作了專題彙報。

相關推薦:重生之網路全才木葉:從忍界S級叛忍開始農女有田:家有傻夫要抱抱重生嫡妃:農女有點田農女有田:夫君跟我走東京神官式神錄七零年代之悍妻發家忙七零年代美滋滋回到七零年代七零年代重生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