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清和->章節

129第一百二十九章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永樂帝元年十一月戊子,天子召北京行部,留守行後軍都督府上下,及隨駕北巡的官員入承運殿聽宣。水印廣告測試水印廣告測試

當著群臣的面,永樂帝宣佈了不日南歸的訊息。

“朕臨北久矣,聞有海寇侵福建寧波等地,心憂甚。”

原本,聽到皇帝要起駕南歸,隨行大臣還很高興。

總算是要回南京了,再不回去,怕是真要在北平過年了。

不等笑容掛到連臉上,又聽皇帝提起海寇一事,心裡頓時咯噔一下,互相遞個眼色,莫非皇帝在北邊沒打成仗,要回南邊去打?

大臣們的擔憂是有理由的。

若非韃靼和瓦剌以光速派出使臣,怕是邊軍早已經在皇帝的率領下衝出國境,衝進草原了。以今上的行事,草原沒衝成,想從南邊找補回來也不是不可能。

但想歸想,卻沒人敢輕易問出口。

皇帝或許正在醞釀,沒體驗下定決心。貿然開口,說到不該說的地方,絕不是個好主意。

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裡七繞八繞,就是沒一個率先開口。

殿中寂靜無聲,朱棣不著急,也沒生氣,習慣性的用手指敲擊著膝蓋,嘴邊竟還帶著笑。

剛剛官復原職的孟清和站在武官隊伍中,小心翼翼的抬頭瞄一眼,立刻垂目,大氣不敢出。

天子雖然在笑,卻笑得人心裡發冷。

這個時候,充當佈景板最安全。

群臣的反應讓朱棣很不滿意。

肩上的金色盤龍似也感受到了他的不悅,昂首咆哮,威嚴懾人,彷彿能隨時騰雲,猛撲入殿中,擇人而噬。

良久的沉默之後,北京刑部左侍郎壯著膽子出列,言道,雖有海寇侵擾,卻非衛所官軍之敵。不上岸則可,一旦上案,非死即被官軍所擒。

話落,立刻有兵科都給事中鄭遂附言,“有司奏報,上月壬子,海寇侵福建,巡海指揮李彝領兵御之,雖未擒賊首,卻得賊船八艘,斬首三十餘,生擒數十,不日將械送至京。足見海寇乃癬疥之患,不足懼。”

朱棣看向鄭遂,直把對方看得冷汗潸潸頭皮發麻,才道:“朕亦聽聞,海寇侵福建,福州中衛有百戶孫瑛領兵與之對戰,與賊聯艦接戰,所部皆沒。而巡海指揮李彝聞訊,非但不出兵增援,反而坐視孫瑛等力戰而亡,待賊奪船遁去才挽舟邀功,並汙孫瑛等出戰不利,奪其全功!”

“這……”

朱棣冷哼一聲,“國家牧民,民以養兵。臨戰御賊,將帥當以身先!罪人李彝畏賊不前,睹麾下死戰而不援,更欲奪下屬之功,其行可惡,其罪當誅!”

鄭遂忙道:“陛下,此事尚未有實據。福建都指揮使司奏報,巡海指揮李彝確有實功,而百戶孫瑛不過斬首一級即因冒進被賊寇所殺,還望陛下明察!”

“卿以為朕所言非實?”

“臣萬萬不敢!”

“不敢?”

朱棣再次冷笑,大手猛的拍在椅背之上,發出一聲鈍響。

雷霆之怒,群臣頓時噤若寒蟬。

充斥著怒火的聲音在殿中迴響,“不要以為朕不在南京就會被矇住耳朵,捂住眼睛!朕征戰二十餘載,想在朕面前誣罔為功,打錯了算盤!”

話落,朱棣隨手取出福建巡按御史和按察司的奏報,扔到鄭遂腳下。

奏章攤開在地,上面的每一行字,都像是一記重錘,狠狠砸在出言為李彝爭辯的鄭遂身上。

拾起奏疏,看過全部內容,鄭遂跪伏在地,道:“陛下息怒,臣愚鈍,萬死!”

朱棣沒再理他,任由他跪著,掃視群臣,當殿頒下敕令,派有司會同福建巡按御史覆驗此戰。死傷者加褒恤,畏縮不前,坐視同袍戰死者正其罪,誣罔奪攻者罪加一等!

兵科都給事中鄭遂以奏對失措黜為沅州同知,升工部給事中馬麟為兵科都給事中。

對鄭遂來說,再沒比今天更倒黴的日子。

馬麟卻是難抑喜色,出列,叩謝聖恩。

六科給事中加起來超過兩位數,每科都給事中卻只有一個名額。雖說言官是清流,可清流也要力爭上游不是?

鄭遂被拖了下去,朱棣硬聲道:“國家之治在明賞罰,有功當賞,有罪必誅!朕不敢自比堯舜,但願以此法治天下!”

“陛下聖明,吾皇萬歲萬萬歲!”

群臣下拜,孟清和一邊高呼,一邊在心中琢磨永樂帝此舉用意為何。

雖然參不透永樂帝的全部目的,但有一點,今天的事傳出去,邊塞的將領都會繃緊了神經,即使御駕南歸,也不會輕易懈怠。短時間內,“天高皇帝遠”的錯誤思想絕不會有太大市場。

天子在北邊,尚且對南邊的事瞭如指掌。回到南邊,就會忽略北邊的事?根本不可能!

甭管離多遠,膽敢違法亂紀,事發之後絕逃不過脖子上的一刀。

想明白的不只是孟清和,在場文武,只要腦袋沒被塞住,多少都能領會到朱棣的用意。

瞞天過海這四個字,基本不存在朱棣的字典裡。

誰敢在他跟前這麼幹,基本離死不遠了。

發作了謊報戰功的李彝,朱棣話鋒一轉,又回到了南歸的事上。群臣一邊擦著冷汗,一邊小心翼翼的觀察著皇帝的表情。

天子的心思是越來越難猜了。帝王心術,果然不是一般人能夠猜透。

孟清和站在沈瑄身後,自始至終保持沉默。

現如今,他即是行後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又是行部鴻臚寺左少卿,一肩挑兩職,跨越文武,頭上還頂著大寧鎮守,很快要和賴在會同館裡的草原部落使臣和野人女真頭領打交道,已經被架在了火堆上。

為了自己的人身安全和工作進展順利,還是低調一點的好。

雖說定遠侯答應能幫的儘量幫,可到最後,事情還是需要他自己完成。

找幫手,可以。

找-槍-手,那就不成了。

永樂帝同群臣商量南歸事宜,為的也是挑撥韃靼瓦剌的計劃能順利進行。他比誰都清楚,自己不走,瓦剌和韃靼根本打不起來。

有朱棣舉刀在一邊看著,鬼力赤和馬哈木能放心的拼老命廝殺?

除非腦袋被門夾了。

若想讓韃靼和瓦剌掐起來,永樂帝明白,自己還是早點啟程的好。

孟清和不敢打包票,朱棣前腳走,後腳就能讓韃靼和瓦剌拿起刀子拼命。但他可以保證,朱棣不走,在草原上放-火也未必能馬上燒起來。

拽上沈瑄壯膽,向永樂帝進言之後,朱棣深表贊同,才召見群臣,放出南歸的訊息,同時給邊塞的守將們緊一緊皮。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朕不在,也別給真起么蛾子!

最終,天子南歸的日期被定在十一月底,這表示,還有不到十天的時間留給會同館裡的韃靼和瓦剌使臣活動。

群臣散去之後,朱棣單獨留下了孟清和。

孟十二郎沒膽子再拉上沈瑄,只能乖乖跟著鄭和去了暖閣。

拍拍胸口,懷裡正揣著絞盡腦汁寫好的奏疏。

想想沈瑄看過給予的肯定答案,孟清和瞬間有了底氣。

不用怕!

沒什麼好怕的!

一切照實說就行!

邁步走進西暖閣,孟清和深吸一口氣,納頭便拜,“臣孟清和,拜見陛下!”

暖閣的門關上,掩去了孟清和的背影,也隔了絕室內外的聲音。

兩名內侍守在暖閣外,數名羽林衛和金吾衛在殿前走過。天空中又聚集起了層層烏雲,朔風自北起,很快將席捲整片草原。

王府外,沈瑄駐馬回首,張輔行至跟前,順著他的視線看去,好奇問道:“子玉在看什麼?”

“沒什麼。”沈瑄牽著馬韁,輕磕一下馬腹,馬蹄噠噠踩在路面上,由慢步逐漸加快,只給張輔留下一個背影。

張輔甩甩馬鞭,仍是一臉的不解。

永樂帝元年十一月癸巳,暴雪夾雜著冰雹,席捲了整個北疆。

順天八府,大寧,宣府,薊州,皆被冰雪覆蓋。山西大同等地也遭暴雪侵襲,遼東等地受災害更甚。

漢王朱高煦上表,奏暴雪驟降,宣府受災,草原更甚。近日多見韃靼遊騎刺探邊鎮,伺機虜掠村堡,已有多處鄉民遇害。

“兒臣叩請,調開平,宣府,大同邊軍出塞,滅除賊患。”

上表之前,朱高煦和鄭亨已分別帶兵驅逐過韃靼騎兵,可惜效果不大。

天氣惡劣,能見度太低,韃靼騎兵深諳遊擊作戰的真髓,盯準一個目標,趁邊軍換班輪值時偷襲,打不過就跑,得手了更要跑。分散作戰,來去如風。

邊軍見到狼煙,剛到時候,人早跑沒影了。看著一地狼藉和死傷哭泣的百姓,氣得罵x,卻總是逮不住他們。

最先動手劫掠的是韃靼,很快,瓦剌也加入了搶劫隊伍。

宣府告急,朱高煦上表,鄭亨上疏。

甘肅同樣告急,總兵官何福奏請出兵,據言,有確切情報,韃靼塔灘部落首領龍禿魯灰等在不老山密謀,欲寇寧夏。請皇帝恩准邊軍出塞,先發制人。

朱棣沒有馬上准奏,而是嚴令邊軍加強戒備,謹防此為聲東擊西之計。

韃子寇邊,都是哪處糧草最多先搶哪,寧夏雖是重鎮,油水卻遠不如大同和宣府豐厚。

韃子放出訊息搶劫寧夏,怕沒有表面上這麼簡單。

何福的奏請沒有得到批准,朱高煦自然也沒能讓老爹點頭。

不批歸不批,朱棣卻沒打算對韃子客氣。詔令發到邊塞各衛,指導思想是,大體上以防守為主,遇上特殊情況,自己看著辦。

作為朱棣的親兒子,雖然偶爾會被老爹忽悠得找不著北,但在大部分時間,朱高煦的政治和軍事嗅覺還是相當敏銳的。

自己看著辦?

好,那就自己辦。

朱高煦當即下令,實行堅壁清野,將附近村屯皆調入堡壘,堡壘守不住的,全都搬進城池。

“不給韃子一粒糧食!”

同時,將從開平衛運來的火雷送上城頭,衝要之處的堡壘也少量裝備。

大雪漫天,呼口氣都能結冰碴。

火銃不好使,火炮也減少了威力,火雷卻能炸響。開平衛雜造局的工匠對火雷進行了改良,用在守城和守衛堡壘上,威力更強。

一番安排下來,鄭亨不得不感嘆朱高煦此舉的高明。

韃子寇邊,為的就是搶糧。

實行堅壁清野,讓韃子一粒糧食都搶不到,白跑一趟,趁其疲累之時派兵奇襲,以火雷和火箭殺傷,實乃妙計。

“殿下高明!”

朱高煦擺擺手,“此計非孤所想。”

“是何高人?”

“是……反正不是孤。”朱高煦話說到一半,想起某人在信中透出的意思,把到嘴邊的三個字又咽回了嗓子裡。

興寧伯想低調,身為摯交好友,應當體諒。

朱高煦不願意說,鄭亨也沒有再問,只建議給何福送信,將此法告知,無論採用與否,都盡到同僚情誼。

“此信當由殿下親筆。”

朱高煦沒有點頭,反而將這個送人情的機會推給了鄭亨。

“孤奉命備邊屯田,同寧遠侯遞送訊息之事,還是交由武安侯更為妥當。”

鄭亨眼中閃過瞬間的驚訝,朱高煦卻沒再多言,告辭之後,親領麾下到城頭巡防。

站在城頭之上,身上的鎧甲擋不住朔風,大紅的斗篷在風中狂舞。頭盔的三角小旗被狂風撕扯,大雪和撥出的白氣在眉睫上凝上一層白霜。

朱高煦握緊拳頭,遙望遠處,目光似穿過層層雪簾,看向了草原的最深處。那裡有鬼力赤和馬哈木的王帳,有韃靼和瓦剌的部落牛羊。

推辭鄭亨的好意,他有掙扎。但比起拉攏邊關守將,爭取父皇的信任和器重才更加重要。

朱高燧在大寧期間,受到了很大的觸動,進而影響回到了朱高煦。

在同孟清和的書信往來中,朱高煦的思想和行事也開始發生轉變。有些時候,連伺候他的宦官王全都會感到陌生。

這種變化是好是壞,不能一言而論。但從朱棣每每露出的滿意之色來看,絕對同糟糕扯不上絲毫關係。

如果朱棣對朱高煦的變化不滿,孟清和同漢王的筆友生涯也將劃上休止符。

目前來看,除非孟十二郎和朱高煦同時腦袋抽風,在信中提及大逆不道的言論,否則,朱棣樂得兒子長進。

“不愧是大師的高徒。”

永樂帝借給道衍送賞的機會,表揚了大和尚的徒弟,同時提出要求。大師的徒弟能把老子的兩個兒子給掰正了,朕的長子,大師就不能想想辦法?

道衍接到賞賜,謝主隆恩。對於天子的要求只是高深一笑。

送賞的王景弘頓時頭大。

胸有成竹還是準備撂挑子不管了,大師至少吱個聲啊!

什麼都不說,咱家怎麼給天子回話?

道衍始終沒出聲,捻著佛珠,閉眼唸經,送客之意昭然。王景弘不敢再問,只能帶著人匆匆回宮,一路上左思右想,始終想不出該怎麼上報,頭更大了。

王景弘離開不久,廂房內的道衍睜開雙眼,放下佛珠,離開蒲團,取出紙筆,給遠在北平的孟清和寫了一封信。

洋洋灑灑上千字,信中內容不見新奇,字裡行間的隱晦之意,只有“師徒”兩人才能真正讀懂。

永樂元年十一月辛未,連下數日的大雪終於停了。

天子如期啟程南歸,行部及留守行後軍都督府上下出城送駕。

會同館裡的韃靼和瓦剌使臣有幸在天子南歸前得到召見。

讓使臣沒有想到的是,明朝天子對兀良哈被搶一事,只是進行了口頭斥責,並未聲言出兵討伐。之前韃靼和瓦剌寇邊之事也是幾言帶過。

韃靼使臣取出國書,道韃靼可汗鬼力赤願向明朝稱臣,按期朝貢,永樂帝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不但要給鬼力赤發金印發衣服授官職,還表示,朕知道草原上的日子不好過,有困難儘管說,能幫的朕一定幫!

韃靼使臣頓時被感動了。

被冷落在一旁的瓦剌使臣則是心中忐忑,面露不安。

鬼力赤向明朝稱臣,瓦剌首領馬哈木卻沒這個交代。眼見明朝天子對韃靼使臣的態度越來越好,甚至還提出要支援韃靼一部分糧食,瓦剌使臣的心簡直就像外邊的冰雪,拔涼拔涼的。

作為鴻臚寺左少卿,皇帝召見韃靼和瓦剌使臣,孟清和自然可以旁聽。

見韃靼使臣滿面紅光,瓦剌使臣攥緊了拳頭,他知道,計劃已經成功邁出第一步,接下來,就要等皇帝離開,自己著手實施了。

在那之前,他還要去見一見野人女真的頭領。

由於級別太低,永樂帝壓根沒給女真頭領面聖的機會。孟清和要見他們,必須跑趟會同館,還得到北京行部找個翻譯。

原本,鴻臚寺下屬部門自備翻譯,無奈部門草創,他就一光桿司令。找翻譯必須皇帝親批,上北京行部要人。

動作要快,一旦天子起駕,這人怕是要不出來。

看到孟清和遞上的名單,永樂帝眼角直抽。最後,還是在孟清和殷切的目光注視下,拿起御筆,圈了一個準字。

末了,感嘆一聲,“愛卿除有才具,更有勇氣。”

孟清和撇嘴,反正都這樣了,和一個掐是掐,和一群掐也是掐,乾脆破罐子破摔,撈夠好處再掐。

朱棣無語。

於是,趕在朱棣南歸之前,孟清和抄底北京行部,除了南京六部,和北京的文官集團也結下了樑子。

想重塑友誼?

今生怕是不可能了。

本书作者其他书: 郅玄 帝師 重生之蘇晨的幸福生活 重生成獵豹 異世大領主 黃粱客棧 謹言
相關推薦:噬日焚天戰神從炸掉魂環開始的鬥羅我是真的重生啦從廉政公署開始稱雄港片重生之蘇晨的幸福生活盛寵之嫡女醫妃盜墓之最強鐵三角第三十二封情書穿成豪門寵文的對照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