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傾國之戀——新羅篇->章節

四百零四章 隱憂

熱門推薦: 諸天新時代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風波亂未平,潮浪湧又生。

毗曇一邊垂頭思量著一邊跨入梅園,對一路上默默行禮的丫鬟們置之不理,一言不發地穿過梅林,直到玉華樓前,方才抬了眸,收回了心思,才踏入正廳,卻見琉璃與清風一邊一個地守在巨大的四季落屏外,眉心都帶著慎重小心,垂眸觀心。

以往只有當自己發火時,兩個丫鬟才會這般模樣,今日又是為了哪般?毗曇心裡的好奇剛剛冒了個頭,就聽見隔屏內傳了一個熟悉又彷彿有些陌生的聲音,熟悉是因為那是洛伊的聲音,陌生是因為能夠聽出她語音裡的憤怒,毗曇從未曾聽過自己的妻子發這麼大的脾氣。

“流氓!無賴!有辱斯文!”高揚而略帶著尖利,跟著就是茶碗墜地的清脆聲。

看來火發得不小,毗曇也慎重了下來。

琉璃與清風微不可見地慌張了一下,這才留意到男主人站在面前,忙上前行了禮,正待要說什麼,卻見毗曇擺了擺手,大步繞過隔屏入內。

隔屏之內的飯廳,洛伊正坐在靠窗的窄榻上,柳眉直豎,一雙黑幽幽的眼眸裡盡是厲色,青石鑲花地面上一盞紫琉璃碎成幾片,旁邊跪著一個僕婦,卻是平時極受信任的殷媽媽。

眼瞧著毗曇入內,洛伊方才緩和了一下緊蹙的眉,示意殷媽媽先起身,語音裡仍有抑制不住的憤怒:“媽媽起來,這不是你的錯。”

殷媽媽這才利落地起身,給毗曇見禮,悶不吭聲地拾起地上的碎茶盞,趁機退了出去,卻不敢走,而是候在屏外。

“這是怎麼了,值得發這麼大的火?”毗曇挨著洛伊坐下,牽起了一抹討好的笑容,拉著她的手安慰。

“我才聽說了那些謠言,沒想到有些個自命清高的人竟然無恥到這樣的地步!”洛伊依然是義憤填膺。

原來今日她才聽殷媽媽說了,貴族之間流傳的那些關於濯纓的話。

這段時日,濯纓一如往常地代替洛伊出席貴族們的各種宴席,漸漸有那些不懷好意的貴婦、貴女當面就給她難堪,她卻不願讓洛伊知道,也叮囑了巧鶯與殷媽媽別說出來招惹洛伊生氣,殷媽媽忍了幾日,到底覺得這事關係著濯纓的清譽非同小可,而興國公與夫人也遲早都會知道,到時保不定會責怪自己知情不報,因此今日才來說了,竟惹得洛伊大發雷霆。

“明明就是青暄夫人自以為是,認為陛下在及笄禮上賜了她女兒珠冠,是給了她們天大的顏面,她若是想將女兒嫁給誰,也就是給了人家天大的顏面,人家定然不會拒絕,卻不想令植根本瞧不上她們,被當面拒絕,受盡了嘲笑,這個無恥婦人,竟然將汙水潑在濯纓身上,實在是卑鄙!”洛伊好不容易才讓自己稍稍冷靜,咬著牙說道。

“她就是這麼一個無恥婦人,自然會遭到報應,不值得我家夫人這麼生氣。”毗曇聽說是這事,微微松了口氣,給洛伊倒了杯茶,舉在唇邊硬讓她喝了熄火。

“你一早就知道了這事?”洛伊並不領情,美目一橫,火星險些燒焦了毗曇的眉。

“我就是怕氣著了你,才沒敢跟你提,是非曲直橫豎都會大白於人前,濯纓且不過暫受委屈而已。”毗曇立馬承認錯誤:“你放心,我不會讓五妹這麼一直委屈下去,那個女人竟然敢這麼對待本公的妹妹,我看她是嫌活得太滋潤了。”

眼前著洛伊還不解氣,毗曇又貼緊了她的耳邊,細細說了自己的安排:“她這麼做,一是想扭轉言論,毀了五妹的名聲,以博取他人的同情,另外嘛,無非還是對令植心懷幻想,我先讓虎才他們去探探她的口風,若真是如此,也好給她下餌,必讓她自作自受徹底地聲名掃地。”

“你就不擔心令植的父母聽信了這些謠言?”洛伊冷靜了下來,卻還是替濯纓擔憂:“若是他們心存芥蒂,濯纓將來也不好過。”

“你放心,無論如何我都會替五妹正名。”毗曇心有成竹:“令植雖有高堂,但他們的家族之所以會有這般榮光,全是因為虎才的緣故,如今當家的人是虎才,他並不糊塗,知道是那些個無恥婦人從中作梗,他今日還來見了我,說只要五妹願意,他立即安排媒人上門提親,我考慮到眼前這麼一個情況,五妹心裡也不好受,必不會委屈求全,才拒絕了,總得要將這爛攤子收拾妥當,才能讓五妹風光大嫁。”

聽得虎才是這麼一個態度,洛伊心裡才好受了一些,毗曇適時又將一碗茶遞至她的唇邊,又說著許多逗趣解恨的話,好不容易才讓洛伊喝了茶,展現出一抹笑容來。

殷媽媽站在屏外,聽見主人消了氣,才舒了一口氣,正準備離開,卻見巧鶯慌手慌腳地跑了進來,一顆心又懸了起來,等聽了巧鶯的話,更又緊張了幾分,立在屏外稟報一聲:“夫人,奴婢有要事稟報。”

洛伊聽了,推了推粘在身邊的毗曇,讓他去一旁坐好,方才讓殷媽媽入內。

“夫人,巧鶯來稟,白家二夫人親自來接濯纓回佐龍城,說是白老夫人又病了,五小姐很是心急,忙著收拾行裝回去,不及給夫人告辭。”

耿氏在這當頭生病,難道是這些謠言也傳到了佐龍城,洛伊心裡焦急,想了一會兒才說:“媽媽回延禧堂去,問清白老夫人是怎麼病的,要不要緊,問清後立即來回我。”

等殷媽媽應了出去,又是一陣嘆息:“是我疏忽了,讓濯纓受了這等侮辱,辜負了老夫人所託,讓她著急上火,若是有個三長兩短,可怎麼對得住人家。”

“你也別急,我這就安排小廝去請尹厚,讓他跟著去給老夫人瞧病。”毗曇立即安慰,一疊聲地喊了琉璃進來,對她一番囑咐,自己陪在洛伊身邊,等著殷媽媽的回話。

不夠一柱香盡,就有了結果。

惹事的原來是濯纓的大伯,他也不知從哪裡聽說了這些謠言,藉著給耿氏請安的機會,將那些不堪入耳的話說了個盡,末了還假勸耿氏:“都是濯纓那不爭氣的,敗壞了自家聲譽不說,還掃盡了興國公與國公夫人的顏面,還有什麼臉面在別人家住下去,按我說,母親還是將她接回來,兒子替她問了門親事,雖不是什麼名門望族,但好在人家也不在乎她壞了名聲,趕緊嫁過去才好。”

耿氏當即就氣得暈倒過去。

好一個虎狼伯父,明知道濯纓受了委屈,非但不想著怎麼給家人正名,還忙著落井下石,他連自己女兒都能送給半老之人做妾,又能替濯纓尋什麼好親事,洛伊才按下的怒火又騰地一下蓬bo起來,這次卻連罵都懶得再罵,當即決定要陪著濯纓回佐龍城去,免得她再受自家伯父的暗算,也是想寬寬耿氏的心。

毗曇因為有公事纏事,不能陪洛伊走這一趟,靈機一動,又讓小廝去尋了令植,由他帶著侍衛護送洛伊與濯纓,自己又相跟著送至城門,目送著一行車馬遠去,方才折了回來,召集周真、虎才、薛原、美生等人,到垂葉堂中議事。

議的是萬努郡的一郡之守與郡尉之間發生的爭端。

萬努郡與百濟相鄰,曾經是金舒玄鎮守之郡,自從金舒玄調離,便由他手下的一個參將喚做潭京的繼任,無疑,這個潭京是金舒玄的心腹,另外他也是乙祭的女婿東盧的堂兄,應當說在美室當權的時期,這個人是極得真平王信任的。

萬努郡常受百濟兵滋擾,又聚集著許多流民,暴亂常有發生,可不管是金舒玄還是潭京,都將百濟兵牢牢地拒之關外,以保邊境不陷,他們也為新羅的穩定立下赫赫功勞,就算是當今陛下,也對潭京很是器重。

可就在兩年前,女王還是安排了郡尉前往萬努郡分了兵權,潭京雖然表面上並沒什麼不滿,內心裡還是極度失望的,這兩年,他開始有些不安份,利用手中的職權開始行商斂財,外執事透過密折報給了毗曇,毗曇也上報了女王,可德曼一直隱忍不發,可見還是在一定程度上放縱著潭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

其實潭京和郡尉這場爭端的起因實在是因為一件小事,潭京的長史看中了一處農莊,想買來給女兒做嫁妝,不想郡尉的一個幕僚也看中了這處,於是就發生了矛盾,因著潭京與郡尉暗地裡勾心不斷,他們的下吏自然也不會給彼此面子,互不讓步,爭相競價,以致發生了鬥毆事件,郡尉的幕僚吃了大虧,長子竟然死在了這場械鬥之中,而潭京身為一郡之長,竟然將這場鬥毆的罪名全部壓在了幕僚一人頭上,非但不追究自己府上的長史,反而將死了兒子的幕僚逮捕入獄,要問罪於他。

郡尉哪裡吞得下這口氣,一摺子就告到了陛下面前。

而潭京也不是吃素的,同樣上了摺子,附著許多證人證辭,直訴他是秉公直斷。

這事情已經鬧了一陣,美生等人向毗曇提議,正好藉著這個機會打壓乙祭**的勢頭,毗曇也想試探一下女王的態度,因此安排了一個小言官彈劾潭京執法不公、包庇下屬,這事一到了明面,立即引起了乙祭**的反撲,一時之間言官們各自為陣,吵得不可開交。

可女王偏偏沒有表態。

應當是對金舒玄極為信任的,不到萬不得已,還不想動邊郡的郡守。

女王這樣的態度讓美生等人極為不安,認為正是肅清吏制的時候,陛下對潭京卻如此放縱,擺明了是想助長金舒玄與乙祭等人的志氣,而壓制興國公毗曇,他們坐不住了,想鼓動著毗曇將這事鬧大,而薛原卻認為鎮守邊郡之職十分重要,更何況是萬努郡這麼一個**不斷的地方,為了邊境的安定,不宜插手太甚,否則更會引起陛下的猜忌。

一眾人在垂葉堂吵得不可開交。

毗曇將他們的爭論聽在耳裡,最終也沒有做出什麼決斷來,因為他有他自己的打算。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他還是贊同薛原的看法的,肅清吏制雖然重要,但保證邊境的安全更是不容有失,而潭京就算有罪,但他也有自知之明,他的手法很乾淨,從明面上看他並沒有循法枉私,而這起事件,郡尉的那個幕僚也並不是無辜者,若不是因為一己私利也不會與郡守的長史結仇,總之這起事件不過是兩個當權者之間的勾心,並沒有牽涉到百姓民生,女王態度也表明了她不想深究。

因為郡守與郡尉之間偶有不和,正是女王想看到的,這樣,他們才能相互制衡。

不過也不是沒有隱憂,若是掌行政與掌兵權的兩人矛盾不斷惡化,很有可能被百濟利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因此毗曇思來想去,還是下令在萬怒郡的外執事密切留意兩人的動向,不可疏失。

另外又嚴令美生等人不可輕舉妄動,別再揪著這次事件不放。

美生還好,夏宗與廉宗兩人卻猶為不服,夏宗也就是在嘴上發牢騷,不敢有進一步的行動,廉宗因著舊事恨急了乙祭,無奈興國公卻還不願激化矛盾,他也無可奈何,才出了垂葉堂,就咬上了美生的耳朵:“以小人看來,興國公最近心繫著私事,卻將這些大事不放在心上了。”

他所說的私事,無非就是濯纓的事,美生不願置喙,不過他也有他的擔憂:“薛原公說得有幾分道理,邊境不能再生**,興國公警慎些也是情理之中,廉宗老弟,我卻認為你應當加緊對滁盱的監視了。”

美生的擔憂很有幾分道理,萬努郡的郡守與郡尉不合,鬧得滿朝皆知,滁盱當然也是知情人,他是百濟的青獠令,說不得會藉著這次機會挑撥生亂,激發事情進一步惡化,百濟便會趁機而入,引發大禍。

“美生公交待得很是,小人一直沒有放鬆對那小子的監視。”廉宗十分知趣,接著話說道:“可他除了去了一趟東昌樓,這段時日連郎門都沒有出。”

還是東昌樓,滁盱常常去那裡獨飲,那裡必然有問題。

“你有沒有調查東昌樓裡的人?”

“這事早就在做,可什麼收穫都沒有,小人在想,要麼東昌樓只是障眼法,要麼就是與滁盱接頭的之人十分狡猾,鳶尾姑娘那邊可有什麼進展。”說起這些,廉宗也十分沮喪,因為他是的確沒有查出什麼蛛絲馬跡來,雖然也有幾次,他的暗探發現有可疑之人趁夜去仁愛村與滁盱相見,可那些人都帶了面具,並且輕功十分出色,暗探們怕打草驚蛇不敢跟得太緊,無一例外的跟丟了,真真的是一無所獲,只篤定了滁盱是板上釘釘的佃作頭子而已。

“那小子在鳶尾面前暴露了身份,再不肯信任她了,之所還留在她的命,不過是還有利用價值而已。”美生長嘆一聲:“留著這小子也不是長久之計,若是實在沒有辦法,也只得先除了他。”

可就算除去滁盱,百濟的間諜系統依然存在,不知宮裡是否也有奸細,甚至奸細就有可能在自己身邊,美生一籌莫展,這時候他無比懷念美室,若是姐姐還在,必然能想出一個萬全的辦法來。

他們又怎麼能想到,東昌樓中那個毫不起眼,身家清白的跑堂,正是直接聽令於滁盱的灰鴿令,負責聯絡灰鴿使們的核心人員。

——

濯纓的心情極度低落,因為那些謠言,因為祖母的病倒,這一系列的打擊,忽然讓她手足無措,原以為只要自己磊落於人前,這些謠言便會不攻自破,甚至不需要澄清,更不想因此而憂憤,這些時日她的確沒將這些放在心上,可是,卻讓她的祖母受到了傷害。

雖然有洛伊的一番寬慰,與尹厚的妙手回春,祖母已無大礙,心情似乎也穩定了下來,可她看著自己的目光,憐惜憂慮,讓濯纓的心中無比沉重。

她輕視了在這個時代,謠言會給她以及她重視的親人帶來的怦擊,雖說謠言止於智者,可智者太少,庸人太多,智者往往不會傷害她,庸人折磨起她來卻會不遺餘力。

這個時代的新羅,民風雖然比較開放,也出了一些視“婦道”為浮雲的女子,例如美室先嫁世宗,後隨真興王,再後來又成了真興王兒子的寵妃,還險些成了真興王的孫子的王后,一代傾國,禍害了三代王室。再例如身為聖骨公主的萬明,年輕時不顧國法族規,毅然與伽倻遺貴金舒玄私奔,一時還成為美談。可她們畢竟不是普通女子。

對於濯纓這麼一個再普通不過的,雖是小貴族出身,卻早已家道中落的女子,名節與清譽還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她的祖母明知孫女不會做出那些事,可一旦聽說了那些謠言,也會氣急攻心。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好在聽了洛伊的話,說令植的兄長、家人並沒有聽信謠言,而興國公也承諾必然會替濯纓正名,祖母才轉憂為喜,緩過了那口氣來。

本不想煩擾洛伊,最終還是要她替自己收拾殘局。

當初若是警慎一些,對泊淵的邀約置之不理,根本不去赴約,就不會生出這許多事來,該怨怪的還是自己,發現泊淵與那個人如此相似,又被他的風度與棋藝折服,心生奢望,忘記了在這個時代應該警慎的事。

她依然不恨泊淵,但是卻恨極了楚姿母女,她沒有傷害她們,她們卻險些累得祖母丟了性命!

就算是令植對楚姿無情,這也是令植的選擇,與她又有什麼關係,難道她就活該是被拋棄、被辜負的人,活該讓別人挑挑揀揀,而楚姿就經不起別人的一個拒絕?

為什麼,就因為楚姿是和白之女?

濯纓冷笑,她再也不想讓步了,絕不會讓那些庸人再肆無忌憚地踩踏自己。

令植是個不錯的男子,他沒有相信那些謠言,今日他跪在祖母的榻邊,眼望著自己發下了重誓,他說了,只要她願意,他立即讓家人上門提親,他會愛護自己,尊重自己,再不會讓自己受一絲苦楚。

每一句都是極樸素的,但是卻重重地壓在她的心上,撫慰了她的慌亂與怨恨。

那一刻她就已經有了決定。

她想,這麼一個男子,是值得她好好愛慕的。

濯纓想到楚姿母女往她身上潑了這麼多汙水,最終還是眼睜睜地看著她與令植喜結良緣時,是怎麼一副表情,她就覺得全身心的舒暢,門第低微又怎麼樣,名聲狼籍又怎麼樣,令植卻娶了她,而捨棄了那自以為是的和白之女,她們又有什麼好誇耀的?

濯纓想著,忽然在月下,綻放了一抹清麗的笑容。(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我真的平平無奇野蠻大BOSS野蠻太子錦鯉福女:家有相公旺妻命蜜婚晚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