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啟復漢->章節

第六十四章 烘乾房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你知道燒磚的磚窯吧?”劉信啟對著劉智木問道。

劉智木回答知道後,劉信啟再次和他討論起來。

劉信啟知道現在造船的木材,都是要晾乾幾年、甚至是十幾年才能使用。而後世在處理木材時,會使用烘乾房烘乾,將木材原本需要兩三年、十幾年的晾乾過程縮短到十幾天。

後世的木材烘乾房對溫度控制的要求非常高,而且中間還需要加溼,避免木材加熱過快乾裂,以現在的技術不可能實現。

但劉信啟設想的是一個簡單的烘乾窯,建一個可以加熱的土磚窯,窯裡使用木架層疊放置做好的土磚坯,然後將土磚窯加熱到一定的溫度,以加速土磚坯乾硬的過程。

這個溫度可以在五十度到兩三百度之間嘗試,最終確定出來一個合適的溫度區間。在這個溫度區間,土磚坯不會因快速乾燥,導致其受熱不均勻開裂,又可以最快速的乾燥。

使得原本需要幾天的晾乾過程在幾個時辰內完成。

“你說的辦法聽起來很可行,不過這個溫度控制很難,我們劉家堡目前沒有厲害的‘把頭’,而且就算從外面請,這個技術也不會傳授給我們的。”劉智木聽了劉信啟的想法,提出了這個想法裡面存在的難度。

“沒有把頭,我們就自己多嘗試,多總結,總有辦法解決的。”劉信啟回道:“這個烘乾土坯的烘乾房,對溫度的精度要求不高,你先嘗試著做。”

劉智木提到的“把頭”是古代燒瓷器、燒磚控制火候的人,這在沒有溫度計的古代,屬於非常高階的技術工人,需要大量的經驗才可以培養出來,每個人都很精貴,每個人的工資都很高。

劉信啟其實知道溫度計的基本原理,很簡單,就是利用水銀的熱脹冷縮測量溫度。

水銀在中國很早就能提煉了,中國古代一直從丹砂中提煉水銀,產量可觀、可持續。後世所有人都知道,秦始皇的墓葬群中有大量的水銀。

而玻璃是透過高溫煅燒純淨的沙子得到。

這樣,製作溫度計的兩樣材料都不難獲取,就是需要大量的時間去嘗試、研製,還會耗費大量的金錢,而這兩樣是劉家堡目前最缺的。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就算做出了這個烘乾房,我們也不能一直使用這個土磚吧?土磚壽命短,風雨侵蝕,不到十幾年就會嚴重損毀。”劉智木又說道。

“現在劉家堡大量使用土磚是權宜之計,因為製作火燒磚,耗費時間、耗費燃料,劉家堡目前的經濟支撐不起來。”劉信啟回答道:“目前最緊要的是,儘快給所有的族人有一間像樣的房子,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直幾個人、甚至十幾個人擠在一張大炕上。”

“明白了,我會全力做,儘快做出來你說的這個‘烘乾房’”劉智木回答道。

“你還是沒有明白我之前說的話意思,你要多多將其他人的能力發揮出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你去做。這個烘乾房,你可以讓別人做,你在旁邊指點著、看著別走偏就行。這樣烘乾房做出來了,這批人也培養出來了。”劉信啟說道:“不然以後劉家堡的研究專案越來越多,你很快就會分身乏術的。”

“行,我一會就去找周先生要人,多要一些,再找三叔要一些老工匠。”劉智木回道。

“這就對了。”

“除了這個烘乾房,磚窯也要建,先建幾座,我們目前必須的火燒磚不能一直都在外面買。而且我後面還需要質量好的耐火磚建立能承受更高溫度的火窯,這都需要你逐步摸索著解決。”劉信啟再次囑咐道。

後面燒製玻璃、土水泥、快速鍊鋼等都需要能承受非常高溫度的窯或爐子,而建立這些窯或爐子,就需要質量好的耐火磚。

早早開始摸索,未雨綢繆,不至於之後完全沒有頭緒。

摸索過程中,也會培養出相應的人才,一舉兩得。

“對了,還要對你說一件事,你以後要多去劉家堡的各處工地去多轉轉,不僅自己去,還要帶著手下的工匠輪流去轉,一方面瞭解工地上需要什麼樣的工具,一方面觀察、發現能不能製作出來新的工具,提升做工的效率。”劉信啟又想起一件事:“就像我上次交代你做的快速制磚機,很簡單的結構,卻會十幾倍、幾十倍的提升制磚坯的效率。”

“我以後會將你說的這個要求做成定例,定期組織人去各處工地學習觀察。”劉智木應道。

兩人一直交流到申時末(17點),劉信啟給劉智木詳細的闡述了自己製作弩弓時使用的各種原理,並且給其列舉了幾種其他型別的弩弓,讓劉智木有時間了就嘗試著慢慢改進。

不過關於弩弓,劉信啟還是提示劉智木,不要耗費太多的精力,後面等更高效的鍊鋼方法被劉家堡掌握後,劉信啟會立即上馬火槍的研製,並且直接研製定裝燧發槍,到時候弓弩基本就被淘汰了,只能在特殊的特種作戰時才有可能被用到。

……

“族長、族長……,”院子裡傳來劉信寶的大聲喊叫聲。

劉信啟走出屋門,將其叫到自己跟前。

“蓬萊號他們回來了,三爺讓我來通知你。”劉信寶說道。

“好,我們去看看。”

兩人出門來到碼頭,四艘船並排靠在船位上,已經有勞工上船開始卸石炭。

勞工使用的是揹簍,背滿一揹簍的石炭下船後,卸到馬車上,一車裝滿後,再拉到倉庫那邊的院子裡卸車。

“太慢了。”劉信啟看到後暗自說道。

“很快了,給這些幹活的人都是頂飽了吃,三爺還給他們有獎金,卸兩石給一文,他們都很賣力。”劉信寶聽到劉信啟的嘀咕聲,忙解釋道。

劉信寶不知道後世幾萬噸、幾十萬噸的煤裝卸也就兩三天的事,十萬噸相當於二百萬石。而這四艘船,最大的也就裝了一千五百石,卻要卸差不多一天時間。

不過沒有龍門吊,沒有傳送帶,沒有抓鬥,沒有集裝箱,更沒有集裝箱船,現在想這些都是枉然,說了也白說,劉信啟就沒有對其解釋為什麼自己會覺得慢。

簡易的畜力傳送帶還是可以製作出來的,後面可以先將這個做出來。

想到這裡劉信啟不禁心裡感嘆著:“到處都是可以提升的生產力,卻因為沒有人才,難以快速實現,有後世的見識,現在看著這慢吞吞的節奏,真是煎熬啊。”

相關推薦:一條舔狗的使命拒絕舔狗:從此千古一帝重生病嬌甜妻:Boss,撩妻別上癮重生成病嬌大神的掌心寶重生後,病嬌瀾爺的心頭血野翻了重生後大佬總想獨佔我人類安全保障局逆天萌獸:禁慾冷王非要摸我尾巴都市之神豪崛起危宮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