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章節

第84章 親手開啟大工業時代!【求追訂】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第84章 親手開啟大工業時代!【求追訂】

五萬新軍就得花費這麼多錢。

在場的滿漢重臣都沉默了。

現在大清朝丟掉了廣東這個錢袋子。

財政收入一下子就少了一截。

現在又要投錢建新軍。

這個錢要怎麼來?

乾隆皇帝頭痛的看向了戶部尚書董誥。

“董誥,你來說說看,這錢要怎麼弄出來?”

四百萬兩白銀。

可不是一筆小錢。

董誥是戶部漢尚書。

這大清朝六部尚書都分了滿漢。

戶部的滿尚書是福康安的弟弟福長安,雖然滿洲尚書比漢人尚書地位高,但福長安只是掛個銜,基本不太管事。

所以董誥是現在大清朝事實上的財政部長。

這段時間為了籌集讓阿桂南下建立贛州大營,整頓南方綠營的軍費已經是焦頭爛額了。

這大清朝本來是有兩頭奶牛的。

大奶牛是江南。

小奶牛是兩廣——主要就是廣東。

現在小奶牛沒了, 擠不出奶了。

就只能再薅一下大奶牛了。

其實也沒什麼新的招數。

就是攤牌加上捐納。

前者是把負擔壓給小民。

後者就是逼迫商人出血。

滿清的大商人一般都是廣東的行商、揚州的鹽商、皖南的徽商、江南的湖商這幾個大商幫。

最有錢的是做進出口貿易的廣東十三行。

要是十三行沒有附逆,倒是可以往他們頭上攤派。

幾百萬白銀,十三行還是拿得出來的。

但是如今十三行居然集體附逆,而且還把膽大包天把八旗親貴的暗股都給吞了。

這下子大清朝本來收支平衡的財政一下子就出了個大窟窿。

這個大窟窿還沒填呢。

現在又要掏錢練包衣新軍。

董誥現在也一下子拿不出什麼好辦法出來。

不過現在被皇帝盯著。

董誥也只好硬著頭皮說道:“皇上,現在廣東一丟,每年的海關稅、田稅、商稅就少了快四百萬,再加上十三行每年四百萬的捐納,一下子每年稅入就少了八百萬, 南方諸省接壤廣東的,今年怕是也有一些戰事,如果地方上有亂,怕是又要少不少,明年總收入能有三千萬就算不錯了,這三千萬收入都還未必抵得過明年的開銷,要練新兵.就只能增加田賦,在全國征剿逆捐,另外還可以各地開發礦禁.實在沒辦法的話, 開發滿洲或許也行。”

“礦禁?滿洲?”

乾隆聞言更加頭痛了。

他當然知道。

開礦能賺錢。

滿洲這一大片荒地如果開發起來,也能彌補不少國用。

但是開礦就會聚集礦徒, 容易滋生事端。

而開發滿洲.

那斷然是不可以的。

滿洲是什麼地方?

是八旗的退路。

萬一在關內真的混不下去。

還可以卷著財物出關,。

現在開發滿洲, 那肯定要允許漢人出關。

到時候滿洲到處都是漢人。

萬一事情到了無可挽回的地步。

八旗子弟的退路豈不是沒了?

“海蘭察, 你來說說。”

乾隆的目光看向了一名滿洲老將。

海蘭察可是乾隆朝的悍將。

由索倫騎兵的馬甲開始,憑藉軍功一路升到現在的一等超勇公。

不過現在年齡大了,也不適合派出去領兵作戰。

這次要練新兵, 乾隆索性把這位一等超勇公一起叫來議事。

“開發滿洲萬萬不可。”

老家就在滿洲的海蘭察不假思索的說道。

滿洲開發起來了。

那這滿洲是漢人的地盤還是滿洲人的地盤?

“不過開礦倒是可行,但不能允許民間私採!”

一旁的和珅聞言雙眸一亮:“對對對, 內務府可以成立採礦衙門督辦。”

採礦可是個肥差。

“嗯,此時就交給內務府辦理。”

乾隆皇帝點點頭。

“那開徵剿捐,可行嗎?”

“可行。”和珅想了想,說道。

“董誥,需要開徵多少剿捐?”乾隆又問。

跪在地上的董誥心中一嘆。

廣東一丟。

這八百萬的負擔就得壓到其他省去。

現在要加派剿捐。

那還能有多少餘地?

普通農人早就食不果腹了。

再壓榨怕是要激起民變。

到時候民變、逆明一起來。

這大清朝能不能頂得住可就難說了。

所以這擔子。

只能壓到江南士紳的頭上——江南富庶,多徵點,也不會造成太大的動盪。

“皇上,要補上廣東的窟窿,再加上練包衣新軍的花銷,打個富餘量,每年加派個一千萬就到頭了,要辦新軍的話.臣覺得,只能裁撤部分綠營了。”

乾隆聞言,心裡已經在盤算了。

加派捐納,裁撤綠營,擴八旗練新軍。

這每一項可都有相當隱患。

基本上和飲鴆止渴也差不多了。

大清那邊要廣收包衣,擴軍備戰。

大明這邊也沒閒著,也同樣在積蓄實力。

大嶼山島上的第一座鍊鋼的爐子已經建了起來。

和一般的高爐不同。

這爐子的高度並不高, 形狀低平, 但熔池卻相當的大。

這種爐子就是所謂的平爐。

術業有專攻。

朱道樺在醫學上還有些本事。

但是這鍊鋼的知識就不多了。

他倒是聽說過平爐鍊鋼法。

就是用水煤氣代替焦炭作為燃料,可以將生鐵和鐵礦石熔鍊成優質鋼材。

這種辦法不需要建造太高的高爐,在工程上相對安全、簡單。

而且產量極大。

每爐可產上百噸鋼。

此外。

所用原料既可用生鐵、鐵水,也可用廢鋼、鐵屑、熟鐵和礦石,便於廢鋼鐵的回收,加之煉出的鋼均勻,質量穩定,可生產優質鋼。

所以在平爐鍊鋼法出現之後。

就迅速在各地得到了發展。

南洋鋼鐵總公司的總工程師馬丁正在有條不紊的指揮著工人作業。

搬遷到了大嶼山島上的南洋鋼鐵總公司沒有了任何的限制。

在原料方面。

十三行的幾名行商一起投資的航運公司將安南的媒礦、鐵礦順利的運到了大嶼山島。

從紅河河口到珠江河口這條航線,將會成為一條把安南的煤、鐵,還有大米資源運送出來的運輸大通道。

“陛下,根據您提供的資料,我們在巴澹島的時候就進行了數百次的實驗,這種爐子產鋼的效率極高,而且由於使用水煤氣,產生的廢渣也極少,保證了鋼材質量的穩定。”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來自法國的冶鐵工程師馬丁眼窩深陷,雙目通紅,但臉上卻帶著幾分興奮。

這種鍊鋼法如果量產成功。

將會顛覆整個鋼鐵產業。

南洋鋼鐵總公司的產量,將會碾壓所有的歐洲國家,成為世界第一,把第二名遠遠甩在後面。

朱道樺當然清楚鋼鐵於工業的意義。

鋼鐵產量可是一國工業能力的最重要指標。

如果朱道樺投資的南洋鋼鐵總公司能夠把平爐鍊鋼法提前一百年搞出來。

依託安南紅河三角洲豐沛的煤鐵資源。

自己治下的廣東。

將會一躍成為世界鋼鐵中心!

“不過在這之前都是實驗用的小爐,這次是第一次建造量產信的大爐,如果資料沒有算錯的話,這樣一個爐子,一次可以出鋼二十萬斤,月產鋼至少兩百萬斤兩。”

兩百萬斤鋼。

差不多就是一千噸了。

一個爐子一個月產一千噸鋼。

年產萬噸。

那有十個這樣的爐子。

年產鋼量就是十萬噸。

而如果自己記得沒錯的話。

英國的鋼產量到了1850年的時候,是幾十萬噸這個量級。

如果平爐練鋼法順利量產投產。,

繼續擴大生產。

光是在大嶼山島這個鋼鐵廠,達到年產百萬噸鋼的生產量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有了大量的廉價鋼。

結合蒸汽機。

那接下來的鐵甲戰艦、鐵路等劃時代的發明,才會有意義。

“出鋼水了!”

隨著工人們的呼喊聲。

平爐底部的融池的出口已經能看到熔融的鋼水。

“成功了!”

馬丁長舒一口氣。

“馬丁,你現在算是歷史留名了。”

朱道樺微笑道。

馬丁急忙躬身行禮:“這都是陛下提供的靈感,你才是真正的天才。”

朱道樺拍了拍馬丁的肩膀。

“辛苦了,就憑藉這功勞,你就足以得到一個有足夠分量的爵位。”

馬丁心頭火熱。

爵位。

貴族啊!

自己一個法國平民。

怎麼就到了中國。

成為一個中國的貴族呢?

“走吧,去瓦特那裡看看。”

朱道樺看了一號平爐順利出鋼後。

就去了同樣是位於大嶼山島的另外個一個重要工廠。

瓦特機械廠。

當朱道樺帶著隨扈抵達瓦特機械廠的時候。

就已經看到了一臺正在轟隆隆運轉的蒸汽機。

見到朱道樺前來。

瓦特急忙迎了上來。

朱道樺擺擺手,三步並做兩步來到了正在運轉的機器面前。

這一臺蒸汽機已經接近他映像中的那種爭氣機車了。

“這這機器沒有人力,怎麼就自己轉起來了?”

“蒸汽機,蒸汽機,難道是以蒸汽為動力?”

和朱道樺一起來的還有伍敦元、盧繼光幾名十三行的行商。

他們現在也盯著正在轟隆隆運轉的機器,嘖嘖稱奇。

“二位,以這蒸汽機為動力的鐵車輛,你們還覺得不現實嗎?”

朱道樺指著蒸汽機笑了起來。

火車。

輪船。

還有以蒸汽機為動力的機床等。

有了穩定的動力來源。

還有廉價的鋼鐵。

大工業的時代。

已經被開啟了。

相關推薦:逍遙小縣令超級神兵系統一鍵升級停球一億次長生從娶妻開始百鍊成魔私人嬌妻蘇醫生第一宮女醉酒後,誤把校花女神扛回家我的腦洞成真了蜜餞小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