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乾隆:大清?朕的大清呢?->章節

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

熱門推薦: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

乾隆來回踱了幾步。

終於下定了決心。

“移駐南昌!誘使逆明攻贛州!”

乾隆重新看向諸臣。

“福康安,你領兩萬包衣軍、三千健銳營、三千蒙古騎兵、一千索倫騎兵南下贛州,歸阿桂節制!”

“臣領命!”

“全軍拔營,走水路入南昌!”

乾隆抬起頭,目光灼灼。

“朕要和朱道樺來個王對王!朕壓下去了,就看朱道樺敢不敢來了!”

就在乾隆盤算著要以王對王的架勢來誘使明軍攻擊贛州城的時候。

此時朱道樺已經從湖南返回了廣州。

這次湖南攻略非常成功。

湖南各地紛紛歸附,而且透過補充湖南士子。

朱道樺的大明朝廷也稀釋了不少的“廣東味”。

如今湖南、廣西安靖。

福建的泉州府、漳州府、臺灣府也已經基本掌控。

東路軍沿著福建沿海,正在攻略福州。

由於清廷留在福建的兵力很少。

福建一省全部納入掌控,在過了年之後。

明年一月份就差不多了。

現在已經是公元1792年,農曆十二月下旬了。

而就在過年之前。

大明朝廷在廣州府舉辦了一場大規模的科舉。

參考士人一共九百餘人。

取了四百六十三人。

幾乎就是二取一了。

之所以會有這麼高的錄取率。

實在是因為在廣東的大明朝廷太缺人了。

一下子就吃進去兩個半省。

雖然從當地豪族之中認命了一些官員。

但是大明朝廷也不可能讓當地豪族徹底掌控地方。

這豈不是就尾大不掉了?

所以適當的派遣官還是要的。

而另外一方面則是這九百多人之中有部分是從南方諸省南下廣東的年輕人。

按照朱道樺的指示。

這些充滿著勇氣的年輕人,是要全部錄用的。

所以這才讓這一次科舉的錄取率高到這個程度。

科舉的錄取成績按照三甲、二甲、一甲分檔。

三甲的基本上是年齡過了三十,同時也沒有什麼特別突出的才能,在稍微培訓之後就就會外放到各地為官。

這部分有兩百二十一人。

二甲則是年紀輕一些,可以在行政速成班培養個半年,再放到地方為官的。

而一甲,則會全部被收進政務大學堂進修,系統的進行學習培訓,要滿三年之後才會被外放為官。

除此之外。

朱道樺的道樺大學也已經開始開張了。

這方面有部分不適合為官的學者型別的人才,會先收到道樺大學裡面去。

大明朝在取得廣東之後,已經初步建立起教育體系。

雖然說做不到全民免費義務教育。

不過這個教育覆蓋範圍還是很廣的。

現在道樺大學開辦了醫學系、格物系(也就是自然科學)、理學院(不是物理,是儒家的學說和來自西方的哲學思想)、機械系、數學系。

算是這個世界上少有的近代化的大學了。

就是招生比較困難。

哪怕是在廣東這樣工商業氛圍濃厚的地方。

讀書人的第一目標還是做官。

這種觀念上根深蒂固短時間內是很難改變的。

“王上,這是目前分數的前三十名,您看看.”

常英瑚抱著一沓名冊進來,將本次科舉的前傻三十名的名單給了朱道樺。

這就是一甲的全部人選了。

接下來朱道樺要在這前三十名之中選出前三名。

也就是狀元、榜眼、探花。

合稱三鼎甲。

朱道樺看了看。

按照分數上來說。

是一名來自福建的士子林鶴位列第一。

“這個林鶴是什麼來頭?”

常英瑚看了看,說道:“應該是從福州來的士子,暫時不知道他的底細。”

朱道樺點點頭。

雖然錦衣衛也會對前來參加本次科舉的士子進行調查,但是錦衣衛又不是萬能的。

不可能每個人的資料都能得到。

朱道樺想了想,把第一名林鶴的名字落到第三,讓這考了分數第一名的福建林鶴做了新大明第一次全國性的科舉的探花郎。

狀元、榜眼、探花,這三鼎甲的排位當然非常重要,尤其是這是新大明第一次正式的全國性的科舉。

其政治上的意味太重要了。

朱道樺把目光放在排名第二十三的一個名字。

潘有科!

十三行同孚行行主潘紹光的弟弟。

潘紹光還是南洋航運公司的大股東之一,也是韶九鐵路的重要投資人。

廣東當地的豪富。

在家世上。

潘有科是新興的工商階層的代表人物。

朱道樺把他定為狀元,就是要表明自己堅定的扶持工商業的決心。

同時也是在政治上抬高工商業者的政治地位的舉動。

如果不是擔心步子太大了扯到蛋。

朱道樺甚至在醞釀類似於議會一樣的機構了——他的腦海中已經有了構想,等取得長江以南,他就會設定這樣一個機構,從制度上對工商業的發展進行保障。

另外。

潘有科還是廣東人。

新大明是在廣東人的擁護下立足的。

朱道樺雖然要稀釋廣東了在朝廷的影響力,但是卻不會用手段去打壓,只是引進別的省份的官員,降低廣東官員的比例而已。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這也是所謂的帝王手段了——朱道樺到了這個地步,也算是無師自通了。

狀元給了廣東人。

那這榜眼就要給目前大明第二大省的湖南人了。

朱道樺早就有人選了。

嚴如熤。

湖南人,羅典的高徒。

和彭浚、歐陽厚均比起來。

嚴如熤出身貧苦,是沒有什麼家族勢力作為支撐的,在嶽麓書院期間研讀研究輿圖、兵法、星卜之書,尤留心兵事,頗有“經世之才”的名氣。

把榜眼給了嚴如熤,也是處於平衡的考慮。

為了儘快安靖湖南,所以許多湖南高門子弟都在湖南當地做官。

為了平衡這些高門勢力。

提拔更多的平民子弟為官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而第三名的探花郎。

朱道樺在想了想之後。

還是給了成績位列第一的林鶴。

這個林鶴才十七歲。

就能在這麼多士子之中考到第一名。

一方面說明他聰明,是可造之材,另外一方面也說明他對於朱明王的諸多講話、政策都很瞭解,認同。

所以讓他這個福建人做這個探花郎。

也合適。

這樣一來。

新大明第一次的全國性科舉。

狀元、榜眼、探花就分別來自大明朝的前三省廣東、湖南、福建。

算是公平公正公開,各方面的心情都照顧到了

朱老板放下筆。

“放榜吧!”

常英瑚小心翼翼的把朱道樺圈過的名冊接了過來。

“是,王上!”

常英瑚退出。

按照流程。

放榜七日。

名單還會在【日月報】、【大公報】這兩家算得上是新大明的官方報紙上連續刊登七天。

正式昭告天下。

能辦科舉的。

已經不只是大清朝了。

大明朝的官鋪子也開張了。

而且大明朝要養的官員更多。

想要得官的讀書人還不快快投奔。

就在常英瑚離開之後,軍師陶必銓匆匆而來。

“王上,剛剛得到的訊息,乾隆動了!”

“哦?”

朱道樺一愣。

“他三天之前公開下令,江寧大營轉移到贛州,乾隆到江西了!”

“大張旗鼓的來江西,乾隆哪裡來的膽子?居然想要來個王對王!”

朱道樺冷笑一聲。

“東路軍的情況怎麼樣了?”

“除了建寧府和邵武府之外,其他各府都已順利拿下,現在還愚忠清韃的福建士紳官屬,除了逃到浙江的之外,大部分都在加建寧府。”

“福建的行動暫緩,招波拿巴總顧問回朝!”

朱道樺說道。

“既然乾隆要來個王見王,那孤王可不能示弱!”

“過年之後,孤王就領兵北上,先打破贛州城,再兵困南昌,孤王倒要看看,乾隆究竟有沒有膽子留在南昌府,把他手頭上的本錢都賭下去!”

朱道樺冷笑道。

乾隆的舉動他其實並不意外。

隨著大明對湖南、福建兩省的攻略。

元帥府參謀部也開始推演清廷可能的舉動。

其中大部分的參謀們都認為。

清廷絕不可能老老實實坐以待斃。

龜縮在江西贛州、南昌兩地,等著被大明整合了湖南、福建之後把他們圍困在江西。

所以如果乾隆還想要在南方有所作為的話。

他更有可能的的動作就是儘快尋求和明軍的大規模交戰。

而且時間越早越好。

這樣的話。

清軍的動作也就能夠預料了。

乾隆領兵到南昌自然也在參謀部的預料結果之內。

除此之外。

乾隆膽大包天直接到贛州府的可能性,參謀部也同樣考慮過了。

並且針對於乾隆的這些就舉動。

參謀們也給出了一條條針對性的方案。

比如說。

如果乾隆敢進江西。

那大軍就要咬住乾隆的大軍,最好的結果當然就是

把乾隆的性命留在江西。

打死一個大清朝的皇帝。

這對清廷的軍心士氣的打擊無疑是巨大的。

而且也可以透過此事昭告天下。

清韃的皇帝都被打死了。

明清之爭,誰強誰弱。

一目瞭然!

天下俊傑們,自然會識時務的。

“讓羅芳伯、顧松、趙四、張洪前來議事!”

朱道樺略一思索,便立刻讓陶必銓下去安排了。

乾隆到江西了。

雖然還只是到南昌,隨時可能北走。

但是他既然來了.

那就有留下他的可能性。

打死乾隆這個誘惑,讓朱道樺也有些心動了。

相關推薦:逍遙小縣令超級神兵系統一鍵升級停球一億次長生從娶妻開始百鍊成魔私人嬌妻蘇醫生第一宮女醉酒後,誤把校花女神扛回家我的腦洞成真了蜜餞小宮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