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潛龍出海->章節

青幫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青幫(正式稱清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幫會,雍正四年間翁巖、錢堅及潘清三人所創。徒眾昔皆以運糟為業,故稱糧船幫。大江南北,入幫者頗眾。青幫是清初以來流行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秘密結社之一。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時值清雍正年間,因清朝立國之初履履征戰,再加上阿哥們之間的皇位爭奪戰爭,待傳位雍正皇朝時國庫便已空虛,南北貧富差距立現,歷代史中,凡民飢則國必亂,雍正皇帝深明此理,將問題綜整入理並召來眾國策大臣相商對應之道,從吏治大加整頓清查虧空,將以往鑄銀所餘耗損由地方運用之稅賦,全部歸公管理,史稱火耗歸公,再繼而取消人頭稅而改行攤丁入地,擴大墾田面積,首重農務,為養清廉官吏之風,創設軍機處,並革除滿清旗主制度,將西南區少數民族的土司削除,改土歸流。

雍正是個以農務為先的皇帝,在史上記載,他同時也是個嚴苛至極的皇帝,大興農務以降,自必然得大設天下糧倉,暢通糧運之道,綜觀中華大地,南米北麥,雍正厲行改革前的運輸管道,以走旱路為主,中華大地物大地博,旱路行走著實不易且風險居多,於是在雍正年間,大出皇榜由欽差田文鏡招民興辦水路糧運。

當時,杭州有三位異姓昆仲好友揭皇榜願受此任,並結為異姓兄弟。這三位依年歲長幼而分,長者姓翁單名巖,字福明,道號德慧,江蘇常熟人,原籍山東東昌府聊城縣鼓樓街,秀才出身,後棄文習武,在河南少林寺習藝,雍正二年加入天地會;次者姓錢單名堅,字福齋,道號德正,原籍山東東昌府聊城縣,遷居河南,經商,雍正二年隨翁祖加入天地會;最年幼者姓潘單名清,字宣亭,道號德林,浙江杭州武林門外啞叭橋人(有的野史將三人寫為翁麟、錢保、潘安)。此三位清幫的祖師爺,均因受教於羅祖教下,此外,長房翁祖出自少林,且羅祖教下本源自禪門,為追本溯源,因此清幫同時也供奉禪門達摩祖師至六祖惠能,傳道亦傳禪以宗教立幫。三位清門祖師於雍正四年揭下皇榜,創立糧運之道,水路運糧主要是以通州至杭州這段航程,建設了七十二個半碼頭,設立一百二十八幫半,而其中所謂的半碼頭,指的是專做南北雜貨小買賣用的碼頭。十七世紀時,訓民必先教民,古時候的通識教育並不普及,宗教的力量及勸人為善的理念,對於約束幫眾行為,則是最好規律法條,而這半幫指的即是承傳祖訓,修行修身傳教傳道的香火船,此為蘭山半幫,幫主為潘房三十六弟子中的頂山門(眾弟子中排行中間者)弟子姚玉字清,杭州人士,道號文銓,後代稱為姚祖。

清幫雖為翁、錢、潘三位祖師所創,然草創之初,翁、錢二位祖師爺先後仙逝,潘祖獨撐大志,與門下弟子共同訂定家規法則,勸戒幫眾修德論道,將一幫市井船伕,治理的有條有序滿幫是良才,強調師帶徒的體制,幫中大小以字輩論之,嚴然是個大家族,並設立家廟,凡入幫者,不論何姓,一旦入幫,均為潘家子孫,因此不僅僅是入幫會,而是入家族,且不論何字班輩,一師皆為師,一徒皆為徒,受四方長輩恩下,也使得清幫有別於其他幫派會社,師徒兄弟間感情特別親切。

乾隆三十一年,潘祖於運糧時在鳳林閘下仙逝,由潘祖開山門弟子王降字相陽,浙江杭州西門外人,及關山門弟子蕭玉德,字明新,蘇州府昌門外人,扶柩回杭州武林門外,是為王祖及簫祖,因此後,清幫對於各師父領下的開山門、關山門弟子均特別敬重。此外,潘祖仙逝之時,有第五代文字輩弟子王培玉,字藍田,道號文功,直隸通州壩人,當時僅進過小香,清幫稱為一腳門內一腳門外,由眾師兄幫他上大香開法後(清門規矩,師父若過舫(往生),其門下弟子若未上大香或開法者,可由頂山門弟子主香代師執行,唯不可代師再收徒),其守墓終日,純誠哀慟不已,飲食不思,數日後隨潘祖仙逝,清幫為念其護主忠誠,又因其為糟船舵工,在職上他系全船安危於一身,故封其為護法小爺,於香堂門傍供奉,永做記念。清門中為記念這些祖師,則稱為三老四少,三老分為前後三老,前三老指的是金、羅、陸祖,後三老為翁、錢、潘祖。四少即為:朱、劉、黃、石,四個講道庵室所出學生,分別為翁祖講道的朱寺庵、錢祖劉寺庵、潘祖黃寺庵、護法小爺石寺庵。四庵代表為:翁祖弟子黃泉,錢祖弟子石士寶,潘祖弟子蕭玉德,最特別的則為石寺庵,誠上所述,護法小爺開法不久便已仙逝,哪來的弟子?所以石寺庵弟子其實指的是領幫行運,護祐全幫的總領幫主,或是護祐清幫有功之人,意為培養忠義護主之風,在潘祖之後,為文字班宿慶祥領幫,故石室庵弟子以宿慶祥作為代表。

繼潘祖之後,眾推宿慶祥領幫行運,幫隔數代後,乃至清鹹豐四年,太平天國之亂,皇糧遭毀,無法承運糧務,至此後,清幫主要經濟命脈斷絕,後至清光緒十二年,一百二十八幫半,僅餘六大幫頭,而最後這六幫,接續傳承家運,至光緒二十七年民運改為官運,不再行運江河,昔日千船万旗大江飄的景象,從此之後正式走出歷史,指為糧船不開,雀杆不點頭,因此後期的清幫弟子,均在陸上行走四方,又稱為旱碼頭入會。

有人認為,清幫是洪門的一支派,其實不然,但確有傳說翁、錢二位祖師均乃洪門/天地會會員,且創幫之始,很多成員出身洪門也甚有可能。

雖然清幫與洪門有相當之淵源,但由於實行禪宗制度,所以與洪門中互稱兄弟不同,青幫組織是拜師入幫,會眾以師徒相稱,崇尚“師徒如父子”。清幫組織比洪門更嚴密,規矩更複雜,於是也更加秘密。因此有言道:“清幫一條線,洪門一大片”。

傾向於行會性質的清幫並未如洪門般強調反清復明,但多少也認同這一思想,提倡“替天行道”。由於清幫並未積極從事反清活動,所以洪門一度將其當作叛徒,嚴禁洪門會員轉投清幫,稱“由清轉洪,披紅掛綵;由洪轉清,剝皮抽筋。”。但為了避免衝突,兩派仍多稱“清洪一家”,所謂“紅花綠葉白蓮藕(指洪門、清幫、白蓮教),三教原來是一家”。(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古墓玄蹤修仙從古墓開始星際之嫁給司令大人飛司令大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