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強漢->章節

第八卷:《氣壯河山》第二百九十一章:片刻之間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有點孤單的背影,在武將和文官們都忙於自己的事情的時候,他卻成了最無所事事的人,事實上每件事情都有了它自己的計劃後,事情只要沒有脫離原先計劃好的軌道,往往最高的決策者卻是成了最清閒的那個人。

林斌腹背看著西面的夕陽,他已經不是第一次站在高處看西方緩緩落下的太陽,每一次看日落夕陽都會有不同的感覺,而現在他的感覺是……寂寞。所謂高處不勝寒,他現在站得並不是很高但已經漸漸從人事接觸上感觸到什麼叫作寂寞,那是一種別人不敢造次,人人恭敬沒人敢和你開玩笑,誰都無法交流那般的蒼白感。或許應該換個說法:明明擁有了許多卻又好像什麼都沒有擁有的空虛。

他的視線從遠方收回來,自語“該接觸上了吧?”,爾後負在背後的雙手轉到前面來,右手上拿著一卷竹簡,‘嘩啦’的竹片聲一抖,竹簡之上的刻字清晰可以。

“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從,銳卒勿攻,餌兵勿食,歸師勿遏,圍師遺闕,窮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有看……沒全懂。

“文言文果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事實上林斌已經來到這個世界兩年半了,轉眼三年馬上就要過去,人常說“耳濡目染”見的多了、聽得多了也就會慢慢習慣,可林斌文言文沒少聽也沒少見,他就懷疑自己為什麼就一直沒學會呢?

看吧,一串串‘它認識我,我不認識它’,一個字一個字看去明白串起來就不明白的篇章,它們一字字地烙進眼瞳,可惜大腦就是無法吸收進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知道戰況怎麼樣了……”

他手上拿的是什麼?竹簡粘上去的策目用簡體字寫著《三十六計》的字樣。

三十六計?目前有三十六計嗎?毫無疑問,漢朝絕對絕對沒有三十六計這本書!

《三十六計》是在民國32年(1943年)叔和(身份不詳)在成都祠堂街一個舊書攤上無意中發現的,他見到後當即購下,這個土紙印本是1941年由成都瑞琴樓發行、興華印刷廠翻印的,為小32開,封面書:“三十六計”,旁註小字:“秘本兵法”,但未見作者或編者姓名。篇首有一簡短說明,說原書是手抄本,於民國30年(1941年)在陝西州(今彬縣)發現,抄本“前部都系養生之談,而末尾數十篇,附抄三十六計,然後知其果為兵法也。”

現在一般人認為的《孫子兵法》就是《三十六計》,那是歷史的誤會或者附會。《三十六計》的產生年代遠遠晚於《孫子兵法》。其實,《孫子兵法》是一部系統地闡述用兵之道和用兵之法的系統兵家理論著作,流傳到現在的通行版本是十三篇。《孫子兵法》不僅僅是講“兵法”,更重要的是講“兵道”,即用兵之道,例如,兵道與天道、外交與戰爭、將帥與士兵、進攻與退守、用兵與用計等等,是一個十分嚴密的體系。例如孫子認為:打仗是出於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有漢以來較為廣為流傳的兵書是孫子兵法,而《孫子兵法》並不是由戰國時期的孫武子獨立完成,其實現代我們所看到的《孫子兵法》應該是從原版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兩種內容融合而成,所以正確來說《孫子兵法》是由孫武與孫臏共同撰寫的,應該是先由孫武開始,最後由孫臏整理完成的。

當然,漢朝被武將們廣泛運用的還有先秦時期的《尉繚子》,其中墨家也有自己的用兵之法,只不過墨家的用兵之法大多是被運用到非軍事目的的小隊作戰戰術上面。

“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於主,國之寶。”

林斌有一個還比較模糊的構想,他想招集一批人對華夏歷史上出現的兵書重新編撰一下,註解上比較容易看懂的白話文,以後如果實現教育普及化也不用再教難以解釋的文言文了,提前讓文化走向大眾而不再是少部分人才能擁有的特權。

有些事情不得不未雨綢繆,教育方面當然要想,但是那對於戰事多發的年代還說還有些遙遠。

林斌最近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他真的有點沒明白現下是到底哪個國家最為強大。

說匈奴強大吧?匈奴內部四分五裂,匈奴大單于幾乎快沒有單於庭之外的掌控權力,整個匈奴都被貴族們瓜分了只保留表面上的強大。

如果林斌沒有記錯的話……撐犁孤塗登上匈奴大單于之前匈奴和大月氏剛剛打了幾十年的戰爭,雖然最終將大月氏人趕出草原但是匈奴的人口在戰爭中不斷損失,撐犁孤塗(軍臣單于)這一代可以算得上是匈奴最虛弱的時候了。再有匈奴貴族的分權等等,要不是後面取而代之的伊稚斜大力削減匈奴貴族的權力,經過血腥征討重新將匈奴的實力整合到一塊,匈奴會不會提前崩潰還是兩說。

漢國強大嗎?毫無疑問,林斌相信漢國是強大的,但也僅僅是相信罷了,如今的漢國還只是掌握中原的政權,她還沒有將勢力範圍發展到中原以外的地方。比如秦朝時期的塞外區域性,例如隴西一些靠近草原的地方還有河套;桂林西南方向的整片南方土地;會稽以南的整個南方。

以上那些土地都還不是屬於漢國的領土,目前都還是屬於其他民族的生存空間。

那自己呢?新興的漢部強大嗎?這點不止一次被林斌思考過,可惜每一次都沒能得到答案。

他眼睛瞄向竹簡,這部竹簡是他閒暇時依靠記憶力自己寫上去的。

現代軍人多多少少會學一點古代兵法,那是軍官在上政治課的時候偶爾會學到的東西,他正在努力回憶,參照現有的《孫武手札》和《孫臏兵法》新增註解,然後再按照自己所記得篇章重新書寫。當然,新寫上去的就不再是文言文了。

“勝戰計……,強大時,戰必勝,但是殺敵三千自損五百,所以這一類計是為了減少損失。”

林斌自我感覺良好地笑了笑,反覆編修和註解已經成了他消磨時間的最好消遣。

“敵戰計:與敵匹敵,勢均力敵,設法突破僵局之計。”

攻戰計——

主動進攻時用的計謀。

混戰計——

局勢混亂時用的計謀。

並戰計——

利用形勢,因勢利導,加速勝利的計,這類計都是根據戰局變化,隨時靈活採用。

敗戰計——

敵強我弱,敗中取勝之計。

林斌想到這裡不自覺地聯想到鄭元與許多法家信徒正在編策的《新漢律-十三卷二十六篇》,那部將被用於以後統治基礎的律法,他一直都堅信一個民族如果想要穩定長久下去必然需要有一個法律基礎,而良好完善的法律首先就能保持內部相對的穩定,所以立法對於一個民族來說真的太重要了。

歷史上許多民族因為立法而強大,也有許多民族因為立法而沉淪,華夏歷史上商鞅變法當然也是立法的一種,希臘的民主式立法當然也是其中一種,適合她們的律法讓國家走向了強大,如此足以證明律法的重要性。

吃東西不能太快因為那樣會噎著。辦事有時候也不能過快,所謂欲速則不達,林斌從來都沒有想過在自己有生之年能夠做好每一件想做的事情,他正在努力創造條件,而後人是否會按照規劃好的道路繼續往前走……這誰能知道呢?

話說思緒是一種虛無縹緲的東西,人們在想一件事情的時候總會想起更多的事情,隨著情緒的變化所思考的也就不同。

林斌剛剛還在想立法一下子思緒又轉到戰事的發展去了。他想豹軍應該在烏穆草原與匈奴軍隊有了初步的接觸和碰撞,他相信甲賀能夠領導豹軍與來犯的匈奴軍隊對抗,把入侵的來敵擋在烏穆草原外圍。

“第二批神策軍應該也快到烏穆草原了吧?”自問往往是自答:“應該是到了。他們一到霜也差不多做好長途奔襲的準備,一切就等待西域那邊傳來訊息,只要撐犁孤塗一率領匈奴主力離開狼居胥山……那也就是霜出動的時候了!”

林斌再看一眼夕陽如血的西方,他轉身邁向昏暗所在……

.(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本书作者其他书: 我在春秋做貴族 春秋大領主 大明永樂 在超神學院的那些年 超神學院的宇宙 席捲天下 萬字旗下的第三帝國
相關推薦:重生之都市仙王勒胡馬重生之大時代重生之大時代席捲天下竊法祖師紫玉天書精靈世界的怪奇訓練家精靈世界的底層訓練家我契約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