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女師爺->章節

73、第73章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73

大理寺掌刑獄案件審理, 與刑部、都察院, 並稱三法司。

按理說鳳笙應該送去刑部,但因為案件特殊, 畢竟方鳳甫並不算真正觸犯了朝廷律法, 所以暫時關在大理寺裡。

也沒讓她進大牢,只是單獨擇了一間屋子關著, 等待上面命令。

鳳笙在這裡的小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吃得飽穿得暖, 每天還有人送飯,看得出是單獨開的小灶。就這麼住了兩日,一直沒人來問她話,反倒不請自來了好幾個人。

來了也不表明身份,只是與她談天說地,論一論時政, 又或是下下棋。若不是鳳笙對自己還算有自知之明, 恐怕要以為自己天生人緣好,被人關了還能這麼‘招蜂引蝶’。

等再過兩日,這些人就露出真面目了,談論的問題上升到家國天下之類的大局面的問題。對此,鳳笙是一概是左耳進右耳出,表面一副深受教誨,實際上心中怎麼想,大概只有她自己清楚。

其實鳳笙清楚為何會是這樣,這說明了上面暫時還不想殺他, 只想儲存所有人的面子,讓彼此之間都能下臺。如果她能坦然接受,並能做到真正的識趣,說不定她不光不用死,還能繼續當自己的小官,肯定不能回揚州了,大概會是在某個鳥不拉屎的偏遠地方,但至少性命無憂。

這一切她都清楚,很清楚。

如是這般過去了幾日,‘點化’她的人終於不來了。

一個陽光明媚的上午,大理寺三司會審,鳳笙被請到堂上。

也算是陣勢浩大,不光大理寺,都察院和刑部都到了人,此番又稱三司會審。逢大案要案,由三司聚集共同審理。

不過這只是小三司,因為鳳笙聽稱呼,三司今日到場的人都不是主官。如果上升到三司主官到場,諸如大理寺卿、刑部尚書與都察院左都御史共同會審,那就是最高級別的三司會審,是時舉朝上下的目光都將聚集此處。

但是現在也不差了,和鳳笙預想的差不多,而且上面坐著一個老熟人,這幾日和鳳笙喝了兩次茶的大理寺少卿趙安賢。

鳳笙也是此時才知此人是大理寺少卿。

與普通的過堂審訊差不多,先是核實鳳笙的身份籍貫之類的內容,這次開堂過審的名頭是急於求成、嚴重瀆職。大概的意思就是說,鳳笙這次在兩淮奉命查處貪腐案時,手段過於激進,因為造成了不少冤案。

對於造成了什麼樣的冤案,手段如何激進,堂上並未明示清楚,只說現在有人翻案喊冤了,所以朝廷得徹查,也因此才會把方鳳甫押解進京審問。而且三位主官的態度都極為和藹,一副鳳笙不過是少年冒進、情有可原、功大於過的樣子。

魏王說的並沒有錯,哪怕全天下人都覺得太子錯,但只要建平帝還想保他,就不算是錯。更何況堂堂一國的太子,不過就是安排了幾個人在地方上為自己斂金,能算得上什麼錯呢,天下都是人家的。

只要太子不造反謀逆,在建平帝心中就不算錯。

相反,大題小做,一直咬著不丟想深挖,疑似背後還站著什麼人的方鳳甫,在建平帝的心中才算是錯了。鳳笙好不容易在聖心中積累的好感,早就煙消雲散,只剩了不識趣幾個字的評價。

所以說今天這就是一場戲,演給全天下人看的戲,戲的主角是方鳳甫,看客是天下人,排戲的人是建平帝。如今這麼多人大張旗鼓的到這裡,就是負責把這場戲演好了,為此,之前還有人找著機會和鳳笙私下對臺詞。

基於這種情況,整個審訊的過程就像是玩笑,主角只用在下面站著不動就可以了,上面的幾位主官,以及陪審的吏員書辦,已經把戲唱完了。

現在只等鳳笙簽字畫押,這案子就算定了,皆大歡喜。

“方大人,還不快請。”一個吏目捧著托盤來到鳳笙面前,做了個請的手勢,托盤裡放著一張紙,上面大致列明了案子的來龍去脈。

鳳笙看著那張紙笑了笑,抬起頭來:“下官不服。”

四字道出,讓人幾乎以為是幻聽。

堂上的三位主官都愣住了,旋即是臉色難看。這姓方的,如此點撥他,他竟還是如此不識趣,想怎麼樣?難道把天捅破不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方大人還有何不服的?地方斷案需送刑部審判,刑部審判後,又送大理寺複核。根據我二司查證,此案確實存在冤情,且不說苦主受過刑,符合無法承受酷刑才會屈打成招的說辭,在你被押解進京的路上,已命人查抄了對方的家宅,並未查出與案件相符的財物,人證物證俱都不存在,如何審判對方?”

“大人說的苦主可是鹽運司同知魏統新魏大人?”

自然是他了,若不是此人牽扯太深,這麼多年來手裡可能也捏著不少東西,恐怕他也將是斷腕的其中一個。只要牽扯不出魏統新,魏統新背後的人自然安穩無恙,至於其他小魚小蝦,根本不足掛齒。

“正是,”刑部的這位老大人極為痛心疾首,道,“方大人急於求成的心,我們都懂,畢竟第一次身負皇恩,為陛下辦事,難免矯枉過正,手段太激進,那魏大人據說被用刑用的很慘,如今神志失常,恐怕難以恢復。”

這事確實是鳳笙幹的,她急於結案,也是急於在魏統新口裡問到一些東西,所以對其用了刑。當然,這刑也不光是為了問東西,也是用給人看的。

沒有用刑,如何符合屈打成招的說法,她其實一直很體貼,卻還是被人認為是惡人。

“如果說是魏統新魏大人,那他絕不無辜,那日匆忙,下官只來得及對此案結案,就被突然上門的錦衣衛押解上了京。其實在查案的過程中,還有一件陳年案子與魏大人有些關係,那就是前鹽運使周廣瑞貪墨稅銀案。”

鳳笙面帶微笑,態度淡定,堂上坐的數名官員卻是一下子瞳孔緊縮,望了過來。

當年周廣瑞貪墨稅銀案震動朝野,卻以周廣瑞病死在上京途中為告終,當初很多人都意識到事情其中有蹊蹺,但事情發展太快,很多人鞭長莫及,根本來不及獲知其中具體端倪,就因兩名涉事人員俱都身亡,案子草草結束了。

難道說,其中還另有端倪,而證據握在這方鳳笙手中?

一時間,整個大堂中鴉雀無聲,竟是無人知曉該說些什麼。

“大理寺掌審讞平反刑獄之政令,要做到推情定法、刑必當罪,使獄以無冤,此乃當年太/祖定製所說之言。今日三司匯聚一堂,諸位大人俱是朝廷肱股之臣,忠君報國,大公無私,藉此機會,下官有狀要告,有冤案要翻。”

趙安賢作為大理寺少卿,又是鳳笙所言‘掌審讞平反刑獄’的大理寺官員,此番該是他說話。他定了定心神,道:“你說。”

“下官一告當今太子貪贓枉法,勾結朝廷命官為其斂財,賣官鬻爵,謀害人命;二告戶部尚書宋憲受其指使,甘為其牛馬,為了遮掩事實,不惜構陷朝廷命官;三告鹽運司同知魏統新,夥同宋憲及江蘇巡撫陳克吉等人,栽贓陷害前鹽運使周廣瑞,並迫害其身邊熟知內情之人。此乃訴狀,及魏統新認罪口供,及下官查證歷年來鹽運司賬務的部分證據。”

鳳笙從懷中掏出一個牛皮紙袋,這些證據她一直貼身而藏,因吃定了她只能束手就擒,也是想走和諧路線,所以一路上童百戶對她以禮相待,來到大理寺後,也無人對她動粗甚至收身。

她之前所布的局,甚至對魏統新用酷刑,自曝其短,俱都是為了這一切,也是為了此時此刻。

大抵是等待已久,到了此時,鳳笙反而十分平靜。與之相反,堂中傳來數聲雜響,有吃驚踢掉臀下凳子的,有失手摔了茶盞的,還有驚詫的倒抽氣。

趙安賢現在已經沒辦法保持鎮定了,直到旁邊有人叫了他一聲,他才回過神來。

“方大人,你可知道你在說什麼?”

“下官知道。”

“這是訴狀和證據?”趙安賢又問。

“正是。這只是部分,還有一部分被下官藏在他處,如果大理寺需要佐證,下官可告知所藏之地。”

“那你可知大周朝翻案的必要流程?如今周廣瑞已死,若是本官沒弄錯,你姓方,並不是周家人。大周朝律法有制,訴冤翻案必須其本人,抑或是其直系親屬作為苦主。而你——”

“下官正是苦主。”

“你是苦主?”趙安賢道,口氣中有幾分不信,也有幾分如釋重負,似乎因鳳笙不是苦主,而松了一口氣。

事實上不怪他會這樣,當年此案不了了之,周家人乃至周家的親友們從未出面過,更無人在朝中替周廣瑞說話,既然當年都沒有,事隔數年,自然更是沒有了。即使有,只要此時此刻現場無法受理案件,他就可以脫身而出,事後等踏出這道門,他立即告病在家,以後再也不會出現在這方鳳甫的面前。

因為就趙安賢發現,這方鳳甫就是個瘋子!他竟然告太子?!

“你即不姓周,又何來是苦主?好了,方大人……”

“我姓方,乃前鹽運使周廣瑞師爺方彥的直系子孫。我爹心知此事危險,將我送走時,曾留下一封信,信中說他會和周大人一同上書揭露兩淮鹽運弊政,及鹽運司被侵吞的預提鹽引息銀之事。卻萬萬沒有想到,不過一夜之間,世間黑白被顛倒,竟成了他們涉嫌侵吞預提鹽引息銀。

“我爹因受牽連,當晚就和周大人一起被抓,卻在當晚慘死在大牢。事後家人前去收屍,屍首不堪入目,竟是受了酷刑拷打,顯然是對方意圖策反我爹反口,卻被我爹拒絕,才慘遭此禍。我身為人子,無法盡孝膝下,又目睹親爹慘死無能為力,幸虧皇天不負有心人,竟讓我查出其中背後真兇,還請各位大人為我翻案!”

說著,鳳笙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將那封牛皮紙袋舉於頭頂。

本书作者其他书: 東宮有福 望春山 家養小首輔 嫁個金龜婿 炮灰通房要逆襲 媵寵 撩火 .皇家寵婢 戲子奮鬥日常
相關推薦:冒險大師我真不是大元素使重生之傳奇時代隨身牧場次元鍊金工匠無賴校草:求婚惡作劇神斷縣令俏捕快終極小縣令穿書後,我變成了世界第一反矯達人從與關雎爾相親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