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115帝崩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趕在正旦日過生日,章哥週歲便這麼熱熱鬧鬧地過了,試兒之結果也叫圍觀的人滿意。然胡媽媽心中頗不自安,她亦是章哥乳母,茶兒預先教章哥之事她也是明了的,若茶兒所做所無裡沒有玉姐授意,胡媽媽是不信的。只因諸事皆大不過章哥試兒時抓個好彩頭,她這才沒有作聲。

待賀客去了,章哥也叫官家等一干君臣人等看得累了,打個哈欠,茶兒抱他去餵奶、哄他睡覺。玉姐將兩宮、內外命婦送走,留下來看一回章哥,再往慈壽殿裡去。胡媽媽覷著空兒上前來,玉姐見她欲言又止,問她:“媽媽有甚話要?”

胡媽媽平素不喜言語,難得她有話要,玉姐也覺好奇。胡媽媽期期艾艾,問玉姐:“娘娘,大哥試兒時抓取的,是咱教的,會不會不準的?”

玉姐笑道:“這又有甚?孔子還‘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哩,除開那聰明的與笨的,剩下的都要靠教。你教他是甚個樣子,他便是甚個樣子。那聰明的,不用教,教了他也未必肯聽。那笨的,教不出來,教了他也學不會。章哥的日子還長著哩,好生教便是了。”

胡媽媽知她素來膽大,做事也算得有章法,聽她咬文嚼字了這許多,似也覺著有理,方才不言語了。那頭茶兒哄完章哥,回來:“大哥已睡著了,娘娘理理冠子,早些往慈壽殿去罷。家裡夫人與郡公夫人這會兒都在哩,正好多見一見。”

當下留茶兒與胡媽媽看著章哥,玉姐自攜朵兒、碧桃並幾個宮女兒往慈壽殿去。慈壽殿裡一室和暖、香風燻人,皇太后年紀大了,老人身上常會有些個氣味,是以慈壽殿薰香的味兒比旁處總要濃上兩分,她近來也好念個佛,又有檀香味繚繞。今日正旦,內外命婦除開朝皇后,要緊的是要往慈壽殿與東宮兩處去。

東宮太子妃是將來國母,又有章哥週歲,必是要去湊一回熱鬧的。慈壽殿更不消,比崇慶殿與東宮更貴重,是以內外命婦齊聚之所並非崇慶殿,而是慈壽殿。這許多老老少少的婦人聚做一處,皆按品大妝,無論老幼,頭上皆擦頭油、面上俱搽胭脂,又有口脂、面脂,衣裳上燻的香料味道,連攜的絹帕都使香細細燻了。

皇太后人老火力便弱,室內猶暖。十數個大炭盆兒並無數手爐、腳爐的熱氣將這一室各種香料烘得混作一種難言的味道。玉姐一腳踏進來面上便僵住了,不拘多少年,她都聞不慣這味兒。卻還要往慈宮面前去行禮,還要揉一揉臉兒:“還是娘娘這裡暖和又熱鬧,我一路行來,臉都吹硬了。”

慈宮笑道:“那你便常來我這裡。”招手兒喚她過去坐著。看的人心裡稱奇,暗道慈宮怎地忽然對太子妃和氣起來了?也有一等心思靈活的,思及方才見著東宮大哥,便猜慈宮這是見動不了東宮,轉而籠絡了。再看皇后時,也是笑,只是面上略有些不自在。

秀英才出月子不多時,猶顯富態,見慈宮如此,也有些個欣慰。無論慈宮是甚樣人,玉姐能與人為善便休要與人交惡才是上策。

因慈宮想要眾人和睦,眾人更也只做和睦樣兒,一時章哥,一時又今年大雪。原來這年冬天雪極多,年前臘月二十七、八便是一場雪,直下到除夕,如今處處屋瓦上還堆著厚厚一層雪,宮裡宮外有掃開的雪有許多投入運河。

淑妃因下了這雪,襯著殿前幾株紅梅越發好看了。皇后便:“使人紮起雪人、雪獅等來,看著也是一景兒。”眾人皆這雪好,都湊著趣兒,玉姐卻將最後一句“瑞雪兆豐年”留與慈宮去。果然慈宮一番感嘆,道是新年是個豐年,便有人稱頌。

玉姐心道,但願是個豐年罷,否則一日不戰,米價一日落不下來,趕上豐年還好平一平這米價,趕上荒年,想平都平不下來。

前面大慶殿亦是熱鬧非凡,君臣上壽酒,賀官家,又賀太子,言語間皆要帶著東宮有了嫡長子,今日又見著了,實乃國之喜事。官家心中百味雜陳,頃刻便醉,退往後更衣命九哥管待群臣。

諸臣你看我、我看你。殿內靜悄悄待官家退下,便又熱鬧起來。九哥躬身送官家,回來站直了一轉身兒,眼睛往殿裡一掃,無論賢愚皆在其下,一時有些失神。胡向安悄上前半步,輕喚一聲:“殿下。”方將他叫醒。

九哥忙斂神,不敢在上首多站,徑往下來相勸。諸相頗滿意他這般謹慎有理,宗室勳貴亦覺他雖為人刻板,倒不是個冷硬性子,也笑開,真個是一堂和氣。先走一步的官家,已叫眾人忘到腦後了。孝愍太子妃王氏的父親亦是孝愍太子的舅父,位在原侯下、洪謙上,與原侯搭兩句話兒,便轉了頭與洪謙長道短,藉著三分酒意,只作醉了,拉著洪謙的手兒稱兄道弟了起來。

他家原亦有爵,位卻不高,傳至他父親時已只有個蔭職在身了,官家昔時並不得意,他的姐姐便做了正妃。誰又能料到一默默無聞之皇子最後竟做到官家了呢?王家也因此“中興”,封做個興平侯。次後女兒也做了太子妃,這卻是元后生前強撐著一力攛掇的婚事。

如今孝愍太子無後,女兒、外孫女兒且要在旁人手下討生活,興平侯也與北鄉侯熱絡了起來。

九哥依次應酬畢,卻又使人去尋官家,官家心口悶,回來已自睡去了。九哥便命各各散去,並不趁機收買人心。如蘇正等端方之人便更高看他一眼,這些人卻不知,九哥固是不欲為,亦是不屑為之。

————————————————————————————————

洪謙見女婿長進,心下也是欣慰,有這樣個謹慎女婿,至少不會自己作死,玉姐也安全許多。更兼見著生得極好的外孫兒,洪謙眼裡,自然是要長得像他閨女才能這般可愛的。如此便將先時朝議金哥歸宿之事的不開心暫拋了去,抬眼卻見對面兒酈玉堂衝他拱手,也與他遙遙拱手為禮。

酈玉堂見著寶貝孫子開懷不已,他是太子生父,雖有各種忌諱,鮮少露面兒,卻也不少巴結他的人。一遞一遞敬他酒兒,他心情好,來者不拒,不多時也醉了。正好官家退而更衣不回,九哥與諸人飲酒,父子倆碰個盅兒,酈玉堂心裡填得滿滿的,連數聲“好”。九哥要早散,他也不覺遺憾。

大哥、六哥兩個攙著他上車,各各心內腹誹:見著好看的便走不動道兒了!

那頭洪謙回家,秀英亦至。洪謙因:“我們因官家有了酒,便都散了,你卻有何事早來?”秀英道:“你們散了,我們如何能再撐得?前頭來回兩宮,道是官家醉了,慈宮便使皇后去看官家,我們便也散了。”

洪謙道:“新年了,我正有事與你商議哩。”秀英詫異道:“何事?”洪謙道:“金哥終姓個程,卻又是你我兒子,我尋思著,兩家都要加一條兒家規。”秀英道:“甚樣家規?”洪謙道:“洪、程二姓不得通婚。”

秀英一怔,仗著膽子問:“那朱家呢?”她這也是試探之意。

洪謙沉聲道:“那個不能急。”臉已陰了。秀英不敢下去,卻又轉回來道:“既這樣,便將兩處族譜重新修將起來,人口也少,也不費甚事。開篇第一頁便寫明來龍去脈。”洪謙稱善。洪謙卻會安慰自己,道:“如此續了譜兒,兩處也都明白了,不過是不同姓不同宗的兄弟了。一個姓兒的不同宗,也就那般了。他們總還是親兄弟。”

兩人又去看過素姐,稟明此事。素姐道:“我從來不曉這些事兒,你們看著合適,便這麼辦罷。”素姐眼裡,她昔年做下錯事,總是沒臉見這些晚輩,一應事體俱由他們做主。且洪謙為人亦好,又與金哥拼了個官兒來,較之先前江州程家已是好上太多,她原本便是沒甚大志向的人,富即安。

洪謙夫婦見她無話,便退將出來,又將三個兒子攏至跟前,越看越歡喜。

那頭酈玉堂回家,抓著申氏的手兒,絮絮叨叨著他那孫子。申氏平日想這章哥想得暗處抹淚,卻又須得在人前歡笑。有個人與她一道章哥,她心內原是歡喜的,初時聽酈玉堂誇讚,極是開懷,也順著他。酈玉堂酒多了,有些個人來瘋,越越囉嗦,申氏漸聽出味兒,臉兒也變了,指戳他額上:“你終改不了這脾性!”弄得九哥在家裡便不大快活。

這兩處皆算是好的,總是夫妻和睦,又各心安。宮內官家卻在焦躁!見著皇后,便想著她對孝愍的不好來。頭悶在被子裡也不理她,與了皇后一個沒趣兒。皇后走開了去,官家又覺偌大宮殿,空空落落,心又生淒涼之感。閉上眼,九哥與諸臣飲宴的樣子漸又與孝愍重成一個人,都穿著一樣的衣裳。又想章哥生得白嫩肥壯,眉眼如畫,他已記不起自己孫子模樣了。

一夜也不曾睡好,次日起來便有些精神不濟。

————————————————————————————————

這官家因正旦這日大宴,一整個正月裡都不甚好,勉強支撐而已。有些個典儀只露個臉兒,有些卻需扶持方能全禮。朝廷上下都看在眼裡,暗道官家恐要大行了。皆於心裡思量如何備此大變!

政事堂諸人大為著急,又有戶部尚書急得將要上吊,不顧著新沒過,各衙尚未理事,非軍國大事不議的成例,巴巴兒尋上了梁宿:“相公,聽昨日宮內又召御醫了?”梁宿將臉兒一板道:“此非爾等可問!”戶部尚書急道:“非是下官多事,為備戰胡人,庫內銀錢實不多了,硬擠也硬不出辦一場大事的銀錢來了。”

梁宿自是明白“大事”是甚事,無非是官家的喪葬銀子罷了。戶部尚書道:“原有備著慈宮用的。倒可挪用,只是須三、五年內補上。又有,東宮還有一件大事,竟是無處不要花錢。”

梁宿道:“噤聲!”心裡暗想了一回,叫御醫好生看管著,未必便不能將官家拖上幾年,只待這一仗打完,騰出了手兒來,北方軍費花費少了,國庫自然要充盈些兒。梁宿最滿意東宮的,便是不好奢侈,太子如是、太子妃亦如是。每年,凡繳來之租稅,大半充入國庫,亦有半用以豐盈內庫。遇上個好花費的,將內庫花個精光,政事堂難道能眼看著皇帝一家捱餓?少不得再撥些兒。先時淑妃與皇后便好賽著花錢,各自兒子冊封、納妃、建府……無不使盡渾身解數要摳出錢來使。

官家眼下卻不好早早死去!梁宿此時萬想不到,一個月後,他竟沒了這個念頭。

原來官家身體一日弱似一日,又睡不好,性情難得暴躁起來。只御醫不管用,御醫滿腹的委屈,開了藥叫官家吃了靜養,他偏半夜不睡好似想去做賊,這病如何能好?!

官家便思起神佛來。他不大親近不悟,卻好信清靜。更清靜是個修丹鼎的,官家心裡,好找清靜求兩顆丹藥,消災祛病、延年益壽。偏清靜雖是個道士,亦有些功利之心,卻不曾叫富貴迷了眼睛。古往今來,凡服食丹藥的皇帝,除開那個黃帝,就沒個長壽的,凡為皇帝煉丹的道門中人,就沒個不叫新君砍了頭的!

清靜是個聰明人,他傻了才會答應了官家!縱是為命為祿,他也是親近東宮的,官家萬載千年地活著,於他有甚好處?

忙不迭跪地請辭,且勸官家:“丹砂鉛汞,從無應數,貧道自家是丹鼎派的,卻也不敢輕易服食哩。若真個有那樣仙丹,早自家吃了白日飛昇去了。官家為天下主,休信此事!”

官家睡得不好,性情便暴躁,所求不應,更惱怒。這清靜又擺出一副忠臣樣子來告訴他:休要白日做夢,你活不長了。

官家一怒而逐清靜出宮。

————————————————————————————————

彼時玉姐正在東宮裡聽不悟講禪,自玉姐生產後,僧道便不好入頻入東宮。後官家重清靜而遠不悟,玉姐既感不悟之義,亦是有幾分向佛之心,出了月子,便每旬請不悟來講個經。她又往大相國寺內添香油錢,也是為章哥祈福之意。

兩個一處時,並不總經,也些個世情,玉姐因問不悟米價事。不悟道:“檀越猜著了。”玉姐嘆道:“常年如此,只怕不好。百姓固好習慣,咱卻不好當百姓是好性兒,不好拿人不動當人懦弱偏要去撩,兔子急了還咬人哩。”不悟合什念一聲佛。

玉姐便又問他北方戰事。不悟正道:“若胡人,喜秋高馬肥時,一者彼馬力強健,二也是我秋收完府庫充盈。我出擊好在春末夏初……”還未完,李長福一路跑將過來,玉姐面前還大喘著氣兒:“娘娘,大事不好,官家將清靜真人逐出宮去了。”

玉姐與不悟皆驚,兩人眼內,清靜實是個玲瓏心肝,官家那等心智平庸之輩,十個也哄了來,今日如何叫逐了?難不成是有人暗裡搗鬼?玉姐問李長福:“你慢慢兒,卻是為甚?”

李長福一長一短了:“都傳是官家叫清靜真人煉仙丹,清靜真人不願,是以叫逐了。”

玉姐舒了一口氣,與不悟相視一笑,不悟合什道:“阿彌陀佛,清靜有儒臣之風。”玉姐於心內補上一句:此後當聲名大噪!

有這等事,不悟也不好在東宮久坐,當下告辭而去,往道觀內看清靜去了。玉姐臨別贈言道:“有此事,恐大師近來也難入宮了。往勸道長,稍安毋躁。”玉姐低頭看桌上的棋子兒,心道:官家的日子恐快到了,時日不久之人,恐心中已有所覺,是以極是怕死。

清靜遭逐之始末傳至政事堂耳中不過片刻之事,政事堂便在禁宮內,大慶殿前,只隔一道門樓。清靜正是自這門樓出走,人來人往,何人不知?梁宿原是將清靜看做個識時務的方士,今日便要高看他一眼,暗道:此人此番作為,可入史列傳了。

轉去求見官家且勸諫,不意官家竟:“我自登極,不曾窮奢極欲、不曾殘害臣民,至今三十餘年,今竟無人欲我活命麼?”

梁宿聽得這話不對,忙免冠叩首,直言:“臣不敢!”一時連靳敏、田晃、李長澤並新入政事堂的丁瑋都驚動了,齊來相勸。哪知官家難得意志堅決,言語間必要個丹藥,且疑無人向著他。

梁宿無奈,顧不得往日恩怨,只得求見皇太后,請她老人家來勸一勸官家。慈宮心裡也不曉得是盼著官家好,還是盼著他不好,終是“盡人事、聽天命”,往來勸官家。哪料官家卻:“往日事事聽娘娘的,今日我已落得如此田地,請恕再不能聽了。”

將慈宮臊了個面紅耳赤,一甩袖兒:“這些個人的都一個樣兒,難道還能個個都害了你不成?!你再這般,我也管不了你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官家心中對孝愍等人極是愧疚,經年夜不能寐,他本就不是心志堅定之心,此時便如修行者所“中了心魔”了,誰個勸也不肯聽。政事堂與慈宮苦勸他不聽,政事堂封駁了幾回他要召天下有為僧道的旨意,連他的條子也不肯接。

皇后趁早進言,請官家召回趙隱王所遺之子,官家欣然應允,言與政事堂:“吾知將不起,欲見趙王。”

事已至此,政事堂再不好攔,不得不使人召趙王赴京。

孝愍太子妃王氏聽了,不由大驚:“何人如此歹毒,這是要害死我妹子與外甥麼?!”王氏專一撫養幼女,旁觀者清,曉得趙王身份尷尬,好少往京中來,縱要召他,好也是由九哥來召,否則便是將趙王架到火上來烤!

聽了訊息便往東宮裡來,尋玉姐欲轉圜一二,玉姐因道:“不瞞嫂嫂,此事起自官家。官家前者要清靜真人與他煉丹,清靜不敢,官家便有些個倔犟了。嫂嫂想,這古往今來的帝王,有幾個是吃了仙丹成了仙的?唯有一個人而已,想那黃帝積了何等功德才有此果?政事堂攔了數次了,如今官家不煉丹藥了,卻要見趙王,卻又如何攔得他?”

王氏心道,這官家就是個沒用的!兒子護不住,朝臣鎮不住,後宮管不了!根子卻在他這人腦筋不清楚。她青年守寡,怨氣不,只口上不敢明出來罷了。順著玉姐道:“我怕有人藉此生事哩。”

玉姐低聲道:“依嫂嫂看,官家這般……是病還是真叫魘著了?”王氏忍不得道:“怕是已老糊塗了。”老糊塗三個字用得極妙,且這宮中諱“死”,也會用個“老”字來替。玉姐嘆道:“那便更要宣趙王來了。”王氏道:“也不該是這個時候兒,也不該是這個人。”

玉姐又安撫王氏一回,言明並不曾疑過趙王。王氏也不好再表白,只得憂慮而去。

二月裡,宣趙王入京的使者上路,卻並不曾著緊趕路,又趙王年幼,經不得奔波回程極慢,一日行不過三十裡。至五月間,離京方有三百裡地。

東宮裡九哥便略有些無奈,攬著玉姐道:“天下沒有白揀的便宜,雖過繼非我所盼,卻也入為太子,江山有份,這是得了天大的福報。便要應付眼前這些煩心之事。”玉姐道:“你的是趙王?”

九哥道:“是哩,我心裡實敬著趙隱王,倒像條漢子。手足相殘固不可取,卻也好過看著陳氏亂政。為著趙隱王,我也想這孩子平安長大。如今官家將他這一弄來,恐人心內做他想,攛掇利用了他。”玉姐道:“你既心疼他,將他召回,卻比外頭散養著強。俗話兒得好,天高皇帝遠,擱外頭,你知道就沒個人了?”

九哥笑道:“大姐又開解我了。”

玉姐道:“這卻不是開解,我要開解你,另有一事。”九哥因問何事,玉姐故作無奈道:“懷章哥時,和尚道士與出的主意,叫有胎夢吉兆,你還記得?”九哥道:“吞日吞月?又怎地?”玉姐道:“我卻不曾夢著日月,只夢鶴銜蓮花來。”

九哥登時傻了,足呆立了半盞茶,忽地大叫一聲,將玉姐打橫兒抱起:“真的?真的?”玉姐皺眉道:“我也不十分確切哩,夢我是夢著了,旁的卻不好了。”心內道,若是我有了,便是我兒女寶貴,若不是我有了身子,便是趙王清閒富貴好叫他做個閒雲野鶴罷了。

九哥即時宣了御醫來,卻又診出滑脈來,眾人齊來賀東宮。官家聽了,心裡愈發想念親孫趙王。趙王入京日,官家前夜一夜不曾閤眼,次日眼睛都腫了,見著了趙王連座兒也坐不住了,徑往下去抱著孫兒。

趙王妃也不是個蠢笨女人,曉得兩宮恨極自己兒子,輕不欲兒子回京,無奈官家之意堅決,只得隨子而來。卻教兒子親近官家,休與旁人往來。是以趙王雖害怕,卻也緊貼著官家。

官家老懷大慰,攜趙王同食同宿,朝廷上下頗有非議之聲。兩宮更是氣惱!趙隱王滅了齊、魯二王滿門,如今趙王竟成了香饃饃!當下慈宮授意,言趙王乃是藩王,不得久居宮中,請發往宮外居住。群臣為國本計,亦響應。官家氣不得,一時暈眩,自臺階上失足落下,當時便昏死過去。

醒來便不能起床理事,趙王更叫移往先前趙王府內居住,派禁軍看守。官家臥床旬月,九哥衣不解帶來侍疾,終無力回天。官家臨終,上自慈宮,下至九哥、玉姐、章哥皆候於床前。九哥憐官家淒涼,授意宣趙王入宮。官家睜開眼睛目視九哥,頗有感激之色。慈宮卻使一眼色下去,那宮使磨蹭拖延,足有一個時辰,方將趙王領來。

玉姐心中暗自警惕,真個怕這官家臨終又想起將江山傳與親孫,介時東宮便要尷尬了。她有法兒對付:慈宮第一個便要不答應,中宮亦然。她只消將“亂命”的法兒散佈出去,自有人跳將出來發作。朝臣原是攔著趙王即位的,難道不怕他登基後清算?玉姐心內勝算極大。

一拖二拖,官家竟等著了趙王入宮,趙王跪於床前,官家便拉著他的手兒閉上了眼睛。

作者有話要:七夕碼字神馬的,好虐TT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