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女戶->章節

108西南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卻九哥託了玉姐關懷七姐婚事,玉姐輾轉使李媽媽往來傳遞訊息,其間波折不提也罷,總是要經著北鄉侯府再轉一轉手兒,方好與申氏聯絡上。秀英聽了李媽媽回來所,笑道:“他們也是白操心,七姐的婚事能差了麼?”

雖本朝駙馬仕途上會有些個妨礙、宗女婚事常用來換取聘禮,七姐之事又與旁人不同。七姐雖是宗女,卻與九哥一母所出,無公主之名卻有公主之實,誰個娶了她是只有佔著“親近新君”的好處,而無有“駙馬當慎用”的害處。

這些個益處是擺在眼前的,有眼睛的都能看得到。休各家勳貴眼熱,便是有些個書香門第,也一改偏見,七姐端的是炙手可熱。

非止七姐,但是先頭自大姐而至六姐,在夫家也更是揚眉吐氣。虧得申氏教養得好,才不致掐尖好強、鬧得家宅不寧。因九哥之事,連著蘇平都叫人羨慕得再三感嘆,道是天下好事都叫他給佔著了,祖父是當世大儒、聲聞天下,原本娶了一個宗室女只是尋常而已,轉眼間舅子過繼做太子去了!六姐又不曾過繼,依舊是個宗女,他又不是駙馬,有甚長處,九哥能看著,自與他機會發揮。

九哥過繼,蘇先生是極樂意的,內裡卻並非因著要自家孫兒跟著佔個便宜。及九哥入主東宮,六姐身份眼著水漲船高,連蘇平也有些個人追捧,蘇正反而不喜。將蘇平喚來訓誡:“事已至此,你便如那北鄉侯一般,縱有千般本領使將出來,人也不勉會想:因是太子岳父,才有這般機會。這便更須自家上進,好使自家本事掩了這份子裙帶關係。”

督課更嚴。幸爾蘇平家教頗好,心地純良,六姐亦自收斂,方使家內平安無事。

秀英將這訊息傳入宮中,玉姐聽了,道:“七姐總是不愁嫁的,孃家哥哥又多,想姑爺家裡也不敢怠慢的。”收了李媽媽做幌子送進來的大紅繡球,茶兒拿著繡球去逗章哥,章哥揮著手兒,指那繡球,重重“啊啊”幾聲,一顆大頭還要略略後仰,端得氣勢十足。

秀英又問李媽媽外間事,李媽媽回以諸事皆順,玉姐又問外間菜價、米價。李媽媽心中奇怪,卻也一一回了:“這時節京裡米比江州貴哩,吃慣的南方菜倒是有,也是貴。娘娘還在宮外時,便是這個價。”玉姐問道:“可比前二年略漲了些兒?”李媽媽道:“一升只多了兩文錢,咱家裡並不吃力。”

玉姐又與她閒話一陣,才放她出去,命朵兒去送。茶兒伸頭看她兩個走遠,卻:“娘娘怎地問起米價菜價來了?想是悶著了?那衣裳也送了來了,真個閒了,便動一動?”玉姐將團扇一搖,道:“怪熱的,待天涼了再動罷。這衣裳來得也是不巧,白看著眼饞了。”今夏天熱,四面高牆,連絲風兒也無,衣角也吹不起來,看著也不好看哩!

茶兒掩嘴一笑道:“那便看罷哩,橫豎都做了來,不能穿,看看也是好的。”玉姐也是一笑,心裡卻想,一升米多了兩文錢,一斗便多了二十文,一石米就要多上兩百文錢。太平年月,江州一斗文要九十餘文,京城貴些,百一、二十文,單以京城論,便是米價漲了近兩成。

要打仗了!玉姐眉心微蹙,凡米價上揚,總不是件好事。她常讀史書,但有盛世,米價皆賤,否則便是米價騰貴。反之亦然。米價總不會無緣無故上揚,國家有常平倉,為的就是平抑米價。貴時放米平抑,豐收時恐穀賤傷農,又開倉收買糧食。相較而言,米價便宜些兒比貴些更能容忍。京城米價,更是平抑的重中之重。能叫京城米價漲了兩成,想來事情不。

米價上揚,無非是因米少了,要麼是有大災、存糧告罄,這便是要有饑荒,此是內亂前兆。要麼便是有大戰事,為調動軍需而屯糧。無論哪一樣,都不是個好事。怨不得九哥這兩日看似心事重重。

北地胡人之事玉姐是曉得的,便猜是為著這個,心頭不由沉重起來——對胡用兵,便不好不用陳熙。陳熙得勢,玉姐生怕慈宮又要借勢生事。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東宮一系對陳氏外戚防範得緊,縱知陳熙一回京便勸住了慈宮,慈宮近來也安份許多——見著東宮也有了些兒笑模樣兒,只是天熱年高,不大愛動,也不愛話兒,只於慈壽殿裡靜養——卻也不敢掉以輕心。這宮中之事,但有爭鬥,便是你死我活,一個疏忽,便要累及家人。更何況玉姐如今又有了個兒子,更是一絲兒也不敢叫他受著虧,便不免人起來,深恐陳氏這是內裡蔵奸,好叫她放鬆警惕,而後突襲。

卻又不能與慈宮真個不打招呼,她兒子生了、月子也坐了,天再熱,也須往慈壽殿請安去。五日一去,慈宮也不曾挑剔,更叫玉姐狐疑——她這又是為甚?面上卻與先時一般恭敬。也攔不得慈宮想見曾孫,天曾不大熱時,也抱往慈壽殿裡去,茶兒與胡媽媽兩個寸步不離,眼珠子一錯不錯盯著。卻也不見慈宮施展個甚手段。

為此玉姐請教於孝愍太子妃王氏,王氏道:“我也解不透來。總是心為上,卻也不好做得過於顯眼,叫抓著把柄拿來嘴,道是你與慈宮離心。”玉姐暗暗記下,道:“總是大哥還,乳母看好了便可,再過一、二年,才是真個愁人哩。”王氏低頭不語,心道,再過一、二年,許你就能做得主了。

————————————————————————————————

旁話休提,這日卻又到了玉姐去請安的時候了。因天熱,玉姐並不曾帶著章哥,到得慈壽殿,皇后卻還沒有到。玉姐有些訝然,她也覺著慈宮面前,中宮不如淑妃,然中宮卻是不敢放肆的,怎地這回中宮並不曾來?問了方知,天熱,宮才人留下的女兒夜裡睡不著,鬧了一宿,中宮叫吵得腦仁兒疼一夜未睡,一早便頭暈,宣了御醫去。卻是告假了。

玉姐看慈宮面上略顯憂色,也作憂心狀,勸慈宮:“只因天熱而已,御醫也是好手兒,崇慶殿也不缺冰,休養幾日便好。”又與慈宮些個家常。

慈宮的訊息比玉姐實是靈通,譬如洪謙被參,玉姐事後才知,她卻是前頭參了,未下朝便曉得了。是以申氏要為七姐定親之事,她也是曉得的。不免又動起心思來,想叫原侯的侄兒與七姐做親——她總是不安心,唯恐身後九哥待她孃家不好,想要個保證。

今日聽著玉姐和聲相勸,慈宮便問及此事。玉姐笑道:“我卻並不知內情的,娘娘曉得,我與殿下已不算那頭人兒了,不好多問,怕惹御史。自來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那頭嬸子與兒女結的親從來都不差的,想來七姐也是如此。我們只管等事定了,賜些禮物表表心意便是。”

慈宮道:“這倒也是,”又嘆道,“宮裡許久不聞嫁娶之事了,我倒想湊這個熱鬧哩。七姐我也見過,模樣兒好、性情亦好,是個能持家理事的主母料子。她又與九哥同母,先前幾個姐兒沒遇著便罷了,如今合該是她的了,我看為她請封為縣主亦無不可。”

玉姐奉承道:“娘娘慈愛後輩,只是……此事娘娘還須與官家,我們晚輩只好看著、贊著罷咧。”心裡卻想,七姐父親是郡公,封做縣主已是天,慈宮行事,不大對。須得儘早回去與九哥。當下又與慈宮閒話,著京中天氣,又江州繡藝,她弄了個繡球兒來,十分好看一類。得慈宮也開心,玉姐又:“娘娘喜歡,我後半晌便傳話出去,叫她們做了來。”允得極是爽快。

出了慈壽殿,卻一路奔回東宮,喚了朵兒來,如此這般吩咐了,命她閒事休問,只管回去要兩粒繡球、並將慈宮過問七姐婚事一事傳達。自己卻等九哥回來,匆忙將事與,九哥道:“來慈宮是我祖母,我卻實不敢信她。”玉姐道:“我怕有事回來便使朵兒傳話出去了,朵兒心眼兒實在,領差便必要辦好。不出晌飯,阿家便知。”

九哥沉聲道:“我還想與七姐好生看幾個人哩,叫這一鬧,只怕家內恐生變故,要急切將七姐定下,七姐婚事便要倉促了。”玉姐道:“快些兒也好,免得過問的人多了起來,你也做媒、我也做媒,順了哥情失嫂情,允這個得罪了那個。”九哥道:“也是。”

因有此事,玉姐只得將那幾件男裝放下,且不琢磨著何時穿它之事,一意盯著外頭。外頭申氏果然急切將七姐婚事定下,卻是央的梁宿做保,的是於薊的孫子於素寧。於薊與梁宿皆清流文士,這親事結得酈玉堂滿意至極。

慈宮聽了不由扼腕,陳熙道:“我快些兒,你偏要猶豫。”

陳熙道:“娘娘,咱不是……不過問這些個了麼?只消安守本份不招惹是非,聖心自知,哪會無事生非來尋麻煩?咱……”

慈宮打斷道:“那都是虛的!人心最是靠不住,帝王之心尤甚!只有血脈相融了,我才能安心吶!先帝還寵愛個張婕妤哩,一樣簪子打兩根兒,一根兒自別了,另一根兒插上了張婕即的頭。張婕妤就是沒那個兒女緣兒,年老色衰了,便也尋常了。官家生母,先帝活著時做了多少年才人?官家都要忘了她這個人兒了,如今卻是諡做個太后,孃家也是貴戚了。眼下得再好聽,我一閉眼,他們便翻臉,我死也死了,又能奈他們何?若結了姻親便又不一樣了,譬如李長澤,難道他不恨褚夢麟,因女兒嫁了褚夢麟、又生了褚晉,再怎生恨,都要留褚夢麟一條活路兒。”

兩個正爭執時,一宦官急趨了來,稟道:“娘娘,娘娘,那鐵御史將原侯父子參了!”

————————————————————————————————

卻這陳烈鎮日無事,只好聲色犬馬,聽歌看舞膩味了,便動念要出遊。恰好這陳熙攜了一、二十軍士歸京,安排在原侯府前跨院內住下。陳烈自打頭回見,便打著這些個軍士的主意。經過戰陣的軍士與尋常士卒看著便不一樣,陳烈見獵心喜,左磨右磨要找陳熙討這些軍士,領出去也好炫耀一回。

陳熙初時不肯,後與陳烈出行兩回,見陳烈雖有紈絝習氣也不多生事,不免放鬆警惕。又因他將平日勾得陳烈出去玩鬧,惹事生非淘氣的僕役統統逐了,陳烈身邊無人陪伴,便將自家軍士也分派了十人暫補與陳烈聽使,陪他出門。這些個軍士都是他帶出來的,忠心有的、本事也有的,總能看得住陳烈。但有陳烈惹禍時,這些人總能將他制止、帶回府裡來。

陳熙想得極好,軍士隨著陳烈出去幾回,陳烈也不再生出旁事來,陳熙漸漸放心。這幾日天熱,陳烈家中住得不耐煩,想城外人又少,又山青水秀,不妨帶著軍士,前呼後擁去打個獵。縱獵不著甚物事,散散心也是好的。軍士內有個獵戶出身的,勸陳烈:“天愈熱,野獸等愈不會動,這會兒出去,恐獵不著個甚物事哩。”

陳烈焦躁起來,抬手便抽他一鞭兒:“你哪恁多廢話來?”

其時俗語有云“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實不若秦漢之時,人重武功。投軍的除開要立一番功業的(極少),更多是些因犯罪刺配軍州的,又有戰事吃緊抓來的壯丁,為防這些人逃逸,還要臉上刺字。端的是叫人輕視。官長也多半拿這些兵士低看一眼,有些個本事或性情可愛的,還好些,餘者好似奴婢部曲一般使,只不似奴婢部曲般歸長官所有罷了。

陳熙平素待軍士極好,是以將士用命,他方能有這勝仗來打。不拘哪一行,但有些本事的,總有些兒傲氣,尤其這軍中,沒個血性,如何打得了仗?這軍士叫陳烈一抽,心頭火起,若非有人後頭拉著,險些兒將這瘸子另一條腿也打瘸了。這頭拉他的人正與他對眼兒,示意忍耐,那頭陳烈已舉步往外走了。

眾人無耐只得跟著他出去了,也是合該有事,天熱心躁,陳烈城郊縱馬,好容易看只著投胎十八世都得罪了閻王的兔子,一路追了過去。初時是草窠裡追,漸失了方向,竟至踏傷了莊稼!想那石渠書院正在京郊,蘇半仙做老師,最恨學生午睡,學生不敢於書院內瞌睡,三三兩兩,也顧不得炎熱,卻往外頭走動,好熬過這悃癮。

青年學生最是單純愛生事,見有一行人縱馬傷禾,登時義憤填膺。有攔馬的,有叫嚷的,更有一等人開口指責陳烈。軍士們見這些個書生,心裡先有些兒畏懼,那陳烈卻是正在興頭上叫人打斷了,惱意上來,將陳熙連番囑咐拋到腦後,提著鞭兒將書生又抽了數下。

前頭過,此時書生也並不總是手無縛雞之力,陳烈又身有殘疾,文不成武不京,書生們拼著身上挨幾鞭,一擁而上,將其拿下。書生嘴毒,見他跛足,便指其殘腿:“行事不端,致有報應。閣下是想著身有四肢,縱作惡,還有手腳好應驗來?不知四肢之後,又是甚了?”言畢,使眼睛將他從頭看到腳,一處地方兒也不落下,陳烈羞憤欲死,破口大罵,又自言是原侯之子,要叫書生們好看。

讀書人都有個毛病兒,好個好名聲兒,不怕得罪的人官不夠大、手段不夠狠,只怕這些人禮賢下士又人品高潔。遇著前者,他們好大義凜然,遭了報應也夷然不懼,遇著後者,他們只好打躬作揖,更有甚者還要投入門下做學生、做門客。

一聽是原侯兒子,書生們更樂了,瞌睡蟲早跑了,揪著陳烈要往京裡去告發。陳烈大急,叫軍士道:“你們都是死人麼?還不快來將他們拿下!”書生們更不怕了,又來勸軍士:“爾等雖是武夫,也當知禮義。”

軍士們左右為難,他們固怕書生,也不想叫長官的兄弟出事,哪怕這兄弟是個畜牲,也不好叫旁人傷了。欲待上前時,書生裡一個年長的卻笑嘻嘻,袖兒裡拿出支短笛來,一聲聲吹得淒厲,又放聲大叫:“快來人吶,有牲畜傷著莊稼了!”當下書生一齊大喊,有:“哎喲,一年收成沒了!”有:“好大一頭野豬!”

近來天熱,各村各戶為著何時放水澆地到自家地頭上眼睛都瞪紅了,放水時也有人看著。人於田埂兒上胡亂搭個窩棚兒睡了,哪怕正午時分,也不離了田頭——怕有人偷水。聽了叫人,登時驚起,見那頭圍著好大一群人,拎起面防賊的銅鑼便敲將起來,四裡八鄉統統扛鋤執鍬趕了過來。

軍士們不再猶豫,上來護著陳烈,陳烈一見有人護著了,也長了些本事,又要叫囂。從來民不與官爭,農夫們面面相覷,書生們卻笑了,團團一揖道:“諸鄉親皆是證人。”

蘇先生到上課發覺少了人,心正不快,及書生拿人來稟了原委,又轉為欣慰,且怒陳烈行不端。他原掌御史臺,現掌御史臺的鍾慎還是他後輩,參個陳烈是再順手不過。連曹操都要“割發代首”,何況一原侯之子?

鐵御史參人從不落空,陳烈罪證確鑿,他帶的軍士是陳熙的部下,原侯二子皆有過錯,自也逃不了。

慈宮聽了,一聲:“這是要逼死我麼?”要尋官家情,陳熙忙攔著了:“娘娘且慢,罰也不會太重,原是三哥做錯了事情!再求情,恐於娘娘清名有損。且縱官家應了,大臣恐也不答應,還是要封駁,屆時空成全了旁人名聲而已。我這便回去上表請罪!必要將三哥嚴加管教才行!”

慈宮恨得捶桌,陳熙苦苦相勸,慈宮無力道:“這是要憋死哩!便依你。”

陳熙急回家,又勸住了原侯,父子兩個一齊上折請罪。官家先不忍了起來,以慈宮孃家獨重原侯一脈,如今原侯父子三人皆被參,他也覺不自在。雖書生們群情激憤,恨不能將陳烈發配三千裡,政事堂卻自有考量,只將陳烈身上蔭職等削去變做白身,軍士各打二十棍,陳熙、原侯各罰俸半年了事。

蘇先生聽了,嘆道:“我只怕這些學生心內不平,或有灰心者。”不悟此時正與蘇先生一道品茶,舉杯卻不飲,嗅一嗅茶香,笑道:“正好與我做徒弟,反正也聽過我講經,也算是我學生。”蘇先生橫他一眼,不悟只管微笑,笑得蘇先生沒了脾氣,重重嘆一口氣:“我便是不喜歡朝廷這一條兒。”

————————————————————————————————

這叫蘇先生不喜歡的朝廷正遇著了一件難事兒——西南夷反。政事堂接了急報,諸宰相齊齊頭疼了起來。為著備戰胡人,京中米價已經上揚,若西南夷再生事,剿須兵馬錢糧、撫須金帛賞賜,戶部、太府的錢袋子須得再癟上一癟。

究西南夷反因,竟是因朝廷要備戰胡人,不得不籌糧餉,西南官員又趁機加賦稅,且販賣西南夷子女往內地為奴婢,激得西南夷反。西南夷之地,與內地風俗不同,朝廷不過羈縻而已,封其酋為土司,卻又派遣些官員去“教化”又駐兵。此地官員雖不如旁處話算數兒,卻也能生些事端。遇個一心想“教化”四方的,也頗得土人愛敬,致有立廟祭祀者。遇個酷烈貪瀆的,便要弄得民不聊生。

靳敏看這急報便道:“西南煙瘴之地,原便因水土不好,不得不行羈縻事,如今還當以撫為主。”田晃道:“便是可剿,諸位也當想想北邊兒。兩頭開戰,兵、將、銀糧固可勉力支援,這一、二年國家便再不可有水旱之災……”這些個人都曉得,這麼大國家,哪年能沒個災呢?不是這處,便是那處。

一時皆默。

梁宿道:“西南只有撫了。卻要派哪個去?朝廷又能為這一撫,拿出多少東西來?”靳敏道:“不外金帛賜其酋。難的是派哪個去?上一回去撫的卻是褚夢麟,他撫慰遊是極有效的,可才將他發回原籍不幾月便要召回,難道是要宣示天下,朝廷無人麼?”

田晃道:“我記著前些年還有個陳曼,原在西南之地為官,興建學校,又教改易風俗,夷人嬰兒因其故活命者不可勝數,西南夷裡極推崇他,似乎休致了?算來年紀也不很大。”

梁宿道:“他早過世了,西南夷給他供奉的香火都夠拱他昇天列位成神仙了!”

田晃閉嘴。

梁宿嘆道:“明日朝會公議罷。此事須得一擊必中,容不得失誤了再換人去。否則恐為胡人偵知,又要趁隙生事。”

本书作者其他书: 寶玉奮鬥記 一蓑煙雨任平生 非主流清穿 皇后難為 鳳還巢 詩酒趁年華
相關推薦:全球降臨:這個領主超會苟從美食俘虜開始吞噬掠奪烽火十國庶女要奮鬥詩酒趁年華鳳還巢鈔煩入盛爹地認個錯吧,媽咪她是個富婆!文娛之頂流藝術家從集結號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