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言情->農家考霸(科舉)->章節

87、齊民要術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阿福, 這次月考你又是第一名!”胡明河一邊喊著一邊樂顛顛的跑進來, 大約是跑的太快了剎不住車,差點整個人都撞到了正在寫字的趙九福。

趙九福身手敏捷的拖住他這才避免了兩個人撞成一團, 但他方才在寫的一幅字卻毀了, 只見偌大的紙張上, 字形跌宕有致, 其中帶著幾分任情恣性自成格調。

胡明河曾見過趙九福練字的模樣,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頗有幾分“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那是孔教諭也誇過的。

但是現在, 趙九福的這幅字最後一筆長長的劃開, 直接破壞了原本的美,胡明河皺了皺眉頭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阿福,是我太衝動了,好好的一幅字都給毀了。”

趙九福卻只是淡淡一笑,將自己的筆慢慢洗乾淨,一邊說道:“沒事, 本來也就是隨便練練,我還沒多謝你幫我看了名次。”

胡明河也不是個執拗的性格, 很快笑著說道:“你是第一名,就算沒我報喜待會兒也會有人來說,阿福, 你太厲害了,這已經是連續第三次第一名了,看那徐暉還有何話可說。”

趙九福其實早就已經從萬亨那邊知道考試成績了,讀書這一路是不進則退,他在顧訓導的小灶下飛速前進,徐暉卻因為鄉試失利頗有幾分心煩意亂,此消彼長之下趙九福贏得第一名也不奇怪,只可惜徐暉看不透,只以為縣學的師長們都偏愛趙九福,竟是放出話來明年便不來縣學讀書,要靠著家裡頭的關係去府學試一試。

這種意氣之爭趙九福並不放在心上,見他收起了紙筆,胡明河奇怪問道:“今天這麼快就不練字了嗎,平日裡你不是還要再寫一刻鍾的時間。”

趙九福解釋道:“昨天答應了閃電,今日要牽著他出去溜一圈,我可不能食言。”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胡明河一聽就笑了:“閃電是一匹馬,它哪裡知道你說了什麼。”

顯然在胡明河看來,因為一匹老馬耽誤練字的時間是不可取的,若說以前還能討好顧先生,但現在大家都知道趙九福已經是顧先生的入室弟子了,何必再天天照顧老馬呢。

趙九福只是笑道:“君子一言駟馬難追,雖然閃電只是一匹馬,但這話卻是我自己說出口的,自然也得做到,我先走了,若是看到炳生的話幫我說一聲。”

胡明河自然沒有不答應的,等他走了許久趙炳生才姍姍來遲,眉宇之間帶著幾分愁悶,胡明河知道他這次的考試成績不大好,也不提這話,只是說道:“阿福說他先去遛馬了,待會兒咱們直接走不用等他。”

趙炳生深思不屬的點了點頭,其實自從趙九福被允許去顧家,他們三人相約聚會或者回家的次數已經很少了,畢竟趙九福白天要讀書,下了縣學還得直接去顧家,耗費的時間比他們多許多,這回家的時間自然也對不上。

想到這些,趙炳生心中又有幾分苦悶,低頭一看正巧看見趙九福留下來的那幅字,不看最後一筆,這幅字已經風骨初具,不愧是被幾位先生一起誇過。

相比起來,他自己的字端正清秀,卻只能用平庸來形容,趙炳生微微嘆了口氣,只覺得人比人氣死人,明明都是差不多的出生,趙九福卻比自己幸運許多。

離開學堂之後,趙九福果然先去馬廄牽出了閃電,他不敢在城裡頭縱馬,只得帶著閃電到城外頭跑了兩圈才回來,閃電倒是發了瘋似的高興,可憐趙九福被顛的難受。

回城之後趙九福也沒再去縣學,直接拉著閃電來到了顧家,一邊將它送進馬廄一邊說教:“你說你脾氣怎麼就這麼差,若是你脾氣好一些的話就能住在顧家,顧家怎麼樣也比縣學好啊,在那邊總是一匹馬孤零零的不說,還得被人當西洋鏡看。”

閃電估計是聽不懂的,因為在趙九福離開之後它就開始朝著其他的馬匹噴氣,跺著蹄子隨時隨刻準備給其他的馬匹來一下子。

趙九福這會兒已經到了書房,取出昨日沒看完的書一邊抄寫一邊仔細閱讀起來,這本書與其他的書都不同,乃是書房之中唯一一本農事方面的著書。

大周朝的農業十分普及,但卻不算發達,趙九福穿越之後不是沒想過改善村人們的生活,但這並不是輕而易舉能做到的事情。

他上輩子讀的並不是農業,雖說是孤兒但自幼生長在城市裡,可以說是一天地都沒有種過,唯一知道的一些知識都是義務教育的時候被普及的,哪裡有什麼可用性。

金坷垃倒是真的有用,但這東西是系統出產的並不能穩定提供,誰知道這東西什麼時候就會停產呢,再說了,就算系統能夠一直提供,他也不可能在陳家村待一輩子,就為了給村裡頭的土地撒金坷垃增產吧?

趙九福一直很喜歡陳家村,這個村落或許也有許多弊病在,但瑕不掩瑜,村人們的淳樸和熱情讓他第一次感受到大家族的溫暖,不為別的,陳家村可是有一半的人都能算他家的親戚,這都還沒出五服呢!

所以在看見這本農書的時候,趙九福只覺得精神一震,看看中國歷史就知道了,古代人不是不會種田,而是一部分技術在傳承之中丟失了。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不夠普及,老百姓不識字或者沒有獲取知識的途徑,而讀書人只重視四書五經升官發財,對農田也並不在意。

他自己沒有種田的本事,但或許農書裡頭會有他需要的東西啊,抱著這個念頭趙九福一頭扎進了這本《齊民要術》,打算找一找於國於民有利的辦法來。

《齊民要術》號稱起自耕農,終於醯醢,資生之業,靡不畢書。也就是說從耕種操作開始,到造醋做醬為止,凡是生活資料的生產技術,幾乎都寫進去了,其中第一卷第二卷集中在記載農作物耕種和其他作物的種植辦法。

趙九福希望滿滿的邊看邊抄,這一看就是小半個月,一開始的信心都被打消了許多,原來裡頭許多的經驗之談鄉下老農幾乎都知道,他們村裡頭就是那麼種田的。

對比一下現代人的種植技術,除了種子的原因之外,大部分還是依賴於現代科技的發展,但是許多東西可不是現在的他能拿得出來的,科技水平就限制了這個創造力。

趙九福一路看下來,只覺得當年編著這本書的人確實是個大才,他將許多深奧的理論總結成經驗,又結合到諺語之中,這可比深奧的文字好傳播多了。

比如蛇過道,大雨到;蛇上樹,有大雨。雞啁風,鴨啁雨,螞蟻攔路要落雨。蜻蜓成群繞天空,不過三日雨蒙蒙。聽起來朗朗上口又十分實用。

趙九福一邊抄寫一邊還寫下自己的筆記,將覺得有用的東西都另外拎出來寫在一張紙上,免得自己看過一遍反倒是忘記了。

等到最後,他看了看卻皺起了眉頭,想要增產看似容易,但每一條路都不好走。

首先看選種,這一條其實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每一次留種的稻子總是最為飽滿的,但一年年的產量也沒見增加,可見不透過一些手段,或者發覺高產的品種,這條路效果一般。

像是深耕,追肥這些事情,鄉下人都是有在做的,不過這一點倒是讓趙九福想到肥料的問題,這年頭靠的都是天然肥料,家家戶戶都不太夠用,大約就是如此金坷垃的效果才比較明顯,趙九福連忙把這一點記了下來。

陳家村的農用地其實不算多,除了稻田之外的土地有些貧瘠,並不適合種地,當然,若是有足夠的肥料的話也是能夠養起來的。

趙九福繼續往下看,又看見書中記載不同的地方稻種有所不同,其中竟是在《食貨志》中看到“稻比中國者,穗長而無芒,粒差小,不擇地而生。”

趙九福心中一跳,書中記載的位置距離他們新亭府其實並不遠,不過古代通訊艱難,有時候只是隔了一座山的兩個村子都不互相往來,訊息不通暢也是有可能的。

等《齊民要術》被翻閱完畢的時候,時節也已經到了臘月,趙九福的筆記也寫了厚厚的一本,他反覆翻查刪減,最後得出來可用的辦法還是不多,倒也是聊勝於無。

堆肥的事情好辦,他回家只是提起在書中看到過記載,又把現代的時候道聽途說的一些東西加進去,老趙頭就答應帶著趙老大一塊兒試一試,反正冬天閒著也是閒著,他們包下了這麼大一座山,光靠著家裡頭這麼幾口人實在是不夠用。

老趙頭和趙老大都覺得書裡頭的東西都是真的,甚至比趙九福還有信心,老陳氏還偷偷跟趙九福說讓他把書藏好,這說不定也是一個秘方。

趙九福心中無奈,不過在成品出來之前,他也是不打算暴露出來的,趙家人相信他,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堆肥需要時間,其他的就放放再說。

堆肥好辦,稻種卻難尋,他們鎮上的糧店肯定是不成的,若是這裡就尋得到的話,哪裡還需要他來折騰。

趙九福沒啥門路,只得求助於孫光宗,雖說孫光宗現在已經不去縣學了,但兩人的聯絡倒是沒斷,聽說趙九福想要新奇的稻種,便一口答應下來讓家裡人出門做生意的時候幫忙尋摸,若是尋到了就給捎帶回來,並不肯收下他的銀子,只說若是有的話以糧價來賣。

相關推薦:迷失羅布泊躍入羅布泊一拳打爆你的詭頭郅玄穿到明朝考科舉鴻蒙小莊主抗日 狼煙萬里對手食物鏈底端的異世界精靈我能借用身體練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