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逆流之我是學霸->章節

113章 求同存異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諸天新時代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宙斯實驗室的廠房是租的,那8萬平方英尺的土地和廠房屬於紐約市商業銀行,宙斯實驗室每個月付給銀行租金。”

“宙斯實驗室周圍的30英畝空地恰好屬於RCA,這30英畝空地原本是美國馬可尼公司的零部件倉庫預留地,既然美國馬可尼公司不存在了,那麼皇后區這30英畝空地對我們來說暫時也沒什麼用處了。”

“我們把這30英畝空地轉讓給宙斯實驗室,鼓勵宙斯實驗室擴建,然後再給宙斯實驗室幾十萬美金,加上我們已經投資的20萬美金---應該包含在專利買斷費用裡,我想這樣的條件足夠讓K.P.李滿意。”

“如果我們開出這麼豐厚的條件,他仍然不滿意,那麼我覺得,或許真的應該‘處理’他了。我想問問你們,在美國的傑出亞裔難道只有K.P.李一人?”

……

……

李康平越是獅子大開口、態度越是強硬,RCA反而越重視李康平及他的電視專利。

話說李康平的汽車開到了麻省,此省是美國的科教大省、強省。

坎布裡奇市在波士頓旁邊,此城乃一座大學城,哈佛大學、麻省理工皆位於此城。

上次在哥大召開的學術辯論會的結尾,美國科學院的領導建議杜安團隊、康普頓團隊能去彼此的實驗室相互參觀,做更進一步的學術交流。

杜安、亞瑟·康普頓是這麼做的。

杜安帶著他那批人,先去拜訪了亞瑟·康普頓在芝加哥大學的實驗室。

現在,輪到亞瑟·康普頓帶著他這批人赴杜安的哈佛實驗室參觀。

亞瑟·康普頓這群學者包括亞瑟·康普頓本人,以及他的學生吳有訓、他的朋友李康平,還有德國慕尼黑學派的掌門人索末菲。

杜安並非不講道理的人,他參觀完了亞瑟·康普頓的實驗室之後,認為亞瑟·康普頓的實驗在一定程度上真實可信,他覺得亞瑟·康普頓實驗的精度還可以,但仍存爭議點。

讓我們來看看杜安的實驗,他實驗的核心內容是三次X射線的光譜,然而截止目前,杜安的哈佛團隊並未得到包含三次峰的三次X射線光譜。

“X光管需要做輕微調整,然後我們有很大可能得到三次峰。”杜安有他的學術信仰,並且頑強的堅持信仰。

李康平認真觀察杜安的實驗裝置,他記憶中關於杜安實驗的資訊極少。

杜安在這個科研項目上輸給了亞瑟·康普頓,所以流傳到21世紀的詳細技術資料是亞瑟·康普頓那群人寫的資料。

“我承認,杜安教授的實驗設計比較精妙。”李康平憑藉一雙毒辣的學術慧眼,在短時間內給出了初步判斷。

“沒錯,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亞瑟·康普頓客觀的評價。眼見為實,亞瑟·康普頓在一定程度上認可杜安的實驗設計。

既然杜安的實驗設計看上去是靠譜的,那麼杜安為什麼得不到三次峰呢?

杜安自己的解釋是X光管出了點小問題,他歸結為實操層面的零件問題。

索末菲眯著眼觀察了一會兒實驗裝置,他說:“威廉,我覺得不僅僅是X光管的問題,在捕捉及顯像的裝置上,你們或許也該做一些最佳化。”

“感謝你們來到這裡,並提出了一些可貴的意見,我會在堅持自己最初思路的情況下,考慮各位的建議。”杜安依舊固執,卻非油鹽不進。

X光管尚在改善之中,所以杜安今天無法啟動這套裝置。

亞瑟·康普頓對待他的研究生吳有訓還算不錯,凡是亞瑟·康普頓參加的官方學術會議或者非官方的學術交流,他都會帶上吳有訓。

此時的吳有訓存在感並不高,他畢竟只是剛讀研的留學生,他默默無名,他不怎麼發言,他大多數時間是在觀察、聆聽。

這樣的學術交流是非常好的,雙方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相互參觀彼此的實驗室,這遠比在會議室裡吵架更有效果。

“求同”是光量子理論,亞瑟·康普頓、杜安、李康平、索末菲全都支援光量子理論。

“存異”是亞瑟·康普頓、杜安兩支團隊的實驗上存在的差異。

戰略上達成了高度一致意見,剩下的是戰術問題。所謂的戰術問題,說白了就是亞瑟·康普頓、杜安兩人的學術名譽之爭。

李康平在哈佛逗留了幾天,他拜訪了葉企孫。

葉企孫的碩士導師是杜安,他在杜安的指導下利用X射線方法測出了最新的普朗克常數。目前全世界物理學家用的是杜安、葉企孫版的普朗克常數。

1921年碩士畢業之後,葉企孫不再跟著杜安,而是拜P.W.布裡奇曼為博導。

P.W.布裡奇曼是全球高壓物理第一人,葉企孫的博士研究生方向主攻高壓物理。

杜安做的這個三次X射線實驗,葉企孫沒有參與,他知道杜安正在做這個實驗,卻不清楚具體細節。

總的來說,葉企孫感激杜安悉心指導過他,葉企孫極強的實驗能力,正是在師從杜安的這段時期訓練出來的。

杜安很喜歡葉企孫,他希望葉企孫博士畢業後能留在哈佛。

葉企孫的態度跟他的師兄胡剛復一樣。

胡剛復的博士研究生也是在哈佛讀的,同樣師從杜安。

幾年之前,杜安極力挽留胡剛復,而胡先生毅然決然的返回中國,在南京開荒拓土,為中國本土物理事業獻力。

葉企孫已開始起草博士論文,他預計會在今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

“故而企孫兄將在今年歸國?”李康平問道。

企孫兄道:“應是如此。”

“我正在編寫國文《原子物理學》,尚未完稿。企孫兄歸國之前,請務必赴紐約與我見面。”

“國文《原子物理學》?”

企孫兄應承下來,說他獲得博士學位之後、歸國之前,定會赴紐約與康平相見。

葉企孫已定歸國之計劃。

有些工作,需要提前交接。

1915年,任鴻雋、趙元任、胡明復等留美生在康奈爾大學建立了中國科學社。

中國科學社參考了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模式,該社是股份有限公司性質的私人學術社團。

1918年,任鴻雋等先生回國,中國科學社的總部由美國遷至南京,並在兩年後於上海開設分社。

中國科學社與商務印書館合作,在中國出版國文版的《科學》、《科學畫報》等學術刊物,該社現如今已成為中國最權威、最有影響力的學術社團。

其實,《科學》、《科學畫報》雖定義為學術刊物,但更偏向於科普讀物。

中國本土科學家想要發表純粹的學術文章,還是得往歐美的學術期刊投稿。

北洋政府沒有專門的學術研究、科學普及機構,私人性質的中國科學社類似於中國的英國皇家學會,中國本土的科學事務基本上由中國科學社負責。

中國科學社總部遷到了中國,原來的美國總部更名為“中國科學社駐美分社”,由葉企孫任駐美分社的社長。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葉企孫快要回國了,他覺得李康平是駐美分社社長最合適的接班人。

相關推薦:我女朋友世界第一甜網紅逆襲指北[重生]上位我來做明帝巔峰權臣這就是等價交換洪荒之血道冥河洪荒之我乃冥河修羅劍神大漢第一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