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南宋英豪傳->章節

第八十二章 和戰之爭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行,我就給你說說。”蕭英停頓了一下,說道:“嗯,東征有三哥陪著你,他是老軍伍,你多向他請教。”

“那是自然。”孟九成感慨地說道:“有幾位師父的教導愛護,對九成真是幸事。”

“嗯,你小子還算有良心。”蕭英笑得挺滿意,卻伸出手來,“把望遠鏡趁早拿來,那就更有良心了。”

孟九成呵呵一笑,說道:“已經找人打造了,五師父很快就有討好明鐺的玩具了。不過,您想娶明娘子用得著那麼麻煩嘛?說媒下聘,成親洞房,多簡單。”

蕭英撇了撇嘴,對孟九成很是鄙視的樣子,擺了擺手,說道:“大人的事情,你個小年輕兒懂什麼?”

得,我不懂,你繼續玩你的浪漫吧!可話說,這年代,男女之間需要浪漫嗎?感情是睡出來的,連這都不懂,還跟我這裝老鳥呢!

…………

南宋寧宗嘉定年間(108—14年),宋金之間雖然表面上有“紹興和議”、“隆興和議”維持著屈辱而脆弱的和平,實際上大小戰事從不間斷。

而金國外有西夏騷擾、蒙古進攻,東北有耶律留哥叛變和蒲鮮萬奴建立的東夏國,東有紅襖軍的叛亂,已經面臨三面被困,頹喪之勢已非常明顯。

南宋對金之衰落也看得清楚,金朝南遷之後,宋廷朝臣圍繞對金是和是戰展開了激辯。

出使金國的真德秀便指出金國的滅亡之兆“大抵可見”,然而“習安者易制,崛起者難馴”,蒙古才是未來的心頭大患,因此當務之急仍是“內固邊防,外精間諜”,密切注意局勢的發展。

權工部侍郎徐應龍也不無擔憂地說:“金人窮而南奔,將溢位而蹈吾之境。金亡,更生新敵,尤為可慮。”

可見,宋廷雖然上下苟安不思進取,但在對蒙古的態度上還是很謹慎的,很多大臣都意識到這可能會是“宣和舊事”的重演。

儘管如此,可是當大臣喬行簡提出“強韃漸興,其勢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齒寒之轍可覆,宜姑與幣,使得拒韃”時,卻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認為這是“召侮之端,致寇之本”。

更有太學生痛斥這是賣國行為,要求將喬行簡等人處斬。一時之間史彌遠也沒有辦法,只好依從眾意,罷歲幣、絕使臣。

後來人讀史,由結果可以逆推求證,當然會認為在蒙古人勢力興起的形勢下,金已經由過去的仇敵轉而為今天的緩衝國,只要金能抵禦蒙古人的進攻,南宋繼續向金輸納歲幣也是未嘗不可的。

況且,歲幣對於南宋來說並不算沉重的負擔,與金國的貿易很容易便能賺回來。若不與金朝絕交,繼續輸納歲幣,則有利於金人抗蒙,這樣,南宋也有機會舒緩時間,組織力量,對抗蒙古人的南下。

但若不具有後世的思維,而是身為宋人,難道對金人不是恨之入骨?金兵南下,擄取徽欽二帝北歸,包括皇室在內的朝廷上下被洗劫一空,收復失地以報世仇的呼聲,可是從來沒有停止過,難道還要繼續屈辱地供給歲幣?

所以,喬行簡等人的看法雖然正確,但卻過於冷靜,在感情上,是很難讓人接受的。

儘管如此,南宋朝廷也只是在“滅金”的呼聲上最為響亮,對“聯蒙”卻極為冷淡。就連主張滅金以報世仇的真德秀,也認為“今之女真,即昔之亡遼,而今之韃靼,即向之女真”,認為聯蒙滅金可能重蹈當年聯金滅遼的覆轍。

朝堂上的爭論算是有了個結果,就是停納歲幣、停派使臣。

而在宋金關係變化的關鍵時期,不僅是朝廷決定著相關政策,地方大員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

比如,李珏與崔與之這二位坐鎮淮東防務的重要人物,都深知宋金關係薄弱,和約難以持久,而且都深感邊防薄弱,一邊大力築城固邊,一邊上書朝廷,要求招徠北人,以期北伐恢復中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不過,崔與之強調守禦,對招納北人的態度,較為保留,審慎;李鈺則積極主戰,圖謀恢復,有意招納北人,甚至利用這些人偵察敵情、襲擾金兵,並鼓勵他們從事恢復故土的事業。

就在宋金爆發戰爭前,淮東便不斷發生侵擾金境漣水、東海,以及圍攻泗州等情事,應與李鈺的策劃有關。

史彌遠擔心惹怒金人,並不願光明正大的招納南投的北人。但也覺得北人勇悍,或可成為牽制金人的力量,便密令制置使李珏與知楚州應純之等官員接待他們,並拔付了一定的錢糧。

既然是密令,也就是默許,當然不會廣為人知。知楚州應純之便以回收銅錢為名,悄然廢去對渡淮河的禁令,來淮南的人不加阻止,倒是給予適當安置,並開始招募北人組建“忠義民兵”。

對南渡逃難的北人來說,這無疑是個好事情。對孟九成來說,淮河解除封鎖,無疑會對他散佈訊息有很大的幫助。

而經過十數天休息、整編的紅巾軍,再次行動,由縣城出發,五千餘大軍東征日照。

透過蕭英的指點,又與王忠峰、韓守仲等人重新商議,孟九成改變了作戰佈署。

大軍順利佔領坪上鎮後,分兵三路,韓守仲作為南路,取團林、馬站、石橋等鎮,以為南方屏障;王忠峰為北路,取巨峰、濤雒等鎮,防禦北方。

孟九成則率中路軍連下碑廓、虎山等鎮,進抵嵐山。

此次東征,紅巾軍終於露出了些許鋒芒,不管是地主、土豪的自保武裝,還是打著紅襖軍旗號的草莽賊寇,不投降便消滅,投降則收其軍、打散編入部隊。

盤踞在日照縣的各家武裝多不過千人,少的只有一兩百,在紅巾軍猛獅搏兔般的強力打擊下,或敗或降,被盡數掃平。

接著,紅巾軍主力向北移動,在濤雒鎮集結,準備攻打日照縣城;另一部則在南以虎山鎮的龍王河為防線,築壘建堡,警戒海州(現連雲港地區)之敵。而政務人員和民團教練隨後抵達,分赴各村鎮,實施新政,穩固地方。(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我真是大昏君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半島:最終還是要愛你畫風清奇[快穿]至尊蠱醫我在異界提取萬物我在萬界當反派陰山詭棺你這魔卡認真的嗎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妖生不周山異界之無上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