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南宋英豪傳->章節

第八十六章 無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這個世界上發生的所有事情,其發生都不是偶然的,而是看似巧合狀態下產生的必然。當然,這種必然有可能被忽略,也有可能被重視。

站得高,望得遠。對於熟知歷史的孟九成來說,能從一些細微的變化來揣測大勢,這是他最大的優勢。

從南宋對北人南渡的態度,他認為公開被招納的可能性不大,但南宋也不會把他推向敵對。

朝中和邊臣主戰勢力抬頭,也應該會有作用,暗中招撫是比較有希望的。

有希望,但還不能全部依靠,孟九成知道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渡過這個難關是肯定的,只是有順利和坎坷兩種結果罷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諸事安排已畢,孟九成便率軍返回,並分派了一萬多人馬到莒、密、海三州就食。

沒辦法,數萬大軍集結在新佔的凋弊之地,糧食還要從其他地方運來,實在是更加負擔沉重。

剩下的一萬多部隊,孟九成分成了十個千人隊,分赴新佔領區各地駐守,並協助百姓墾荒春耕,恢復生產。

忙忙碌碌的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已是四月,依靠著積蓄,終於算是把新佔領區初步安定下來。

……………

日光傾瀉而下,海風撲面而來,幾艘海船在平如鏡面的大海上緩緩航行。

孟九成苦笑著搖了搖頭,集中了全軍會水性的兵丁,終於算是湊起了千八把人的海軍。

可識水性與不暈船,顯然不是一個概念,而要適應海上風浪,卻不是短期內可以鍛鍊出來的。

不管怎麼樣,紅巾軍有了水師,這已經可以讓孟九成感到欣慰了。

越靠近海岸,看到的漁船越多,有的船形狀還很怪異,象是兩條或三四條小船拼在一起的樣子。

沒錯,就是那種內河湖泊的小船,用木板釘在一起,增加穩定性和抗風性,再當作近海的漁船使用。

史載:郝定、霍儀、彭義斌率軍破邳州堈子堌,得船數萬艘。

數萬艘啊,可不是什麼戰船,或許有稍大一些的,但多數都是江河中的小船。

孟九成可不管大小,是船是行。得到訊息後,他便派人與霍儀等人聯絡,用物資換船隻。走水路,又用車拉走陸路,一共運回根據地五六千艘之多。

一部分船隻作價或租賃,在內河、湖泊航行、捕撈;另一部分船隻則進行改裝,在近海捕魚撈蝦。

《史記》載:“太公(姜尚)至國(齊國)……通商工之業,便魚鹽之利。”春秋時期,管仲任齊國丞相,首創“官山府海之策”,“筏薪煮鹽,計口授食”,以鹽與鄰國交易,遂致富強。

膠東既屬齊國,又是中國食鹽最早的產地,海岸線漫長,灘塗地眾多,歷史上便有幾大鹽場,特別出名。

無疑,魚鹽之利自然也成了孟九成安民養兵的一大財源。捕撈上來的魚蝦,或曬成魚幹,或用鹽醃漬,以利長期儲存。

在根據地內陸,魚乾和醃魚,已經成了百姓為數不多的副食,還是軍中所攜米、鹽、魚乾的一種。

現在,只要餓不死,能吃到肚裡的便是好東西。但還不至於扒樹皮,吃什麼觀音土,野菜自然不在此列。

甲板上傳來嘻笑之聲,孟九成轉頭一看,那幫在海上吐得昏天黑地的傢伙,正興致盎然地評點著遠處一艘漁船上的年輕女人。

這幫混蛋,快上岸了,又精神上了。孟九成一哂,轉身回了艙房。

儘管所謂的海軍只是有個模樣,但船上卻裝備了虎蹲炮,這在當時,絕對是很犀利的武器。

錢糧是緊張,孟九成卻繼續對軍工生產保持傾斜。

鐵條鍛造的虎蹲炮,天威炮,流星炮,作為主力炮種,不斷裝備部隊。而青銅炮,因為材料的關係,則壓縮數量,每月只造三門。

而正規部隊也正在逐步淘汰拋石機、松樹炮,交給警備隊或民團使用。甚至把松樹炮還賣給了劉二祖、彭義斌等義軍。

這樣,在總體兵力不增加的情況下,紅巾軍的戰力卻在不斷提升。而金軍在征剿義軍的時候,付出的代價也更大。

而名為講武堂的軍校也在萊州建立起來,部隊中的軍官不斷被抽調,在這裡進行培訓。

以軍校起家,用新軍官建立自己的嫡系,孟九成對這種辦法可不陌生,後世成功的例子更給了他信心和啟示。

抗金抗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據孟九成的判斷和估計,三五年後能與蒙軍形成真正的力量上的對峙,就是很令他滿意的結果了。

當然,只要根據地建設得好,還有財力、工業能力的提高也能達到預期的目標,以後的程序會大大加快。

除了講武堂,形同書院的政務學堂也建立起來,開始培養文職官員,以便在治理地方中能夠切實貫徹實施他所制定的政策法規。

換而言之,他正在試圖悄悄地改變傳統的科舉選拔官吏的方法,並且力爭使官僚機構達到最精簡的程度。

時間並不讓孟九成覺得充裕,除了要面對金軍的壓力外,還有離交鋒已不遠的蒙軍。

相對而言,對付金軍已不是主要問題,縱橫歐亞大陸的蒙軍,才始終是孟九成的心病。

所以,孟九成現在一邊拼命發展,一邊盡力把局面擴充套件開來,使人們習慣並適應他所推行的政策和模式,以積聚與蒙軍作戰的整體實力。

當然,建立威權,培養嫡系,攏絡人心,掌握錢糧大權等等,也是正在實施的應對手段。

雖然感到時間的緊迫,以及將來的壓力和阻礙,孟九成卻並不十分悲觀。而且,悲觀也沒什麼用,敵人不會因為你害怕恐懼而放你一馬,除非你投降。

當然,孟九成肯定不會有古人那種捨生取義、青史留名的氣概和覺悟。

這種思想和覺悟,孟九成雖然做不到,但卻欽佩得五體投地。

“……倫理的力量,能夠而且必將產生幸福、平安以及美好的感覺……只有一種途徑能抵達幸福的彼岸,這就是超脫所有道德中立的價值觀。”

除了宗教以外,人性是無法超脫和超越的。戰爭中的紅塵世界遍是陷阱與屠坑,肉身破滅與精神超越正是考驗勇氣和道德的最佳試金石。

死亡,對於每個人來講,都是無法逃遁的。大無畏的犧牲和求死渴望,成為永恆者光榮的涅槃。而眷戀貪生的依順,成為變節者和貳臣的邪惡劫火。

可以想象,所有的英烈,以及留存青史的殉國者,他們臨終的思想狀態皆是一種高尚的憐憫。

在死亡面前,他們感受著倖存同胞、敵人、變節者的悲苦,俯視著芸芸眾生的蠅營狗苟。那是一種怎樣超越人類二元性的心如止水的狀態啊。

所有的苦難和折磨,所有呼嘯而至的白刃和炮石,在這種超脫凡俗的偉大精神面前,變得那樣蒼白無力。精神的偉大,超越了苟活生存的微渺智力。

所以,每個王朝末期那些反抗民族奴役的烈士,不管是南宋的,還是明末的,都會永遠成為我們中華民族不朽的榮光。

正因他們的存在,中華國家短暫的四分五裂,因停滯而產生的遍體鱗傷,甚至政權一時間的分崩離析,都能在強大的民族精神力量下得以癒合創傷。

所以,孟九成自忖做不到視死如歸,卻崇拜欽佩那些愛國者,並用實際行動去證明。並且,他希望別人能以此為榜樣,湧現更多那樣的英雄烈士。

岳廟,在錢糧很緊張的情況下,孟九成還是拔了資金進行修建,並透過官府大力宣傳嶽王的英雄事跡。

要知道,在當時,嶽王平反並沒有多長時間。準確說來,不過三十多年,還是韓侂胄為北上伐金作輿論準備的手段。

而崇嶽貶秦,則更是只有十年。

開禧二年(106),寧宗、韓侂胄削去秦檜的王爵,並把諡號改為繆醜,可謂是大快人心。

但到了嘉定元年(108年),史彌遠實際掌權,又恢復了秦檜的申王爵位及忠獻諡號,積極奉行降金乞和政策。

也就是說,修嶽廟,崇嶽王,孟九成比南宋君臣走得更遠。只是暫時有求於南宋,孟九成沒把秦檜、王氏等鐵人擺在廟裡罷了。

從物質到精神,孟九成都在拼命做著準備,等著迎接明年宋金撕破臉皮,大打出手的時候。

…………

棄舟登岸,孟九成換乘戰馬,在親衛的保護下返回萊州。

儘管孟九成喜歡煙臺,但那時候煙臺連個名都沒有,更沒有城池。歷史上,直到明朝,為預防倭寇,才在今煙臺山設狼煙墩臺。

雖然建港築城的工作已經開始,但要完工,至少還需要數月之久。

一路無話,孟九成進入萊州,回到府上,楊妙真已經得到通報,帶人在府門口迎候。

入府更衣洗漱,楊妙真便又勸諫道:“孟郎一身係數州軍民之安危,日後可不要再輕易入海。”

“娘子所言極是,極是。”孟九成笑著答應,卻明顯有敷衍之意。

楊妙真有些無奈,可也不再絮叨,開口說道:“季先從宋地而回,還帶著劉佑的書信,都等你兩天了。”

“宋室那邊有訊息了?”孟九成沉吟了一下,不知會是什麼結果,開口說道:“派人召他來見,我想早知道結果。”

楊妙真叫人去召季先,回身說道:“宋室偏安,不思進取,恐不是長久依靠。孟郎的心思奴家明白,但也要多加小心,切莫因小失大。”

孟九成知道楊妙真素來對南宋沒有好印象,另外一個原因便是不想受誰的約束,總想著自立為王、自由自在。

“娘子放心,我可不會被什麼官位爵祿所誘惑。”孟九成笑著拍拍妻子的手臂,說道:“可我們還不夠強大,在宋、蒙、金三家之中,總要找個名義上的依靠。如果太過獨立,恐怕會眾敵環伺,不得安生啦!”

楊妙真點了點頭,說道:“孟郎的眼光,奴家是佩服的,這話也說得多餘,可不說還是有些擔心。”

“你我夫妻,哪裡有什麼多餘的話。”孟九成拉過妻子的手,撫摸著,說道:“就該心裡想什麼,就說什麼。說好說壞,誰還能計較不成?”

楊妙真抿嘴微笑,輕輕抽回手,說道:“季先怕是快到了,奴家且去後面,安排些酒菜,給孟郎接風洗塵。”

“與我一起召見他,又有何妨?”孟九成想挽留,楊妙真卻不依,轉身去了。

孟九成喝著茶水,隨手翻看桌案上的文書,有幾張竟是楊妙真寫的,文字大有進步。

另幾份檔案孟九成也看過,並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情。只有一封李思溫的書信,稍微提起了他的興趣。

對於僕散安貞攻打劉二祖,孟九成除了給予武器物資方面的支援外,並沒有出兵相助。

一來是青州有黃摑阿魯答和張林合軍防守,紅巾軍物資不足,還要消化新佔地區,難以再度發動;其次是劉二祖並沒有邀紅巾軍助戰,孟九成悍然率兵進入人家的地盤,是十分不妥的。

顯然,劉二祖在開戰之初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他調集了彭義斌、石矽、時青、郝定等各路義軍,在兵力上確實遠勝金軍。

同時,有孟九成支援的武器,又有巨蒙四堌、馬耳山、大沫堌等易守難攻的根據,劉二祖覺得能抵擋金軍也不足為奇。

這封寫在月前的信,李思溫透露了劉二祖所部的備戰情況,看口氣,也不認為會敗。

當然,李思溫更不會在普通的問候信中說什麼敏感的事情。

孟九成看過書信後,皺著眉頭想了半天,覺得劉二祖倒也未必會敗。畢竟歷史已經改變,劉二祖所部的義軍已經有所變化。

其實,劉二祖勝敗如何,對紅巾軍的影響不大。隔著沂蒙山地,金軍又沒有持久作戰的物資,趁勝再攻紅巾軍的可能性很小。

況且,還是那個老問題,斬草不能除根。

劉二祖敗了,霍儀又舉起大旗,似乎倒是更壯大了。

而霍儀敗亡後,郝定又冒了出來,攻城掠地,甚至還稱帝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啊!孟九成突然想到了一句詩,還真是恰如其分。

………….(未完待續)

本书作者其他书: 逆天換明 我真是大昏君 一個人的抗日Ⅱ 一個人的抗日
相關推薦:半島:最終還是要愛你畫風清奇[快穿]至尊蠱醫我在異界提取萬物我在萬界當反派陰山詭棺你這魔卡認真的嗎被各路明星圈養的日子妖生不周山異界之無上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