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南宋海上風雲->章節

第三十七章 宋代鐵匠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張旭問道:“那你怎麼知道我叫張旭?”

那你鍾舟神色微帶著一絲傲然,回答道:“我聽人說,張公子年方弱冠,身長面白無須,在下一看既知。我家公子聽說張公子在流球這邊有大量的海鹽產出,故特派在下來此,與張公子洽談海鹽生意事宜。”

“洽談海鹽生意事宜?”這可真是磕睡碰上枕頭了。上一刻還在為海鹽沒有下家而煩惱呢,這下家馬上就來了,張旭不由得有些激動。

張旭按住心中的波瀾,問道:“那鍾四公子又是誰?在下還不太熟悉。”

這時楊波在張旭身邊說道:“張掌櫃的,那個鍾四公子名叫鍾百川。乃是天下有數的幾個大鹽梟之一。在南方大宋國內無數的鹽梟之中,據說也只三個人能與他相抗衡,合稱為鹽梟中的四大金剛。鍾四公子行蹤神秘,神龍見首不見尾,沒幾個人見他的廬山真面目。不過,近幾年他名下的私鹽生意漸有超越其他三家的趨勢。”

在楊波介紹時,那個鍾舟一臉得色。張旭不動聲色道:“哦,鍾四公子有這麼大的來頭啊。那好吧,這生意可以談談。”

那鍾舟說道:“那好吧,請張公子找個清雅的地方,我們好好談談。”

張旭很乾脆地說道:“不用找地方裝模作樣地慢慢來,那樣沒什麼意義。我那海鹽三十文一斤給你,自己到這碼頭拉貨。如果不行的話我就給別人了。”

那鍾舟下意識在心裡嘀咕一聲:雛鳥,做生意那有這樣的?不過還是介面地說道:“張公子,少一點,十五文一斤。”

張旭冷哼一聲,說道:“看來我們沒得談。”說罷轉身拂袖而去。

鍾舟連忙喊道:“喲,張公子。這做生意價錢當然是要你來我往好好談談的。那有你這樣的,一言不合就反臉的?不如這樣,我再加五文,二十文錢一斤如何。”

張旭說道:“我的鹽是當今之時最好的鹽了,給你三十文一斤是最便宜的了,幾乎當土賣了。你要就三十文,不要拉倒。我給別人。”

鍾舟氣結,還從沒見過這樣談生意的,尤其是這種大批量的海鹽生意,只好一咬牙,說道:“那好吧,三十文就三十文。不過你這海鹽以後要全部賣給我們,不能賣給第二家。”

夠精明啊,居然想要獨家經銷權,不過目前張旭一時既找不到第二家,對於一點海鹽的生意,張旭也不是太在意。因些,張旭淡淡地說道:“只要你能吃得下,我就全部賣給你。”

鍾舟答道:“好,你有多少我們肯定都能吃得下。”

張旭說道:“那行,那就全部給你們。”

鍾舟點頭道:“好,成交!”

……

張旭和鍾舟站在簡易碼頭邊上,吹著海風,三言兩語就談定了一宗大生意,拍板成交。不禁讓楊波和跟隨鍾舟而來的那個隨從面面相覷,就連鍾舟也不禁懷疑自己是不是在做夢。

因為以往在人們的印象當中,這種大宗生意,往往要唇槍舌劍,交鋒幾十回合,反覆談判,還要擺酒宴客,甚至還要享受一些娛樂色情服務,才能最終在酒桌上才能敲定。這才符合中國商場的傳統和習慣。要不然,中國酒文化和酒樓經濟那能如此發達的。像這樣的,實在是異數和另類。

所以在鍾舟在再三確認張旭沒開玩笑之後,心中大覺過意不去,於是邀請張旭道:“張公子,我們生意既然談成,不如由在下作東,我們到泉州或者杭州大酒樓去置辦一桌酒席來慶祝一番。到時候一定讓張公子玩得盡興。”畢竟這是一宗每月就是十萬斤左右海鹽的生意啊,這時候鍾舟決定補上這次生意談判中缺席的酒宴,和其他服務,一點也不介意多請張旭玩個盡興。

只可惜,張旭很不懂行地說道:“生意就歸生意,喝酒就歸喝酒。我這個人最討厭的就是把生意搬到酒桌上的行為。到泉州或者杭州去擺酒宴根本就不必了。那根本就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鍾舟聽了神情一滯,一時說不上話來,這小子也太不給面子了吧。你這倒底完全不懂的雛鳥行為還是狂傲根本就不把我放在心上啊?不過緊接著張旭又說道:“我最近想開一間鍊鐵作坊,不知道鍾四公子能否幫忙尋找一些鐵匠,是那種會把鐵礦石冶煉成鋼鐵的鐵匠。不是那種普通的,只能補補鍋,打打菜刀和鋤頭的鐵匠。”

鍾舟矜持道:“張公子,你可要知道。這鹽鐵可都是朝庭*的,禁止私下交易的。所以鐵匠是極難找的,尤其是你說得那種技術比較高的鐵匠更是難找……”

鍾舟還要滔滔不絕地拿捏姿態,張旭已經不耐煩地說道:“好了,你既然難找,那就算了,我找別人幫忙。”

鍾舟嘆了口氣,心說道:你這小子那麼急的性子幹什麼,你自己不懂得矜持,也不讓別人矜持一下啊。只好趕緊點頭道:“張公子,雖然說難找,但我們還是會盡力幫張公子找到一些鐵匠的。”

那鍾舟動作很快,或者說那個鍾四公子的動作很快。生意談成後,鍾舟立即回去組織貨款和運輸船隻。三天後就發來了運輸船隻,把這個月的生產的將近十二萬斤的海鹽,全部裝船運走,同時結清了了貨款。

這次賣鹽總計得貨款三百六十萬文,這筆款子對大宋一些身家萬貫的世家來說,不說很多,但對雞籠這個地方來說,無疑又是一筆天文數字的鉅款。在扣除了一些必要的人工開支,張旭按照原先約定提取了5%的技術使作費之後,剩下的錢全部被族長會安照人丁平均派下去。那些雞籠百姓們又得到一筆錢,而且看樣子以後每個月都會有的。於是家家戶戶開始大興土木,建造新房子。磚頭水泥等建材的需求讓王大美應接不暇,也讓他臉上笑開了花。當然還有一些人開始大量的置換新的傢俱,這讓黃毛黃世仁也大發其財。還有一些家庭人口較多的,大算蓋一些比較大的房子的,便開始四處借錢。當然,張旭開在家裡,讓陳雅負責的借貸活動也開始業務繁忙起來。當然目前只是只貸不存。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雞籠還有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一些泉州的一些嗅覺靈敏的商家開始來此開設一些分號。也有一些稍有一點兒資本的小販開始來此練攤。當然最多的是一些貨郎,他們來到雞籠,挑著貨擔,裡面裝著各種各樣的小玩意兒,走街串巷地向大人小孩竭力推銷各種各樣的小商品。

這段時間被張旭寄以厚望的冶煉廠仍然沒有什麼起色。到目前為止,趙鐵匠帶人起了一個小爐子,從裡面只能煉出一些帶沙眼的鐵塊。這鐵塊打造一些質量要求不高的菜刀和農具倒是沒有問題,但與能夠鍛造武器相差就遠了。趙鐵匠到是很認真努力。但是冶煉鋼鐵這事兒,要是沒有技術積累,光靠努力是起不了什麼作用的。

一個月後,當那個鍾舟第二次帶著錢款來提取鹽場這一個月的產出的鹽時,還帶著三個人來。三個人年紀都有些大了,大概都有五六十歲的樣子。其中一個人身體看上去還行,站得很直,但是頭髮已經呈現灰白色了。另外兩個則背都有點兒駝了。

在中國北宋時期,華北鋼鐵產量最高峰時達到了年產量15萬噸的規模。而整個兩宋三百年間,除去北宋初年和南宋時期國土面積狹小以及戰亂時期不利影響之外,平均都能達到3.5——7萬噸的鋼鐵產量。而大英帝國在18世紀開始進行了工業才達到這個產量。

北宋滅亡之後,宋室南遷連帶著北方大量的人口南遷,使得南方經濟文化方面迅速超過北方。中國的鋼鐵產業的中心也從華北南移至福建。當時福建的鋼鐵產業高度發展起來,技術比起北宋時期的華北又有了很大的進步。當時福建已經一次就可煉上萬斤的生鐵了

鍾舟向張旭介紹道:“張公子,上次說的那件事,我們鍾四公子立刻發動了所有的關係來尋找了。這三個師傅乃是大宋福建官營鐵作坊裡面退下來的。他們一生都在與鐵塊兒打交道,經驗和技術都非常過硬。這位是雷剛雷老師傅,這位是陸強陸老師傅,還有這位是商潮商老師傅。”(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南宋最強獸醫南宋的陰謀亂入南宋南宋之我主沉浮南宋幸福小兩口秣馬南宋LOL:賽場隨機英雄,我全絕活冠軍少帥從鬥羅開始的妖姬聯盟之上單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