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南宋海上風雲->章節

第一百二十九章 宋金議和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第二天,陳宗德把白蓮教教首凌飛,聖女鍾百川,明教教首方悅,聖女方麗萍,景教大祭司阿波羅,聖女阿德曼,請到媽祖娘娘宮,表達了邀請他們三教六個首領參加大雞公國元老院,成為元老院一員元老的事宜。

那些宗教首領成了元老後,除了已經排好班的執政官職位,他們可以享有其他元老一樣的權力和尊榮,可以在元老院會議上,代表自己的教徒,提出各種建議,進行各們表決。那六個人,當然欣喜惹狂。

接著,全體元老和全體政府部門成員,一齊在媽祖娘娘宮新豎起的一根旗杆那裡,進行第一次升國旗,唱國歌活動。

這面藍底紅色大公雞國旗,是昨天晚上,許多婦女臨時趕工趕出來的,繡得並不怎麼好,但這些鄉下族長們出身的元老們,並沒有太挑剔,只要是新的,他們就非常高興了。

而那首國歌,則讓張旭弄得非常簡單明瞭,唱起來上朗朗上口,很多人一學就會了,第一次唱了出來,倒讓現場發出了一股溫馨感人的氣氛。

搞完了這套,張旭提議,以後每次元老院開會,或者每天早上,官府成員上班的時候,或者在重大活動當中,都要來一次升國旗,唱國歌活動。

那些元老們都大聲說好。有些元老們還進一步,提出其他地方,比如各個寺院場所,重大聚會時,也應當升國旗,唱國歌。然後,又有元老們提出,那些從前年開始才來這兒,在這兒定居的人,都必須去進行補一個入籍歸化宣誓。並且學會唱國歌,才承認他們是大雞公國人。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些事,現在當然會有別人操心,張旭也懶得管了。張旭現在注意的是,宋金雙方的戰事。時間已經到了開禧三年四月份了,宋金雙方的交戰,已經從戰場上的刀光劍影,血火連天,你死我活,演變成了談判桌上的唇槍舌劍,折衝尊俎。

卻說在去年,開禧二年,秋高馬肥之時,金軍便在東、中、西三個戰場轉入戰略進攻,兩淮仍是主戰場。紇石烈執中攻克淮陰以後猛攻淮東重鎮楚州,宋軍拼死固守,畢再遇遣部夜襲淮陰,焚燒金營糧草,又多次襲擾進圍楚州的金軍,故而楚州久攻不下。僕散揆親率行省大軍進克安豐軍,轉攻六合。東線右翼金軍由紇石烈子仁率領從滁州一線攻至真州一帶,與僕散揆大軍會師,屯駐真、揚之間。十二月,真州失守,郭倪放棄揚州,渡江南逃,兩淮州縣幾乎盡陷敵手,建康、鎮江一葦可航。

中路金軍直逼漢水,宋軍統帥趙淳竟*樊城,龜縮襄陽。樊城既失,襄陽屏障盡撤。開禧三年大年初一,完顏匡向襄陽發起猛攻,南宋新任京湖宣撫使吳獵派驍將孟宗政馳援,才得解圍。西路金軍先後佔領了軍事重鎮和尚原與川蜀門鑰大散關。比起宋軍北伐來,金軍南侵倒是節節順利的。

就在大散關失守的十六天後,四川宣撫副使吳曦公開亮出叛旗,自稱蜀王,向金稱臣,更使南宋戰爭危局雪上加霜。

吳曦是吳挺之子,吳璘之孫。吳氏兄弟在川蜀抗金之戰中,功勳卓著,並且建立了吳家軍。歷史上,對金作戰中,特別是是初期,真正率先以步勝騎,以少勝多的,就是這支吳家軍。而不是後世廣為知名的岳家軍。正是這支吳家軍的英勇抗戰,屢次取得巨大的勝利,才給了南宋朝廷和軍民以巨大信心,穩定了當時宋國南方。當時岳飛還是個小字輩,岳家軍還沒成形。而岳飛,還是在宋金雙方戰線基本上穩定下來後,在鎮壓鐘相楊麼起義的戰事中出名的。

這支吳家軍的創始人吳玠死後,吳璘代領其軍。由於四川在地理、財政上的相對獨立性,紹興年間弟二次削兵權未對吳璘採取措施。吳璘死後,其子吳挺繼任蜀帥。吳氏三世帥蜀,引起有識之士的憂慮。紹熙四年(1193年),吳挺死後半年不置蜀帥,後因知樞密院事趙汝愚的建議,召吳曦入朝遷任殿前副都指揮,奪了吳家軍世襲的兵權。吳曦總想回去當土皇帝,先走陳自強的門路,嘉泰元年終於被任命為興州都統制兼知興州。其後他向蘇師旦納賄,恰逢韓侂胄物色西線統帥,吳曦成了副帥。不過,他可從來沒有把因巴結自己與韓侂胄套上近乎的主帥程松放在眼裡。

吳曦任西線副主帥後,金朝把他列為策反的目標,送去了一封誘降書。吳曦即派密使赴金,表示只要封其為王,他就可以獻出階、成、和、鳳(分別治今甘肅武都、成縣、西和,陝西鳳縣)等關外四州。金朝沒有立即做出反應,直到發起全面反擊後,才決定接受吳曦的獻降,指望藉此控制四川,令戰局徹底改觀。歲末,吳曦先後派人赴金營獻上降表與告身,完顏綱命使者帶上詔書與金印,至罝口立其為蜀王。

有部屬勸吳曦說:“如此,相公八十年忠孝門戶將一朝掃地。”他答以主意已定,即派兵奪取設在宜昌(今四川廣元西南)的四川總領所倉庫。他還致書駐兵興元(今四川廣元)的程松,命他知趣的離川。程松接函,竟置川蜀四路江山與人民於不顧,倉皇逃出三峽。開禧三年正月,吳曦正式在興州即位,繼張邦昌、劉豫後當上了金國第三個兒皇帝。

吳曦叛變稱帝,引起了軒然大波。利州東路安撫使楊甲,募死士晝夜兼程赴臨安告變,朝野為之震動。此前成都府路安撫使楊輔也曾密奏吳曦必反,當時韓侂胄還不相信。朝廷以為楊輔必能討叛,密詔任命他為四川制置使,授權相機行事。不料吳曦根本不買帳,將楊輔移知遂寧,楊輔只得棄離成都而去。

與方面大員臨陣脫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一些忠義之士暗中籌劃討叛義舉。監興州和江倉楊巨源聯絡了三百人,興州中軍正將李好義與其兄好古也串聯了軍士李貴等數十人。他倆接上頭後,就感到須有一個素有威望的人出來主持,才不至於一亂剛平一變又起。他們以為吳曦召用的偽丞相長史、權行省事安丙是最合適的人選。

安丙原是隨軍轉運使,吳曦叛變後,他以為枉死無益,表面接受偽職,暗地等待時機。與楊巨源和李好古李好義等人接上線後,經過一番策劃,安丙命人起草了一份討叛的“密詔”,聲稱來自楊輔,以此號召忠義之士。二月下旬的一個黎明,李好義率七十四個敢死之士突入偽蜀王宮,大呼:“奉密詔誅反賊,違抗者滅其族!”吳曦僭位僅四十一日即被誅殺。

吳曦之叛是韓侂胄用人失誤造成的一次浩劫,直到吳曦被誅的訊息送達臨安,侂胄才放下了心頭的巨石,即日拜安丙為四川宣撫副使兼知興州。這次平叛,楊巨源、李好義首倡之功最大,但安丙卻在奏報中將首功據為己有。

其後,安丙忌功妒能,先是坐視吳曦餘黨毒死李好義而不加追究,繼而指使親信殺害楊巨源而誣以謀亂自刎。蜀中忠義之士無不扼腕流涕,義憤填膺,一時在此人心洶洶。安丙上奏自求免職,朝廷怕把他逼上吳曦叛亂的老路,保留了他宣撫副使的要職。

吳曦之死,對金朝戰略反攻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再加上金國經濟上與宋國差距極大,此時,財政狀況已經涉臨破產的邊緣,因此,雙方形成了金國有兵無錢,宋國有錢無兵的戰略態勢。金軍包圍了宋國許多城池,宋軍躲在城裡苦苦支撐。但金軍常常後勤不繼,又不得不主動撤兵。

在這種情況下,僕散揆雖然在戰略反擊中佔據優勢,但也不得不放出了和談的氣球。韓侂胄正愁得滿腦門掉頭發,得到訊息,頓時大喜過望,便派出使者進行接觸。金方提出的條件是南宋須稱臣割地,獻首禍之臣韓侂胄。韓侂胄當然不會接受這一條件,便中斷和談。丘崈建議繼續與金朝議和,侂胄一怒之下罷免了他,改命知樞密院事張巖代領其職,準備與金朝打下去。

開禧三年正月,金方統帥僕散揆病死,左丞相宗浩接替其位,宣稱將親率大軍攻打襄陽。韓侂胄大為恐慌,命張巖招募議和使臣,重開與金和談。弱國無外交,誰都不願意攬這一差使,好不容易起用了蕭山縣丞方信孺。

方信孺往金軍大營議和,宗浩責問他:“為何前日興兵今日求和?”他不卑不亢回答:“前日興兵復仇為社稷,今日屈己求和為生靈。”宗浩不得不折服於他的辯才,讓他帶回五款議和條件:割地、稱臣、歸戰俘、增歲幣,罪首謀。南宋方面不同意前二款,表示可以接受後三款,當然,首謀是以蘇師旦、鄧友龍和皇甫斌來頂缸。

信孺再使金營,但金國方面堅持要拿到韓侂胄首級,方信孺自然不能答應,拿自己老闆的人頭與別人議和,開什麼玩笑?便據理力爭,宗浩沾不到便宜,惱羞成怒下,便將他關押起來。但信孺毫不畏懼的表示:“拘禁金國是死,辱沒金使也是死,還不如死在這裡!”宗浩無奈,只得放他南歸覆命。

方信孺向韓侂胄轉達金方議和條件,說到第五條時語氣支吾,在侂胄追問下,才慢悠悠說出:“欲得太師頭!”韓侂胄惱羞成怒,連他三官,把這位當時最出色機辯的外交使節貶到臨江軍居住。他惱怒地決定“有以國斃。”,即把整個國家捆綁在戰車上同歸於盡。宋金雙方和談陷入僵局。

雖然談判一時沒能取得進展,但在這種情況下,戰場已經平靜下來,因戰爭產生的難民已經開始減少。在海州的李有財已經來信表示,以後願意移民來流球的人口已經大大地減少了。許多人雖然在戰火中家園盡毀,但一得知戰宋金雙方已經開始議和談判了,便表示不打算移民了。甚至還有人已經開始迴流了。中國人嘛,自古以來,就講究個安土重遷,能不遷移就絕不遷移。

這種情況下,張旭不由得又為移民人口來源減少而著急起來,去年以來,雖然外來移民人口洶湧而入,現在大雞公國人口總數已經接近五萬大關了,可是這點人口,以後用以對抗宋國是遠遠不夠的。可是,宋金兩國都打不下去了,現在雖然談判失利,可是終歸會達成妥協,議和成功。也就一年多的時間了,那時候,大雞公國怎麼辦?怎麼對付騰出手來的宋國朝廷?

張旭正發愁時,那個鍾百川卻突然來找他,告訴他說:不如去北方,把那白蓮教北宗,也給招到這雞籠來。(未完待續)

相關推薦:南宋最強獸醫南宋的陰謀亂入南宋南宋之我主沉浮南宋幸福小兩口秣馬南宋LOL:賽場隨機英雄,我全絕活冠軍少帥從鬥羅開始的妖姬聯盟之上單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