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南明偉業->章節

第180章 雄關漫道真如鐵(7)

熱門推薦: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這其後還有一段軼聞,闖王入了北京後,不忍心看到崇禎皇帝的屍體暴露於山野,命人將他裝殮了起來,之後的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大順軍的軍師宋獻策同制將軍李巖散著步走出了長安門外,看見在那裡停放的崇禎皇帝靈柩前,有兩名僧人在為崇禎的遺體誦經超度。而此時的路上有如長龍一般的,都是要進入長安門內,爭著去找闖王的新政府去選官‘棄暗投明’的明朝舊臣們。

他們一個個穿著華麗的服飾、騎著高頭大馬,路過先帝的靈柩旁時,卻對身邊這位君父的遺體全都視而不見。如此都過分非常了,竟然其中還有人呵罵那兩個為先帝超度的和尚,叫他們為自己讓路。筆者我每每想起此典故都悵然神傷啊,悵然的不是君王死社稷,而是當崇禎皇帝數敲景陽鍾時竟無一人至,此時卻有一堆一堆的錦衣華服,爭著去找劉宗敏挨板子、抽屁股,最後屁股開花的屁股開花,沒開花的去下到油鍋繼續開花。

筆者要說一百句,打得好!炸的趣味、香甜!打死、炸爛這般畜生不如的人渣、賤貨!只可惜這一聲聲的板子甚至是滾滾的油鍋都不能驚醒那些國人最起碼的良知了。

當大明的長城,袁督師被千刀萬剮的時候,你們可以爭著買他的肉,生啖這位剛剛在都城外大戰過皇太極數萬大軍的所謂‘叛徒’,以證明自己比袁崇煥更加忠君國。一轉眼,這群自詡忠君的人在君王以身殉社稷之後,卻大紅大紫的騎在馬上走過君王的遺體,對其視而不見。這期間竟然連一個跪拜的人都沒有,更沒有哪怕一身孝服、一滴眼淚。

算君王錯了,這些個用朱夫子的書喂大的衣冠禽獸們難道忘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那句話嗎?算他為國而死都不能換來你們的原諒嗎?你們到底吃的是什麼?身為君王之臣子、食君王之俸祿,卻無視孤單在馬路邊躺著的那位君王冰冷的遺體,無視著君恩,無視著禮儀和最起碼的良心。你們讓我大中華央央五千年的道德文章怎麼寫?

所以我痛恨清談,所以我神傷啊,悲哀呀。我為萬世師表的夫子有如此所謂的弟子神傷;為三百年來不割地、不賠款、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鐵骨錚錚的大明而神傷;為“天亡我,非戰之罪也!”這句千古遺言而神傷,哦不好意思項籍老英雄,借用一下而已,誰叫你這句話比崇禎的遺言氣派呢。

路邊作為看客的李巖自然不明白大明的士子何以醜陋至此,他問宋獻策道:“為什麼這些個有烏沙可戴的反到是不如禿頭的和尚呢?”宋獻策也自然的高妙了一番,故作通天曉地的說著他對這群讀書的種子們、還有對消逝了的大明的一知半解的話。為什麼說他不瞭解這些人呢?因為他要是真瞭解此中齷齪,他宋矮子早該蟾宮高中了,身為‘半仙兒’的他怎麼會知道地獄裡是一些什麼怪物,又在想些什麼呢?

算了,不提傷心事了,我們再說李自成四戰潼關吧,說來闖王這四戰潼關也還是很有談資的。山海關一片石兵敗後,自成一退再退,後想著自己的軍師顧君恩獻過的那篇《入關策》。想著依靠那關中的百二山河,守得天下三分之二,進戰退守,萬全無失,所以退往了關中。

可清軍對他真是痛下殺手啊,多爾袞派出兩路大軍由他兩個同母兄弟統領,一南一北的來索要李自成的性命。北路由英親王阿濟格率領吳三桂、尚可喜由大同西進榆林,自東北向西南攻擊西安。這一路對應的大順軍是李過、高一功的兵力。

還有一路是多鐸率領孔有德、耿仲明從河南自東向西進攻潼關。李自成在西安聞訊後第一個想到的是率軍親援潼關。兩軍在潼關外列陣對峙,首戰劉宗敏告敗,大順軍退入關內;後劉芳亮出戰,再敗;李自成親自出戰,再敗;此後大順軍接連兩天的夜襲,全敗。

三日後,清軍重兵抵達,所謂重兵是火器部隊。清軍開始對潼關發起進攻,雙方戰事尤為激烈,你來我往互有攻守,卻總是以大順軍的失敗而結束。最後李自成見潼關如果再堅守下去,極有可能被多鐸與阿濟格東西兩面包圍,這樣一來斷然無生路了。自成只好棄關南撤,經商州、武關、回襄陽。又於武昌再敗,直至最終身死於九宮山牛跡嶺的地主武裝之手,年僅3歲。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唐司空圖有詩一首像是為第四次潼關大戰做了個結論。“樓下公孫昔擅場,空教女子軍裝。潼關一敗胡兒喜,簇馬驪山看御湯。”

讓我們用姚雪垠先生撰寫的一幅長聯,蓋棺我們的悲情英雄李自成的一生吧:

縱橫半中國,銳意北伐,渡河入晉,過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終因人謀不藏,山海關大軍喋血,前功盡棄,黃塵萬里無歸處,唯有英雄殉社稷;

苦戰十七載,鎩羽南來,離陝奔楚,棄襄陽,敗武昌,亦雲慘矣,畢竟圖讖難憑,牛跡嶺巨星落地,宏願皆空,青史千秋悲壯志,何曾怕死遁空門?

好一個青史千秋悲壯志,試問看官們,堂堂的大英雄李自成,即使在敗退之時也永遠向著八旗精銳發起進攻的真漢子,何曾怕死遁空門?正是大明崇禎皇帝、李闖王、八旗健兒們告訴了我,也鼓舞了我,在那個年代不只有貪財忤逆的畜生、卑躬屈膝的小丑和求生怕死的懦夫。

花蕊夫人那句: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只是這段跌宕起伏的明末歷史中的一個角落而已!因為這段歷史有你指點江山的新覺羅家族;有你振臂一呼,糞土當年萬戶侯的李闖王,還有你本想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最終卻以身殉國的大明崇禎皇帝。因為有你們,才讓我忘記了傷心,令我不再神傷而是繼續著激揚文字!而這一段歷史與命運的恨情仇,朋友們還都曾記否?(83中文 .83.)

相關推薦:港綜:大佬擎天柱,我只想搵正行女神經異聞錄玄幻:開局簽到大威天龍都市萬古醫尊重生三國之袁家霸業南明1647三國之雄霸天下血沐殘明荒島淪落者追尋劍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