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南北雜貨->章節

298、佛教力量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貞觀十四年早春的長安城,氣氛亦是有幾分微妙。

早前聖人言是要對那高昌國發兵, 結果大軍未動, 那高昌王子領著數十名親隨, 竟是一路騎馬跑來了長安城, 言是高昌國已被突厥人控制, 他此來乃是為了求救,願唐軍能解了高昌之圍。

早前多有冒犯, 並非他們高昌本意,望天可汗海涵,此次特將他們高昌國國寶帶來, 獻與天可汗,望天可汗能饒恕他們的罪過。

現如今坊間百姓大多皆已信了那高昌國乃是無辜, 朝中大臣們卻未必。

再說這無辜不無辜的, 原本也不是最要緊的, 要緊的是你高昌國既然與那突厥人粘連不清, 唐軍就是要打你的。

將來西域這邊其他小國若想棄唐投向突厥, 那他們首先就得想想後果,看看這高昌人的前車之鑑。

只是現如今民間已是形成輿論,尤其高昌國又是一個佛教國家, 長安城中佛教亦是興盛,那些佛教徒一個一個都站出來為高昌國說話, 這時候若是再打高昌, 那便有些失了人心。

李世民這幾日心情明顯是不大好, 麴智勝說要給他獻寶, 他也不見,直接把人晾那兒,不聞不問的。

這高昌國前面多拽啊,早前有焉耆國的人來長安城告狀,說高昌國阻撓他們的使臣進京,李世民當時就派遣使臣去往高昌,一二三四給那高昌王麴文泰列出了幾點要求,結果那麴文泰一概拒絕,於是中原朝廷便說要出兵打他,眼看大軍馬上就要出征了,他又巴巴跑來獻什麼寶,這是逗人玩兒呢?

侯君集這幾日也很惱火,本來說得好好的讓他去打高昌,大軍眼看就要出征了,竟然又生出這樣的變故。

那高昌國的麴文泰竟是要向大唐求援,請唐軍幫他們打突厥人。

本來侯君集想得好好的,他把大軍開過去,三下兩下把高昌國給滅了,然後在史書上記一筆,消滅一個國家,開拓大唐疆域啊,這得是多麼大的一個軍功。

至於這高昌國在哪裡,這個國家多大,有多少兵力,那誰管,普通老百姓,有幾個能弄得清楚明白的?

那萬一現在要說讓他去打突厥,突厥可是一塊硬骨頭,別說三下兩下了,即便是他侯君集終其一生,那也肯定滅不了。

本來好好的一個軍功,眼瞅著就要變成這樣一個吃力不討好的活計,那侯君集肯幹嗎?這幾日他已是進宮見了李世民好幾回,回回都說這高昌國要打,麴文泰麴智勝父子都不是什麼好鳥,你眼下即便幫了他們,他們到時候又得回頭反咬一口。

朝中那些大臣,有說打的也有說不打的,有說打高昌的也有說打突厥的,這幾日的早朝也是鬧鬧哄哄。

就在這個時候,唐儉從河西走廊那邊,令人送了一樣物什到了長安城,另外,還有一份公文。

這樣物什,便是常樂縣出產的指南針,小小的一個圓盤,瞅著像是個小盒子,只有手心大小,乃是木製,外表打磨得甚是光滑。

按那公文上面所言,用手指輕輕一滑,這指南針上面的蓋子便被滑開了,原是把圓蓋上的一點與下面的盒子相連,開合便只需用手指一推一滑,倒是有幾分精巧。

再看這盒子裡頭,中間定有一根指標,這根指標兩頭尖尖,分別指向兩個方向,分別刻有南北字樣,旋轉木盤,那指標搖搖晃晃的,竟是並不跟隨木盤一起旋轉,而是依舊指向原來的方向!

這一日,皇帝與幾位大臣議事,說完了正題之後,便令人將這個指南針取了出來,與諸位大臣細看端詳。

“此物莫非……乃是司南?”朝中這些大臣也都是這個年代很有見識的人,很快便有人分辨出此物用途。

“唐儉來信,言是可以大量生產,成本亦是低廉。”皇帝言道。

其實唐儉在這個信件裡還附帶了一張說明書,言明此物製法,皇帝現在已經令人去做了,還未完成,不過這件事可以留到後面再講。

“此司南著實輕便。”一位大臣手裡把玩著這個小木盤,愛不釋手。

細看,這圓盤便分成上下兩個部分,下面那個凹陷的空間,乃是在一塊整木上挖鑿出來,這塊木頭用料也好,做工亦是精緻。

為了區分上下,下面那部分便只在四周有花紋,底是平的,並無凋塑,上面的蓋子則是弧形,中間厚四周薄,蓋上亦有花紋,這麼小小的精緻的一個物什,用手指輕輕滑開蓋子,內裡又另有乾坤,著實精妙啊!

如此輕便之物,造價又低,又能給人指明方向,若是果真大批量生產……

“陛下,此物怕是不能輕易示人。”當即有人反對道。

“此乃利器也!”

“司南一物,自古有之,王公大臣所用,如何能讓如此利器流入民間?”

“……”

皇帝聽了,並沒有說什麼,而是拿了唐儉那一份文書出來,給他們看。

唐儉這一份文書上面寫的什麼呢,講起來也是有幾分複雜。

唐大人這段時間在河西走廊也沒閒著,經常來往於敦煌城與常樂縣之間,嘗與胡人以及當地一些有識之士交談,又從羅用那裡拿了許多現成的,最後組織組織,便成了這樣一份文書。

這份文書,與其說它是一份文書,倒不如說是一篇論文。

文中涉及西域各國以及他們的現狀,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皆有涉及,甚至還畫了幾張簡圖。

不過這篇文書中所講訴的重點,還是宗教,其中便以佛教和伊/斯蘭教為主。

西域諸國多信佛教,千里佛國,佛風濃郁。雖然其中也有不少其他宗教,但是大唐的佛教,與西域的佛教,還有天竺的佛教串聯在一起,便是一個大佛教圈,這是一個無形的宗教文化防禦圈,肉眼看不到,但是極其重要。

在遙遠的西域,還有一個伊/斯蘭教,近年阿拉伯半島已經實現了統一,眼下正在不斷向周邊地區擴張,伊/斯蘭教是一個政權與教義分得不甚清晰的宗教,具有很強的侵略性和排他性,眼下他們的國家又是處在一個不斷膨脹壯大的階段,不得不防。

最後唐儉又說,不管有沒有伊/斯蘭教,唐作為一個佛教興盛國家,在眼下佛教在到處都很興盛的時候,就應該爭取佔據宗教高地,讓這股宗教力量,成為一股強而有力的擁唐力量。

縱觀眼下形勢,西有大食這個冉冉升起的帝國,南有吐蕃,松贊干布現在還這般年輕,便已有所成就。北有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那些可都是不好啃的硬骨頭。

在這樣的大局勢下,小小一個高昌國又有什麼要緊呢。

眼下正是應該要拉攏佛教勢力的時候,大可不必為了那高昌國,令大唐政權與眾多佛教徒生出間隙。

這樣一篇放眼天下的論文,直接就把一些大臣給看暈了。

不免要在心中暗歎,唐儉這個人的胸懷與眼界,確實不是尋常人能比。

被唐儉這麼一說,那高昌國完全可以不用打了,正好那麴智勝現如今就在長安城,整日說要與天可汗獻寶,那要不然……

“依我看,這高昌國就算打下來了,也沒有太大意義。”有一個大臣這時候就說了。

從河西走廊去往高昌國,還隔著大片荒灘,唐之國力若是強盛,他一個高昌小國自然也不敢造次,唐之國力若是不強,那樣一個地方,就算打下來,根本也守不住,即便是派遣了文臣武將去到那個地方,最後這些人也很有可能佔據地利自立為王,過個幾年,便又是一個新政權。

為了這樣一個國家,值當耗費那麼多的糧草軍餉,用那麼多大唐士卒的性命去填?

不過就算不打高昌,那突厥肯定還是要打,眼下高昌國既然有意降唐,那便收了吧,然後再與高昌國合力去打突厥。

想來想去,還是這樣的做法對國家最是有利。

待到諸位大臣散去之後,李世民卻並不著急離開,而是依舊坐在原處,捧起唐儉那一份文書細看。

唐儉此人確有才幹,縱觀朝堂上下,怕是沒有第二個人能寫出這樣一份文書,雖說是人才濟濟,但總歸各有所長,有些人擅長打仗,有些人擅長治國之道,真正能夠做到放眼天下的,確實也是寥寥無幾。

這位後來名傳千古的大唐帝王,他這時候已經不是很在意高昌國的事情了,天下之大,他能做的事情太多了,又何必鑽了牛角尖,與那小小的高昌國死磕,既顯得他不夠仁慈,又顯得他不夠大度。

高昌既要降唐,那便收了吧,倒是可以趁著這次機會好好打一打那些突厥人,既能滅了突厥威勢,也能讓西域那些小國看看大唐的強盛。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相關推薦:重生之狂傲仙醫都市狂仙鄉村首富寒門梟龍重生之人生贏家大明錦衣衛之諸天武俠模擬器多元地球之主重生之網紅教父我和女神在荒島求生的日子這個地球全是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