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南北雜貨->章節

296、窮得快跳樓了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西漢年間,中原黃帝曾令人在高昌屯兵, 從此那些漢兵子弟便在此處落葉生根, 繁衍生息。

轉眼時間已經過去了數百年, 現如今這高昌國中, 不僅有許多漢人, 還生活這不少突厥人,以及各國雜胡。

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個重要的十字路口, 這個國家的商業相當發達,各國文化亦在此處交匯。

不過高昌國無論是從國家結構上,還是從律法上, 民俗風情上,都與中原極其相似。

這裡的人也過除夕, 因為地方比較富裕的關係, 往常過年的時候, 國中四座大城都是很熱鬧的, 王室之人亦會舉行各種慶典, 與百姓同慶。

今年的情況卻有些不同,眼瞅著就要到年三十了,那皇宮裡頭竟是靜悄悄的, 半點動靜也無,每日只見王公大臣們行色匆匆進進出出。

城中不少百姓猜測, 應是為了那大唐宣稱要對他們高昌國發兵之事, 只是那中原之地和他們高昌國, 相距足有六千裡, 出了大唐的領土以後,還要穿過一望無垠的戈壁灘才能來到他們這裡,那些漢兵果然能夠過得來嗎?

原本高昌王室亦是抱著如此僥幸心理,又想還有突厥作為倚仗,那唐軍千里迢迢趕來他們這裡,應也不是太難抵禦。

何曾想那幾名從敦煌城回來的僧人竟給他們帶來了這樣的訊息,言是在敦煌城那邊遇到一個奇人,那人與他們帶來了佛祖的訓示。

近日,高昌王麴文泰與其子麴智勝,以及高昌國中一眾王公大臣,正沒日沒夜地商議對策,安排後繼事宜。

他們這些人俱都對那一張紙條上的內容深信不疑,那分明就是佛祖的慈悲,因為不忍心看到他們高昌子民慘遭屠戮,所以才會現身於凡塵之中,給與他們提示。

高昌國原本便是在唐與突厥之間的夾縫中求生,這兩個帝國勢均力敵的時候,高昌尚且還有喘息的空間,一旦這種平衡被打破,夾在中間的高昌國往往就要遭殃,而今,突厥將滅……

“突厥將滅,高昌安能完好。與其負隅頑抗,何不降唐?”

該如何做,佛祖早已有了明示。

現在的問題是,大唐已經宣佈要對他們高昌用兵,這時候再去示弱,對方怕是輕易不肯罷休。

再者,那些中原人這一次對他們宣戰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要的究竟是想讓高昌國臣服,還是打算徹底將高昌國的國土變成大唐的國土。

現在已經不是他們肯不肯投降的問題了,而是那些中原人肯不肯接受的問題。

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有一個大臣提議,讓高昌王向中原皇帝獻寶。

此言一出,四座皆驚,麴文泰對這件事其實早有預料,只是等到這一刻,真正有人當面與他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他的心裡依舊滿是不願。

“陛下既已得了新寶,便舍了那舊寶吧,寶物雖好,卻到底不如我高昌子民的性命要緊。”那人言道。

所謂新寶,便是那幾名聖人帶回來的白色紙片,那紙片材質罕見,上面的字跡更不似凡間能有,高昌王室以及這些王公大臣,皆將其視作珍寶,不僅因其罕見,更因其乃是佛祖現身在這世間的時候留下的痕跡。

麴文泰沉默不語。

“陛下!”大臣們哀聲勸道。

“獻,又該如何獻得出去?”這時候麴文泰終於還是說話了,氣息似有幾分虛弱。

眼下的高昌國,處處都有突厥人的身影,國中亦有突厥軍隊駐紮,他們這邊只要稍有風吹草動,突厥那些人必然就會得到訊息,此獻寶一路危機重重,不知又要有多少高昌兒郎命隕他鄉,黃沙遮面……

……

離石縣這邊,自打羅用送走了那陳繼以後,高昌國那邊一直不曾傳來什麼訊息。

轉眼過了年關,時間便到了貞觀十四年正月,正月初的某一日,守城的士兵報與羅用,言是昨夜城外有跑馬的聲音,前後過去兩三撥,人數倒是不多,多則五十,少則二十上下,不知是兵卒還是商賈,還是哪個鄉紳土豪家人。

羅用也不是很確定這幾撥人究竟是否與那高昌國有關,一邊暗中留意,一邊又讓縣尉郭鳳來又增派了幾名差役去守城門。

之後的挺長一段時間,就再也沒有什麼動靜了,直到二月份,才從敦煌那邊傳來了高昌王子麴智勝去往長安城獻寶的訊息。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二月底,又有訊息從晉昌方向傳來,言是朝廷不打高昌了。過幾日,又有訊息稱,高昌無禮,阻礙西域屬國進京,這一回即便他們獻出國寶亦是不能輕易揭過,所以這場徵高昌之戰必然還是會如期進行。

街面上的訊息亂糟糟的,今日這般說,明日又那般說,說什麼的都有,城中百姓不知該信哪一種說法。

別說是常樂百姓,即便是像唐儉這樣的人物,此時亦是不知事態將會如何發展,只是讓羅用該修城牆還修城牆,該屯糧還屯糧,小心駛得萬年船。

之前聖人派遣的,從長安城而來的那些氏族子弟,在這一年二月終於也抵達了常樂縣。

聽聞他們這一行在路上遇著了一些風波,有兩名青年為歹徒所傷,所幸傷得並不很重,性命無礙,只是耽誤了行程。

去歲冬末,長安城那邊傳來要徵高昌的訊息,那時候他們這一行人已是進了河西走廊。

聽聞敦煌常樂這一帶很可能要打仗,其中幾人便打起了退堂鼓,言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場戰爭若是果真打起來,那常樂縣興許也會受到波及,他們不若還是留在當地等一等,過些時候看看情況再說。

甚至還有人直接提出,要回去長安城的,這一路上他們雖是不缺口糧錢帛,亦是吃了不少苦頭,而且這越往西面走,眼前所見便越是荒涼貧瘠,於是他們便越發懷念起長安城的繁華富庶來了。

他們在長安城過得好好的,吃好喝好,雖說在家族中的處境稍稍有些不如意,但終歸還是出身世家,別的不說,只要他們肯發奮,多用一些力氣去讀書,讀出一些成績來以後,家族自然也會對他們有所重視。

像他們這樣的人,因何又要去到那窮鄉僻壤常樂縣吃苦頭呢,學得了那西域文化又如何,到西域各條商道上去增長見聞,其實也並不是什麼美差。

這回他們在路上遇到的一群歹徒,徹底讓這些士族郎君們明白了,越是落後荒蕪的地方,豺狼虎豹便越是兇惡,人命也是越不值錢,長安城與這河西相比,不僅富庶,而且安全,別說那些個強盜土匪,即便是國與國之間的戰爭,輕易也打不進長安城。

從前他們嘲笑那些小門小戶出身的人家,擠破腦袋也想留在長安城當官。

現如今看來,倒是他們這些士族郎君自小便生在長安城,不知道長安城的好,現如今他們明白了,他們想回去了!

當時,想回長安城的聲音一出現,便有好幾人附和。

於是最後這個隊伍便一分為二,一部分人繼續前往常樂縣,另一部分人則是打道回長安。這其中也有一些個舉棋不定的,還想留在當地觀望的,但是他們最終也都做出了各自的決定,要麼去常樂,要麼回長安。

最終抵達常樂縣的,總共還不到十個人,其中兩人還掛了彩。

不過等到這二人走到常樂縣的時候,身上的傷基本上也已經好得七七八八,年輕人身體底子好,生命力旺盛,只要熬過了最危險的那個階段,後面癒合起來便也快得很。

這些人還未到達常樂縣之時,便已聽聞了常樂縣令近來缺錢,都窮瘋了,窮得都快跳樓了,他們縣中官營那幾個作坊出產的物什,俱是折價銷售。

聽聞不拘多少,見了錢便肯賣,糧食布帛也成,糧食最好,言是那常樂縣正修城牆呢,每日好幾百個青壯要吃飯,生生把那公府糧倉都給吃空了。

聽聞了這些個訊息以後,這幾個士族小郎君心中俱是有些不安。

看樣子,那常樂縣真是窮得要死啊,窮得都出了名了,那他們往後在那常樂縣,可怎麼過日子啊……

哪曾想,待他們到了常樂縣一看,竟是一派的熱火朝天,青壯們修城牆的修城牆,城外的水泥作坊亦是忙碌不休,商賈小販往來不絕。

進了城以後,因為腹中飢餓,也因為心中好奇,這幾個小郎君便也沒有馬上去公府報到,而是進了一家看起來生意還不錯的食鋪。

“幾位郎君裡面請?”

“幾位郎君吃甚?”

“今日咱常樂縣秘製的燻肉便只要半價,從前一斤三十文錢,眼下一斤便只要十五文。”

“幾位郎君可是要買一些嚐嚐?”

“也就我們羅縣令這會兒手裡頭沒錢,待他緩過來以後,可就沒有這般好的價錢。”

“店家!再來一個魚香肉絲!”

“好嘞!”

“店家!再與我們盛一盆冬瓜湯來!”

“哎!這就來!”

“店家!”

“哎哎,這就來這就來!”

這幾位從長安城來的小郎君們坐在店中,只見這店中食客頗多,三五成群,熙熙攘攘,頗為熱鬧。

那店家更是忙得腳不沾地,額上冒汗,紅光滿面,滿面春風,雙目炯炯有神……

這哪裡還是戰爭將至的模樣!這哪裡又是窮得快跳樓了的模樣!

相關推薦:重生之狂傲仙醫都市狂仙鄉村首富寒門梟龍重生之人生贏家大明錦衣衛之諸天武俠模擬器多元地球之主重生之網紅教父我和女神在荒島求生的日子這個地球全是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