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都市->南北雜貨->章節

第167章 素心池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殷大娘姐妹倆這邊剛剛上路, 而在涼州城那邊, 羅二孃她們已經帶著幾個人做起了豆腐買賣。

這些日子以來, 涼州城中的羊絨價錢節節攀升,羅二孃現在也不怎麼收購了,也沒有再僱人幫忙加工羊絨。

先前收購回來的那些羊絨,有目前剩下的那四個幫工,還有趙家那些女眷幫忙, 完全能夠在入秋以前加工完成, 全部將它們加工成羊絨線。

朔州趙家也是從貧困中崛起的家族,日子真正過得好一點的, 也是最近不到十年的時間。

而且像他們這樣的商賈之家,講究的是一個敢闖敢拼的勇氣,以及堅韌不拔的毅力,趙家的女眷與趙家的男人們一樣,都很能吃苦。

趙琛的父親趙畦有一個非常大的優點, 那是作為當家人, 他在自己兒子以及侄兒的婚事上,從來都只看人品, 不看門第。當然,嫁女兒還是要稍微對親家的家境有點要求的。

這也是從趙畦的父輩那裡延續下來的傳統了, 所以最近跟二孃她們住一個院子的這些女眷,出身各不相同,有高門大戶出來的,也有小門小戶出來的, 甚至還有一個挑擔腳伕家的閨女。

趙家人沒有什麼驕奢的風氣,在自家客舍還沒有建造好的時候,這些女眷也很樂意幫羅二孃她們做些手工活,給自己和家中的小孩兒們掙些零花錢。

為了感謝趙家人對自己的照應,羅二孃也把紡羊絨線的手藝教給了她們。

不再大批量地收購羊絨之後,二孃她們也比先前空閒了許多,因先前為僱工們張羅伙食的時候,做過幾回豆腐,反響也十分地熱烈,於是這段時間空閒下來以後,她們便想做一些豆腐來賣。

二孃現在手裡頭這四個僱工裡面,有一個姓烏的婦人,她夫家姓奚,住在離二孃她們這個院子沒幾步遠的地方。

那奚氏父子幾個都是勤快的,人也和善,早先二孃她們出貨進貨的時候,他們若是見著了,都要過來搭把手。奚家還有一個老太太,年歲大了身子骨也不太好,整日待在院子裡,打掃打掃屋子,編編草鞋,喂喂他們家那幾隻雞,偶爾也會挎個籃子出去買菜,倒是不會跟別的老太太那般,整日在巷子口閒坐,東家長西家短地說個沒完。

二孃對這一家人印象很不錯,所以決定要做豆腐賣,需要僱人幫忙的時候,她首先想到了這奚姓一家。

這一日,她與阿烏提了這件事,言是想請她男人和兩個兒子幫忙做豆腐,每日除了兩頓吃食,另外再給三文錢,問阿烏中意不中意。

阿烏自然是滿心歡喜,她男人和兩個兒子在外邊給人搬貨,最好的時候也是這樣了,有時候出去給人當腳伕,吃苦不說,也比較危險。

再說在別處做活,哪裡有羅二孃她們這裡伙食好,別說工錢,光是那一天兩頓飯,都能有人願意做這個活。

阿烏的男人和兒子也是願意的,這個活計離家近,沒有危險又十分安穩,吃得也好,他們父子三人每天還能掙下三文錢,這在涼州城中已經算是一份很不錯的工作了。

做豆腐的場所,不好再在這邊院子裡,畢竟這也不是二孃她們自己的院子,院子裡還住著許多人呢,豆腐一做起來,又是豆腐筐又是石磨又是大鍋大灶的,院子裡人進人出,又佔地方又鬧騰。

二孃她們賣了最近剛剛織出來的幾套羊絨毛衣褲,剛好近來羊絨的價錢也上去了,這幾套毛衣褲也賣得了好價錢。有了這些錢,加上前些日子賣羊絨也掙了些,又與趙琛借了些許,然後二孃她們便在外頭靠近街道的巷子裡,買下了一個四四方方的小院子。

在出門之前羅用便與她說過,讓她在涼州城這邊若是缺錢花,找趙琛先借一些,自己若是還不了,羅用將來幫她還。

還說若是掙得了錢財,也不用想著往家裡頭寄,這年頭不是銅板是布帛的,光是運輸費都要一大筆,倒不如在涼州城當地置些產業,這涼州城中的土地和房屋,將來很可能都是要漲價的,能夠多多置辦上幾處那是最好。

這時候二孃她們要做豆腐,剛好需要一個地方,手頭上又攢了些許,乾脆向趙琛借了一些,買下了這麼一個院子。

二孃向趙琛說這個事的時候,趙畦剛好也在,那老頭很吃驚,怎的這十幾歲的小娘子,竟也這般有主意。尋常人家的後輩,像二孃這麼大的歲數,算是已經成了婚的,像置辦產業這樣的大事,也是鮮少有自己拿主意的。

“這羅家人,倒是果真有些不尋常。”待二孃走了以後,趙畦便與趙琛說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羅二孃在家的時候瞅著並不是個出挑的,出來以後倒是也能獨當一面。”趙琛說道。

“她竟還不是出挑的?”趙畦吃驚道。

“羅家還有一個四娘,十一二歲的年紀,便能自己看店,我還曾見過她與一個媒人周旋。”趙琛說。

“買賣上的事情,那羅三郎竟也不怕她出差錯?”趙畦更吃驚。

“出了差錯他也不心疼,他家那女娃子自己心疼。”趙琛笑道。

“她一個十來歲的小娘子,又能與媒人周旋個甚,若是說了什麼不得當的……”那媒人的嘴,可是連趙畦這老油條都要怕的。

“那棺材板兒倒是不怕這些。”趙琛擺擺手。媒人的嘴嚇人,那棺材板兒不嚇人?在他們那片地方上,也沒哪個媒人會那麼想不開去會找他的不自在。

“羅家那幾十只雞,向來都是他們家那些小孩在養,有時候養死了,羅三郎也不心疼,有一回發雞瘟,家裡那些雞死了大半,弄得他家那幾個小娃娃直掉金豆子,後來倒是開始勤掃雞圈了,見著病雞要單獨抓了關起來。”

對於羅用教育小孩的方法和態度,趙琛也很是有一些感觸,他現在是一個大齡男光棍,還未成婚,待將來成婚後有了小孩,他也打算這麼養。

這一邊,二孃她們經過了一番準備工作之後,很快把這個靠近巷子口的豆腐坊開了起來。

涼州城中糧價雖高,但豆子並不算很貴,因為豆子這個東西無論在哪裡都很好種,涼州當地也有不少人種植。

二孃她們請人打了一口大石磨,用這大石磨磨豆子很快,如果是充分浸泡過的豆子,只需磨一道便已足夠細膩,可以直接用水桶接了,濾去豆渣,上鍋去煮。

點豆腐用的依舊是酸漿,雖然最近這一兩年她們也試過滷水豆腐石膏豆腐,但最後吃來吃去,還是最喜歡酸漿豆腐。

這邊院子裡的豆腐一做起來,涼州城中許多百姓都知道了。

先前城中有傳言,說現如今與趙家人住在一處的那個羅二孃,便是離石羅三郎的阿姊,現如今這豆腐一做起來,更是坐實了這個傳言。

羅二孃她們這回做出來的豆腐,定價是一文錢兩塊,比離石縣那邊的價錢要高出一倍,若是跟西坡村相比,那不止高出一倍。

因為在這涼州城中,不僅豆子比離石當地貴了些許,柴薪清水皆不易得。

這個地方降雨比較少,草木生長不如離石那般蔥蘢,柴薪的價錢自然也高些,汲水也不算便利,二孃她們做豆腐,都要另外花錢僱人打水。

不過涼州城中的商賈富戶們都覺得這個價錢十分公道,花一文錢能買到兩塊巴掌大小的鮮豆腐,大夥兒都覺得挺值的,算是家境不怎麼寬裕的人家,偶爾也能買一兩回吃個新鮮。

這兩年他們涼州城的日子也比從前好過一些,城裡的羊絨買賣和肥皂買賣都很紅火,往來的商賈也比往年更多,當地百姓只要肯與人賣力氣,多少也能掙得一些錢糧。

羅二孃她們這個豆腐作坊剛開張沒兩日,生意很火爆了,做出來的豆腐日日都不夠賣。

為了多做些豆腐,她們每日天不亮起來幹活了,一直做到天色暗下來,還要點上油燈再做一兩個時辰。

常言道,人生有三苦,撐船打鐵賣豆腐,做豆腐賣豆腐這個營生確實是辛苦,尤其這個年代處處都要靠人力,石磨要靠人力來推,清水要靠人力來挑,那一筐一筐的豆腐搬進搬出的,處處也都要花力氣。

然而賣豆腐雖然是小買賣,積少成多,掙錢速度卻也相當可觀,在這日復一日的勞作當中,二孃手頭上的資金又飛快地積攢起來。

是她們這邊一忙起來,織毛衣的活計沒有人做了,在涼州城當地,羊絨毛衣褲的價錢比石州那邊高出不少,這個錢不掙也是比較可惜。二孃並不知道,殷大娘姐妹倆現在已經在來往涼州城的路上了。

“二孃,我來舀些漿水。”這一日,羅二孃她們正忙著,院子裡買豆腐的人絡繹不絕,人聲鼎沸,有一個鄰居提著一個木桶過來,對羅二孃喊了一聲。

“哎,你儘管舀去。”羅二孃這時候正站在灶臺邊攪著大鍋裡燒著的豆漿,聽到她說要來舀漿水,便也轉過頭來高聲對她說話。

這做豆腐多出來的漿水,近來倒是被這涼州城的人開發出新的用途來。

從前她們西坡村的人做豆腐的時候,除了留下少量漿水發酵成酸漿,多餘漿水大多都是直接倒掉,也有不捨得倒掉的,拿去煮豬食。而這涼州城的人,卻把這種漿水當做洗滌劑來用,洗碗洗衣服洗頭洗臉,處處都能用得上。

這件事說起來也與涼州當地比較缺水有關係,當地百姓用水大多十分節省,剛開始是那奚姓父子看那做豆腐多出來的漿水溫溫熱熱的,也挺乾淨,直接用它洗手洗臉,洗過幾天之後,竟發現自己的手和臉竟比從前看著乾淨了不少。

這件事被傳開以後,時常便有人提著水桶到二孃她們這個院子裡來討要漿水,這東西二孃她們自己留那麼多也沒什麼用,於是也很大方,只要有人來要,讓他們自己隨便舀。

不過這院子裡人本來多,這時候又添了一些來舀漿水的,有時候難免也會顯得擁擠雜亂。

再加上做豆腐的時候難免也有一些湯湯水水的,被大夥兒這踩來踩去,整個院子顯得有些泥濘不堪。

二孃有心想要買些水泥回來整治整治,偏這涼州城的水泥又貴得嚇人,從前在她們村裡,一擔土水泥不過五六文,一打聽這邊的水泥價格,二孃當即有些打退堂鼓。

涼州城這裡的水泥大多都是從長安城過來,出廠價本來比較高,再加上運費以及商賈們在轉手的過程中剝去的利潤,一擔水泥沒有七八十文根本下不來。

趙琛聽聞了這件事,便讓人送了幾擔水泥過來,他們這一回建造的這一家客舍,也是要用到不少水泥的,因為用量大,聯絡到了一個專門販賣水泥的大商賈,價錢自然比市面上要稍低一些。

二孃她們用這幾擔水泥找平了那個院子的地面,然後又在院子兩邊靠牆的位置,砌了兩排半人高的類似洗衣池的結構,池子內外都有搭放木架的地方,壓豆腐的時候,可以直接將豆腐筐架在上面,然後從筐裡流出來的漿水,會落到下面的水槽裡。

這兩條水槽又與院子外頭的兩個水池相連,那兩個水池建在這個院子大門外的左右兩側,不足半人高,約莫兩尺見寬,倒是比較長,那裡面能裝很多漿水。

往後這附近的左鄰右舍想要漿水,可以不用再到院子裡面去與羅二孃她們討要,甚至連招呼都不用打一聲,自己拿個水桶過去打來便是。

有些原本與羅二孃並不相熟,因為生活比較拮据也從未買過豆腐的,從前也是不太好意思到她們這裡來打漿水,這會兒見她們家院子外頭修起了兩個大池子,好多人都去打,他們便也去了。

用這種漿水洗衣服洗澡,身上會帶有一股子淡淡的豆香味,大夥兒都挺喜歡這個味道,說是好聞。

有一個從長安城過來的儒商,接連在好幾個當地百姓身上聞到這種味道以後,便有些好奇,一問之下,得知這其中緣由,當即大發感慨,還自作主張給羅二孃她們家門口的那兩個池子,取名“素心池”。

“素”字乃有潔淨之意,將這兩方池子取名素心池倒也合適,一來自然是誇讚羅二孃素心之意,二來便是指出這池中漿水有潔淨之用,另外,隱隱又有勸人向善之意。

雖是沒有經過主人家同意擅自給別人的池子取名字,但是不得不說,這名字取得還挺不錯,涼州城的百姓也都覺得挺好,然後這名字很自然流傳開了。

然後稍微有點尷尬的是,文采不足而熱情有餘的跟風者非常多。

隔三差五能聽到有人說那誰誰又給素心池提了一首詩,寫個駢文什麼的,偏偏他們寫得還不怎麼樣,畢竟像涼州城這種邊陲之地,你說真正能有多少風流才子?

羅二孃雖然沒讀過多少書,但她們家有讀書郎啊,也曾被之前住在許家客舍的那些郎君們略略薰陶了一下,所以她多少也能聽得出來,這些傢伙是生搬硬套,也不管合適不合適,只要是夸人的,那真是抓來用啊。

羅二孃被這些人誇得尷尬症都要犯了,整日窩在她們那個院子裡做豆腐,恨不得一步都不往外頭走。

遠在千里之外,羅用這時候也比較尷尬。

因為皇帝陛下突然莫名其妙發了一道聖旨過來,沒頭沒腦的把他一頓猛誇,說羅用是什麼仁者賢才,雖然他自己無心仕途,但是皇帝才心切,實在不捨得讓他這樣的珠玉良才遺落荒野,於是皇帝決定要修一條從長安城通往離石縣的水泥大路,方便羅三郎時常進京面聖。。。

羅用聽完這個聖旨也是有點傻眼。

這沒頭沒腦的,究竟是整的哪一出呢?

皇帝陛下都這麼給面子了,特意還要為他修一條水泥路,那麼自己又該用什麼東西來回報呢?

罐頭方子?這份禮會不會稍微太輕了一點?

思來想去吧,總覺得還是有哪裡不太對。

這條路果真是為他羅用修的嘛?羅棺材板兒表示十分懷疑。(83中文 .83.)

相關推薦:重生之狂傲仙醫都市狂仙鄉村首富寒門梟龍重生之人生贏家大明錦衣衛之諸天武俠模擬器多元地球之主重生之網紅教父我和女神在荒島求生的日子這個地球全是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