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南明之我是弘光帝->章節

666.大淩河

熱門推薦: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諸天新時代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祝世蔭、王天相、竇守位、劉計平領受了阿巴海的重賞,自然讓其他工匠感到了眼紅,因此便有人向後金政權奉上了一種泥模製炮法,採用這種泥模造炮法不但可以架空造炮的速度,而且還能減少蠟的損害,大大降低造炮成本,因此,後金的造炮事業便迅速發展起來,到了大明崇禎四年五六月間,後金方面已經製造了不下三十門的火炮,聞之大喜的阿巴海更是組建了一支名為烏真超哈的漢軍炮隊,大明對後金的優勢專案至此又少了一個。

在組建完成“烏真超哈”的同時,阿巴海又醞釀了後金的政治改革,正式在貝勒議政的基礎上,仿效大明政治制度,設定官制,並設定了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等五部,由貝勒管部事,同時還在每部設定承政、參政八員,啟心郎及筆帖式若干,由此完善了後金的政治體制,並開始逐步把權力從各貝勒手中收回,而集權在汗王之手。

在阿巴海進行內部建設的同時,大明這邊也沒有閒著,這不,奉命督師遼東的孫承宗又舊話重提,試圖在戰爭間期第三次搶修大凌河城了。

大凌河古稱渝水、龍川、白狼水,遼代以後改稱淩河(靈河)、大凌河,全長398公里,,是古代溝通東北與中原的交通樞紐,齊國北伐山戎、曹魏征討烏桓、前燕入主中原、北齊攻打契丹、隋唐平定高麗,均以大凌河谷為行軍主道。

而大凌河城的位置大約是在另一時空中凌海市內,也就是錦州以東三十裡的位置,是遮蔽錦州的重要防線,明軍若要固遼,就必修此城,而後金要想攻明,也就必拆此城----若大凌河城控制在明軍之手,則寧錦防線的正面多了一處堅固的屏障,可以與寧遠、錦州形成一個相對穩固的三角防禦體系,使後金的進攻受到一定的限制,反之若大凌河城控制在後金手中,則後金軍南下時可以一路全無阻隔直抵錦州,明軍應變的時間必然受到壓縮,防守的壓力也會倍增。

因此從袁崇煥時起,雙方對大小凌河二城爭奪就非常激烈,已是兩建兩拆了。

正是因為知道大凌河城的位置極端重要,孫承宗也知道後金是不會坐視己方安全的把大凌河城給修起來,所以,這一次為了能及時完成城池建設,他便把他唯一能拿得出的戰將祖大壽給派了出去。

正好,祖大壽因為乙巳之變中的表現受到了極大的高層壓力,所以,也想著戴罪立功,就這樣,祖大壽和一名文官叫何可綱的,帶著1萬多部下和2萬多民夫從錦州出發,前往大凌河一線開始施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祖大壽是崇禎四年七月出發的,然而他才修了半個月,後金方面便迅速出兵,打了明軍一個措手不及。

其實,明軍已經提早知道了後金軍出動的訊息,若是真想跑,三十裡地,怎麼也都跑掉了,但明軍這邊關於堅守還是棄守,一直沒有沒有定論----明廷內部關於重築大凌河城一直有反對意見,並且以王在晉為首的一批人更是強烈指著從一開始孫承宗就錯了,所以,孫承宗即便知道大凌河城沒有建成,且缺糧(說到缺糧就更奇怪了,哪有只帶半個月糧食就去建城的),也不想讓祖大壽部撤退----這樣一來,就徹底斷送了這三萬多軍民撤退的時機;而祖大壽原本就犯了組織錯誤,所以這回也不敢發揮往日“飛將軍”的主觀能動性,就這麼的,眼睜睜的看著撲來的後金軍將自己團團圍住。

被圍之後,祖大壽以為後金軍會迅速進攻,卻沒曾想,後金軍再次採取了圍而不打的策略,一方面構築圍城外壕,將祖部三萬軍民牢牢封鎖在大凌河城之內----此外,後金軍還從後方把“烏真超哈”部隊及40餘門紅衣火炮調往錦州一線作戰----另一方面針對錦州明軍可能實施的救援,設下伏兵。

由於祖大壽是遼東將門中的核心人物,所以後金軍原以為錦州明軍會迅速派兵增援,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孫承宗這邊幾乎什麼都沒有來做----一說是時任遼東巡撫丘禾嘉不服從孫承宗的調配,無論孫承宗如何催促,就是拖著不肯發援兵(這就與某些人主張的,建設大凌河城是邱禾嘉的主張產生了矛盾)----所以,大凌河城被圍近15天后,錦州才假模假樣的派出了2000援兵,結果,面對八萬多後金軍與蒙古軍,2000多援軍自然是一觸即潰,連大凌河城的邊都沒摸到,便被消滅殆盡了。

接下來又過了10天,在祖大壽妹夫吳襄的堅持下,錦州守軍又派了6000人出援,這次他們運氣似乎挺好的,天降大霧,藉著大霧的遮掩,一行人差一點摸到了大凌河城下,然後卻在阿濟格率部出擊後,又一次被擊潰了。

沒過兩天,不甘心的吳襄與另一位總兵宋偉又帥6000兵來救,但這次就更慘了,直接被阿巴海身邊最精銳的200護軍給之際沖垮了。

隨後,後金方面利用繳獲的明軍旗號進行了一次假增援,誘使大凌河城內的祖大壽率部突圍,結果祖大壽上了當,率部衝出大凌河城,自是差一點就再也見不得第二天的太陽了,好在,遼東將門只坑外人,不坑自己人,所以,靠著部下們不棄不離,祖大壽終於衝破後金軍的包圍,逃回了大凌河城,再也不敢輕易突圍了。

從崇禎四年農曆八月六日圍城到農曆九月十九日的假增援,大凌河城已被圍困了四十八天,城中早已斷糧,因此根據從大凌河城裡逃出來了一個叫張翼輔的商人的說法:城裡邊先是殺戰馬,吃馬肉,在馬幾乎殺盡後,現在已經開始吃人了,惟有幾個大官手中還有米一二升而已。

正在大凌河城已經到了最危急關頭時,監軍道張春帶著四萬明軍組成的援軍開到了。

為什麼統帥部隊的會是一名監軍呢?

據說,這種迷惑性的操作也是孫承宗搞出來的,說是孫承宗欣賞張春的能力以及在收復永平四城時的表現,想要讓張春有晉升的戰功----一說,因為接替邱禾嘉的新任遼東巡撫劉宇烈沒有到任,孫承宗自己年老也不能上陣,所以才沒辦法,挑了一個道員主持大局的----對此,後世讀史之人也只能嗚呼哀哉了。

但不管怎麼說,援兵總算開到了,於是一場至關緊要的大戰就此上演······

相關推薦:美女房客最美女房客極品房客戰神年代全球卡師時代國寶會說話漫威世界裡的氪星霸主使徒之武魂之巔種豌豆,打殭屍朝廷鷹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