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南明之我是弘光帝->章節

1899.兩道一都司

熱門推薦: 女配她天生好命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我真不是魔神 宇宙級寵愛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雖然明軍還沒有攻佔安南的鎮安府,雖然紅河流域、朱河流域還有大量安南軍民在武裝反抗,但接到阮氏一族及阮主主要部將已經登船前往廣州的電報後,明廷還是立刻對外宣佈已經收復了原安南承宣布政使司全境,並在稍後做出了分割安南的決定。

根據這個決定,大明首先與恢復占城國號的佔婆簽署了一份以茶曲河及其支流為明佔兩國接壤地區東段分界線的劃界條約,並約定在進行必要的勘界後,簽署一份關於明佔兩國西段邊境劃分的條約----在明佔西段邊境線確定後,明佔兩國還要分別與瀾滄王國勘定邊境線、簽署相關的邊境界分條約。

在依照事先約定將茶曲河以南歸還佔城後,明廷接著將茶曲河以北至原明安邊境以南的安南國土一分為三,設立了交趾、九真兩個道及日南都司等三個一級行政區。

其中交趾道下轄河內、海陽、寧原(即原安南太原、北寧、北江等地)、諒山、西池(即原安南山西、越池、和平等地)、南定等六個府,首府為河內府。

塔讀@

九真道下轄清化、榮州、順化、會安、鎮安(尚不在大明控制之下)等五個府及西原直隸州(屬於明、佔、瀾三國尚未議定的待劃界地區),首府設定於兼顧全道南北的榮州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日南都司則下轄宣光、河江、高平、北𣴓、老街、安南萊州等地及拾宋早再山以東、黑水河(李仙江)河谷等原安南西北山區內一眾土司----大明雖然同意宣光武氏、高平莫氏擴大領地,但為了避免日後尾大不掉,在日南都司設立後,大明將日南都司境內的一眾土司整合為32個衛、12個獨立千戶所及8個直屬縣,武氏統治其中3個衛又1個獨立千戶所、莫氏統治其中六個衛;並且大明還冊封兩家為郡王,同時還安排兩家家主輪流前往遠離兩家老巢的都司治所老街出任都司都指揮使(實權掌握在大明派遣的都指揮使同知手中),如此既履行了之前對武氏莫氏的承諾,又為日後分化瓦解兩家預埋了伏筆。

對安南的分割雖然在紙面上完成了,但由於安南全境並未完全順服----相對來說,阮主控制的安南南方比較穩定,這一方面是阮主政權的高層基本都被送往南京了,當地反明力量群龍無首,沒辦法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來,而另一方面則是藍江以南至茶曲河以北這片區域內的沿海平原異常狹長,沒有反抗軍可以容身的縱深,反明武裝就只能逃入生活困難的長山山區內自生自滅,就算能勉強活下去,也沒有實力出山襲擾----所以明廷並沒有撤回除羽林、建武兩師外的征討部隊,相反還進一步增加了大量從國內精簡下來的內鎮兵。

是的,就在弘光十五年,為了減少軍費支出,朱由崧實施了進一步的軍事縮編,在這次縮編中,各道內鎮兵馬的總數從15萬人縮減到了10萬人,邊軍和京營則合併為了統一的野戰部隊,實施了全面的京營化改造,總兵力也從原來的約30萬,縮編為了25萬人,但裁減下來的部隊並沒有全部解甲歸田,其中相當一部分被調往安南,替換了原來在明軍兵力不足時用來充數的廣西土司兵及宣光武氏和高平莫氏的部隊----由於還指望從安南獲得人口,所以各宗藩、功藩兵馬並未撤回----另一部分則編入了五洋水師陸戰旅之中,以確保各支陸戰旅能保持3個645人編制的陸戰團(注:新一輪縮編後,野戰部隊的團都變成了1150~1250人的大團,而內鎮各團及五洋水師陸戰旅下屬各團依舊維持每團645人的小編制)。

但數萬軍隊長期鎮戎安南的花費依舊很高,所以,明廷便採取了人口置換的策略來釜底抽薪、消除安南動亂根源,讓與母國分離小三百年的安南能更好的融入大明之中。

既然是人口置換,自然要讓安南現有百姓離開安南,所以,明軍在基本控制安南後,便開始對反抗大明統治的安南各地實施嚴苛的清剿,並在清剿的過程中將數十萬安南百姓驅趕到了海邊,然後分別運往海外宗藩及大明國內----對於朱由崧來說,安南的人口是非常寶貴的,所以並不準備虐待這些被強制遷移的安南人,因而,這些被強制遷移的安南中的大部分會與正常的大明百姓一樣,在海外宗藩、功藩受領土地,為大明海外拓殖做貢獻;那些被運往大明本土的安南百姓要苦一些,得在大明的河工工地上老老實實幹上幾年,適應了北方相對寒冷的氣候及學會了大明官話後,才會被安置去受地墾種;至於反明的安南士紳就沒那麼好命了,但凡抓到就直接發往極東充實,少量的還會丟到阿拉斯加去採金。

安南百姓離開後,則需要讓大明百姓進駐,所以,弘光十五年十二月一日,明廷頒佈了一條為期二十年的《均田令》----後來又斷斷續續的延長及重新實施了一段時間。

這道《均田令》其實不是要沒收或贖買大明地主階級的土地,實現土地的重新分配,而是宣佈擁有大明戶籍的百姓都應該獲得相應規模的耕地----耕地是根據道來的,每個道的授田標準是不同的,但底線都是要保證農戶在繳納田賦後還有溫飽以上的生活----凡田畝數不足者,可以向大明官府申請授地,至於本鄉本縣本府授地不足者,若願意移居邊境,則可以按接收地的授田標準領取開墾土地。

考慮到城市居民或不願意為農,以及移居邊疆後不適應當地氣候,所以,為了避免受地者棄耕返貧及某些人隨意出賣官府授地,《均田令》中還明確規定,授地後需要連續完成20年的稅賦繳納,百姓從官府領取的土地才會歸屬本人所有----若受領者中途死亡,則土地由其長子或指定繼承人繼承。

由於《均田令》一定程度上與明軍退伍官兵的優待政策有牴牾的地方,所以,明廷隨後又追加一條命令,即官兵服役屆滿,可以在《均田令》基礎上疊加原有針對退伍軍人的優惠政策,籍此鼓勵普通百姓積極的參軍服役······

相關推薦:美女房客最美女房客極品房客戰神年代全球卡師時代國寶會說話漫威世界裡的氪星霸主使徒之武魂之巔種豌豆,打殭屍朝廷鷹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