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木匠王爺->章節

第527章 餘玠建築釣魚城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端平三年二月,蒙古軍隊侵入蘄、黃、廣等地。餘玠應蘄州守臣的徵召,協助組織軍民守城,配合宋軍援兵擊退蒙古軍。憑此戰功,他補任進義副尉。餘玠在趙葵領導下率部增援安豐軍守將杜杲,擊潰了蒙古軍,使淮右得以保全。朝廷論功行賞,餘玠進官三級,被任命為知招信軍兼淮東制置司參議官,升任了工部郎官。

嘉熙二年九月,蒙古大帥察罕進攻滁州。餘玠率精兵前往支援,大獲全勝。次年,餘玠帶著人馬長途奔襲,突擊開封。當時蒙古人在開封大造戰船,為後續從水陸強攻江南做準備。然而,令蒙古人始料未及的是,餘玠的部隊突然出現在開封,一把大火將開封的造船廠燒成灰燼。蒙古人集結軍隊準備切斷餘玠後路,可餘玠卻沒有後撤,反而率部殺向歸德府。等蒙古人趕到歸德府時,餘玠已帶人攻破宿州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之後,餘玠率部退回南宋境內。只付出了極小的損失,卻將敵方陣地攪得天翻地覆。餘玠的打法將自認為戰無不勝的蒙古人打得灰頭土臉,餘玠因此聲名遠播。察罕再出兵安豐軍,餘玠率舟師進擊。激戰四十餘日,使蒙古軍潰退。憑此軍功他被拜大理少卿,升淮東制置副使。

蒙古大汗窩闊臺病死,內部紛爭汗位,無暇全面部署對宋大規模戰爭,宋朝得以暫時休整和調整防禦部署。趙昀命在淮東屢立戰功的的餘玠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兼知重慶府,全面負責四川防務。

他到任之後,大力改革弊政,遴選郡守縣宰,在自己的帥府旁修築招賢館,陳設完全同主帥的住所一樣,下令:"集眾思廣忠益,是諸葛孔明用來治理蜀地的辦法。有策謀想告訴我的人,在近處就徑直來公府,在遠處可自行到所在的郡府,官府要以禮相送。高爵重賞,朝廷也會不吝惜以此為酬報的。"士人來到後,餘玠不厭其煩以禮接待。來者都得到餘玠的真誠歡迎,建議有可採納的,餘玠按照獻策人的才能予以任用,如果不能採用,也贈厚禮對其表示感謝。

播州冉璡、冉璞兄弟倆,有文才武略,隱居在少數民族區域,之前有幾任外任的將帥徵召,他們堅決不肯就職。聽說餘玠賢明,相互商量道:"這樣,可以與他談談。"於是前往帥府。餘玠素聞冉氏兄弟之名,看到名片請冉氏兄弟進府邸並立即會見他們,施以平等的禮節,給予他們在賓館休憩的待遇。冉氏兄弟以平常的心態接受。過了數月,也沒有談什麼建議。

餘玠準備向他們問候請教,於是為他們設宴。餘玠親自主持宴會。酒喝到暢快的時候,在座的來客紛紛爭著講自己策謀的高明,而冉氏兄弟只是飲酒用餐而已。餘玠以含蓄的話語引導他們,他們還是默默無言。餘玠心想:“他們不過是在看我將怎樣禮待有識之士罷了。"第二天,他讓二人換住另一處賓館,並派人天天在暗

中觀察他們的作為。派去的人發現冉氏兄弟終日不講話,只是面對面蹲著,用白堊土在地上畫些山川城池的圖形,起身之後,就塗抹掉。

餘玠聽說後,也覺得莫名其妙。又隔了十多天,才見他兄弟進謁,並請求屏退左右。餘玠立即答應了,冉璉於是獻計道:“為今日西蜀籌劃,莫過於遷徙合州城。”餘玠不禁起身,說道:“我也想到此著,但是覺得無處可遷。”冉璉又說道:“蜀口形勝之地,莫過於釣魚山。請遷城到這裡,擇人駐守,積糧以待,可勝過十萬雄師,巴、蜀自然固若金湯。”

餘玠大喜道:“我知道先生不是一般人,現在得了這樣的好計策,我不敢掠為己美,自當上報朝廷,即日照行。”冉璉兄弟退下。餘玠立刻上表,照議陳請,乞求授二人官職。朝廷下詔命冉璉為承事郎,暫時發去合州。冉璞為承務郎,權通判州事。徙城的事情,全部委託給二人。府裡聽說此事,頓時大譁。

餘玠忿然大怒,說道:“此城如果建成,蜀地將賴以保全,否則餘玠獨自領罪,與諸君無關。”其他人這才不敢再說。於是他建築了青居、大獲、釣魚、雲頂等十餘城,並遷郡治於山城。調整兵力部署,移金州戍軍於大獲;移沔州戍軍於青居;移興元戍軍於合州,共同防守內水。移利州戍軍於雲頂,以備外水。諸城依山為壘,據險設防,屯兵儲糧,訓練士卒。經數年建設,逐步建成以重慶為中心,以堡寨控扼江河、要隘的縱深防禦體系,邊防稍安。

但是江、淮間仍然遭寇掠奪,蒙古兵渡淮南指,攻入揚、滁、和各州,屠了通州。史嵩之認為江、淮的保障,首先要確保江陵,於是調孟珙為江陵知府守禦,趙昀自然准奏。這時史嵩之的父親史彌遠去世,史嵩之應當居廬守制。才過數日,朝廷下詔令他起復,仍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將作監徐元傑上疏請求收回成命,趙昀不從。

太學生黃愷伯等百四十四人,也跟著上書,也不見回報。武學生翁日善等六十七人,京學生劉時舉、王元野、黃道等九十四人,又接連上書,趙昀始終不肯聽從。徐元再進朝面陳,說道:“史嵩之起復,舉朝譁然。乞求讓史嵩之舉賢自代,免得遭受眾人的誹謗!”趙昀說道:“學校雖是正論,但所言也未免太甚。”徐元對道:“正論是國家元氣,現在正論猶在,要當力與儲存,不要傷此一脈。”趙昀默然。左司諫劉漢弼入奏,也請讓史嵩之終喪,趙昀稍稍感動。史嵩之也自知眾論難違,上疏乞求終制,才見詔旨下來,答應了史嵩之所請,改任範鍾、杜範為左右丞相,並兼樞密使。

杜範字成之,是黃岩人。小時候,跟隨他的堂祖父杜燁、杜知仁遊歷。嘉定元年,杜範被推舉考中進士,任金壇縣尉,又調任婺州司法。紹定三年,杜範主管戶部架閣文字。後來杜範改任秘書郎,不久他

被任命為監察御史。他上奏說道:“先前權臣所用的臺諫官,一定都是自己的親信,他們互相約定好了以後,再發出命令。諫官彈劾攻擊人和事,都秉承權臣的意思,所以制度蕩然無存,風俗徹底敗壞。陛下親自處理政事之後,首先任用洪諮夔、王遂,徹底矯正原有的弊病,趕走奸險邪惡的人。”趙昀十分贊同他的意見。

嘉熙二年,杜範被差遣為寧國府知府。他到了寧國府,正趕上大旱。杜範就見機行事,立即決定發放常平倉的糧食賑濟,又勸退休的官員以及富人有積存糧食的進行散發,老百姓因此得以安定。杜範剛到任時,倉庫很多都空了,不久庫存的米就富餘十萬斛,錢也有數萬,杜範就把這些都用來替下等戶交公糧。

渡江過來的兩淮災民有不少進行搶掠,他們的首領張世顯尤其勇猛強悍,率領三千多人來到城外。杜範派人犒勞他們,讓他們不要騷擾、等待安置,但張世顯暗中有攻城的想法。杜範用計謀抓住並殺了他,發給其他人錢糧,讓他們回去。

淳祐二年,杜範被提升為同籤書樞密院事。杜範進入都堂以後,凡是遇到處理事務有得失,授任官吏引起是非,他都坦率直言沒有隱瞞。丞相史嵩之表面上對杜範很寬容,內心其實忌恨他。因為李鳴復任參加政事,杜範不屑於和他共共事,就辭官離去。皇上派中使召他回來,並且下令各城門都不能放杜範出城。

太學生們也上書挽留杜範並譴責李鳴復,同時也譴責史嵩之。史嵩之命令諫議大夫劉晉之等人討論杜範和李鳴復的問題,杜範才就任。史嵩之遇到喪事,想起用復官,沒有成功,於是任命杜範為右丞相,杜範要把這個職位讓給遊似,皇上沒答應,杜範就勉強支撐病體去覲見皇上。皇上親自寫下“開誠心,布公道,集眾思,廣忠益”賞賜給他。

當時孟珙掌握重兵長期駐紮在長江上遊,朝廷一向懷疑他難以控制,孟珙也寫信來祝賀。杜範給他回信說道:“古人說將相和諧那麼士兵就會心悅而依附,從此我們只需相互團結同心報國。如果是用權術加以籠絡,這是我杜範不屑於做的。”孟珙非常感動和佩服。不久,蒙古軍隊大舉侵入五河,截斷水流,設定營柵,並派重兵包圍合肥,使宋軍不能進行救援,作了攻取壽春的打算。杜範命令惟揚、鄂渚二地帥臣分別調兵從東西兩面來策應,最後終於取勝。杜範按功勞的大小進行獎賞,無不恰當,士兵們都很高興。

杜範又上陳五事:第一條是正治本;第二條是肅宮闈;第三條是擇人才;第四條是節財用;第五是應早定國本,借安人心。趙昀一概認可。杜範又提拔徐元傑為工部侍郎,一切政事都與他商議。徐元傑也是知無不言,多有益處。只可惜天不假年,杜範不久後,就去世了。趙昀追贈他為少傅,諡號清獻。

相關推薦:重生歸來之元素少年網遊之創世霍格沃茨的元素爆破師末世之我是元素掌控者序列降臨:從打卡九叔開始曾經滄海難為水盜墓:我,考古團長,開局誅仙劍下堂醫妃她是滿級大佬滿級大佬重生以後快穿之滿級大佬又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