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木匠王爺->章節

第507章 賈涉崔與之守淮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賈涉剛開始擔任高郵縣尉,後來改任了萬安縣丞。嘉定八年,鄰近金境的寶應縣有縣令遺缺,中書省命賈涉知縣事;賈涉到任後,感到宋金的情勢緊張,恐怕戰事再啟,為了早做綢繆,請求築城以固邊。不久,他母親去世,以憂去職。嘉定十年,宋金果然爆發戰爭,金興兵南犯,進攻光州,淮邊告急,宋廷起用賈涉為寶應縣令。

自從蒙古攻金以來,中原紛亂,宋臣不斷向朝廷建議罷遣使,團結民兵,築城御邊。主管淮東安撫公事的崔與之,更是積極在淮東沿邊推動築城.。因此,賈涉的復任與築城風潮下,是崔與之等人推薦的結果。崔與之生於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一個清貧的家庭。他少年的時候,他父親崔世明就因病去世了,崔家因此家境困窘。但崔與之自少便有大志,立志救國濟民。他刻苦讀書,鑽研經史,務求通曉大義,文章寫作樸實得體。待人接物,辦理事情,為人十分機警。

在青年時,崔與之多次參加科舉考試,卻都沒有中榜,他於是出外求學。直到三十二歲時,得到增江書友林仲介等人的慷慨資助,崔與之終於能夠跨出增城,一酬宏願。他不遠千里,單身遠涉關山,步行到京師臨安,入太學讀書。崔與之在學舍埋頭苦讀,在三年後的紹熙四年高中一甲進士,成為嶺南第一個由太學生考上進士的人,步入仕途。

登第之後,崔與之被調往荒遠的廣西潯州,擔任從八品的潯州司法參軍。他不避艱苦,盡心公務。有一次,巡按到潯州視察,但是接待用的驛所卻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郡守要崔與之主持維修,限令幾日內完成。倉猝之下難以找到屋瓦,崔與之就叫屬下用茅草蓋屋頂,將屋內整飾一新,按時完成了任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不久,用來儲備穀物、調節物價、賑濟災荒的糧食倉庫也因年久未修葺而漏雨,郡守就打算賣掉儲糧。崔與之得知,不顧官卑言輕,堅決反對。郡守改變主張,命崔與之負責修糧倉。崔與之以保糧為重,將自己居所的屋瓦拆下換用茅草,而把屋瓦蓋在糧倉上。郡守因此賞識他的膽識才幹,推薦他轉任淮西提刑司檢法官。

在淮西路,一個京官的兒子稱霸鄉里。百姓去告狀,許多官吏都不敢受理。狀紙遞到了崔與之那裡,他拍案而起,不畏權勢,秉公判決,責令鄉霸退還民田。京官聞訊,非但沒有怪罪崔與之,還表示讚許,把他推薦給朝廷。其後,崔與之先後調任建昌軍新城縣知縣、邕州通判等職務。

在新城,他整頓賦稅,減免各種中間環節和費用。他規定,百姓應繳納的錢糧直繳官衙,已繳納的不準濫追,未繳納的不準隨便責罰,改變了以前官差追繳賦稅使不少民戶傾家蕩產的陋習。這樣一來,百姓爭先恐後繳稅,開創了未有施一次刑罰而辦好賦稅的德政。在邕州,知州盤剝士卒,剋扣衣糧,激起

譁變。崔與之奉命攝知邕州事,處理此事。他從自己駐守的賓陽趕到邕州,不顧危險,衝門而入。待叛軍安定之後,暗中查出一名為首滋事者,予以處斬,餘者不究,迅速將兵變平息。邕州恢復安寧,他升任內使州政清簡。

五十三歲那年,崔與之升任廣西提點刑獄。廣西路大部分是荒寂之地,屬邊遠軍州,海南島更是沒有朝廷要員去過。崔與之不辭勞苦,跑遍廣西的二十五個軍州。他準備去海南時,他下屬說道:“海濱有神靈,要渡海先得求神禱告,否則很難成功。”崔與之卻不以為然,說道:“海南各地官吏長期違法魚肉百姓,我去為民除害,哪需要神靈批准庇佑!”

儘管第一次渡海,因為風浪大作,船舵折斷,被迫返航,他仍然不懈努力,第二次出海時,終於到達瓊山縣。每次到各地巡察,他都自帶費用,一切公務開支按日計給,不用地方分毫;又在各地張榜明示,獎廉肅貪,公正判案,官民深為震撼。崔與之往返辛勞,殫精竭慮,幾年內,他鬢髮全白。

蒙古國屢次進攻金國,金國為避鋒芒,南遷都城,企圖南掠宋土。宋廷“疑其進迫”,於是命崔與之以直寶謨閣之官“權發遣揚州事、主管淮東安撫司公事”,成為淮東路的軍政長官。趙擴召見崔與之,親自授職,向其詢問戰守之策。崔與之認為,要選擇好的守將,集合官軍和民眾的戰鬥力量,是邊防的第一要務。

崔與之抵達揚州,認真籌劃守禦事務。他整修城防,歷時一年多重修護城河,在城外廣植柳樹,在城內接近河流運輸的地方建倉庫十二座,儲備了充足的軍糧。崔與之一貫主張,兵不在多而在精,兵精緣於訓練有素。他統率的軍隊,步兵的弓箭手和長槍手,按身材年齡技術分成三等進行教習,騎兵則以騎術精湛和武藝精熟為標準進行訓練。崔與之身為統帥,每五日親率幕僚到校場督促,月終更要考核,獎優罰劣。部隊出城野練,他率將校隨後視察,要求部隊遇到山崗溝澗不得繞道,必須勇往直前。整訓揚州守軍後,他又命令下屬州縣守軍依照執行,效果明顯。於是淮東軍威大振。

淮東有民間自衛組織“萬弩社”,崔與之深入考察瞭解,認為萬弩社有利於組織民眾防禦金兵,於是奏請朝廷將萬弩社定為各縣民兵組織。他又招募當地青壯年創立“萬馬社”,平時配給農田耕作,戰時集中呼叫。崔與之守邊五年,邊境大體安穩。山東忠義軍首領李全率軍歸附,崔與之向史彌遠去信,認為:“自古以來招引外兵來成事的,一定有後顧之憂。”

史彌遠見邊防鞏固,又有忠義軍歸宋,想撈取邊功,於是密令都統劉琸率領所部渡江攻取泗州,結果劉琸全軍覆沒。崔與之事後得知,悲憤上書史彌遠,說道:“今以萬人之命,壞於一夫之手!”金兵乘勢入境,史彌遠驚慌失措,

三次下令崔與之與金和議。崔與之回書拒絕,據理力爭:“金兵得勢之際,我朝求和,必遭屈辱。”他積極加強戰備,調遣精銳部隊扼守要衝之地。金兵入侵無功而退,和議之事不再提及,淮東局勢又趨於穩定。

此後,朝廷調崔與之入朝為秘書少監,揚州軍民聞訊,紛紛遮道垂淚,想要挽留。崔與之力辭朝廷詔命,準備辭官返鄉。途中受詔命催促來京。抵達池口時,崔與之聽聞金軍南侵,於是前往臨安,奏言:“如今邊警可憂慮的事情不止一件,只有處置山東忠義軍之事刻不容緩。”他前後累次上疏多達數千字,每每嘆息朝廷養虎為患,必將自留遺患。後升任秘書監兼太子侍講,權工部侍郎。

嘉定十年,金軍進犯四川,連破大散關、成州、鳳州、興元府等地。嘉定十二年,金軍又破洋州,前四川制置使董居誼棄職逃跑,蜀地大亂,人心驚惶。同時四川潰卒張福、莫簡等稱“紅巾軍”,起兵反叛,進入利州,殺總領財賦楊九鼎。鑑於蜀中形勢危急,朝廷急調閒居在蜀的安丙為四川宣撫使,調崔與之為煥章閣待制、知成都府兼成都路安撫使,平息了紅巾軍變。安丙久在蜀中握有重兵,一向猜忌朝廷自東南所派之人。崔與之赴任後,卻能與安丙以誠相處。

再說賈涉上任之後,除了築城外,又遷縣治還舊基,疏浚了望直港和射陽湖。在時局驟變的時候,賈涉正由寶應縣令轉任淮東提刑,繼而出任淮東制置使。賈涉接受朝廷的命令,主管淮東制置司,節制京東、河北軍馬。他把忠義軍分為兩屯,都統仍是陳孝忠,又令季先為副手。李全獨自為一軍,管領五寨。季先素來有豪俠之名,為降眾敬服。李全暗懷妒忌,秘密結交賈涉的屬吏莫凱,令他汙衊季先。賈涉信以為真,假裝派遣季先去樞密院議事,暗中令心腹刺殺季先在路上,季先猝不及防,竟被刺死。賈涉於是派遣統制陳選,統領季先麾下。

可是裴淵、宋德珍、孫武正、王義深、張山、張友等六人,為季先發喪,倡義拒絕陳選,暗中迎來同夥石珪為統帥。陳選回來稟告賈涉,賈涉無法可施,只得再用羈縻的計策,籠絡石珪,保舉石珪為漣水忠義軍統轄。

李全因為除掉了一個季先,又來一個石珪,仍然是個敵手,又想設法除掉石珪。他於是一面招降金益都守將,得到了青、莒、密、登、萊、濰、淄、濱、棣、寧、海、濟南諸郡,上表歸附宋朝,得到了朝廷的歡心。他一面襲擊金國泗州以及東平,自誇威武。朝廷得知,於是一再獎諭,賈涉也一再慰勞他。

李全志態更加驕傲,降軍大多不服。時青被金將招降,首先叛變,金國命他為濟州宣撫使。蒙古主帥木華黎,乘機攻入濟南。降將嚴實也到蒙古軍,奉款投降,木華黎加授嚴實行尚書事。從此以後,石珪也漸漸萌生了異心,圖謀背叛賈涉。

相關推薦:重生歸來之元素少年網遊之創世霍格沃茨的元素爆破師末世之我是元素掌控者序列降臨:從打卡九叔開始曾經滄海難為水盜墓:我,考古團長,開局誅仙劍下堂醫妃她是滿級大佬滿級大佬重生以後快穿之滿級大佬又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