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木匠王爺->章節

第230章 石重貴被迫北行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隨後,耶律德光率兵從赤岡進入宮中。都城各門和宮禁大門,都遼兵把守,晝夜不離兵器。並且在大門前殺狗,在庭院中豎起長竿,掛上羊皮作為詛咒。遼主耶律德光對群臣說道:“從今以後,不整治兵器,不購置戰馬,減輕賦稅,少徵徭役,天下太平了!”廢除東京建制,降開封府為汴州,原府尹為防禦使。初九日,耶律德光改穿中原衣冠,文武百官上朝退朝一切均按舊有的典章制度。

趙延壽和張礪一起薦舉李崧,說他很有才華。正趕上威勝節度使馮道從鄧州入朝,遼主耶律德光對這二人的名聲早有耳聞,給予禮遇以示重視。馮道拜見耶律德光的時候,遼主開玩笑地問道:“你是何等老子?”馮道答道:“無才無德,痴頑老子。”耶律德光不禁微笑,又問道:“汝看天下百姓,如何救得?”馮道應聲奉承道:“此時即一佛出世,也恐怕救不得百姓。唯有皇帝也許還可能救得了百姓。”耶律德光大悅。不久,耶律德光就命李崧為太子太師,充任樞密使;命馮道為太傅,在樞密院供職,擔任顧問。

耶律德光又分別派出使者,將詔書賜給後晉的各個藩鎮;各藩鎮都爭著上表稱臣,凡被召的沒有不快馬到達。只有彰義節度使史匡威,據守涇州不接受命令。雄武節度使何重建,把來傳詔書的遼國使者殺掉,率領秦、階、成三州投降了後蜀。

杜威恢復了舊名杜重威,領著晉軍投降遼國後,耶律德光收繳了杜重威麾下的全部兵器“鎧甲,有數百萬件之多,貯存於恆州。耶律德光又派人把軍馬數萬匹,北送回國中。另外派遣杜重威率領其部卒,跟隨自己南下。到了黃河岸邊,耶律德光看到投降的後晉兵卒太多,怕發生事變,想用自己的騎兵把他們統統趕進黃河。

有人勸諫道:“晉兵在各地的還很多,他們聽到投降的都死了,一定都會抗拒到底的。不如先安撫他們,慢慢地再想萬全之策。”遼主採納了這建議,就派杜重威帶領降兵屯駐陳橋。正趕上下雪多日,官府沒給糧餉,士兵們又冷又餓,都怨恨杜重威,相聚而哭泣。杜重威每出帳外,道旁的士兵都罵他。

杜重威坐臥不安,不得已上表稟告軍情。耶律德光召趙延壽一起商議,想把晉兵全部誅殺。

趙延壽卻對他說道:“皇帝親自率兵、冒著飛矢流石,奪取了晉國江山。你是想自己佔有呢?還是想替他人奪取呢?”耶律德光臉色突變,怒道:“朕統率全國南征,五年不解衣甲,才剛剛得到,豈能替他人奪取!”趙延壽說道:“晉南面有唐,西面有蜀,常常互為仇敵,皇帝也知道吧?”耶律德光答道:“朕自然知道。”

趙延壽又說道:“晉國東起沂州、密州,西至秦州、鳳州,綿延廣袤數千裡,邊境與吳、蜀相接,要派兵鎮守。南方暑熱潮溼,北邊的人不能居住。他日您車駕北歸,而這麼遼闊的晉國疆土無兵把守,吳、蜀一定乘

虛入侵。如此一來,難道不是為他人奪取江山嗎?”耶律德光微微一愣,說道:“這倒是我沒料到的。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趙延壽說道:“陳橋的降兵,可分開來把守南部邊疆。這樣的話,吳、蜀就不能成為後患。”耶律德光說道:“我過去在上黨,失策在於當斷不斷,把唐兵交給晉。沒想到反過來與我為仇,北面同我作戰,辛苦勤勞好幾年,才把他們戰勝。有幸落在我的手裡,不乘這時把他們翦除,難道還留作後患嗎?”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趙延壽說道:“過去把晉兵留在河南,不將他們的妻子作為人質,所以才有這種憂患。如果把他們的家全遷到恆、定、雲、朔各州,每年輪番讓他們把守南部邊疆,何怕他們發生突變!這是上策!”耶律德光這才高興地說道:“對!全按燕王意見辦理!”於是陳橋降兵才得豁免,分別遣返兵營。

再說石重貴接到遼主的命令,要遷往黃龍府。石重貴不敢不行,又不想急行,拖延了好幾日。耶律德光於是派來三百名騎士,強迫石重貴北遷。石重貴沒奈何,只得帶著家眷啟程。

一行人除了石重貴外,還有皇太后李氏,皇太妃安氏,皇后馮氏,皇弟石重睿,皇子石延煦、石延寶,一起隨行。還有宮嬪五十人,內官三十人,東西班五十人,醫官一人,控鶴官四人,御廚七人,茶酒三人,儀鑾司三人,親軍二十人,一同從行。

耶律德光又派晉朝的宰相相趙瑩“樞密使馮玉以及都指揮使李彥韜,伴送石重貴。石重貴沿途所經過的州郡長吏,沒有敢迎奉石重貴的車駕。就算有人供獻給石重貴,也被遼騎奪去。搞得石重貴以下等p人,吃了早餐,卻沒有晚餐。得了晚餐,又沒有早餐。加上山川艱險,風雨悽清,觸目皆愁,後悔莫及了!

石重貴遭遇此等慘狀,不免回憶他在大內時,與馮後等調情作樂。等到石重貴進入了磁州境內,刺史李穀,迎接石重隅,相對泣下。李穀說道:“臣實無狀,負陛下恩!”石重貴流涕不止,一語都說不出來。李穀傾囊獻上,由重貴接受後,方說了“與卿長別”四字!遼兵不肯容情,催穀速去。李穀於是拜別給你重貴,自返磁州。

石重貴行至中渡橋,見杜重威寨址,慨然憤嘆道:“我家何負杜賊,乃竟被他破壞!”說至此,不禁痛苦不已。他的左右勉強勸慰,方才渡過河北。到了幽州,闔城士庶,統來迎觀。父老或牽羊持酒,願為獻納。

石重貴當然悲慘,州民無不唏噓。石重貴入城,駐留旬餘。州將承遼主命,犒賞酒肉。趙延壽母,也具食饌來獻,重貴及從行諸人,才算得了一飽。他們既然從自幽州啟行,過薊州、平州,東向榆關,一路上多虧他們倆。

石重貴夜間住宿的時候,也沒有館驛,往往在山麓林間,瞌睡了事。幸喜山上野水果,到處皆有。宮女和宮中的從

官,耶律德光令他們自往採食,尚得療飢。石重貴想藉此苟延殘命,又行七八日至錦州,州署中懸有遼太祖阿保機畫像,遼兵迫令重貴等下拜。

石重貴不勝屈辱,泣呼道:“薛超誤我!不使我死。”再走了五六日,過海北州。境內有東丹王墓,特遣延煦瞻拜。嗣是渡遼水抵渤海國鐵州,迤邐至黃龍府,大約又閱十餘天,說不盡的苦楚,話不完的勞乏。李太後、安太妃兩人,年齡已高,委頓的了不得。安太妃本有目疾,至是連日流淚,竟至失明。就是從馮皇後以下的諸妃嬪,均累得花容憔悴,玉骨銷磨

石重貴斷絕和遼國關係的時候,匡國節度使劉繼勳當時為宣徽北院使,多參預此事的謀劃。等到耶律德光進入了大梁,劉繼勳又來朝見,耶律德光自然要責怪他。當時馮道正在殿上,劉繼勳急忙指著馮道說道:“馮道是首相,和景延廣策劃此事。臣官職卑微,哪裡敢說話!”耶律德光說道:“這老頭兒不是多事的人,你不要胡亂攀引他!”命人鎖上劉繼勳,押送黃龍府。

趙在禮到洛陽,對人說道:“遼主曾說莊宗之亂由我引起。看來我此行,深可憂慮。”耶律德光派遼國大將述軋、奚王拽剌、勃海將領高謨翰駐守洛陽,趙在禮進入謁見。趙在禮到了鄭州,聽說前往入朝的劉繼勳被鎖上,驚恐萬分,到了夜裡,在馬房自殺。耶律德光聽說趙在禮自殺,就釋放了劉繼勳。不久,劉繼勳憂憤而死。

耶律德光在京城,廣泛接受四面八方送上來的進貢禮品。他大肆飲酒作樂之餘,常常對原後晉的臣子說道:“你們中原的事,我都知道。可我國的事,你們就不曉得了!”趙延壽請求供給北國軍隊的糧餉,耶律德光說道:“我國沒有這個規矩。”

於是遼軍四處放出胡騎兵,以放馬為名,四處搶掠,稱為“打草谷”。百姓中年輕力壯的,死於契丹兵的刀口,年老體弱的填於溝壑。從大梁、洛陽直到鄭、滑、曹、濮各州,幾百裡地的地面上,財產牲畜幾乎被搶掠一空。

耶律德光對判三司說道:“遼國大軍三十萬,平掉晉國,應該發給豐厚的賞賜,要趕快準備操辦。”當時官府倉庫裡已經空竭,三司不知從何處而出,於是就向都城的士人百姓借錢。自將相以下,都免不了。又分別派遣幾十名使者到各州中借款,都用嚴刑相威脅,民不聊生。其實錢本不是頒發給遼國士兵,而都聚積到皇宮內庫裡,打算裝車運往本國。於是內外怨恨、憤怒,開始感遼國的禍患痛苦,都想驅逐他們了。

當初,石重貴與河東節度使、中書令、北平王劉知遠相互猜忌。雖然任命劉知遠為北面行營都統,但徒有虛名。各軍的行動,實際上他都不能干預。劉知遠因此大量招募士兵;陽城一戰,各軍的散兵遊勇歸附於他的有幾千人。後來,他又得到吐谷渾的財產牲畜。於是各藩鎮中劉知遠的河東最為富強,步兵、騎兵多達五萬人。

相關推薦:重生歸來之元素少年網遊之創世霍格沃茨的元素爆破師末世之我是元素掌控者序列降臨:從打卡九叔開始曾經滄海難為水盜墓:我,考古團長,開局誅仙劍下堂醫妃她是滿級大佬滿級大佬重生以後快穿之滿級大佬又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