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木匠王爺->章節

第119章 李嗣源救援幽州

熱門推薦: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都市國術女神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諸天新時代

既然強攻不行,那就圍城。等城中的糧食吃完,自然就破城了,反正中原打仗也經常這麼幹的。但要長期圍困一座大城市,也不是那麼容易就能做到的。首先,契丹自己的食物消耗也十分驚人。

一般情況下,契丹軍隊戰時獲取補給的主要方式是“打草谷”。所謂“打草谷”的意思,其實就是搶劫!這種補給方式,是與流動作戰相適應的,大軍不能長期駐於一地。否則幾十萬大軍呆在一個地方搶劫,當地很快就會變得沒東西可搶。但是不呆一個地方,又怎麼進行長期圍城?

因此阿保機這次來的時候,就做了長期作戰的準備。他帶了大批馬、牛、羊,但是中原的土地上並不適宜放牧。遊牧民族的主食是乳類,其次才是肉類。現在才幾個月,牛羊等就已被宰殺過半。以這幾個月的食物消耗速度來看,城中人與城外人,誰先填不飽肚子還不一定。

更要命的是,阿保機低估了燕山南北的氣候差異。春天開戰,打著打著就進入夏天了。幽州的夏天比較炎熱,還接連下大雨,溼氣濃重。這讓來自塞外、習慣了乾爽涼快天氣的契丹人叫苦不迭。很多契丹人因水土不服而病倒,這還沒有算上像跳蚤似的,時不時越出岐溝關搞偷襲,將契丹大軍叮出一身紅包的李嗣源、閻寶所部晉軍。

再這樣打下去,可能就要轉勝為敗了。但是如此興師動眾,且付出如此大的代價之後,兩手空空就這麼回去,他百戰百勝“天皇帝”的面子也沒處擱。阿保機決定,還是給自己找個臺階下。

六月的一天,天氣晴了,阿保機頂著暑氣,帶著一干“腹心部”的心腹來到幽州城外檢視軍情。轉悠了一會兒,阿保機突然驚歎一聲:“哎呀,不好。”眾心腹一驚,卻見阿保機並沒有頭暈目眩倒下去,而是露出了一臉的高深莫測狀:“你們沒看出來嗎?我觀這幽州城中,有一股雲氣如煙火狀直衝雲霄,這大概是有神靈在護佑吧。難怪我軍會久攻不下,這城暫時就不能被攻破!”

畢竟人不能和天鬥嘛,原因既然找到了,戰而不勝也是豪俠!有了這層鋪墊,阿保機就可以用遵從天意之名,不失面子地在眾心腹面前後撤,回塞北避暑去了。眾心腹一聽,看來老大是打算離開這個鬼地方,回塞北去涼快涼快。於是人人歡欣鼓舞,不管老大編的瞎話有多麼沒有依據,都踴躍表示:對老大的神目,我們都深信不疑。對老大的決策,俺們衷心擁護!

阿保機覺得,自己困難,幽州城裡肯定也困難,甚至更困難!已經打到這一步,幽州城如同一顆即將熟透、馬上可能掉下來的果實,就這麼放棄是不是太可惜了?所以阿保機決定,自己帶一部份人回北邊涼快,仍然留下了相當數量的軍隊繼續圍困幽州。

那些適應當地氣候的,比如盧文進的部下就責無旁貸。不過單單留下他們作戰,有些讓人不放心。那還得留

一個心腹能臣,和一支有足夠實力的契丹軍隊來配合並監督盧文進所部,共圍幽州。誰來擔當這個重任,才最讓人放心?當然是世裡曷魯。

於是阿保機這位堂兄弟成為了繼續圍攻幽州的契丹軍統帥,不久後代替阿保機接受晉軍的考驗。被阿保機留下的契丹高級將領遠不止曷魯一人,還有阿保機的二弟、以前想革掉阿保機命的世裡剌葛。

阿保機北歸大約一個月之後,李存審率領北援的晉軍後續部隊終於集結完畢,開赴前線。八月中旬,李存審與李嗣源、閻寶在易州會師,合計兵力共有步騎七萬餘人。雙方一增一減,兵力差距已大大縮小了。

不過,李存審等人並不知道當面的契丹軍隊已經沒那麼多。他們在開會商議具體作戰計劃時,仍然非常重視敵人,將困難儘可能地估計高些。

李存審說道:“契丹軍人多,我軍人少,而且契丹軍都是騎兵,我軍大部分都是步兵。如果匆忙進軍,在平原猝然相遇,胡騎萬馬衝擊,碾碎我軍陣地,我們打不贏又跑不了,會死得一個人都不剩!”

李嗣源也說道:“胡虜作戰從來不攜帶糧草,而我軍都需要帶著糧草,一旦在平地相遇,即使我軍守得住陣地,只要他們分兵抄襲我軍的輜重部隊,我軍也會不戰自潰!”

既然援軍兩個主要將領看法一致,那大軍直出岐溝關、沿著平坦大道走最短的道路去幽州的方案,就被槍斃。近路不能走,那怎麼辦?在軍事上,有時候表面看起來的近路,其實是遠路,而有些看起來曲折迂迴的道路,才是通向目標的捷徑。

三將會商後,一致認為,大軍應該先向西進入太行山麓,然後沿著山間小道,秘密向北行軍。最大限度的接近幽州,最後衝出山地,與城中守軍裡應外合。如果途中遇到契丹軍隊,由於在山地,隨時可以據險而守,讓契丹人的騎兵優勢無從發揮。

方案既定,七萬晉軍便從易州開拔,一頭鑽進太行山脈的崎嶇山道中。給大軍開路的,是三千精銳騎兵組成的先頭部隊,他們由李嗣源和他的一個義子李從珂指揮。

當年李嗣源娶了李從珂守寡的母親魏氏,便將這孩子一併接來,改名換姓,算作自己的長子。那時李嗣源在晉軍中的地位不高,薪俸微薄,有時還要靠這個年少的養子去挑石灰、撿馬糞補貼家用。成年之後,李從珂長成一個“長七尺餘,方頤大體,材貌雄偉”的英武青年,多次跟隨養父奔赴戰場,衝鋒陷陣,以驍勇聞名。李存勖曾誇獎他說道:“阿三不但和我同歲,英勇敢戰也和我差不多!”

除了李從珂外,還有一個後來影響極大的風雲人物,此時也跟隨在李嗣源身邊。這個人是李克用手下一個將領石紹雍的兒子,大名石敬瑭。按照石敬瑭後來的說法,他家遠祖是春秋時大義滅親的衛國大夫石碏。東漢末年,避亂遷居西域,所以他是

漢人。

石敬瑭成年之後,性格很內向,沉默寡語,不苟言笑,喜歡讀兵書,將前世名將李牧、周亞夫視作自己的偶像。這個年青人的表現,得到了老將李嗣源的注意,將自己女兒嫁給他,並收入自己麾下。此後,一個義子,一個女婿,經常都跟隨在李嗣源身邊,閒時兩人一起去打馬球,戰時兩人一起衝鋒陷陣。

此時的李從珂與石敬瑭,就是一起扛槍的兄弟,友誼都是用鮮血和生命凝結成的。誰也沒法預先想到,未來等待著他們的,是怎樣分道揚鑣的命運。

經過七天在山間頂風冒雨的艱苦行軍後,李嗣源父子率領的晉軍先頭部隊,終於翻過位於幽州西南的大房嶺,在距離幽州城約六十裡,與巡邏的契丹軍隊狹路相逢!契丹巡邏兵沒想到會突然與這麼多晉軍相遇,驚慌之下急忙邊戰邊撤,同時讓快騎急速通知周邊的契丹軍隊:晉軍來了!

契丹軍統帥世裡曷魯也是久經戰陣之人,對於晉軍有可能沿太行山路進軍,東出解幽州之圍,也有所準備。因此從周口店往東,每一個谷口的兩側山地上,都已有契丹軍隊佈防。

現實情況與原先預想顛倒過來,晉軍迎難而上,契丹軍據而守。不過騎馬馳突的契丹人顯然不善於打山地戰,哪怕是據險而守這種該佔便宜的作戰方式都打得不怎麼好,他們屢屢被晉軍的遠射程強弩所壓制。李嗣源、李從珂父子更以狹路相逢勇者勝的英雄氣慨,率將士猛衝猛打,一次又一次地擊潰契丹軍隊的阻截,衝過了一個又一個谷口,在奮戰中前進,終於突破重重因難衝至山口處。

山口外面,就是一馬平川的平原,直至幽州都是平坦大道。但並不意味著艱難險阻已經過去,而是真正考驗的開始。接到警報的契丹主將曷魯,已經迅速調集了一萬名騎兵在山口外列陣以待,準備利用山口窄小,晉軍不可能同時衝出的有利地形,以眾凌寡,讓晉軍出來一個死一個,出來一對死一雙!畢竟這裡已是平地,到了適宜契丹軍隊發揮騎兵優勢的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連續戰鬥多日、體力已經透支的晉軍將土們,突然見到比自己多了好幾倍的契丹騎兵出現眼前,自然驚慌與失望的情緒交相而至,不由得相顧失色!身經百戰的李嗣源知道,決定勝負的時刻到了。在這種時候,自己決不能露出一絲一毫的怯意。否則恐懼會被傳染放大,軍隊的崩潰就近在眼前!

李嗣源從容地回過頭,脫下頭盔,將一頭歷盡滄桑、被風霜浸染成花白的鬚髮,飄蕩於獵獵風中。與他生死與共多年的老兵們,望著老將軍那熟悉的堅毅面容,熱血在眾人怦怦的心跳聲中共鳴!眾人耳傍響起了李嗣源慷慨激昂的聲音:“為將之人,受命當忘家,臨敵當忘身!我們以身報國,萬世流芳的日子,就在今天!諸君看好,我父子當帶頭爭先,與敵人拼了!”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相關推薦:重生歸來之元素少年網遊之創世霍格沃茨的元素爆破師末世之我是元素掌控者序列降臨:從打卡九叔開始曾經滄海難為水盜墓:我,考古團長,開局誅仙劍下堂醫妃她是滿級大佬滿級大佬重生以後快穿之滿級大佬又殺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