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謀明天下->章節

第八百六十二章 真正的信服(3)

熱門推薦: 劍仙三千萬 宇宙級寵愛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我真不是魔神 諸天新時代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都市國術女神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任何的制度,都是要符合人性的,這樣才可能長久的維持下去。”

說到這裡的時候,吳宗睿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百姓稱呼官員為父母官,且不說這個稱呼是不是合適,既然官員被百姓稱之為父母,那就必須如同父母關愛兒女一樣善待百姓。”

“朱元璋倒是號召百姓要做清官,要做百姓的父母官,可惜他骨子裡是防備天下官吏的。”

“人之初,性本善,朱元璋的看法是相反的,特別是看待天下官吏的時候,更是有些過分,這或許與朱元璋的出身有關,元朝末年的時候,官吏貪墨成為常態,百姓吃盡苦頭,朱元璋本身也是受害者之一,所以在他的眼中,官吏本性就是貪墨的。”

曾永忠默默的點頭,吳宗睿分析的這一點,他倒是信服。

曾永忠的態度,吳宗睿察覺了。

“先生,明初時候的陝西參政曾秉正的遭遇,您一定知道。”

“明初百廢待興,曾秉正是地方上舉薦的賢人,直接被朝廷認命為地方官員,其出任海州學正十多年,為官清廉,後被升遷為正三品的陝西參政,同樣清廉,可因為說話太過於耿直得罪了朱元璋,被罷免了官職。”

“被罷免官職之後,曾秉正想要回到家鄉南昌去,卻苦於沒有路費,堂堂正三品的官員,被罷官之後,沒有一點積蓄,可謂是足夠的清廉,沒有辦法的情況之下,曾秉正賣掉四歲的小女兒,湊齊了回家的路費。”

“朱元璋知曉此事之後,雷霆大怒,令錦衣衛將曾秉正抓到了京城,實施了腐刑。”

“對於讀書人來說,這是難以忍受的奇恥大辱,曾秉正自此消失,不知所終,史書上也沒有了記載,依我看,曾秉正其實就是自盡身亡了。”

“現如今我們來看這件事情,曾秉正賣掉四歲的小兒女,籌集回家的路費,其實是觸動了朱元璋敏感的神經,朱元璋不願意承認自己苛刻天下的官吏,所以才會對曾秉正毫不留情的打壓,剝掉曾秉正讀書人所有的尊嚴,以此來警告天下的官吏。”

“用如此不通人性的辦法來官吏天下的官吏,怎麼可能有好的結果。”

曾永忠張了張嘴,準備開口說話。

“先生有什麼想說的,儘管說就是了。”

曾永忠下定了決心,看著吳宗睿開口了。

“大人,其實明太祖管理天下還是做得不錯的,至少官吏不敢隨便貪墨,屬下以為,任何的事情,看結局就可以了,不必苛求其過程。”

吳宗睿點點頭。

“先生不要著急,我還沒有說完,明太祖時期,表面上看,天下是安寧的,官吏也算是清廉的,可您要清楚,朱元璋憑什麼讓天下勉強的安寧下來呢,一方面憑著他開國皇帝的威嚴和權勢,一方面就是依靠風聞奏事了。”

“接著我就要說到風聞奏事。”

“督察院本是監督天下官吏的,其最終的目的就是針砭時弊,動輒則咎,讓官吏不敢貪墨,不敢瀆職,老老實實的為百姓辦事情,因此其基本要求就是應該有充足的證據,掌握了充足的證據之後,完全可以嚴厲的處分和懲戒官員。”

“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准許官員風聞奏事,只要是聽到了風聲,督察院的官員,甚至是其他所有的官員,就可以直接奏報彈劾,而被彈劾的官吏,很少有能夠完全解釋清楚的,其中不乏屈打成招之人。”

“朱元璋這樣做的目的,或許是想著管住天下的官吏,出發點是好的,但是造成的結局,他老人家怕是根本想不到。”

“我姑且認為這種監察的制度,是不負責任的監察制度,百官深受其害,朝廷深受其害,天下深受其害,唯一從中得到好處的就是朱元璋本人。”

“朝中和地方的官吏,為了避免被彈劾,避免遭受無妄之災,唯一的選擇就是按照所謂的祖宗制度來辦事,不敢越雷池半步。”

“明初時候朱元璋定下的諸多制度,百年之後怎麼可能還完全符合現實,依我看,朱元璋就算是天上的神仙,也不可能知曉百年之後會發生哪些事情。”

“一道風聞奏事的監察制度,捆住了官吏的手腳,銳意進取者被視為不尊祖制、勞民傷財,那些人浮於事、遵守規則者則被稱之為賢臣。”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如此情況之下,科舉考試之中出現的那些令人拍案而起、精彩絕倫的文章,僅僅是為了考取功名所用,任何進入朝中做官之人,都要維護個人的賢明,他們因循守舊,不思進取,也不敢做出任何有違祖制的事情,否則就可能被彈劾。”

“就算是皇帝,想要大膽改革做事情,也逃不過諸多官員的彈劾,他們會高舉祖制這面大旗,不遺餘力的阻止皇帝做事情,就算是被廷杖,他們也不在乎,反而以此為榮。”

說到這裡,吳宗睿走到了桌案前面,拳頭重重的敲在了上面。

曾永忠目瞪口呆,看著吳宗睿,根本說不出話來了。

吳宗睿努力抑制自身的情緒。

“第二步,善於黨爭,排擠打擊。”

“文人相輕是歷史傳統,唐朝時候有牛李黨爭,宋朝時候有改革派與保守派之間的鬥爭,我大明的諸多官吏,則是將窩裡鬥發揚到了極致。”

“文官與武官之間的爭鬥,文官與宦官之間的爭鬥,文官與文官之間的爭鬥,文官與皇權之間的爭鬥,明槍暗箭鬥的不亦說乎,宗法、籍貫、道德、學派,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成為鬥爭的由頭,鬥爭激烈的程度越來越厲害,最終耗盡了大明王朝的國力。”

“看看我大明的科舉考試,任何人都會覺得奇怪,結社成為了習慣,任何讀書人若是沒有結社,則會遭遇到無情的排擠,記得我在南昌參加鄉試的時候,就有什麼豫章社,待到我到京城參加會試的時候,就有什麼復社和東林黨。”

“不管是豫章社,還是復社,亦或是東林黨,說到底就是結黨,明目張膽,毫無顧忌。”

“我不反對有關學術方面的爭論,也不反對有關如何治理國家的爭論,但出發點必須是為了天下,如果這些爭論都是為了一己之私利,為了某個黨派的私利,那麼這樣的結黨或者是結社,最終摧毀的是天下,受苦受難的就是普通大眾。”

吳宗睿的情緒完全平定下來,說話也是娓娓道來。

曾永忠的情緒也平穩了不少,仔細聽著吳宗睿說的每一句話。

“第三步,禁海擁商,長謀私利。”

“先生,前面我就說過了,大明王朝官吏的俸祿低的可憐,這就助長了他們貪墨的膽量和勇氣,不過可恨的是,你為了生計貪墨就貪墨了,還要舉著大義的旗幟,這就太過分了。”

“剛剛我說到了東林黨,天啟年間,他們與閹黨鬥爭,前赴後繼,勇氣可嘉,得到了天下讀書人的讚譽,可惜的是,短短數年的時間,他們就暴露出來本性了。”

曾永忠再一次瞪大了眼睛,看著吳宗睿。

今天的震撼太多了,曾永忠都有些不敢相信了。

吳宗睿看了看曾永忠,眼睛裡面沒有什麼表情。

“黨爭方面,東林黨首當其衝,無所不用其極,可以說是獲取了很多的勝利,他們黨爭獲取勝利的目的究竟是什麼,是為了天下的百姓嗎,是為了了大明的興盛嗎,可惜不是。”

“看看皇上登基之後,朝中的東林黨人都做了一些什麼事情吧。”

“北方饑荒連連,百姓掙扎在死亡線上,朝廷準備從南方調集錢糧予以救濟,以東林黨人為主的朝中官員說不行,不能夠壓榨百姓,朝廷府庫空虛,無錢無糧,準備徵收商貿賦稅,以解燃眉之急,以東林黨人為主的朝中官員依據說不行,必須要讓利於民。”

“北方的農民掙扎在死亡線上,南方的農民日子也不好過,饑民已經開始造反,長時間拿不到軍餉的軍士也開始譁變,大明王朝處於岌岌可危的境地,朝中以東林黨人為主的官員,居然還在加重農民的賦稅,徵收剿餉,這豈不是讓更多的農戶淪落為流民,加入到造反的隊伍之中去嗎。”

“先生,您或許以為,東林黨人只是不知道如何的管理天下,他們目光短淺,若是您這樣認為,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根本的原因,就是東林黨人要護衛自身的利益。”

“南方的商賈,與東林黨人早就成為一體,朝廷調集南方的錢糧,必定要牽涉南方的士大夫家族,朝廷徵繳商貿賦稅,必定要南方的商賈拿出來不菲的錢財。”

“這些錢糧,說到底就是朝中某些官員要掏出來,他們豈能願意。”

。。。

曾永忠的臉有些紅了,他對著吳宗睿稽首行禮。

“大人,您的意思屬下明白了,若不是聽您的這番分析,屬下對於南方的士子還存留一些尊重,內心的有些想法也不會徹底改變,現在,屬下想清楚了,也知道該怎麼做了。”

吳宗睿點點頭。

“先生明白就好,有些時候,對於那些所謂有名望的讀書人,不必客氣,能夠為我所用最好,不能夠為我所用,也不必在乎他們,如果他們不識趣,那就不必憐惜了。”

相關推薦:修仙小神農絕地求生之天秀直播間元素箭師白吟劍上雪旅明魔王的就職報告洪荒之太清問道我上我真行現代手藝人末日之人類新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