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次元->某不科學的機械師->章節

第四百二十章巴拿馬攻防戰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劍仙三千萬 女配她天生好命 宇宙級寵愛 都市國術女神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諸天新時代

社會主要矛盾的轉移方式找到了…

那麼下一個問題…

我求求你PLANT的大技霸們能不能整點人間設計?

你整著一大群動物園是幾個意思?

前臂又長又粗,軀幹超級大,後退又短又粗,手臂上掛載兩門76毫米突擊炮,背後揹著一組地對地導彈發射器,一組地對空導彈發射器,一座500毫米無後座突擊炮,一組大型推進器和一組飛行穩定翼的大猩猩型MS。

背後揹著兩組速射炮和帶有推進器的機翼,身體兩側掛載著地對地導彈,尾巴上裝著雙聯小口徑速射炮,嘴裡裝著格鬥用硬化匕首,脖子下面還掛著一組小口徑反人員速射炮,小腿上還裝著履帶,履帶模式能硬生生能飆到接近200公里高速的可區域性變形狼型MS。

背後揹著陣列導彈發射器和速射炮,小型短臂上掛著小口徑速射炮,奔跑速度能達到120公里時速的迅猛龍型MS。

此外還有揹著大量重炮的三角龍型、烏龜型、獅子型。

揹著大口徑電磁炮或者多聯裝地對地導彈的蠍子型MS。

當面德意志裝甲部隊被戲稱為動物園只是因為那些戰車的代號,你們這是物理意義上的整出來了一坨動物園啊…

伊安以及一群統合部的MS設計人員看著這一群離經叛道的MS就感覺腦殼突突的跳。

不過看久了還是很帶感的……

比如PLANT的一款蠍子型六足MS,情報部就看上了這個設計,迅速買了這個設計之後拿回去改造去了。

畢竟,主戰坦克級的低正面投影,接近80公里的越野時速,媲美AT-AT的越野能力,配合反重力裝置和機械爪足,這玩意可以在105°以下的峭壁上自由活動。可以刨坑把自己埋了的仿生式戰鬥模式,可以相容統合部大部分10米級以下載具模組,尾巴上整合了大量優秀的電子偵察系統。

無論是用於偵察作戰還是獨立作戰,甚至是低烈度正面衝突,這款載具都能適應。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只不過……

“這畫風完全變成索斯機械獸了吧……這種獸型MS面對坦克真的能取得優勢?”伊安撓頭。

“PLANT這邊還有一隻團隊在澳大利亞特林頓基地搞履帶底盤的MS,現在成品也不錯。”

“是扎烏特那種?”

“不,是強襲型鋼坦克,鬥狼和裝甲核心那種。”

然後伊安就看到了在以150公里的高速在沙漠裡飛馳的二十米長,雙側裝備六條履帶的巨大戰車,

履帶底盤上佇立著一個經過大幅度改修過的GINN的上半身,頭部被改成了方形,整合了高性能光學模組、激光雷達等裝置,不是很美觀的樣式。

GINN的上半身的雙手小臂被取消,轉而變成了大臂直接連線著一個擁有4門76毫米突擊炮一門噴火器一門20毫米機炮的複合武裝。

而GINN的背後,有一個大型揹包,連線著兩門雙聯裝406毫米低後座加農炮。

履帶底盤兩側掛著大量反應裝甲,底盤四角還裝著遙控機槍武器站。

在另一片試驗場,一個上半身是GINN,下半身是厚重的四足底盤,雙手提著203毫米55倍口徑加農炮的…大概是MS的玩意正在進行射擊實驗。

還有一片試驗場,類似強襲型鋼坦克的,搭載了300毫米滑膛炮的陸戰MS在進行機動性實驗。

那臺履帶驅動的陸戰MS把GINN耍得一愣一愣的。

天上,經過大面積輕量化設計的可飛行MS正在進行飛行實驗。

這種被命名為DINN的飛行MS,透過減少裝甲更換機身合金材質,大量應用蜂窩結構,在保證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在機體框架結構上打洞等手段,重量比GINN輕了整整三分之二。因此配合大功率噴氣式引擎,DINN獲得了堪比戰鬥機的機動性。

順便…在統合部的技術交流團和地球聯邦的技術人員交流的時候,00世界和CE世界的科研人員簡直是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

雙方都是因為化石燃料枯竭而玩命的懟電池技術、電機技術和電噴氣式引擎技術等。

換句話說…

CE世界和00世界的大氣層內航空機其實都是在用超大號電吹風在飛……

然後地上開的坦克也好,汽車也好,全都是電池電動車。

雙方都看UC世界的人超級不爽,因為UC世界早期聚變反應堆技術普及的很早,後期米諾夫斯基核融合爐普及到氾濫,雖然化石能源枯竭,但是UC世界並沒有經歷很嚴重的能源危機。

甚至因為電力供給非常充足,在電池技術上那邊都沒怎麼使勁研發,一直到光束兵器普及,反應堆的充能跟不上光束兵器的消耗。

這才開始研發名為E-PACK的高性能能量電池。

當然,在得知00世界後來有了名為GN-DRIVE的半永動機之後,CE世界的技術員看00世界的技術員的眼神也變成了階級敵人的眼神。

又過了半個月,在經過了密集的測試和模擬戰後,履帶底盤,重裝甲MS半身的重裝甲重火力MS“拉烏特”定型。

四足多用途支援MS“烏拉爾”定型。

獸型(狼)高機動MS“巴庫”定型。

獸型(蠍子)多用途MS“斯汀”定型。

同時定型的還有ZAFT通用武器系統。

在經過緊張的為期一個月的先行量產後,共計150臺各型號陸戰MS和60架飛行MS被投入了戰鬥。

配合集結在委內瑞拉的聯邦陸軍和聯邦海軍,開始進行巴拿馬基地攻防戰。

在初期,還能看到在武裝直升機、戰鬥機和飛行MS的掩護下,聯邦軍的巴庫、拉烏特和坦克互相掩護,和聯合軍陸軍的坦克部隊對頭衝鋒的壯觀景象。

但是沒多久,聯合軍陸軍就被成建制的殲滅,聯合軍只能在巴拿馬基地的永備工事的掩護下做著最後的抵抗。

畢竟…

當看到己方主戰坦克被對面的超大型戰車“拉烏特”以接近100公里的時速撞飛的時候,一般的士兵根本就提不起士氣來對抗這種不講道理的載具。

而聯合軍坦克在和扎烏特等MS的對決中的慘敗,並不是因為聯合軍的坦克不夠優秀。

而是雙方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東西…

其實聯合軍用的這型號電磁炮坦克,在10米這個尺寸級別的戰車裡,已經是相當優秀的了。

橫向對比,同尺寸的戰車,比如UC宇宙的61式坦克,也就是持續火力投送能力比這型號坦克要強一些,瞬間火力爆發、裝甲、機動性等都全面落後於這種電磁炮坦克。

至於拉烏特、巴庫這種東西……

都是奔著20米去的大家夥,裝甲厚度是電磁炮坦克的兩倍以上,火力也都是“戰列艦艦炮”級的玩意。

巴拿馬攻防戰戰役中後期,為了減少己方傷亡,聯邦軍部隊是硬生生的一寸一寸的用重炮犁過去的。

巴拿馬雖然確實是聯合軍的一個修建了想到多防禦設施的軍事基地,但是這畢竟不是要塞。

根本扛不住聯邦軍連續半個月的重炮炮擊,地面設施早已經被精確炮擊的M S部隊和自行火炮部隊盡數摧毀。

殘存的戰車隊和戰鬥機部隊也都很快被陸戰MS隊和飛行MS隊摧毀。

在巴拿馬戰役的最終階段,被圍困在巴拿馬基地的聯合軍士兵幾乎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把聯邦軍迎接進了巴拿馬基地中。

自備材料修建了戰俘營,只要求趕緊開飯,並且晚上噪音小點,讓他們吃一頓沒有灰塵落一碗的飯,睡個沒有爆炸聲的覺。

至此,大西洋聯邦全面收縮防線,在舊美利堅—墨西哥邊境上構建了新的防禦線。

相關推薦:DC裡的天罡地煞大國智慧製造全才奶爸我對惡魔果實沒有興趣我家師姐有點強我有五十四張英雄牌五胡之血時代老祖真的是太牛了異能小神農東京劍聖線上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