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武俠->魔徒成道->章節

第23章 儒道修行

熱門推薦: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宇宙級寵愛 諸天新時代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女配她天生好命 劍仙三千萬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想了一會,他便安然入睡,這些又不關他的事,應該是明帝頭疼。反而,京城局勢的混亂有利於他混水摸魚。

第二日,他重新去了藏書閣。

對他還回來,那藏書閣七品官還頗為驚奇,以為他攀上了雍王就會離開這事多錢少的冷衙門。

周元卻道:“浸**山墨海,豈不是我等讀書人的幸事,豈能因有小利而放棄。再說,我之志向,在於科舉入仕,雍王與我不過私人交情。”

那官兒點點頭,讚道:“如今像你這般純粹的讀書人已經少有了,不知你可願意求學?我這裡有個門道,乃是香山介之先生身邊,你可有興趣?”

“大人認識介之先生?”

“可不敢稱認識,介之先生每月會遣弟子來藏書閣借閱一批典籍,還上一批典籍,你可以藉此機會去香山草廬露露臉,至於能否得到先生賞識,那就是你的本事了。”

“多謝先生!”

周元稍稍思考了一會,便答應了。因為這介之乃是大名鼎鼎的當今儒家大學問家,執文壇牛耳的人物。

他是瀟湘人,姓王名介之,字守意,自幼聰慧異常,自束髮讀書起,便通識四書五經,經史子集,乃是一等一的讀書種子。

先帝時,他連中三元,以翰林院待詔之位效命朝廷,所有人都以為他執掌六部之一,進位內閣都是水到渠成之事。

哪知道,在先帝處置嘉興府民變之事中,他上書公開反對,並一而再再而三的上書,最終觸怒先帝,被罷了官,趕出了京城。

他也因此直接潛居京城之外的香山之中,專心治學,也因此,他的名聲愈發響亮,無數學子去往香山求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不過,他居住那香山草廬被這位大學問家封閉,沒有他的首肯,根本走不進去,才讓那些追逐他的學子放棄了追尋之心。

而周元既然號稱潛心就學,那自然不應該拒絕這樣的機會,因此,他沒思考便答應了下來。

同時,他也在心裡哀嘆:這種扮演他人,一方面是有了許多便利,可是另一方面,也承接過來無數羈絆。

見他答應,那守藏令點點頭,示意孺子可教,沒有被權貴的賞識衝昏了頭腦。

如此,安靜地整理了半個月藏書之後,這一天,他剛到藏書閣,就被守藏令叫去,吩咐道:“今日便是介之先生弟子來取書的日子,今天,你便負責接待,幫他取書,送往香山草廬之中。”

周元點點頭,其他事,也不可能吩咐他,只看他的運氣了。

果然,半個時辰之後,一位身穿蓑衣,頭戴斗笠的青年人駕著一輛牛車,來到了藏書閣前。

這身打扮與周圍格格不入,彷彿一個種田的老農進入了讀書人的書社。不過,周圍的雜役見怪不怪,將他領到了藏書閣深處,避過周圍人的視線,然後帶到周元面前就退下去了。

“在下趙雲天,字廣義,見過先生,今天我來負責給先生尋書,運書。”

“可不敢稱先生,我不過痴長廣義幾歲,當不得先生稱呼。在下顧景鴻,字君白,廣義不妨稱我為君白。今日就要麻煩廣義了。”

周元點點頭,兩者又客套了幾句,那顧景鴻才拿出了一頁書單給周元。

接過書單,周元看了看,道:“君白兄,這裡面的起居注、制詔、諭令等我都可以找到,只是其它這些雜書,就要擺脫君白兄自己尋找去了,我不大熟。”

“這兩百三十四冊起居注,一千二百道制詔,兩千多道諭令你都知道地方?”

“雖不中,亦不遠已。先生這書單之中集中借閱的是前朝文帝、恭帝年間之事,存放大都集中在一起,找起來簡單。至於制詔、諭令也都按照年份集結成冊,尋找不難。”

“哦,那藏書閣之中數十萬冊起居注的位置你都知道?”

“不敢說全知,但是大約位置,基本內容,記錄年限還是知道的。”

“哈哈,我來之前,那守藏令就告訴我說,你是個讀書種子,博聞強記,果然如此,行,那你就找這些,其餘的,我去找。”

周元心裡一動,那守藏令不是說只是香山草廬的學子每月來借閱書籍嗎?怎麼好像還提前給他傳信了?

不過,這對他沒壞處,他也沒多想,這是守藏令和香山草廬之間的事,他如果過多打探,反而不利。

他與顧景鴻分別,自去起居注庫房之中搬運那些起居注、制詔和諭令。

不過片刻,那牛車很快就堆滿了大部分,然後,顧景鴻也帶來了一些其它書籍,這就很雜了,什麼都有,經史子集都有。

顧景鴻道:“起居注這些都是老師要看的,其他的,都是我那些師兄弟要借的,所以比較雜。”

說完又道:“你今日還有事沒?沒事的話就隨我上山去吧。”

周元應了一聲是,然後坐上牛車,往東北方向而去。

京城北方,燕山遮蔽,而這裡面,有無數靈山明川,隱藏的有修士、大儒、俠客等。

而周元與顧景鴻一路乘坐著牛車而去,出了京城,很快走入山中。

特別是進入香山之後,這裡人跡漸少,曲徑通幽,鳥語花香。當然,曲徑就意味著路難走,有些地方牛車不能過,需要兩個人抬過去。

周元在路上就奇怪,道:“君白兄,草廬為什麼要用牛車來載書?用儲物袋一次能裝一屋子,這是為了考驗你們嗎?”

“廣義果然聰慧,不過也不全是。”

“老師說,國朝之前,書籍無比珍貴,甚至前漢之時,儒生往往以一本經書為主修,甚至傳家。讀書之難,難於上青天,這只是讓我們搬幾次書,已經很輕鬆了。”

“另外,也是為了讓眾人銘記黃明之功。”

“如今,無數儒生都在貶低黃明,認為他們打壓儒學、重用修士,甚至讓造化道這種修士擾亂朝政,終有紫薇異宿之變,乃是失道之舉。”

“可是,沒有黃明,天下如何能處處藏書。想那時,小童人人有書可讀,學派百花齊放,有如春秋戰國。其他功過暫且不論,這光大學術之功卻是千百年來所未有。”

聽顧景鴻這麼說,周元對王介之好感大增,不論雙方觀點如何,至少,能講點實話,實事求是,不因立場不同就黨同伐異。

兩人不斷深入,周元也發現,隨著深入,顧景鴻也在繞路,顯然這裡也是有陣法存在的,只是不知道是什麼陣法,深入陣法之中,反而看不清。

兩人七彎八拐,終於繞進了香山之中,進入一個山坳之中。

這山坳不大,方圓數里而已,連同山坳及周圍山地,已被開墾,種植了小麥、水道等多種作物。如今剛好是秋初,大部分地區都一片金黃的顏色,喜獲豐收。

而進入這裡,周元感覺元氣充沛、清新,吸一口心曠神怡,只不知道為什麼這裡種盡是農作物而不是靈植靈藥。

顧景鴻深吸了一口氣,道:“與京城就是不同啊,我在京城,就感覺恨不得明天就入仕,治平天下,名垂青史。而回到了這裡,就只願縮回書齋,潛心學問。”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君白兄既有治平天下之志,又有獨善其身之情,何不乾脆出仕,從修身做起,齊家治國平天下,到最後,功成身退,著書立言,豈不妙哉?”

“哈哈,顧君白如果能做到那種程度,我把那捲《禮記》都吃了。”這時,旁邊有人嘲笑道。

周元望過去,原來是一位身形粗壯,臉方眉直的大漢。

“嘿,我至少有這志向,你這殺胚,一天只想著做衛青、霍去病,縱橫漠北西域,你還不如去當個大頭兵算了。”

周元聽著兩人吵架,也不說話,就這樣看著。

兩人又吵了幾句,分道揚鑣。

顧景鴻帶著他將牛車趕到山坳南方幾間草廬中,將書籍搬下去,放到其中一間。

然後,周元帶著他去拜訪了王介之。

周元見到這位大名鼎鼎的名儒時,這位先生正在吃飯,就在飯桌上接待了他們。

這與周元所知的一些儒生的做派大不相同,反而更顯灑脫。

他吃的也一般,米飯、鹹菜、燉肉。

王介之看了他一眼,然後對顧景鴻道:“景鴻,你先回去吧,廣義今天就住在我這了。”

顧景鴻點了點頭,就走了。

王介之指著飯桌道:“道友可要來吃一吃我這俗飯常菜?”

“飯菜就是飯菜,哪有什麼凡俗之分,既然先生有請,我自然甘之若飴。”

說完,自己坐下來,拿了一個碗,盛了一碗飯,分別夾了鹹菜、燉肉各一大坨,拌了拌,就直接開吃,味道還不錯。

在進來之時,他就已經見到,這位王介之先生不但有修為,而且修為不俗,至少比他金丹初期要厲害得多。

不過,應該沒有到元神境界,否則,他就會自生法域,一靠近,周元就會感覺到,除非他面對的是一具化身。

他現在修為也足以自保了,不想像之前那樣,處處藏頭露尾,憋屈著過了,又不是真的豬,哪有天天扮豬的道理。

而且,他聽王介之剛才叫他道友,就知道自己的身份可能已經暴露了,畢竟,如果真的認為他是來求學的學生,不會這麼叫。

他吃的不慢,比王介之反而先吃完。

等王介之吃完,他收了碗,去廚房洗了,然後坐到王介之面前,準備談談。

“我看《辰漏經》之上,說造化天君是異界轉生之人,那世界也是與九州一樣,乃是懸浮於虛空的星辰所化,可是當真?不過,鎮星周圍之星辰,皆是環境惡劣之所在,那星空之中,真有如神州一般,得造化之所鍾,誕生生命的世界?”

“當然,佛經上說,大千世界有三千之數,小千世界不可勝數,即使鎮星周圍都是環境惡劣的所在,造化天君不也將熒惑星改造的適宜居住了嗎?這無盡虛空,星辰不可勝數,有適合生命生存的星球又有何稀奇呢?”

“我還認為,生命不止我們這種形式,如果某一個世界,是蜥蜴、猴子或者其他形態的生靈得了智慧,或者乾脆有金屬得了造化,演化出萬千世界,也不是不可能啊。”

“也是,如果有機會,真想去看看。”

“先生功行深厚,再進一步就有機會得了長生,甚至闖闖陰司,得了去往上界的造化。”

“不急,我還想整理出一條道路來,一條適合讀書人的修行道路。”

“築基之時,我以書讀入心竅,所謂開竅來代替道家的築基之路。金丹時,我以讀書立了本心,學問自成一體,以此來代替金丹凝結心念,明悟道路的階段。”

“可是這元神階段,應該如何呢?”

他這一番話,驚得周元目瞪口呆。

這位王介之先生,竟然想模仿道家修行理念,另闢蹊徑,為儒家補上修行這一條短腿。

儒家修行,雖也有獨到之處,如浩然正氣。但是,基本上儒家修行,都是出家為道,遵行道家的理念和功法,比如號稱後聖的文天祥。

他以浮休道人為名,與造化天君的弟子蘇越交好,互為好友,甚至得到過造化天君的指點。

而今天,王介之竟然想獨走出一條適合儒家學子普遍修行的道路,如果能成功,可就不啻於漢末佛教崛起引起的風暴。

如今,神州修行實質上以道家為尊,其核心便是練氣,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然後憑藉練氣認識世界,解釋世界,改造世界。

而佛教,目前只侷限在吐蕃高原,其他地方,雖也有零星傳承,但都被斥為外道,被從高層到基層民眾紛紛排斥。

至於魔教、邪道,其本質還是練氣,只是其中夾雜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東西,比如魔教利用天魔、陰魔等各種魔頭,或者單純以人練法,所以被貶為魔道。

而王介之此舉,意圖從道家練氣之中,別出心裁,將儒家的修心、讀書融入其中,如果將來繼續發展,未嘗不能去佛教一般,獨創出一修行之道。

相關推薦:神捕從加點開始我師傅是殭屍道長天路殭屍世界之開局滿級金光咒飄渺之旅鐵血征戰英雄夢1908大軍閥民國大軍閥我要當軍閥重生之金融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