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玄幻->陌上行->章節

第十一章(102)東倭國是(五)

熱門推薦: 都市國術女神 女配她天生好命 我真不是魔神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諸天新時代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劍仙三千萬

兩份奏疏和一份談話記錄,不僅讓剛剛到家不久的幾位宰相副相趕回皇城,還驚動了東元帝。這位向來不怎麼過問朝廷內外大事務的皇帝,聽東倭國的外戚藤原氏橫行霸道欺凌弱主,頓時義憤填膺,破天荒地提出要“履與奏議”一一他要親自參加並主持會議。於是,這次臨時召集的會議,就從宰相公廨轉到了含元殿。

因為是臨時會議,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重要朝臣都能來得及參加。比如臥病在床的老相國湯行,他身體不好,所以宰相公廨就沒有告知他;又比如駐在遠畿澧源大營的楊度和嚴固,因為路途太遠,也就沒有得到通知。但是,所有的宰相和副相,以及六部裡在京的重要大員,他們都在得到通知的第一時間,就急忙換剛剛脫掉的朝服,匆匆地趕回皇城。

但不是所有的官員的住家都靠近皇城。有幾位六部要員的家是在外城,等他們趕到含元殿,天早就徹底黑了。還有一位侍郎,今天晚恰好在外面設宴款待一位多年沒見面的同窗故,酒席才擺酒盞才端起來,就被叫來開會;他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大事,臨時趕不及回家換衣服,就在半路找到一位要好的大學士借的朝服朝靴,結果趕到含元殿才發現忙中出了錯,正四品的官秩借了身從三品的袍服。雖然東元帝了“無礙”,也吩咐過宰相公廨不要記檔,可這位侍郎的心裡卻總是覺得彆彆扭扭。他一邊在心頭後悔不迭,一邊暗暗地痛罵谷實商成這一干罪魁禍首不已……

接到通知的人全部到齊以後,首先就由有幸參加這個會議的賀歲,當眾誦讀了兩份奏疏還有談話記錄。第一份奏疏沒有引起什麼反響。寫這份奏疏的東倭國僧人前三口,在座的人即便不認識,至少也聽過,他來京的目的是向大趙求援,這也都有所耳聞,奏疏裡的話不過是舊話重題罷了。大家只是有奇怪,為什麼東元帝會突然對海外的一個國如此心了?就在人們琢磨著其中三昧的時候,接下來的談話記錄也沒什麼反響。

不過,接下來的《有關東倭國石見銀山及鹿兒島金山密疏》就不同了。當賀歲唸到石見銀礦能採到官銀兩萬萬兩,鹿兒島金山能採到官金千萬兩以,偏殿裡的氣氛驀地一滯,所有第一次聽這個訊息的人,都覺得全身的血刷地一下全湧到臉,剎那之間臉皮滾燙兩耳鼓鳴,眼前的房梁立柱燈籠燭山彷彿都在搖搖晃晃……

“……有鑑於此,禮部特奏,請於禮部現有四司之外再開東倭國司,舉凡東倭國之官民僧俗之往來,或財貨之入出,或船舶之去還,或紛爭及糾訟,此等諸般事宜,皆使之循章蹈法。&&”

在一片岑寂中,禮部的奏疏好歹是誦讀完了。待身邊的近侍接過賀歲繳還的奏疏擺到御案,東元帝清咳了一聲,問道:“愛卿等,聽清楚了?各自有些什麼看法,都。”

這是君前會議,天子不開金口,大家便不能君前失儀,再有疑竇也只能悶在肚子裡。但會議就是“聚會議論”的意思,只要東元帝開了口了話,那麼大家自然便可以各陳己見暢所yù言了。

往常時候,面對天子的徵詢,即便大家沒有什麼值得道的意見和看法,也會想方設法地羅嗦幾句,哪怕是把別人剛剛過的話改頭換面地再學一遍,也絕不能冷清了場面一一要是聖君徵詢居然無人應答,那天子的顏面何存?可今rì不同往rì,即便是聖君當前,該不該話,各人心頭都要掂量一下。禮部的奏疏裡得清清楚楚,東倭國有金山銀山的訊息,皆系應縣伯商燕山所言,而商燕山之所以能夠知曉這兩處地方,也是“與道聽聞”一一他聽別人講的;至於具體是誰講的,奏疏裡沒提,顯然商燕山也是記不來。這就有個問題。商燕山的所言所述,可信實否?這偏殿的人都知道,這商燕山在軍事確實有一套,練兵打仗的本事直追蕭堅楊度;可這個人的其他方面就不是那麼穩妥了,至少他唆使工部搞的玻璃,已經完全成了個笑話。眼下除了黃土掩到脖子的工部,還在一口咬定玻璃必然能夠燒製出來,其他的還有誰去相信天下間有透明無sè的琉璃?另有傳言,此人前陣子還向兵部建言,要搞什麼出海的技藝,結果被兵部侍郎真薌連哄帶騙地拒絕了。真懷純和商燕山,那是什麼樣的交情?當初張樸要收繳商燕山的兵權,滿朝的文武就只有真懷純一個人站出來替商燕山話,除非是知心至交,誰還會為別人如此出力?就是這樣的情誼,真懷純都不相信所謂玻璃一,顯然是認定了商燕山的所言所述極是不妥。那麼,據此類推,東倭國的金山銀山,可信實否?敢信實否?

答案是統一的:不敢信實。

有人已經在心底暗罵商成多事了。但沒有人肯站出來公開地指責他誑語妄言。在座的,有誰不知道商燕山?那就是一條瘋狗,當著天子的面都敢在正旦大朝會連咬楊度和谷實的人,誰敢去招惹?連帶著,也沒人去指責禮部偏聽偏信。禮部肯定會把事情都推到商燕山頭,而敢和商燕山狗咬狗的一一好象還沒有如此膽量的人?

也有人的心思走得更遠。俗話“凡事可一可再不可三”,商燕山先有玻璃不可信,再有出海技藝不能信,三有東倭國的金山銀山……這個敢不敢信?依老話講的道理,應該信;可要是依商燕山瞎話哄騙人當入彀的本事,就絕不能信!可要是不信的話,萬一那東倭國真有一座金山呢?眼下金兌銀的市價是一兌二十五,千萬兩的官金就是兩萬萬五千萬兩官銀,按市價能摺合制錢六萬萬緡朝,以東元二十一年國庫收入為準,當抵七十年的國庫收入,這樣的好事要是錯過了,於國於民於己,都是大過大錯大罪呀,旁的不,單是一條史的記載“年月rì奏議某人言語大謬”,就得臭幾百年……

一番合計之後,人們都抱定一個心思,今天這個會議,能不話那就堅決不開口。大家同樣也有一個共同的願望,這種時候,身為宰相的張樸,應該以身作則率先表態,他定下基準,大家就好表態了一一反正錯了的話,那也是張相先錯的。

但是在這樣的場合裡,張樸是肯定不會先話的。奏議本來就是想讓大家各抒己見的,他來就定個方向,那還談得議論嗎?

東元帝在等著大家話,張樸身為宰相不方便話,其他官員不願意話,而有話想的商成,他作為建議人又不能主動話,於是偏殿頓時就冷清下來。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夜已經很深了。遠處傳來三更的更鼓聲。殿外傳來細不可聞的沙沙聲,應該是關防的禁軍在列隊巡邏。殿燃著的幾架大燭山,兒臂粗的羊油大蜡火苗子一躥幾尺高,蠟煙突突升騰燭淚汩汩流淌;光華映shè,把人影在鋪地大青磚拖得又細又長……

一片沉寂之中,忽然有人郎聲道:“臣啟聖君:臣以為,東倭國之事當行。”

刷地一下,從東元帝到張樸再到諸位文武大臣,所有人的目光齊整整地望向話的人。

話的是工部尚翟錯。

見是他率先出言,大家都不禁一笑心頭瞭然。別的人或許不肯站出來替商成話,但工部是非站出來不可。當初工部誤信了商燕山的鬼話,投了大筆的錢糧去燒製玻璃。如今玻璃一事已經是騎虎難下之勢,燒製不成的話,翟錯、常秀還有工部的右侍郎,他們都得挪地方,好一或許還能去做個觀風使,差一就得打行李預備回鄉修志,所以翟錯他們現在是在背水一戰,什麼都不管什麼也不顧,拼著老命朝火窯裡砸錢,只想趕在吏部的去職公文下來之前把子虛烏有的玻璃燒出來。他們現在還在堅持砸錢打水飄的理由,就是商燕山親眼見過玻璃,既然商燕山親眼見過,那麼玻璃就必然是真事,只是工部砸進火窯的錢還不夠,所以沒能燒製出玻璃。玻璃是真事,商燕山也從不妄語,所以東倭國的金山銀山必然可以信實!只要朝廷相信金山銀山真有其事,那麼玻璃當然就不可能是假的,工部也就更有理由朝火窯裡砸錢!

對於翟錯的心思,東元帝也是一清二楚,但翟錯是在一片教人尷尬的冷清中挽回了他的臉面,他還是心有感激。他和顏悅sè地問道:“翟卿以為,東倭國之事,當行?”

錯低下頭,又恭敬地拱了下手,接著道,“自隋時起,東倭國便向我天朝入貢稱臣,唐朝時更是多次進獻國,以藩邦屬國自居。直至唐朝末年,當時中原國力已近衰竭,倭王依舊遣使來朝,顯然是一片赤誠心向中國。只恨東倭國之藤原氏,橫行跋扈,欺慢倭王,使倭王身入險境倍受悽苦。如今倭王秘密遣使來朝,但求援手,我天朝國豈能坐視?臣以為,我大趙為天下共主,當代天行事,起天兵誅暴除虐乃是份內應有,出兵東倭夷平藤原氏。此既為倭王伸冤,亦能解倭民於倒懸,是為大義之舉,更可見萬歲胸懷天下恩澤內外萬民之心!”

翟錯的話語不多,但恰恰到了子。大趙出兵東倭國,既不是為鹿兒島的金山也不是為石見的銀山,而是為了解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東倭國黎民,這是國的責任,也是道義所在,誰都不能指責。其中幾句露骨的馬屁,更是教東元帝張開嘴呵呵直笑,隨手便把御案的一個青銅鎦金蟠龍鎮紙賜予了他。

翟錯既支援了商成,又拍了東元帝馬屁,還得了個彩頭,這便為其他人做了榜樣。陸續又有兩三個人站出來表示,出兵東倭國也不是不行。

有支援的,自然就有反對的;有贊成出兵的,就必然會有反對出兵的。反對的人更多,理由也更加充分,從勞師遠徵海外講起,什麼海路艱險是一個問題,後勤支應再是一個問題,出兵能不能必勝同樣大是疑問;其他的問題更多,兵力調遣、將帥協調、糧餉籌措、軍械聚散、船隻配給……林林總總的足足有幾十項,得翟錯等人啞口無言。別看這些反對出兵的人都是文官,教他們赤膊陣不行,紙談兵卻個個都是趙括,數經論典旁徵博引,洋洋灑灑的大篇道理擺出來,別是翟錯,就算孫武復生韓信再世,也未必能是對手……

相關推薦:成神之後加入了聊天群戰國魏武卒超次元聊天群諸天大佬帶我飛太古龍神訣陌上行從雄兵連開始行走諸天神級上門女婿重生之都市仙尊重生之都市仙重生都市仙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