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網->軍事->秣馬梁山->章節

第31章 東京城搬花石綱,徽宗親眼睹仙境

熱門推薦: 特種兵之戰狼崛起 女配她天生好命 諸天新時代 劍仙三千萬 我有一座天地當鋪 從嚮往開始制霸娛樂圈 我真不是魔神 都市國術女神 食物鏈頂端的猛獸 宇宙級寵愛

王浩沉思後答道:“能!”賀利沒有完全相信,問道:“公子可不要消遣在下!”王浩拿起茶杯飲了一口茶,緩緩說道:“消遣你對我可沒有好處!你的不幸在於雙親早亡,他們再也不能親眼目睹你的成功。當年他們對你的期盼,似乎成了遺命,再也不能更改。但人活數十年,哪一天又停止過改變。你面對著日新月異的現實,卻被一成不變的遺命所禁錮,解不開這個心結,看不透父母之愛,你就只能深陷自我煎熬中不能自拔!”賀利為之所動,說道:“公子雙親可還健在?”王浩答道:“家母在我幼年時離世,家父健在!”賀利說道:“令尊與公子相處可還融洽?”王浩答道:“很是融洽。家父是個秀才,一生未能中舉。科舉一途,家父掙扎半生,最後依然一事無成,不得已開設私塾,做了稚童的啟蒙老師。故而家父對我能考取功名並沒有存有任何希望,只是叫我讀書認字。學會千字文之後,便再也沒有逼我讀過書。不再對科舉戀戀不捨,卻偏偏機緣巧合得到了皇上賞識,得了從六品的官身。你說人生豈不怪哉?”一番交談,賀利對王浩已有敬佩之心,說道:“公子不愛科舉,卻又大才。大才之人,註定是棟梁之才!”王浩重複道:“大才之人,註定是棟梁之才?你信嗎?蘇門學士個個大才,多少人被貶黜?高俅有何才華,身居太尉?大宋官員數十萬,幾人不行魚肉百姓、搜刮民脂民膏之事?今日的科舉,只是官場鑽營之捷徑,不是治國平天下之大道!”賀利連忙說道:“公子慎言!”王浩感到自己失態,看向左右,喊道:“大家開懷暢飲,不醉不歸!”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花石綱被運到東京,整整花了十七天的時間。當這座體積龐大、造型奇異的巨石闖過東京的街道送入皇家園林時,整座東京城幾乎是萬人空巷。先前李員外將七萬五千兩白銀招搖過市直入二里堡,王舍人的名號在東京城已是無人不知。今日一百名力士運萬斤巨石入東京更是聲勢浩大。

花石綱入汴河三里,便再無水道可行。此地距離皇家園林尚有二里。王浩領賀利實地勘察之後說道:“二里路程,卻要經過四座石橋。在巨石下放滾木,滑動而行過不了石橋。以你之見,如何是好?”賀利說道:“二里路程算不得太遠,一萬多斤算不得太重。咱們已有力士四十餘人,再於東京城招募數十人,湊齊一百二十人。然後將七根硬木自花石綱底部穿過,每根硬木間隔一人肩寬。一百二十人均分為二組,一前一後各六十人。六十人呈六列十行排布。每人分五尺粗布,固定在身體兩側的硬木之上。粗布跨在肩上,作為受力之所。當過石橋時,前後力士只要調整粗布的長度,就能夠保證花石綱的平衡。不知公子以為如何?”王浩閉目而思,三息之後說道:“此計甚妙!”王浩叫來楊志,吩咐道:“你速去招募力士,我去知會開封府和皇家園林,兩日之後搬運。”

兩日之後,一座二層茶樓之內,一名中年男子和一位妙齡女子坐在窗前,品茶閒聊。女子說道:“皇上哥哥,此處真是王浩搬運花石綱必經之地?”男子答道:“開封府已經命衙役封解,任何車馬不得透過。妹妹放心,錯不了!”男子不是別人,正是徽宗;女子也不是別人,正是李師師。李師師說道:“真沒有想到,王浩竟然真能夠將這尊仙石運回東京?”徽宗也頗為感嘆,說道:“朕極少做夢,夢中能有仙人蒞臨的更是寥寥無幾。每一個夢境,我都希望用丹青將其記錄。幾十年,十餘幅畫作,畫中意境連朕也不能完全體會的只有這一幅。”陳公公拿出一幅畫卷,小心展開。畫卷之上沒有太多景物,只是雲海之上,一塊仙石。仙石巋然不動,但雲海卻御風而行。但在李師師眼中,卻偏偏是雲海靜謐,仙石疾行,說道:“哥哥這幅畫好是神奇,為何能給人仙石飛躍之感?”徽宗微微嘆息,說道:“朕也不知!朕只是將夢境原封不動呈現罷了,所以朕不是仙人,只是凡俗。”李師師說道:“哥哥可不是凡俗,哥哥是天子。凡俗之人豈能在凡間呈現仙人之境。”窗外,力士吶喊之聲飄來,徽宗說道:“來了!”太監將窗戶完全開啟,以便徽宗能完全看向樓下街道的情形。

雖然有一百二十人同時搬運巨石,但為防有人突然力竭,王浩下令走八十步休息半刻鐘。當花石綱被路過徽宗所在茶社樓下時,力士們剛好走慢八十步,賀利高聲喊道:“八十,落!”萬斤巨石落地,只聽轟隆一聲,巨大震動將支撐窗戶的木棍震落,窗戶砰地一聲關閉。李師師猝不及防,一聲尖叫,徽宗連忙上前安撫。李師師拉著徽宗的手臂,說道:“妹妹無事,就是被驚了一聲!”徽宗溫暖而笑,說道:“朕乃天子,魑魅魍魎自是不然靠近百步之內。”說完命太監重新開啟窗戶。力士們席地而坐,揉捏發酸的肌肉。汴河上吹來一股水汽,白茫茫一片,將所有人埋在其中。水霧掩蓋了腳下路面,賀利怕有意外,索性讓大家休息個夠,準備水汽散去再重新出發。

當窗戶被重新開啟時,開在徽宗眼中的景象與先前卻是截然不同了。雲霧繚繞之間,一塊巨石魏然聳立。徽宗喊道:“將朕的畫作拿來!”陳公公不敢有絲毫耽擱,重新展開畫卷,來到徽宗近前。徽宗拿起畫卷下軸,拽到近前,時而看向樓下,時而核對畫卷,片刻之後,喊道:“宣紙,筆墨,朕要作畫!”太監們立刻抬來畫案,拿來筆墨紙硯。李師師結果硯臺,動手研墨。徽宗脫去外衣,奮筆而作,一刻鍾的時間不到,一幅畫作完成。徽宗問道:“妹妹以為這兩幅畫最大的不同在何處?”李師師答道:“新畫之中隱約有些房屋的輪廓。”徽宗答道:“房屋的輪廓是朕為了保證與實景相符,特意畫進去的。但兩幅畫最大的不同,絕非房屋的輪廓!”李師師說道:“妹妹也覺得兩幅畫似乎有某種神韻上的微妙差異,可就是不能找出。”徽宗說道:“畫,雖是朕所作,可是朕也不明白其中玄奧。”這時陳公公在旁說道:“王舍人好像就在下方,要不要奴婢宣他上樓。”徽宗來到窗前,但見白霧已散,樓下身穿錦衣之人正是王浩,說道:“宣他上樓。”陳公公一溜小跑,來到樓下,輕聲說道:“王舍人近來可好?”王浩下了一條,滿面驚愕,說道:“陳公公為何在此?”陳公公說道:“王舍人請吧,皇上就在上面!”王浩抬頭而望,見徽宗站在窗前望著自己。王浩拱手行禮,立刻上樓,說道:“臣王浩見過皇上!”

徽宗擺擺手,說道:“愛卿免禮!你將工部拒絕朕的事情給辦成了,是大功,大功自當重賞!”李師師在旁說道:“弟弟還不謝過皇上?”王浩連忙行禮,說道:“謝聖恩!”徽宗說道:“無需多禮,你我雖是君臣,但你我之間並無國事阻隔,自可輕快些。”又說道:“你看這兩幅畫,可有不同?”王浩抬頭看了一眼,說道:“左邊畫卷視野的角度比較低平,右邊畫卷視野的角度必要高聳。”徽宗和李師師都是恍然大悟,不約而同看向兩幅畫卷。片刻之後,徽宗說道:“愛卿真是大才。作第一幅畫時,朕還是端王;作第二幅畫時,朕已是皇帝。”王浩看向第二幅畫卷,見上面墨跡未乾,問道:“右邊畫卷似乎是新作?”徽宗說道:“你不知朕畫的是何景?”王浩搖頭,說道:“皇上才思,微臣怎能知曉?”徽宗哈哈而笑,說道:“畫的正是你在樓下搬運花石綱的情景?”王浩忽然明白,說道:“剛才濃霧飄來,微臣被籠罩在霧中,猶如一葉障目。皇上高瞻遠矚,自然能夠洞察天地變化。”徽宗爽朗大笑,說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王愛卿真是朕的貴人!”王浩心中一驚,說道:“微臣若無皇上賞識,如今還只是一介草民。如何敢讓皇上稱之為貴人?”李師師在旁說道:“弟弟能時刻銘記皇上恩情自然極好,不過君無戲言,弟弟今後一定要時刻為皇上著想,日日為皇上分憂!”王浩說道:“王浩雖沒有熟讀聖賢之書,但忠君愛國卻是從小聆聽。皇上但有指令,微臣必定萬死不辭!”徽宗揮手,說道:“今日一片喜慶,談何生生死死?朕是愛卿的伯樂,愛卿亦是朕的千里馬。千里馬得遇伯樂,是一生之幸運;伯樂得遇千里馬,亦是一生之幸運!”

(本章完)

相關推薦:開局融合金烏血脈無上聖天我在文字遊戲內傳播信仰御靈仙師幻象玄天至尊修仙從種田起始玄學時代:修真從山海經開始創世從山海經開始團寵真千金,她在京城野翻了